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金融周期更迭与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基于“量-价-率”分层共振与分层传导的视角
1
作者 孙俊 沈雨田 胡恒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25,共21页
次贷危机以来,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导致全球跨境资本流动、资产价格和杠杆率迅速产生强烈共振,牵引全球金融周期在扩张与紧缩之间交替更迭,引发学术界和货币当局广泛关注。本文选取来自全球33个样本经济体包含跨境资本流动规模、资产价格... 次贷危机以来,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导致全球跨境资本流动、资产价格和杠杆率迅速产生强烈共振,牵引全球金融周期在扩张与紧缩之间交替更迭,引发学术界和货币当局广泛关注。本文选取来自全球33个样本经济体包含跨境资本流动规模、资产价格和杠杆率的3个组别9类金融序列数据,运用分层动态因子模型对全球金融周期进行测度和解构,并构建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全球金融周期更迭的分层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全球金融周期在跨境资本流动、资产价格和杠杆率波动之间存在分层共振,其中杠杆率共振与全球金融周期的协同性最强;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尤其是联邦基金利率政策是直接牵引全球金融周期更迭的主要力量,并会通过影响全球杠杆率共振间接对全球金融周期产生牵引作用;杠杆率组别金融周期在全球金融周期分层扩散和传导中最为突出,既能够对其他两个量价组别金融周期产生同层扩散,也会对全球金融周期产生跨层传导。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完善中国宏观金融调控、防范外部输入性金融风险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金融周期 美国货币政策 跨境资本流动 资产价格 杠杆率 分层共振 分层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对全球金融稳定的溢出效应
2
作者 张礼卿 康煜 陶坤玉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7-117,共21页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美国货币政策对全球金融稳定造成的影响和溢出效应引起诸多学者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货币政策影响全球金融稳定的机制与渠道,然后从五个维度选取12个核心指标构建覆盖全球61个经济体的金融稳定指数,接着构建面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美国货币政策对全球金融稳定造成的影响和溢出效应引起诸多学者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货币政策影响全球金融稳定的机制与渠道,然后从五个维度选取12个核心指标构建覆盖全球61个经济体的金融稳定指数,接着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检验美国货币政策对全球金融稳定的溢出效应。实证研究表明:第一,美国货币政策通过利率、资本流动、政策等渠道对全球金融稳定形成显著负向冲击;第二,扩张型货币政策对全球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强于紧缩型货币政策;第三,金融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对全球金融稳定的负向冲击效果强于金融危机前;第四,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经济体金融稳定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中实施钉住汇率制度、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较高、与美国贸易联系更紧密的新兴经济体受到负面冲击的程度更大。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应全面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韧性,防范金融风险,维持金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货币政策 全球金融稳定 溢出效应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CPI影响效应研究
3
作者 谢非 董宸硕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36,共16页
为应对2018年开始的美国国内经济下行和高通胀,美联储实施了由宽松到紧缩的货币政策。由于美元在国际清算系统(SWIFT)中具有主导地位并在SDR货币篮子中具有绝对份额,因此,美国货币政策“松与紧”调整的不确定性或将给世界及中国经济带... 为应对2018年开始的美国国内经济下行和高通胀,美联储实施了由宽松到紧缩的货币政策。由于美元在国际清算系统(SWIFT)中具有主导地位并在SDR货币篮子中具有绝对份额,因此,美国货币政策“松与紧”调整的不确定性或将给世界及中国经济带来风险。本文依据国际货币、价格传导等理论,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美国利率和中国CPI等时间序列数据,运用TVP-VAR模型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我国CPI的外部冲击效应。研究表明:美国货币政策由松到紧调整的不确定性对我国CPI具有外部性影响,并存在时变特征;在“松与紧”的不同时期,美国货币政策通过不同途径对中国CPI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同时,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我国不同商品价格的冲击也呈现出异质性。因此,我国需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效;用好国际国内资金、市场等金融要素,持续提升金融开放水平,稳健推进金融强国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提高经济内驱力和产业韧性,以深厚“内功”,夯实我国CPI在合理区间波动的基础;加大能源、消费品,生活用品价格等对CPI影响较大行业监测和调控等措施;从而降低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对我国CPI造成的异常波动的外部风险,助力我国金融强国目标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货币政策 中国CPI TVP-VAR模型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外汇市场不确定性与人民币国际化
4
作者 刘刚 卢凯隆 王少林 《浙江金融》 2024年第8期15-27,共13页
本文通过TVP-VAR模型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和外汇市场不确定性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期间,境外主体增加了人民币股票资产,债券资产规模则先增后减。美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不仅加剧了外汇市场的不确定性,还影响了... 本文通过TVP-VAR模型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和外汇市场不确定性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期间,境外主体增加了人民币股票资产,债券资产规模则先增后减。美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不仅加剧了外汇市场的不确定性,还影响了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决策。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应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提供多样的人民币资产,并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加强对美国货币政策的监测与应对,以稳定外汇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外汇市场不确定性 境外主体人民币资产持有 人民币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
5
作者 李欣 《中国外资》 2024年第15期104-107,共4页
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会导致地区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致使中国大多数地区的产出增长和净出口上升,尤其对东部沿海地区影响更大。中国应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灵活性,建立健全金融市场监管机制,并提升国际金融话语权,以应对美国货币政... 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会导致地区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致使中国大多数地区的产出增长和净出口上升,尤其对东部沿海地区影响更大。中国应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灵活性,建立健全金融市场监管机制,并提升国际金融话语权,以应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贬值 美国货币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 资本外流 产出增长 净出口 中国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贷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叶永刚 项婉玉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84,共9页
本文选取2008年9月至2015年10月的月度数据,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的技术方法,从利率、汇率、贸易产出三个传导渠道研究了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中国的产出... 本文选取2008年9月至2015年10月的月度数据,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的技术方法,从利率、汇率、贸易产出三个传导渠道研究了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中国的产出、利率、汇率以及进出口贸易均存在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在不同政策阶段下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促进金融体系改革等政策建议,以稳定国内经济环境,提升国家抵御外部金融冲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货币政策 QE退出 溢出效应 TVP-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股票市场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袁鹏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49,共4页
本文认为: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股票市场真实回报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即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我国股票市场真实回报下降;在短期,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股票市场真实回报波动贡献大,而在中长期美国的通胀、产出冲击贡献大;美国货币政策溢出... 本文认为: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股票市场真实回报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即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我国股票市场真实回报下降;在短期,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股票市场真实回报波动贡献大,而在中长期美国的通胀、产出冲击贡献大;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经由美国股票市场价格示范效应传递的机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货币政策 溢出效应 价格示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与中国物价水平关系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屹山 张可 张鹏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0-46,共7页
本文运用协整VAR模型研究了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如何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而影响中国的物价水平。结果显示,美国货币政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国的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以及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 本文运用协整VAR模型研究了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如何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而影响中国的物价水平。结果显示,美国货币政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国的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以及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美联储目标利率和中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以及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存在着负向关系。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总资产和中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以及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货币政策 大宗商品 中国物价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谢蓓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2-138,共7页
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产出及物价水平有一定的冲击,但相比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该冲击并不显著;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主要是通过贸易渠道发生作用,说明中国的经济对贸易依存度仍然较高。因此,要使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于美... 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产出及物价水平有一定的冲击,但相比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该冲击并不显著;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主要是通过贸易渠道发生作用,说明中国的经济对贸易依存度仍然较高。因此,要使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于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转换经济的增长点,将扩大内需作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货币政策 溢出效应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风险溢出效应分析——基于分位点向量自回归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云飞 喻金田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4-152,共9页
基于分位点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2008年1月至2019年6月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我国宏观经济、宏观金融、金融市场以及商品市场数据,系统分析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金融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宏观... 基于分位点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2008年1月至2019年6月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我国宏观经济、宏观金融、金融市场以及商品市场数据,系统分析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金融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宏观金融、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表现出了非对称性。具体来看,美联储提高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对我国GDP增长率、消费者价格指数、进出口、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波动、债券、股票、基金和商品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在不同分位水平下存在差异,且在高分位水平和低分位水平不具有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货币政策 风险溢出效应 金融风险 分位点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演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朝晖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组成细分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从分析公开市场操作目标的"宣布效应"、资产证券化、居民融资渠道的变化、金融合并等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讨论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变化,希望能给我国金融... 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组成细分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从分析公开市场操作目标的"宣布效应"、资产证券化、居民融资渠道的变化、金融合并等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讨论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变化,希望能给我国金融阶层以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公开市场操作 宣布效应 资产证券化 金融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溢出效应与中国对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小芬 李兴申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0-116,共7页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美联储采取降息和实施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造成资产负债表规模迅速扩大。在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背景下,美联储货币政策开始发生转向,通过加息、缩表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不仅会对美国经济...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美联储采取降息和实施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造成资产负债表规模迅速扩大。在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背景下,美联储货币政策开始发生转向,通过加息、缩表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不仅会对美国经济具有调节作用,还会收紧全球流动性,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波动、进出口价格和资产价格、货币政策等造成冲击,中国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缓冲其带来的冲击: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防止短期内资本大规模流动;金融开放与资本管制协调配合;推动供给侧改革进程,培育实体经济稳步发展;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政策协调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货币政策 加息 缩减资产负债表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不平等视角下美国货币政策的国际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邵军 司增绰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118,共9页
基于大样本跨国数据及贝叶斯动态隐含因子模型,本文提取出美国与各经济体广义货币增长的共性趋势因子,作为美国货币政策溢出的测度变量,并检验了其对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针对全部样本的实证结果显示,美国货币供给扩张降低了其他经... 基于大样本跨国数据及贝叶斯动态隐含因子模型,本文提取出美国与各经济体广义货币增长的共性趋势因子,作为美国货币政策溢出的测度变量,并检验了其对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针对全部样本的实证结果显示,美国货币供给扩张降低了其他经济体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分样本检验结果表明,美国货币供给扩张加剧了高收入经济体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但改善了中低收入经济体的收入分配状况。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美国货币供给扩张导致的高收入经济体的资产价格上涨,加上较高的资本项目开放度,成为导致高收入经济体收入分配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中低收入经济体则由于相对较低的资本项目开放度,弱化了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于资产价格的冲击。在美国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背景下,高度重视其溢出效应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审慎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对于发展中经济体尤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货币政策 国际溢出 收入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的特点及其对全球价格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建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1-7,共7页
维持币值和国内价格稳定是美国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美元供应分为国际和国内两部分,因此,美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很可能是国内流动性平衡和国际流动性过剩并存。亚洲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大幅增持美元储备,导致美元超发,国际大宗商品价... 维持币值和国内价格稳定是美国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美元供应分为国际和国内两部分,因此,美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很可能是国内流动性平衡和国际流动性过剩并存。亚洲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大幅增持美元储备,导致美元超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此次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债务违约风险凸显,发展中国家增持国际储备的步伐将放慢,从而将使美元全球供应量下降,中期看有利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回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货币政策 输出通胀 外汇储备 大宗商品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近期美国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目标工具及操作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桩 李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38-41,共4页
 笔者在分析90年代以来美国货币政策所实施的理论依据———泰勒规则的基础上,对当今美国货币政策的政策实施及其操作特点做了全面考察和总结,并简单探讨了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选择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货币政策 泰勒规则 真实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国际原油价格对中国经济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阿忠 朱松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55-158,共4页
文章通过构建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就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加息政策对中国经济实际产出的长期影响是正向的,人民币利率因此步入滞后的被动加息,国内通胀上升,人民... 文章通过构建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就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加息政策对中国经济实际产出的长期影响是正向的,人民币利率因此步入滞后的被动加息,国内通胀上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则相应降低,但对中国国内利率、通胀以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相对较小;美国扩大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除短期会给中国产出水平带来正向影响外,其他方面同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影响正好相反。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实际产出影响是正向的,带来低微的输入型通胀,利率小幅下降,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小幅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货币政策 GVAR模型 加息 国际原油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黄金价格波动看美国货币政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雅玲 《中国市场》 2013年第31期34-38,共5页
对于黄金价格波动的问题需要全局的、综合分析。黄金价格与美国货币政策有密切关系。本轮黄金价格下跌是美国推行美元贬值策略与挤兑欧元策略的共同结果。需要改变黄金投资"抄底"思路,目前的投资实质是由于流动性过剩产生的... 对于黄金价格波动的问题需要全局的、综合分析。黄金价格与美国货币政策有密切关系。本轮黄金价格下跌是美国推行美元贬值策略与挤兑欧元策略的共同结果。需要改变黄金投资"抄底"思路,目前的投资实质是由于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套利与对冲。认为美国还会在一段时期内实施收缩流动性策略,欧元的瓦解不可避免,黄金投资的牛市周期不变,中国应该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立的、不受错误信息与观点干扰的金融与宏观经济理论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价格 美国货币政策 美元贬值策略 欧元瓦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和信贷供给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鹏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69,共2页
本文使用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VECM)研究了1998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4季度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和信贷供给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整个样本期内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增长具有负向的影响,但在2005年第2季度的汇率改革以前... 本文使用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VECM)研究了1998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4季度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和信贷供给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整个样本期内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增长具有负向的影响,但在2005年第2季度的汇率改革以前,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增长则具有正向影响。这符合"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新开放条件宏观经济学对于不同汇率条件下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判断。另外,美国货币政策在整个样本期内均对中国信贷供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市场 实体经济 美国货币政策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冲击下美国货币政策的发展特征、效果及挑战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晓明 《中国货币市场》 2020年第9期46-51,共6页
从疫情暴发以来的美联储货币政策特征及未来走势看,联储已将QE常态化,形成了财政政策及债务货币化的模式,并进一步向信贷政策货币化模式演化。实践表明,宽松货币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但无法解决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问题,同时,联储直接参... 从疫情暴发以来的美联储货币政策特征及未来走势看,联储已将QE常态化,形成了财政政策及债务货币化的模式,并进一步向信贷政策货币化模式演化。实践表明,宽松货币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但无法解决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问题,同时,联储直接参与信贷分配,会加剧信息不对称,影响资源配置效果,延缓供给侧复苏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供给 财政政策 宽松货币政策 供给侧 美国货币政策 货币 模式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溢出效应——基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区制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金明 杨祚 《数量经济研究》 2023年第3期135-152,共18页
本文运用交互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处于高、低不同区制时,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这种影响存在区制差异性。在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处于低区制时,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在短期内对我... 本文运用交互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处于高、低不同区制时,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这种影响存在区制差异性。在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处于低区制时,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在短期内对我国产出与消费存在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在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处于高区制时,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均主要呈现为抑制作用。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升高,会放大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产出和消费产生的影响,在短期内会增大和延长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金融市场、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强度和持续期,这种放大效应对物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长期,而对利率来说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这种放大效应都十分显著。研究结果为我国应对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 美国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效应 SE-I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