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1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传播途径及对寄主的持续作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段彦丽 曲良建 +4 位作者 王玉珠 张永安 陶万强 关玲 杨忠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86,共4页
用不同浓度的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亚致死剂量感染美国白蛾4龄和5龄幼虫,并分别收集不同处理的残余带毒试虫进行室内传代饲养。结果表明:病毒对寄主昆虫不仅具有直接致死作用,而且对蛹重和雌虫产卵量均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对亲代、子一... 用不同浓度的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亚致死剂量感染美国白蛾4龄和5龄幼虫,并分别收集不同处理的残余带毒试虫进行室内传代饲养。结果表明:病毒对寄主昆虫不仅具有直接致死作用,而且对蛹重和雌虫产卵量均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对亲代、子一代和子二代寄主昆虫。对病毒传播途径的研究证实HcNPV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到寄主种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作用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传播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和表达 被引量:8
2
作者 曹广力 薛仁宇 +2 位作者 朱越雄 魏育红 贡成良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3-180,共8页
根据测序结果 ,HcNPVsod的核苷酸序列与BmNPVsod的完全一致 ,与AcNPVsod的核苷酸序列相比 ,同源性达到 97 2 % ;推测HcNPVsod编码 1 51个氨基酸 ,与BmNPVsod的完全一致 ,与AcNPVsod编码的氨基酸相比 ,有三个氨基酸的差别。按基酸序列分... 根据测序结果 ,HcNPVsod的核苷酸序列与BmNPVsod的完全一致 ,与AcNPVsod的核苷酸序列相比 ,同源性达到 97 2 % ;推测HcNPVsod编码 1 51个氨基酸 ,与BmNPVsod的完全一致 ,与AcNPVsod编码的氨基酸相比 ,有三个氨基酸的差别。按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HcNPVSOD蛋白中含有对SOD结构和活性必需的氨基酸残基 ,在HcNPVsod中均是保守的。SOD活性测定表明酶活为 1 47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超氧化物歧化酶 表达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几丁质酶基因核苷酸序列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贡成良 小林淳 +2 位作者 宫岛成寿 金伟 吴祥甫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0-269,共10页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Hc N P V) 编码的几丁质酶 A( Chitinase A, Chi A) 基因定位在 Hind Ⅲ- 35kb 片段上。 D N A 测序表明,半胱氨酸蛋白酶( C P) 基因的5'上游反向存在 C...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Hc N P V) 编码的几丁质酶 A( Chitinase A, Chi A) 基因定位在 Hind Ⅲ- 35kb 片段上。 D N A 测序表明,半胱氨酸蛋白酶( C P) 基因的5'上游反向存在 Chi A基因, Chi A 基因的 O R F 为1 662 个核苷酸,编码553 个氨基酸,5'、3'非编码区分别具有 T A A G 基序和 A A T A A Apoly( A+ ) 信号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 Hc N P V 的 Chi A 与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 Chi A ,在 D N A 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753 % 、757 % ,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750 % 、787 % ,与来自灵菌的 Chi A 比较,一致性氨基酸达51 % ,推测杆状病毒几丁质酶基因与细菌几丁质酶基因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几丁质酶 苷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35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曹广力 薛仁宇 +2 位作者 朱越雄 魏育红 贡成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1-716,共6页
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HycuNPV ,Hyphantriacuneanucleopolyhedrovirus)p35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 :HycuNPVp35编码序列 90 0bp ,编码 2 99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 :HycuNPVp35与BomoNPVT3、AucaNPV、SpliNPV、LeseNPV、HearNPV在核... 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HycuNPV ,Hyphantriacuneanucleopolyhedrovirus)p35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 :HycuNPVp35编码序列 90 0bp ,编码 2 99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 :HycuNPVp35与BomoNPVT3、AucaNPV、SpliNPV、LeseNPV、HearNPV在核苷酸水平上为 99 9%、 95 7%、 93 6 %、 80 2 %和 87 2 % ,在氨基酸水平上为 99 7%、 90 3%、 77%、 6 4 9%和 73 2 % ,显示了杆状病毒p35基因在进化上的保守性。BomoNPVT3中位的H1 2 2 ,在HycuNPV中被R取代。推测HycuNPVp35蛋白的功能及抑制细胞凋亡的能力与BomoNPVT3p35蛋白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P35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RF72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娜 李恩杰 +3 位作者 王青华 王玉珠 张永安 段立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63,共7页
[目的]根据Ikdea对Hycu NPV全基因组序列的分析,筛选出功能还未被研究的、保守性高的ORF72基因。[方法]将ORF72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上,对其进行诱导表达,优化表达的条件,并通过GST亲和层析色谱柱纯化融合蛋白。[结果]重组... [目的]根据Ikdea对Hycu NPV全基因组序列的分析,筛选出功能还未被研究的、保守性高的ORF72基因。[方法]将ORF72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上,对其进行诱导表达,优化表达的条件,并通过GST亲和层析色谱柱纯化融合蛋白。[结果]重组质粒p GEX-4T-1-ORF72的酶切检测以及测序结果均正确,证明重组质粒载体构建成功。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ORF72蛋白能够与p GEX-4T-1载体上的GST标签蛋白进行融合表达,诱导表达后的融合蛋白大小约为38. 2 k Da。优化后的表达条件为: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浓度为1. 0 mmol·L-1,最佳诱导温度为25℃,最佳诱导时间为4 h,并且该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和Rosetta表达菌株中均能很好的表达,但在Rosetta菌株中表达量更高。[结论]成功构建了p GEX-4T-1-ORF72原核表达载体,确定出ORF72融合蛋白最佳诱导表达条件,诱导表达并纯化出ORF72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ORF72 构建 诱导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乔鲁芹 曲良建 +4 位作者 王玉珠 张永安 杨忠岐 陶万强 关玲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24-830,共7页
为了建立对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进行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选用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核型多角体病毒的polyhedrin基因为目的基因,经引物设计、PCR扩增、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转化以及重组质粒的鉴定,并对重组质粒... 为了建立对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进行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选用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核型多角体病毒的polyhedrin基因为目的基因,经引物设计、PCR扩增、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转化以及重组质粒的鉴定,并对重组质粒标准品和样品DNA进行检测,构建出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标准曲线。统计学分析显示标准品浓度的对数值与Ct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101~102拷贝/μL,线性范围达5个数量级,扩增产物形成单一的特异性熔解峰,组内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根据已建立的方法对不同感染时间段的感病幼虫进行检测,每毫克幼虫样本内病毒polyhedrin基因拷贝数增殖倍数对数值与感染时间(d)呈正相关(R=0.987)。这些结果表明,建立的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是可靠的,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为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体内增殖动态研究及昆虫病毒的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SYBR GreenⅠ 荧光定量PCR 感病幼虫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R方法的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早期检测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文欢 曲良建 +1 位作者 王玉珠 张永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7-712,共6页
根据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phantria cunea nucleopolyhedrovirus,HcNPV)pe38基因设计两对引物,利用PCR法检测HcNPV基因组DNA,分别扩增出长为994和614bp的片段,经测序确定为HcNPV pe38基因片段。应用两对引物分别检测了美国白蛾病... 根据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phantria cunea nucleopolyhedrovirus,HcNPV)pe38基因设计两对引物,利用PCR法检测HcNPV基因组DNA,分别扩增出长为994和614bp的片段,经测序确定为HcNPV pe38基因片段。应用两对引物分别检测了美国白蛾病虫的总DNA和获得的病毒多角体,其检测最低量分别为1fg病虫总DNA和3~4OBs/mL。用不同浓度的病毒感染试虫后,不同时间取其血淋巴用PCR方法检测。结果表明,接毒量为3.53×109OBs/mL时,24h后可检出病毒DNA;接毒量为3~4OBs/mL时,120h后可检出。病毒可检出时间随接毒浓度的递减而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生物防治 早期检测 PCR pe38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承锐 李娜 +3 位作者 李恩杰 段立清 张永安 王青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2-928,共7页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Hyphantria cunea nudeopolyhedroviurs)是一种对美国白蛾高效、对环境无污染、对天敌及非靶标生物安全的生物杀虫剂。建立高效、快速的定量检测方法对该病毒持续控制美国白蛾具有重要意义。将 polh 基因构建到...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Hyphantria cunea nudeopolyhedroviurs)是一种对美国白蛾高效、对环境无污染、对天敌及非靶标生物安全的生物杀虫剂。建立高效、快速的定量检测方法对该病毒持续控制美国白蛾具有重要意义。将 polh 基因构建到pGEM-T-easy载体上,制备标准品质粒,构建标准曲线,对未知样品DNA进行定量PCR检测,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含量。提取感染病毒不同时间段的美国白蛾幼虫基因组DNA,根据已建立的方法检测并计算每克样本病毒的基因拷贝数。利用TaqMan探针法成功建立了该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以取食3.0×10^6 OBs/mL浓度病毒的美国白蛾幼虫基因组DNA为模版,进行荧光定量PCR,病毒在幼虫体内的含量在第5天开始出现大幅增长趋势,第6天时达到最高。TaqMan探针法实时荧光定量PCR能简便、高效、快速的检测出大量未知样本基因组DNA中病毒基因的拷贝数,为研究该病毒的传播和流行规律提供了可行的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TAQMAN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 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吴立华 靳亮 +1 位作者 王金昌 王洪秀 《江西科学》 201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性检疫害虫,从1979年入侵以来,对我国林业和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危害。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phantria cunea Nucleopolyhedrovirus,HcNPV...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性检疫害虫,从1979年入侵以来,对我国林业和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危害。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phantria cunea Nucleopolyhedrovirus,HcNPV)生物杀虫剂能有效控制寄主美国白蛾种群的数量,在生物防治中起到了重要的控害作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环保价值,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从侵染特点、致病性、流行病毒学、基因组特点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综述了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致病性 生物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溴丙酮酸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瑞霞 李恩杰 +2 位作者 柏超 王青华 段立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107,共7页
[目的]利用3-溴丙酮酸(3-BrPA)作为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cuNPV)的生物增效剂,探讨3-BrPA对HycuNPV的毒力和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HycuNPV杀虫剂的应用提供新的增效剂。[方法]通过室内在HycuNPV中添加不同剂量3-Br... [目的]利用3-溴丙酮酸(3-BrPA)作为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cuNPV)的生物增效剂,探讨3-BrPA对HycuNPV的毒力和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HycuNPV杀虫剂的应用提供新的增效剂。[方法]通过室内在HycuNPV中添加不同剂量3-BrPA,分析其对HycuNPV的增效作用以及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3-BrPA对HycuNPV具有增效作用,不仅可以提高HycuNPV的感染能力,还能提高杀虫速度。当3-BrPA的添加剂量为5.0、10.0和15.0 mg·g^(−1)时,HycuNPV作用于美国白蛾3龄幼虫的LC_(50)都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并且对HycuNPV的增效倍数(S_(R))分别为825.14、164.72和0.47,共毒系数(CTC)分别为82613.63、16579.25和147.27。不同浓度的HycuNPV在不同剂量的3-BrPA作用下,其杀虫效果各不相同。添加不同剂量的3-BrPA,LT_(50)缩短了3.280~9.724 d。根据SR、CTC、LT_(50)及ST等指标评判,在浓度为9.0×10^(5)OBs·mL^(−1)的HycuNPV中添加5.0 mg·g^(−1)的3-BrPA时,增效作用最优。此外,3-BrPA和HycuNPV联合作用还显著抑制了幼虫的生长发育,且存活幼虫的化蛹率和羽化率均低于单独使用病毒杀虫剂。[结论]3-BrPA对HycuNPV具有增效作用,有望作为理想的病毒杀虫剂的增效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3-溴丙酮酸 美国白蛾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增白剂与增效蛋白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海明 周洪旭 李长友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3-158,共6页
围食膜是昆虫中肠细胞与肠腔之间的一种防御性屏障,破坏围食膜即能促进病原微生物对昆虫的侵染。分别研究了荧光增白剂FB28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颗粒体病毒增效蛋白(En-Ha)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phantria cunea nucleopol... 围食膜是昆虫中肠细胞与肠腔之间的一种防御性屏障,破坏围食膜即能促进病原微生物对昆虫的侵染。分别研究了荧光增白剂FB28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颗粒体病毒增效蛋白(En-Ha)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phantria cunea nucleopolyhedrovirus,HcNPV)的增效作用,分析了活体条件下FB28与En-Ha对美国白蛾幼虫围食膜的破坏作用,解释了其增效作用机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FB28和En-Ha均能够影响围食膜蛋白的表达谱,提高HcNPV的感染率,使其毒力显著提高:单独饲喂HcNPV时的LC50值为1.11×105PIBs/mL,添加FB28和En-Ha后,其LC50值分别降低为1.91×103和7.70×103PIBs/mL,增效比值(SR)分别为58.12和14.42。SDS-PAGE电泳结果发现:用FB28饲喂处理幼虫后,分子质量为60 ku的蛋白条带消失,37 ku的新蛋白条带逐渐出现;幼虫摄取含有En-Ha的饲料后,分子质量为75 ku的蛋白条带消失,44.3 ku的新蛋白条带逐渐出现。经过10~24 h后,FB28和En-Ha处理的幼虫围食膜都能够恢复正常,表明其破坏作用是短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增白剂 增效蛋白 美国白蛾 围食膜 型多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的SDS-PAGE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薛建杰 曲良建 +3 位作者 王玉珠 张永安 唐明 杨唯一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8-731,共4页
Hyphantria cuea nucleopolyhedrovirus(HcNPV) and several other nucleopolyhedrosis was extracted by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and purified with sucrose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method.Polyhedrin was gotten and analysed... Hyphantria cuea nucleopolyhedrovirus(HcNPV) and several other nucleopolyhedrosis was extracted by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and purified with sucrose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method.Polyhedrin was gotten and analysed by SDS-PAGE.It indicated that most of those proteins had 32 KD protein band,and with 64 KD protein,and might be the main protein dimer with the structure and found Hyphantria cune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protein in 18 KD department had a specific b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NPV 型多病毒 多角蛋白 SDS-PAGE 32KD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室内大量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桂玲 周洪旭 +3 位作者 耿以龙 杜方岭 王未名 李长友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38,共3页
研究了饲毒时美国白蛾幼虫虫龄和饲毒剂量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青岛分离株产量的影响,从而探寻HcNPV室内大量增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虫龄、剂量以及虫龄和剂量的组合对单头幼虫的HcNPV产量、幼虫死亡率以及病毒总产量均... 研究了饲毒时美国白蛾幼虫虫龄和饲毒剂量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青岛分离株产量的影响,从而探寻HcNPV室内大量增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虫龄、剂量以及虫龄和剂量的组合对单头幼虫的HcNPV产量、幼虫死亡率以及病毒总产量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在室内大量增殖HcNPV时,以1.48×106 OBs/头的饲毒剂量饲喂5龄和6龄幼虫均可以获得最高的病毒产量,百头幼虫的病毒总产量分别达到1.55×1011 OBs和1.50×1011 O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型多病毒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和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飞机防治美国白蛾试验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玉江 李会 修玉义 《山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59-61,共3页
对苏云金杆菌和苏云金杆菌与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复配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苏云金杆菌,叶片的保存率达到60%,未发现死虫;HcNPV和BT复配,第7天发现少量死虫,第13天出现死亡高峰,为倒挂型典型病毒死亡症状和综合感染症状;第20天虫龄已达5... 对苏云金杆菌和苏云金杆菌与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复配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苏云金杆菌,叶片的保存率达到60%,未发现死虫;HcNPV和BT复配,第7天发现少量死虫,第13天出现死亡高峰,为倒挂型典型病毒死亡症状和综合感染症状;第20天虫龄已达5~6龄,发现少量活虫,白蜡叶片保存率为85%。说明两种药剂复配具有良好防效及持续的控制作用,有效降低第3代幼虫对白蜡木的危害,达到生物防治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复配 飞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家蚕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芳芳 刘笛 +1 位作者 孟向东 乔鲁芹 《山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3期33-35,61,共4页
为评估在桑蚕区使用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家蚕的安全性,选择2~4龄家蚕幼虫,在起蚕后添食浓度为1.06×10&7~1.06×10^8PIBs/mL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观察其生长发育及蚕茧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取食了病毒的家蚕... 为评估在桑蚕区使用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家蚕的安全性,选择2~4龄家蚕幼虫,在起蚕后添食浓度为1.06×10&7~1.06×10^8PIBs/mL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观察其生长发育及蚕茧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取食了病毒的家蚕幼虫在眠蚕体重、上茧率、全茧量、茧层量、蛹羽化率和受精雌成虫单雌产卵量等指标上,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表明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家蚕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家蚕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青岛分离株的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桂玲 周洪旭 +2 位作者 耿以龙 杜方岭 李长友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07-109,114,共4页
采用生物测定法测定了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青岛分离株对美国白蛾4龄、5龄和6龄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HcNPV对4龄、5龄和6龄美国白蛾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99×105OBs/ml、1.69×106OBs/ml和8.04×10... 采用生物测定法测定了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青岛分离株对美国白蛾4龄、5龄和6龄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HcNPV对4龄、5龄和6龄美国白蛾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99×105OBs/ml、1.69×106OBs/ml和8.04×106 OBs/ml;以1.48×107OBs/ml病毒处理时,4龄、5龄和6龄幼虫的致死中时间(LT50)分别为6.14d、8.63d和10.31d,以1.48×108OBs/ml病毒处理时,4龄、5龄和6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5.30d、5.92d和7.12d。在相同病毒浓度下,LT50随着虫龄的增加而增加;4龄美国白蛾幼虫在1.48×106OBs/ml、1.48×107OBs/ml和1.48×108OBs/ml等3个病毒浓度处理下的LT50分别为7.65d、6.14d和5.30d,在相同虫龄条件下,LT50随病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以上结果为应用该病毒分离株防治美国白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型多病毒 生物测定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限制性内切酶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DNA酶解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一侬 杨玲 于在林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41-344,共4页
从HcNPV中直接分离提纯的DNA证明具有典型的紫外吸收光谱。经琼脂糖电泳后呈一条带谱。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PstⅠ,BglⅡ,PVUⅡ酶解,经琼脂糖平板电泳分别产生19、22、18、22条核酸片段。加λDNA-EcoRⅠ和λDNA-HindⅢ片段作参考... 从HcNPV中直接分离提纯的DNA证明具有典型的紫外吸收光谱。经琼脂糖电泳后呈一条带谱。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PstⅠ,BglⅡ,PVUⅡ酶解,经琼脂糖平板电泳分别产生19、22、18、22条核酸片段。加λDNA-EcoRⅠ和λDNA-HindⅢ片段作参考,计算出各片段分子量大小,积加得平均值为94.0445×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型多病毒 限制性内切酶 酶解分析 生物防治 森林害虫 病毒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美国白蛾林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文颖 闵水发 黄芳 《湖北林业科技》 2020年第6期23-25,74,共4页
应用不同浓度的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美国白蛾3~4龄幼虫,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 d试虫开始死亡,10 d死亡率达到50%,13~14 d后,试虫死亡率达到高峰期,15 d后,除3×106 PIB·mL^-1处理浓度外,其他各处理试虫校正死亡率均高于... 应用不同浓度的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美国白蛾3~4龄幼虫,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 d试虫开始死亡,10 d死亡率达到50%,13~14 d后,试虫死亡率达到高峰期,15 d后,除3×106 PIB·mL^-1处理浓度外,其他各处理试虫校正死亡率均高于90.28%,防治效果显著。综合防效和成本,生产中建议使用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美国白蛾时选择5×106 PIB·mL^-1及以上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型多病毒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殷灿 刘笛 +2 位作者 任骥 卢希平 乔鲁芹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5年第3期353-356,共4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处理时间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phantria cune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Hc NPV)水剂和干粉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持续时间增长,Hc NPV活性降低,LT50变长;病毒干粉比病毒水剂对温...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处理时间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phantria cune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Hc NPV)水剂和干粉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持续时间增长,Hc NPV活性降低,LT50变长;病毒干粉比病毒水剂对温度的耐受性强,但其LT50会显著延长。55℃水浴处理Hc NPV水剂60 min,其活性仍有67%。在水浴100℃条件下处理15 min,其致病率仅有17.41%,病毒干粉在烘箱120℃条件下处理15 min,致病率为47.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型多 病毒活性 温度 LT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林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3
20
作者 赵海燕 王艳士 +2 位作者 修玉义 陈树林 李长友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39,共2页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phantria cunea Nucleopolyhedrovirus(简称HcNPV)对2~3龄美国白蛾幼虫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4 d,青岛农业大学生防所提供的HcNPV 1 000,750,500倍液校正防效分别为73.29%,87.67%,90.41%;北京蓝狐天敌技术...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phantria cunea Nucleopolyhedrovirus(简称HcNPV)对2~3龄美国白蛾幼虫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4 d,青岛农业大学生防所提供的HcNPV 1 000,750,500倍液校正防效分别为73.29%,87.67%,90.41%;北京蓝狐天敌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HcNPV 1 000,750,500倍液校正防效分别为78.77%,88.36%,8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型多病毒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