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与丑
1
作者 宫昊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2期4-6,共3页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浪漫主义杰作,通过讲述15世纪法国巴黎圣母院的故事,深入探讨了美与丑、善与恶等主题。小说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情节,揭示了外貌与内在、爱情与欲望、善良与邪恶之间的复杂关系,进一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虚...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浪漫主义杰作,通过讲述15世纪法国巴黎圣母院的故事,深入探讨了美与丑、善与恶等主题。小说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情节,揭示了外貌与内在、爱情与欲望、善良与邪恶之间的复杂关系,进一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虚伪。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卡西莫多、弗罗洛两个角色的美与丑的分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美丑观念,并对这些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美与丑 人性 社会伦理 道德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勒绘画艺术形象中的美与丑
2
作者 杨心怡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4期70-74,共5页
一、美与丑(一)西方美学中美与丑的辩证关系关于美是什么,在西方美学的范围内有很多种理解,比如从客观对象来说,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和谐,和谐在本质上就是世界各种事物的“综合”。在绘画中,人们会对画面布局的宽密协调,对色彩的深... 一、美与丑(一)西方美学中美与丑的辩证关系关于美是什么,在西方美学的范围内有很多种理解,比如从客观对象来说,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和谐,和谐在本质上就是世界各种事物的“综合”。在绘画中,人们会对画面布局的宽密协调,对色彩的深浅搭配,对形象与意境的密切结合,感到美。[1]黑格尔继承了柏拉图和普罗提诺的说法,把美规定为“理念的感性显现”[2]。他是从绝对精神本体中探讨美的本质,并认为艺术作品应该包含多种感性因素和形式,应该清晰地表现出理念的内涵,作品应该通过感性的形式将理念生动地呈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达哥拉斯学派 画面布局 西方 美与丑 客观对象 艺术形象 辩证关系 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电影《搜索》中扭曲社会的美与丑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开庆 刘平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91,共2页
电影《搜索》从一个患了淋巴癌晚期的都市白领叶蓝秋没有给一位老大爷让座牵扯出很多的人和事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关系,反映出当今社会所呈现出的扭曲状态,重新审视了美与丑的定义。浮躁的现实社会中的美已经被堕落、丑陋所代替,这... 电影《搜索》从一个患了淋巴癌晚期的都市白领叶蓝秋没有给一位老大爷让座牵扯出很多的人和事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关系,反映出当今社会所呈现出的扭曲状态,重新审视了美与丑的定义。浮躁的现实社会中的美已经被堕落、丑陋所代替,这个世界不是已经美满的世界,而是向着美满方向战斗进化的世界。《搜索》以变形的、冷酷的笔墨,抨击这扭曲的丑陋现实,通过对精神生命的向往和追求,达到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完美结合与充分绽放,趋于永恒的价值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索》 扭曲社会 美与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与丑的强烈对照——谈《巴黎圣母院》的修辞手法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效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8-9,共2页
对照手法的运用常能起到很好的表情达意效果。《巴黎圣母院》美与丑的强烈对照在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感上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美与丑 对照 修辞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与恶的较量 美与丑的舞台——从《巴黎圣母院》的主要人物关系看爱斯梅拉达的爱情悲剧 被引量:11
5
作者 方向真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74-76,共3页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之作中,他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以爱斯梅拉达为首的主要人物,并通过对照原则揭示了人物关系之间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以及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悲剧根源。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对照 爱斯梅拉达 美与丑 善与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与丑的辩证运动——评刘东《西方的丑学——感性的多元取向》(再版)
6
作者 薛富兴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8-136,共9页
关键词 多元取向 辩证运动 再版 感性 西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与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美与丑:让思辨向更深处漫溯——《九色鹿》教学品读
7
作者 张忠艳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14年第8期75-78,共4页
《礼记·中庸》中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勇行之。”可见,思辨是为学之道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故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挖掘、筛选、把握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抓住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思维点,点燃学生思... 《礼记·中庸》中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勇行之。”可见,思辨是为学之道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故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挖掘、筛选、把握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抓住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思维点,点燃学生思辨的“引信”,抽丝剥茧,推波助澜,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九色鹿》 思辨 美与丑 品读 聚焦 思维能力 为学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丽人》人物美与丑的深层探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维 李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10-111,共2页
《美国丽人》是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影片,特别是对中年危机问题有比较深刻阐述。影片除了这个主题之外,使观众深思《美国丽人》的主题"美是什么"。影片的男主人公莱斯特面临着"中年危机",他渴望找回自我和自由;他的妻子卡罗琳为了满... 《美国丽人》是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影片,特别是对中年危机问题有比较深刻阐述。影片除了这个主题之外,使观众深思《美国丽人》的主题"美是什么"。影片的男主人公莱斯特面临着"中年危机",他渴望找回自我和自由;他的妻子卡罗琳为了满足膨胀的物质欲望,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不顾及丈夫和女儿;他们的邻居菲茨上校一家,在菲茨的压制下使妻子和儿子精神失常。本文深刻剖析了影片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阐述了人物表面和内在的美与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丽人》 人物 美与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与丑的看台——从《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的看客说开去 被引量:1
9
作者 孙艳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0年第3期34-35,共2页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第二专题第二板块中,教材编者节选了《巴黎圣母院》第六卷第四章,主要内容是伽西莫多在副主教克洛德的唆使下,拦路劫走爱斯梅拉达,被官兵抓住,判了鞭刑。节选文字从这里开始,描写了伽西莫多的受刑过程及...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第二专题第二板块中,教材编者节选了《巴黎圣母院》第六卷第四章,主要内容是伽西莫多在副主教克洛德的唆使下,拦路劫走爱斯梅拉达,被官兵抓住,判了鞭刑。节选文字从这里开始,描写了伽西莫多的受刑过程及在受鞭刑后口渴难耐,爱斯梅拉达不计前嫌给他喂水喝。教材编者为其取了原著章节名《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泪 美与丑 《巴黎圣母院》 爱斯梅拉达 看客 看台 高中语文 苏教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美与丑的对照中彰显爱的真谛——重读雨果《巴黎圣母院》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毅 《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7年第12期58-60,80,共4页
1831年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出版。它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是作者的“美丑对照论”的实践结晶。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雨果 美与丑 重读 浪漫主义小说 对照 代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与丑的实质及其艺术表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式昌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5期41-44,34,共5页
毛泽东同志曾说:“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两方面的对立统一,都是客观存在。美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丑也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美学要善于发现和认识美,也... 毛泽东同志曾说:“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两方面的对立统一,都是客观存在。美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丑也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美学要善于发现和认识美,也不要忽略对丑的研究,这样才能认识美与丑所蕴涵的丰富的人生内容及其艺术表现形式。什么是美与丑的实质?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动物只依照它所属的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与丑 意识形态 艺术表现形式 社会生活 客观事物 尺度 客观存在 欣赏者 社会关系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与丑的辩证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茂林 李文田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19-20,共2页
通常情况下,外形与内心美丑是统一的。但是也有例外:精神的美掩盖了外貌的丑,或外貌美更加映衬出灵魂的丑。艺术家有意把精神同形体的美丑放在同一形象中,使其在尖锐的对比中,收到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美与丑 艺术效果 艺术家 反面人物 简单化 辩证法 外表 钟馗 作品 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怪兽大学》中的美与丑
13
作者 杨林通 《电影评介》 2013年第23期64-65,共2页
作为北美双周票房冠军,《怪兽大学》正在改变人们对于怪物的认识。从原来的反派角色到现在的影片主角,让观众看到传统坏人心中的真善美。在这部皮克斯的动画里,虽然把人类世界转换成一个个奇形怪状的怪物,但是依然遵循着正能量。如果说... 作为北美双周票房冠军,《怪兽大学》正在改变人们对于怪物的认识。从原来的反派角色到现在的影片主角,让观众看到传统坏人心中的真善美。在这部皮克斯的动画里,虽然把人类世界转换成一个个奇形怪状的怪物,但是依然遵循着正能量。如果说《怪兽电力公司》靠一个个奇思妙想的设定和怪兽外表与内心的反差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怪兽大学》这部励志动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与丑 怪兽 大学 人类世界 动画 电力公司 真善 观众 奇形怪状 正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与丑评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恩莉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31-33,共3页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通过爱斯梅拉达、加罗德、卡西莫多三个主要人物的美丑对照,突出了雨果人道主义的理想,也使得小说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本文从分析三个主要人物形象的美与丑入手,着重剖析了这三个人物的美丑对比,同时指出雨果人道...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通过爱斯梅拉达、加罗德、卡西莫多三个主要人物的美丑对照,突出了雨果人道主义的理想,也使得小说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本文从分析三个主要人物形象的美与丑入手,着重剖析了这三个人物的美丑对比,同时指出雨果人道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美与丑 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中的美与丑
15
作者 黄晶 《写作(中)》 2002年第Z2期14-14,共1页
有人问一个名导演:“你拍完一部戏后有什么感想?”导演说:“我总觉得在拍完了一部戏后才发现其实戏中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可惜太晚了,不然我的戏会更完美。”然而事实上电影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的艺术。正因为人们看到的是存在有某... 有人问一个名导演:“你拍完一部戏后有什么感想?”导演说:“我总觉得在拍完了一部戏后才发现其实戏中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可惜太晚了,不然我的戏会更完美。”然而事实上电影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的艺术。正因为人们看到的是存在有某些瑕疵的影片,人们才更喜爱它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比赛 体缺陷 美与丑 导演 跳高 瑕疵 失败 缺陷 艺术 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与丑(下)
16
作者 李永田 《教育艺术》 1994年第3期26-27,共2页
问:天生的性格可以改变吗? 答:如同世界上每个人的长相都不尽相同一样,也不能要求每个人的性格都全然一致。长相的美丑是不易改变的,但性格却有很大的变异性,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发生转变:内向的让它开朗一些,孤僻的让它合群一些,褊狭的让... 问:天生的性格可以改变吗? 答:如同世界上每个人的长相都不尽相同一样,也不能要求每个人的性格都全然一致。长相的美丑是不易改变的,但性格却有很大的变异性,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发生转变:内向的让它开朗一些,孤僻的让它合群一些,褊狭的让它豁达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与丑 转磨 售货员 性格 骷髅 每个人 挺胸 恶言中伤 人的心灵 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曲美与丑的灵魂交响——品读罗丹作品“欧米哀尔”
17
作者 王康 《魅力中国》 2010年第31期176-176,共1页
艺术,是人类发现美、宣扬美的一种方式,而雕塑艺术以其最直观的表现手法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奥古斯特·罗丹.这个无论在任何时期都不会被人忽视的雕塑艺术家,他用他对雕塑最原始的理解打破着传统的束缚,为后人打开了通向现代主... 艺术,是人类发现美、宣扬美的一种方式,而雕塑艺术以其最直观的表现手法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奥古斯特·罗丹.这个无论在任何时期都不会被人忽视的雕塑艺术家,他用他对雕塑最原始的理解打破着传统的束缚,为后人打开了通向现代主义的门槛,他的一生夹杂着攻击和嘲讽,夹杂着理解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 美与丑 雕塑艺术 作品 品读 灵魂 表现手法 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与丑——谈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艺术教育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群芳 《艺海》 2010年第9期103-104,共2页
网络时代给人类带来巨大变化,我们每天生活在这不断的变化之中,无法远离。互联网被广泛的运用并造福人类。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还集各种功能于一身,营造出一个“虚拟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有“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 网络时代给人类带来巨大变化,我们每天生活在这不断的变化之中,无法远离。互联网被广泛的运用并造福人类。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还集各种功能于一身,营造出一个“虚拟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有“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那样的“偶像”人物秀:有《猪之歌》、《老鼠爱大米》、《心在跳,情在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网络环境 美与丑 《老鼠爱大米》 高中 “芙蓉姐姐” 虚拟世界 网络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与丑的典型——论阿勒达尔·阔谢故事的审美趋向和文化学价值
19
作者 戴佩丽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36-40,共5页
阿勒达尔·阔谢是哈萨克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具有反抗精神的机智人物。人们用虚构的方式,以阿勒达尔·阔谢这样一位四处漂泊的人物为中心,有机地将一系列哈萨克族机智人物故事贯穿起来,形成了阿勒达尔·阔谢的故事。这些故事... 阿勒达尔·阔谢是哈萨克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具有反抗精神的机智人物。人们用虚构的方式,以阿勒达尔·阔谢这样一位四处漂泊的人物为中心,有机地将一系列哈萨克族机智人物故事贯穿起来,形成了阿勒达尔·阔谢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仅在哈萨克族,而且在乌孜别克族,卡拉卡尔帕克族,土库曼,塔塔尔族等一些突厥民族中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目前所能见到的有40多篇,其中包括某些故事的不同变体,这些故事情节比较完整,把这四十几篇故事加以排列,除个别几篇故事外,其它多篇在情节发展上,思想内容上彼此是相互联贯的。从整体上看,《阿勒达尔·阔谢的身世》和《最后的遗嘱》两篇起着首尾呼应的作用,类似一部完整的传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文化 勒达 机智人物故事 趋向 文化学 美与丑 伊斯兰教 萨满教 个性化 思想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髦的美与丑
20
作者 杨教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8-58,共1页
时髦,是不可用制定一些具体的美丑标准加以约束的。几乎可以说,有千般时髦就有千般美丑标准。女性服装的时髦样式生命周期很短,元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裙子由长到短再由短到长,裤腿由窄到宽再由宽到窄,我们能说它谁美谁丑吗?但... 时髦,是不可用制定一些具体的美丑标准加以约束的。几乎可以说,有千般时髦就有千般美丑标准。女性服装的时髦样式生命周期很短,元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裙子由长到短再由短到长,裤腿由窄到宽再由宽到窄,我们能说它谁美谁丑吗?但时髦确有美丑问题。某种时髦的流行,必定包含着一定的审美观念。在相当程度上,人们可说是为了满足美感需要去追求某种时髦的。从主观愿望说,谁也不会把一种丑的事物当作时髦来模仿、来炫耀(至于艺术丑也是一种美,那是另外一回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髦 美与丑 生命周期 女性服装 观念 主观愿望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