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2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焦解决模式对ERAS理念下全髋关节置换者康复的影响
1
作者 朱婀娜 李彩红 +1 位作者 张丽霞 沈秋香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5期0152-0154,共3页
探索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特别关注聚焦解决模式对缩短住院时间、缩短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住院满意度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4月~2... 探索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特别关注聚焦解决模式对缩短住院时间、缩短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住院满意度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4月~2023年04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完成全髋关节置换的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的ERAS治疗,实验组额外接受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使用GAD-7和PHQ-9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以及Harris量表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实验组在住院时间、下床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佳。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在ERAS理念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方法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这表明聚焦解决模式可以作为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解决模式 全髋关节置换 快速康复外科(ERAS) 心理干预 围手术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置换者康复治疗的特征 被引量:18
2
作者 谢青 鲍勇 汤亦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9期7759-7762,共4页
目的: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康复的影响因素,探讨康复治疗的实施方法。方法:以人工膝关节,置换,康复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9-06);以artificial knee joint,athroplasty,rehabilitation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 目的: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康复的影响因素,探讨康复治疗的实施方法。方法:以人工膝关节,置换,康复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9-06);以artificial knee joint,athroplasty,rehabilitation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9-01/2009-06),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中文和英文。以膝关节的活动度,关节功能,肌力,关节稳定性为评价指标。纳入人工膝关节置换后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排除动物实验。结果:计算机初检得到492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后康复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疼痛的处理、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及行走功能训练。膝关节活动度是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大多数膝评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善和是否恢复正常行走功能是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疗效的重要指标。肌力训练被认为是置换后康复最重要的部分,尽早进行训练不但可以使患者的膝周肌力尽早得以恢复,还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通过康复能尽快恢复患者的肌力、关节活动度和行走能力,同时最大程度控制疼痛。置换后康复活动是否得当,成为直接影响置换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 置换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者的自我管理模式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延锦 徐慧萍 赵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057-3061,共5页
背景:自我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疾病干预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及健康状况,同时减少住院天数和次数,降低医疗费用,已日渐成为人工膝关节置换后康复的研究热点,但其研究多集中在西方国家,国内报道较少。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 背景:自我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疾病干预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及健康状况,同时减少住院天数和次数,降低医疗费用,已日渐成为人工膝关节置换后康复的研究热点,但其研究多集中在西方国家,国内报道较少。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膝关节置换住院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取自我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教育模式,利用自我管理调查表、膝关节评分、住院时间和膝关节屈曲达90°所需时间来评价干预效果,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自我管理得分和膝关节评分均有提高,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和膝关节屈曲90°所需时间均有缩短,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自我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膝关节置换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 膝关节置换 康复 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单侧全膝关节置换者的失血量及肢体周径变化:随机对照 被引量:37
4
作者 马金辉 孙伟 +2 位作者 高福强 王云亭 李子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5期5577-5582,共6页
背景:氨甲环酸在减少人工关节置换后出血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其使用方法及剂量仍存在争议,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失血量及肢体周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大学中日友好医院骨科2... 背景:氨甲环酸在减少人工关节置换后出血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其使用方法及剂量仍存在争议,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失血量及肢体周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大学中日友好医院骨科2013年3至10月收治的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与对照组,男19例,女71例;其中氨甲环酸组30例患者在止血带释放前关节囊缝合后局部关节腔注射浓度为3%氨甲环酸稀释溶液50 mL,60例患者局部注射同等容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抗凝方式、假体类型、止血带使用时间及术前诊断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失血量和输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测量术前及术后术侧膝上10 cm肢体周径,术后连续复查血常规。结果与结论: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手术总失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与术侧肢体周径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隐性失血量氨甲环酸组明显少于对照组(t=-2.683,P<0.05)。提示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且不影响置换后肢体周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氨甲环酸 关节内 隐性失血 肢体周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全髋置换者臀大肌及臀中肌的肌力训练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明 王海龙 +1 位作者 覃鼎文 郭险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202-3205,共4页
背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介入功能训练对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有着重要作用。目的:观察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后臀大肌、臀中肌肌力训练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全髋关节置换者分为2组,对照组全髋关节置换后给予常规的... 背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介入功能训练对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有着重要作用。目的:观察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后臀大肌、臀中肌肌力训练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全髋关节置换者分为2组,对照组全髋关节置换后给予常规的功能训练,训练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强调臀大肌、臀中肌肌力训练。结果与结论:置换后16周应用Biodex系统对两组患者臀大肌、臀中肌肌力进行测试,训练组患侧臀大肌、臀中肌肌力分别为健侧的78.13%,75.28%;对照组臀大肌、臀中肌肌力分别为健侧的63.32%,61.32%。训练组Trendelenburg征阳性1例,对照组8例。臀大肌、臀中肌肌力训练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置换后功能恢复训练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开展臀大肌、臀中肌肌力训练能够增强髋关节的稳定性,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大肌 臀中肌 全髋关节置换 功能训练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初次髋关节置换者病因构成:同一机构8年974例资料回顾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军 王健 +1 位作者 李阳 史占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2期9770-9773,共4页
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病因、性别及年龄均有一定的关系,常见原因有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系统性疾病一起髋关节局部病变。目的:分析行初次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病因构成及其在性别、年龄上的分布特点。方法... 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病因、性别及年龄均有一定的关系,常见原因有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系统性疾病一起髋关节局部病变。目的:分析行初次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病因构成及其在性别、年龄上的分布特点。方法:对2003-01/2010-12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行初次髋关节置换患者974例行回顾性分析,均为广州市居民,按照出院诊断分成9类,统计其年龄和性别构成。结果与结论:在974例初次髋关节置换患者中,原发性骨关节炎70例(7.19%),先天性髋关节发育异常64例(6.57%),强直性脊柱炎78例(8.0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18例(53.18%),股骨颈骨折220例(22.59%),髋部肿瘤10例(1.03%),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0.82%),感染性关节炎4例(0.42%),血液系统疾病2例(0.21%)。5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显著大于50岁以下(包括50岁)(χ2=104,P<0.05)。女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男性,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73,P>0.05)。结果显示,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行初次髋关节置换的广州患者病因复杂,主要病因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股骨颈骨折,以50岁以上患者为主,男女比例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颈骨折 构成比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比卡因局部注射全膝关节置换者:镇痛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满振涛 李伟 +4 位作者 张伟 孙水 王健 王先泉 李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4774-4777,共4页
背景:为缓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疼痛,目前临床上常用静脉留置镇痛泵,口服或静脉应用止痛药物等方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置换后疼痛,但静脉镇痛泵和口服药物的不良反应比较多,影响患者置换后的功能锻炼,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 背景:为缓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疼痛,目前临床上常用静脉留置镇痛泵,口服或静脉应用止痛药物等方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置换后疼痛,但静脉镇痛泵和口服药物的不良反应比较多,影响患者置换后的功能锻炼,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目的:探讨手术区局部注射布比卡因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11-01/2009-12-3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关节外科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168例(218膝),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于术区周围多点注射布比卡因(成分:0.75%布比卡因10mL+肾上腺素0.1mg+生理盐水20mL);对照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不作局部镇痛处理。两组患者置换后均配用静脉留置镇痛泵,持续使用50h。通过评估置换前、置换后患膝静止和活动时的目测类比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与结论:干预组置换后4,8,12h,患膝静止时和活动时目测类比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置换后3个月干预组膝关节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置换后有4例需要口服曲马多缓释片,16例仅用静脉止痛泵就能控制疼痛;对照组置换后有11例需要口服曲马多缓释片,9例仅用静脉止痛泵就能控制疼痛,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关节周围广泛注射布比卡因,可明显缓解置换后早期疼痛,利于关节功能的早期锻炼康复,对近期疗效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疼痛 疗效 膝关节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次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者肾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鹏 刘军 +1 位作者 段圆慧 龙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7期3065-3072,共8页
背景:全膝关节表面置换中植入假体系统、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药物等均可能对患者肾功能产生影响。目的:动态观察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围手术期相关处理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42例,检测患者置换前后血清肌... 背景:全膝关节表面置换中植入假体系统、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药物等均可能对患者肾功能产生影响。目的:动态观察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围手术期相关处理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42例,检测患者置换前后血清肌酐、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较置换前后患者肾功能。结果与结论:42例患者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均成功,在置换后1个月内未发生少尿、无尿、大量蛋白尿、肾衰竭等严重的肾脏并发症。围手术期血清肌酐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胱抑素C水平在置换后1周内无明显变化,而在置换后1个月,较置换前下降;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在置换后1d上升,自置换后3d开始呈下降趋势,置换后7d、1个月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较置换前降低。结果说明,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对患者肾功能仅产生了轻度的一过性损伤,并且置换后1个月患者肾功能平均水平得到改善。对初次行单侧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积极恰当的临床处理,不致对肾功能产生严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 膝关节置换 假体 肌酐 胱抑素C 肾功能 尿微量白蛋白 肾衰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成骨细胞相关因子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沈奕 王伟力 +2 位作者 李晓淼 张炜 傅晓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291-2294,共4页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的使用寿命与假体周围有效的骨生成密切相关,这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募集。碱性磷酸酶、Runx2、MSX2、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a,b的基因表达可反映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潜能。目的:分析全...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的使用寿命与假体周围有效的骨生成密切相关,这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募集。碱性磷酸酶、Runx2、MSX2、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a,b的基因表达可反映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潜能。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关成骨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及体质量指数的关系。方法:选取12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术中取患者股骨近端的骨髓组织于体外在α-MEM与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培养基中扩增至子一代(Passage1),取出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学或RNA检测,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用检测成骨相关信号因子SOST、碱性磷酸酶、Runx2,MSX2、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a,b的RNA表达水平。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骨形态发生蛋白1a,b的关系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成骨相关因子与SOST的关联性应用Pearson分析。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相关信号因子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体质量指数无明显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a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但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无相关性。SOST与碱性磷酸酶、MSX2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a有相关性(P<0.05)。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的稳定性可能与患者的成骨能力相关。尽管性别、年龄及体质量指数等与成骨潜能无明显联系,但这些因素仍然可能影响假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 假体 成骨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髋关节置换者实施不同密度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于子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134-4136,共3页
背景:目前老年髋关节置换常用的麻醉方法有等密度,高密度,低密度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不同密度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以寻求最好的用药方案。目的:对高密度、等密度、低密度的麻醉用药方案、麻醉起效... 背景:目前老年髋关节置换常用的麻醉方法有等密度,高密度,低密度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不同密度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以寻求最好的用药方案。目的:对高密度、等密度、低密度的麻醉用药方案、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Bormage运动阻滞评分进行分析。方法:以"髋关节置换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以:"hipreplacement,combinedspinal-epduralanesthsia"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1-05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髋关节置换术腰麻-硬膜外联合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15篇文献为主重点对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各种用药方案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几种密度的药液均能满足髋关节置换要求。高密度及等密度的药液对于低密度的药液来讲Bromagc评分更高一些,阻滞效果也更完善一些。麻醉的起效时间根据药液的配比来讲,3g/L的罗哌卡因可能更快一些。麻醉持续时间高密度与等密度药液明显长于低密度的药液。等密度,高密度,低密度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均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药液密度 老年 麻醉持续时间 Bromagc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下评估曲前列尼尔对瓣膜置换者肺动脉高压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春燕 吴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第12期1790-1793,共4页
目的研究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评估曲前列尼尔对瓣膜置换者肺动脉高压的缓解作用。方法临床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医院收治的风湿性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且拟行瓣膜置换术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 目的研究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评估曲前列尼尔对瓣膜置换者肺动脉高压的缓解作用。方法临床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医院收治的风湿性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且拟行瓣膜置换术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各15例。低剂量组患者术前实施6ng/(kg·min)曲前列尼尔静脉注射;高剂量组患者术前实施12ng/(kg·min)曲前列尼尔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术前实施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观察3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氧合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患者SBP、DBP水平在各时间点中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HR水平在T0和T1时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刻高剂量组HR水平低于低剂量组,低剂量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SaO2水平在T0-T2时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刻高剂量组SaO2水平高于低剂量组,低剂量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T1时刻PASP、PADP以及PAMP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时刻高剂量组PASP、PADP以及PAMP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低剂量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风湿性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时,在TEE监测下使用曲前列尼尔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肺部循环阻力,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曲前列尼尔 肺动脉高压 瓣膜置换 风湿性瓣膜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者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培才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8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80例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膜麻醉组(CSEA)和硬膜外麻醉组(EA),各40例。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和肌松效果以及局麻药物的辅助应用、SpO2的变化。结果 CSE...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80例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膜麻醉组(CSEA)和硬膜外麻醉组(EA),各40例。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和肌松效果以及局麻药物的辅助应用、SpO2的变化。结果 CSEA组较EA组起效快、镇痛及肌松弛效果优良,术中辅助局麻和静脉麻醉药物用量少(P<0.01)。结论 CSEA在髋关节置换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 髋关节 麻醉 脊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后近期脱位全髋关节翻修:同一机构13年143例置换者中的5例翻修
13
作者 孟伟正 张勇 +5 位作者 王明君 呼兵 陈明国 郑永茂 党丽萍 何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3期8158-8161,共4页
背景:前期文献对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后翻修原因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假体松动下沉、髋臼磨损、假体柄断裂等方面,有关置换后近期脱位翻修的报道较少。目的:分析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后近期脱位的原因,探讨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的必要性。方... 背景:前期文献对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后翻修原因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假体松动下沉、髋臼磨损、假体柄断裂等方面,有关置换后近期脱位翻修的报道较少。目的:分析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后近期脱位的原因,探讨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05/2008-10行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后全髋关节翻修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75~87岁,平均81岁。翻修原因均为置换后近期脱位,所有病例均一期翻修,有骨质缺损者同时植骨。翻修后早期观察血常规及血沉变化;翻修后6个月,1,2年评估髋关节Harris评分;以X射线平片观察骨盆前后位髋臼假体位置。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翻修后获得至少1年(1~4年)随访,无一例需要再翻修,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88分。全部病例翻修后无伤口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扩髓时骨皮质不全骨折1例,X射线片显示人工关节假体位置正常,无松动感染征象。提示手术技巧不当及病例选择不当为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后近期脱位的主要原因。由于双动头的双动特点,一旦脱位难以闭合复位,只能行翻修术。若手术指征正确,手术技巧娴熟,全髋翻修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翻修 双动股骨头假体 置换 脱位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者起搏器安置术期间的抗栓治疗临床体会
14
作者 袁方 刘旭 +3 位作者 刘罡 刘志刚 陈晖 宋冠英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者起搏器安置术期间的抗栓治疗的方法。方法  12例心脏瓣膜置换者在起搏器安置术期间 ,5例于术前 3日停用华法令 ,改为低分子肝素 5 0 0 0u每日二次皮下注射 ,手术当停用低分子肝素 ,术后第 2日起低分子肝素和...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者起搏器安置术期间的抗栓治疗的方法。方法  12例心脏瓣膜置换者在起搏器安置术期间 ,5例于术前 3日停用华法令 ,改为低分子肝素 5 0 0 0u每日二次皮下注射 ,手术当停用低分子肝素 ,术后第 2日起低分子肝素和华法令合用 ,4日后停用低分子肝素 ;3例于术前 3日停用华法令 ,术后第 2日恢复 ;3例减少华法令用量 ;1例持续用华法令 ;12例均于术前 3日、手术当日、术后第 4日监测INR。结果 12例均无血栓并发症出现 ,手术当日INR降至 1.6~ 2 .2 ,平均为 1.92 ,术中及术后伤口无明显出血 ;1例持续用华法令者手术当日INR为 2 7,术中出血较多 ,术后伤口渗血。结论 起搏器安置术期间心脏瓣膜病的抗栓治疗可采取低分子肝素替代华法令、减少华法令用量或停用华法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 起搏器安置术 抗栓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与指导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敏霞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7年第5期44-45,共2页
健康教育在心脏外科的心脏瓣膜病人的治疗护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对病人进行正确健康教育与指导,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关键词 瓣膜置换 围手术期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心脏瓣膜置换者术后监护特点(附40例分析)
16
作者 苏群 方强 《浙江医学》 CAS 1997年第6期330-331,共2页
对高龄组(45~60岁)40例、对照组(20~35岁)40例,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监测,发现高龄组病人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尤以室性心律失常及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术后早期低排综合征发生率高,术后脱机时间长,脱机后呼吸衰竭发生率高,但除心肺... 对高龄组(45~60岁)40例、对照组(20~35岁)40例,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监测,发现高龄组病人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尤以室性心律失常及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术后早期低排综合征发生率高,术后脱机时间长,脱机后呼吸衰竭发生率高,但除心肺以外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探讨了年龄因素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心肺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 监护 心肺功能 心脏瓣膜置换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手册结合播放录像在心脏瓣膜置换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7
作者 苏冰 韦靖 +1 位作者 何静 吴艳 《医学信息》 2010年第14期2314-2316,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手册结合播放录像在心脏瓣膜置换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和实用性,为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将104例心脏瓣膜置换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4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 目的探讨康复手册结合播放录像在心脏瓣膜置换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和实用性,为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将104例心脏瓣膜置换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4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发放康复手册结合播放录像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答题正确率、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抗凝治疗依从性、对教育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比较两种教育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康复知识回答正确率为97.13%,对照组为73.1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中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掌握率、抗凝治疗的依从性、对教育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中应用康复手册结合播放录像进行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 健康教育 康复手册 录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血浆细胞因子及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春杰 芦皓 +1 位作者 文军 傅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9-642,共4页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激活和凝血瀑布反应与抗凝、纤溶等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全髋关节置换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早期血浆炎症细胞因子表达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水平的变化,寻找相关预警指标。...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激活和凝血瀑布反应与抗凝、纤溶等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全髋关节置换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早期血浆炎症细胞因子表达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水平的变化,寻找相关预警指标。方法:①实验对象:选择2005-05/2007-05在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住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77例,83髋,男45例,女32例,年龄39~78岁,平均(65.09±18.74)岁。全部患者对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知情同意,并自愿接受超声影像学检查以及各类实验室血清标本采集。施术者为同一组从事骨科临床工作≥7年的具有中级或副高级职称的骨科医生。②主要材料:全髋关节假体选用美国史赛克(中国)有限公司和北京普鲁复星外科植入物有限公司生产的APL非骨水泥柄和Muller骨水泥柄假体。材料采用精密锻造钛合金,表面用真空等离子钛或钛加羟基磷灰石喷涂,符合欧洲EN46001标准。③实验方法:入选对象均在全髋关节置换后1~7d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CD18的表达,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浓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浓度。结果:①全髋关节置换中,超声检查发现深静脉血栓26例(血栓组),未发现静脉血栓者51例(对照组)。②血栓组全髋关节置换后1d和3d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0.05)。③全髋关节置换后1d和3d时血栓组CD1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早期相关血浆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增强,细胞间黏附分子浓度明显增高,这些表现可能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形成 炎症细胞因子 细胞间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心脏瓣膜置换者的健康教育
19
作者 穆清华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 健康教育 整体护理 心理指导 围手术期指导 出院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全膝关节置换者生理与心理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66
20
作者 韩广弢 李皓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5760-5765,共6页
背景:有研究表明,快速康复外科对患者的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目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全膝关节置换者生理与心理康复的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生理与心理康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 背景:有研究表明,快速康复外科对患者的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目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全膝关节置换者生理与心理康复的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生理与心理康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膝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并将其根据手术术式与术前术后采取的理念进行分组:将术前及术后均根据快速康复理念进行治疗的患者分进快速康复组,其方式包括术前教育、术中液体管理和术后功能锻炼等措施;对采取相同术式却采用常规康复方式患者分进常规康复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术后并发症情况、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抑郁和目测类比评分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住院指标:快速康复组较常规康复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降低、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增高(P<0.05);②在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方面,快速康复组泌尿系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较常规康复组降低(P<0.05);③术前和术后第3天,快速康复组Zung焦虑、Zung抑郁及目测类比评分均较常规康复组降低(P<0.05);④结果证实,快速康复外科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可对患者康复速度起促进作用,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缓解焦虑及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全膝关节置换 心理 生理 Zung评分 目测类比评分 术后并发症 膝关节炎 泌尿系统感染 下肢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