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罗马书》谈谈“彼此接纳”的问题
1
作者 彭家海 饶文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96-98,共3页
《罗马书》是使徒保罗写给罗马基督徒会众的一封书信,一直以来它都是圣经以及基督教研究学者们非常热衷于研究的一部圣经作品,此前的很多学者都对罗马书做出了非常详细地诠释和研究。本论文主要着眼于保罗在面对罗马基督徒会众中两派(... 《罗马书》是使徒保罗写给罗马基督徒会众的一封书信,一直以来它都是圣经以及基督教研究学者们非常热衷于研究的一部圣经作品,此前的很多学者都对罗马书做出了非常详细地诠释和研究。本论文主要着眼于保罗在面对罗马基督徒会众中两派(即外邦基督徒和犹太基督徒)的彼此敌视而提出的要他们"彼此接纳"的问题,并加以详细解释。这个问题还可以联系当今多元化的世界许多不和平因素,比如文明的冲突、宗教的冲突、民族国家间的冲突,尤其是战争问题加以分析,并将保罗的"彼此接纳"思想进一步发展,希望当今世界各种文明、宗教、民族和国家能够互相对话,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以及互相接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书 彼此接纳 多元化 冲突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罗马书》中的Sarx和Soma
2
作者 花威 《圣经文学研究》 2012年第1期303-319,共17页
sarx和soma是保罗建构其基督教人类学的基础概念。在《罗马书》中,保罗依赖希伯来的身体观念改造了这两个希腊语词,重新赋予其整全含义,并力图表明,只有在身体中,我们才能获得自己的救赎,并开始走向通往复活的信仰旅程。
关键词 保罗 罗马书 sarx SO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肯尼斯·伯克新修辞理论看《圣经·罗马书》的修辞研究
3
作者 张昱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5-16,共2页
20世纪美国著名修辞学家肯尼斯·伯克提出的新修辞理论包括两大修辞理论:戏剧五位一体理论和同一理论。《罗马书》是《新约圣经》中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一封书信,利用新修辞理论对《罗马书》进行分析,发现了行为主体将何种关系比和怎... 20世纪美国著名修辞学家肯尼斯·伯克提出的新修辞理论包括两大修辞理论:戏剧五位一体理论和同一理论。《罗马书》是《新约圣经》中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一封书信,利用新修辞理论对《罗马书》进行分析,发现了行为主体将何种关系比和怎样的因果关系前景化,以及修辞情景中的隐含动机。也可以看出传教士如何运用一系列修辞策略吸引读者,达到传教和鼓励信徒的双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修辞学 伯克新修辞理论 罗马书 圣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马书》的经文校勘学
4
作者 《圣经文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23,共23页
“经学”研究的第一步是对文本的鉴别,称之为“经文校勘学”或“经文鉴别学”。圣经古典修辞学需要以经文校勘学为基本方法,以便首先确定准确的经书文本,之后才进行修辞学分析。本文以《罗马书》为例,尝试引介经文校勘学这一释经学方法... “经学”研究的第一步是对文本的鉴别,称之为“经文校勘学”或“经文鉴别学”。圣经古典修辞学需要以经文校勘学为基本方法,以便首先确定准确的经书文本,之后才进行修辞学分析。本文以《罗马书》为例,尝试引介经文校勘学这一释经学方法,以求展示圣经诠释学的文本依据,并进行有说服力的解释。经文校勘学从外证开始,比如手抄本的品质,之后转向内证,包括经文的背景、风格和词汇及作者所处的神学环境等。其间不可机械地应用校勘学原则,因为圣经经文及其流传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诠释接受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书 经文校勘学 古典修辞学 古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音中的"合一":《罗马书》主题再探索
5
作者 杨杰 《圣经文学研究》 2021年第2期166-191,共26页
关于《罗马书》的主题,从保罗的写作逻辑和罗马教会的具体处境来看,"犹太人与外邦人的关系"可能比"因信称义"更具有优先性.该书的重点除了"因信称义",至少还有"合一",二者共同组成了福音的基... 关于《罗马书》的主题,从保罗的写作逻辑和罗马教会的具体处境来看,"犹太人与外邦人的关系"可能比"因信称义"更具有优先性.该书的重点除了"因信称义",至少还有"合一",二者共同组成了福音的基本要素,这使得福音具有"双核"性质.福音不只重视拯救的途径——"因信称义",亦重视拯救的对象——犹太人与外邦人均能得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书 因信称义 福音 合一 马丁·路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马书内保禄宗徒对犹太人的看法
6
作者 赵汗青 《中国天主教》 2005年第3期25-27,共3页
引言 罗马书是保禄书信中最深奥难明的一封书信,是保禄书信的精华,同时也是所有书信的中坚。罗马书在这些书信中神学思想最深邃,涉及面也最广。其它书信中所有的神学思想,大部分都可在罗马书中见到缩影。因此,读保禄书信时,必应... 引言 罗马书是保禄书信中最深奥难明的一封书信,是保禄书信的精华,同时也是所有书信的中坚。罗马书在这些书信中神学思想最深邃,涉及面也最广。其它书信中所有的神学思想,大部分都可在罗马书中见到缩影。因此,读保禄书信时,必应对罗马书先细细咀嚼,默想其精神。此书是圣保禄宗徒在公元五八年初于格林多所写。因为他早就有意到罗马去,但由于传教工作一时未能如愿,故此写此信先通知罗马的教友。这封书信的主题是无论外帮人或犹太人都需要耶稣基督的救赎。那么对于犹太选民的得救保禄有何见解?犹太人的割损还有用吗?他们的法律还有用吗?面对当时犹太人的不信,保禄又如何称呼这天主的选民?这选民未来的结局又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书 保禄宗徒 犹太人 天主教 宗教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罗马书》中的伦理观
7
作者 南海灯 《中国天主教》 2018年第2期35-38,共4页
保禄认为犹太法律和人类良心都不能帮助人脱离罪恶,更不能帮助人与天主和好,只有基督内的新人是保禄心中的完美人格形象。保禄在《罗马书》12-16章还对基督徒做出了具体的伦理训导。他以天主的慈悲劝勉基督徒:在基督内过新的生活方式、... 保禄认为犹太法律和人类良心都不能帮助人脱离罪恶,更不能帮助人与天主和好,只有基督内的新人是保禄心中的完美人格形象。保禄在《罗马书》12-16章还对基督徒做出了具体的伦理训导。他以天主的慈悲劝勉基督徒:在基督内过新的生活方式、在教会中要平等互助;在国家中服从世俗政权;同时呼吁教徒以爱的伦理为核心,信仰坚固的人要帮助信仰软弱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禄 罗马书 伦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定正义概念——以《理想国》和《罗马书》为文本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文郁 《基督宗教研究》 2019年第1期114-133,共20页
正义问题起于人如何在社会生活中进行适宜判断并过一种适宜生活的需要。希腊思想史上出现了两个界定正义概念的基础性文本,即《理想国》和《罗马书》。它们表达了两种有内在关联却全然不同的思路。追踪并呈现这两本书在正义概念的界定... 正义问题起于人如何在社会生活中进行适宜判断并过一种适宜生活的需要。希腊思想史上出现了两个界定正义概念的基础性文本,即《理想国》和《罗马书》。它们表达了两种有内在关联却全然不同的思路。追踪并呈现这两本书在正义概念的界定上思路,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西方思想史上的两个原始性的正义概念,同时,我们还将发现,这两种思路至今仍然在发挥影响。简略而言,《理想国》认为,在社会生活过一种正义的生活,归根到底,人必须从真理出发,因而寻找真理乃是追求正义的前提。这是一种建构性的正义观。《罗马书》则把真理问题归结为解构问题,认为人凭着现有的理解结构是不可能认识真理的;真理是在人的理解结构不断解构的过程向人呈现的。这是一种解构性的正义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理想国 罗马书 真理 结构
原文传递
关于《罗马书》8章3节的翻译问题
9
作者 黄锡木 《天风》 2019年第9期39-40,共2页
前段时间,《现代中文译本》圣经中一处翻译问题引发争议。起因是有读者发现《罗马书》8章3节的经文中出现“使他(耶稣,编者注)有了跟我们人相同的罪性”;少数读者认为“罪性”相悖于耶稣基督完全圣洁的属性,一时间网络上各种猜测众说纷... 前段时间,《现代中文译本》圣经中一处翻译问题引发争议。起因是有读者发现《罗马书》8章3节的经文中出现“使他(耶稣,编者注)有了跟我们人相同的罪性”;少数读者认为“罪性”相悖于耶稣基督完全圣洁的属性,一时间网络上各种猜测众说纷纭。译者究竟为何选用“罪性”一词?联合圣经公会全球翻译顾问黄锡木博士,撰此文与诸位分享个中原委,供大家参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书 翻译问题 耶稣基督 中文译本 罪性 时间 圣经 读者
原文传递
生命、黯哑与哀愁——艾略特和他的《荒原》
10
作者 秦博 覃清蓉 程晨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2期189-190,共2页
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晓——《新约·罗马书第三章》在动手准备艾略特或者说《荒原》的日子里,我看到了埃德蒙·威尔逊的《阿克瑟尔的城堡》一书,威尔逊先生引用了《普鲁弗洛克先生的情歌》末尾一节:我老了……我老了……我该把... 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晓——《新约·罗马书第三章》在动手准备艾略特或者说《荒原》的日子里,我看到了埃德蒙·威尔逊的《阿克瑟尔的城堡》一书,威尔逊先生引用了《普鲁弗洛克先生的情歌》末尾一节:我老了……我老了……我该把裤脚卷起了。我该把头发向后分吗?我敢去吃桃子吗?我将穿着白色法兰绒裤子,漫步在海滩上。我听到美人鱼在歌唱。彼此歌唱。我想她们将不会为我而唱。我看见她们骑着波浪奔向大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原》 克先生 罗马书 奔向大海 普鲁 埃德蒙 阿克 三章 瓦格纳 孤独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卖衣与买刀
11
作者 陈志华 吴新望 《天风》 2015年第1期42-42,共1页
被称为和平之君的耶稣,处处留下了温柔谦卑的表率,他主张爱仇敌,并为逼迫者祷告。在客西马尼园身陷囹圄时,他依然不忘警告门徒"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并让彼得收刀入鞘。最后,自己更是如羊在剪毛人手下无声地被牵往宰杀之地。可是,在《... 被称为和平之君的耶稣,处处留下了温柔谦卑的表率,他主张爱仇敌,并为逼迫者祷告。在客西马尼园身陷囹圄时,他依然不忘警告门徒"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并让彼得收刀入鞘。最后,自己更是如羊在剪毛人手下无声地被牵往宰杀之地。可是,在《路加福音》记载中的一次与门徒的对话中,耶稣的话似乎与他一直以来的教导和形象大相径庭: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差你们出去的时候,没有钱囊、没有口袋、没有鞋,你们缺少什么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西马尼园 收刀入鞘 路加福音 剪毛 身陷囹圄 彼得 五旬节 罗马书 遵主圣范 把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贵重的器皿
12
作者 徐晓鸿 《天风》 2013年第6期8-10,共3页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经文关乎基督徒的品德,特别是保罗在《提摩太后书》的劝勉中,强调了在主的眼中,什么是尊贵,什么是卑贱?保罗曾在《罗马书》9章21节说:“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作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作成卑贱的器...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经文关乎基督徒的品德,特别是保罗在《提摩太后书》的劝勉中,强调了在主的眼中,什么是尊贵,什么是卑贱?保罗曾在《罗马书》9章21节说:“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作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作成卑贱的器皿吗?”这样看来,器皿的贵重或卑贱在乎造它的窑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皿 罗马书 基督徒 保罗 经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老虎的象征意义
13
作者 朱翠凤 《电影评介》 2014年第21期16-17,共2页
不难想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老虎有可能象征着某种宗教、或宗教中的某位神、或信仰另一宗教的人,但老虎也可以设想为Pi身上的某种东西。是什么会伴随着我们度过最艰难的岁月?什么让我们恐惧又让我们无法离弃?最大的敌人就是恐惧... 不难想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老虎有可能象征着某种宗教、或宗教中的某位神、或信仰另一宗教的人,但老虎也可以设想为Pi身上的某种东西。是什么会伴随着我们度过最艰难的岁月?什么让我们恐惧又让我们无法离弃?最大的敌人就是恐惧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意义 灵与肉 电影改编 活下去 就这样 五彩斑斓 罗马书 斑鬣狗 活着 二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发马丁·路德改教的四卷书
14
作者 柳松 《天风》 2017年第8期44-45,共2页
16世纪,德国人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年-1546年)所发起的宗教改革,带来了一场消除当时天主教内部赘疣的变革,一场神学理论和宗教实践上的变革。而对于路德这位伟大人物影响最大的,也是引发其进行宗教改革的源头,乃是圣经... 16世纪,德国人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年-1546年)所发起的宗教改革,带来了一场消除当时天主教内部赘疣的变革,一场神学理论和宗教实践上的变革。而对于路德这位伟大人物影响最大的,也是引发其进行宗教改革的源头,乃是圣经。马丁·路德曾起誓忠于圣经,终生捍卫圣经真理。中世纪,一般人很少接触圣经,通常只在弥撒中听神父用拉丁文诵读几段经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路德 段经 罗马书 因信称义 加拉太书 德国人 希伯来书 基督论 主耶稣 德意志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经文学研究》第5—10辑总目录
15
《圣经文学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374-382,共9页
关键词 《新约》 《创世记》 耶利米哀歌 先知书 张思齐 路得记 基督教神学 巴尔塔 罗马书 中国现代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颂赞万有之神
16
作者 心泉 《天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2-23,共2页
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神; 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 我们应当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
关键词 基督教 灵修生活 歌唱 诗章 颂词 灵歌 罗马书 保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危险的基督徒
17
作者 李润鑫 吴新望 《天风》 2015年第10期9-10,共2页
经文:林后9:8“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在《哥林多后书》9章的记载中,保罗写了前书给哥林多教会后,该地信徒的属灵情况未见好转,反有恶化的倾向,于是他亲自前往该处试图解决教会中的问... 经文:林后9:8“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在《哥林多后书》9章的记载中,保罗写了前书给哥林多教会后,该地信徒的属灵情况未见好转,反有恶化的倾向,于是他亲自前往该处试图解决教会中的问题,但结果未能如愿(参林后2:1)。离开后,他在忧愁痛苦中(参2:3,7:8)写了~封严厉责备教会的信,由提多带往哥林多。终于,提多带回信徒悔改的喜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多 前书 我自己 团契 孤怀 能将 罗马书 不知道 代祷 里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场心得之四 “苦楚”与“荣耀”
18
作者 雪峰 《天风》 2012年第4期30-31,共2页
近读《罗马书》时,我被保罗的一段肺腑之言深深地打动,原文如下: “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上帝的儿女;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上帝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 近读《罗马书》时,我被保罗的一段肺腑之言深深地打动,原文如下: “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上帝的儿女;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上帝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8:16—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得 牧场 罗马书 儿女 上帝 保罗 圣灵 基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乐
19
作者 毕思哲 吴新望 《天风》 2015年第9期8-10,共3页
曾经有好些年日,我生命中并没有明显的喜乐,而且我也不十分重视喜乐这种美德.直至有一天,当我阅读《罗马书》14章1 7节时,才明白神不会因我们生命中只有公义及和平就满足.保罗清楚告诉我们,神的国除了在乎公义和平,也在乎圣灵中的喜乐.... 曾经有好些年日,我生命中并没有明显的喜乐,而且我也不十分重视喜乐这种美德.直至有一天,当我阅读《罗马书》14章1 7节时,才明白神不会因我们生命中只有公义及和平就满足.保罗清楚告诉我们,神的国除了在乎公义和平,也在乎圣灵中的喜乐.我更从18节领略到,若我生命中没有喜乐,就不能取悦神,也不能取悦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书 生命 和平 公义 美德 保罗 圣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法”与“更新”
20
作者 李世峥 《天风》 2013年第7期28-29,共2页
《罗马书》的前11章,致力于阐释基督教的基本信仰,进入第12章后,保罗将重心转向了基督徒的属灵生活。12章的开头,保罗指出了基督徒生活的总原则:"所以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你们... 《罗马书》的前11章,致力于阐释基督教的基本信仰,进入第12章后,保罗将重心转向了基督徒的属灵生活。12章的开头,保罗指出了基督徒生活的总原则:"所以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上帝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1-2)这段经文的关键词,应当是"侍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 效法 罗马书 基督徒 基督教 上帝 关键词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