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原生质体融合选育高产多糖的罗尔阿太菌菌株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鸿梅
赵慧
+3 位作者
魏明
闵伟红
张桂弘
刘景圣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97,共7页
【目的】选育罗尔阿太菌多糖高产、草酸低产的优良罗尔阿太菌菌株.【方法】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以罗尔阿太菌菌株AY6657741为原始菌株,以紫外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的2株多糖高产的诱变株Ar-1和Ar-2为双亲菌株;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原生质体...
【目的】选育罗尔阿太菌多糖高产、草酸低产的优良罗尔阿太菌菌株.【方法】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以罗尔阿太菌菌株AY6657741为原始菌株,以紫外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的2株多糖高产的诱变株Ar-1和Ar-2为双亲菌株;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结果和结论】5.56 mmol·L-1的β-巯基乙醇处理菌悬液,0.4 mol·L-1的K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3.1 mg·m L-1的复合酶液(纤维素酶φ为2%、蜗牛酶φ为2%、溶壁酶φ为4%),p H 5.5,32℃酶解55min,原生质体形成率93.534%,再生率18.921%.0.4 g·m L-1的聚乙二醇6000在30℃条件下融合25 min,选育出1株多糖高产、草酸低产的菌株,命名为AY-3.菌株AY-3多糖产量达24.673 g·L-1,比原始菌株AY6657741的产糖量提高了54.42%,草酸质量浓度降低至0.281 g·L-1,比原始菌株草酸的质量浓度降低了4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阿太菌
原生质体融合
多糖
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苍耳茎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杀真菌剂室内筛选
2
作者
张雪梅
张廷富
+3 位作者
罗映清
常艳华
宋波
文国琴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3-361,共9页
【目的】探究引起苍耳茎腐病的一种病原菌,并通过室内抑菌试验挖掘在多菌灵、抑霉唑、腐霉利、噻菌灵、甲基托布津、咯菌腈和咪鲜胺7种杀真菌剂中对病原菌抑制效果最佳的农药品种。【方法】采用菌丝尖端切割法从发病苍耳茎基部分离病原...
【目的】探究引起苍耳茎腐病的一种病原菌,并通过室内抑菌试验挖掘在多菌灵、抑霉唑、腐霉利、噻菌灵、甲基托布津、咯菌腈和咪鲜胺7种杀真菌剂中对病原菌抑制效果最佳的农药品种。【方法】采用菌丝尖端切割法从发病苍耳茎基部分离病原菌,通过科赫氏法则验证苍耳茎腐病病原菌。对病原菌的菌落、菌丝和菌核进行形态特征观察,通过分子生物学PCR技术扩增其ITS和TEF1⁃α序列并克隆测序,进一步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并对苍耳茎腐病病原菌进行室内杀真菌剂的筛选。【结果】分离到的6株病原菌与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形态特征一致。将其菌丝和菌核分别接种于健康的苍耳茎基部,约1周后实验组出现与田间发病苍耳植株相同的茎腐病病症。NCXS⁃1克隆测序序列与数据库中的多个A.rolfsii菌株的相应序列一致性为100%;所筛选的7种农药杀菌剂中,NCXS⁃1对多菌灵、抑霉唑、腐霉利、噻菌灵和甲基托布津不敏感,而咯菌腈和咪鲜胺对A.rolfsii的菌落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咯菌腈的抑制作用最强,EC_(50)为0.12 mg/L。【结论】明确引起苍耳茎腐病的病原菌为A.rolfsii。7种农药中咯菌腈是抑制苍耳茎腐病病菌生长效果最佳的杀真菌剂。研究结果可为苍耳茎腐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
茎腐病
病原鉴定
罗尔阿太菌
杀真
菌
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木奶果白绢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及药剂筛选
3
作者
杨志强
王彤彤
+4 位作者
王晓宇
蒋婷
徐冬英
谭德锦
卢艳春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3,共6页
木奶果育苗过程中白绢病频发,严重影响木奶果种苗繁育。为明确木奶果苗白绢病病原菌种类、生物学特性和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选择代表菌株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结合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方法确定病原菌种类,测定其不同培养基...
木奶果育苗过程中白绢病频发,严重影响木奶果种苗繁育。为明确木奶果苗白绢病病原菌种类、生物学特性和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选择代表菌株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结合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方法确定病原菌种类,测定其不同培养基、pH值、培养温度、光照下的生长情况,并开展戊唑醇悬浮剂等6种药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从病株分离获得形态特征相似的菌株4株,编号为MNG-1~MNG-4,选取代表性菌株MNG-1验证符合柯赫氏法则。形态学分析结合病原菌DNA经引物ITS、TEF、SSU与LSU扩增对比分析,鉴定菌株MNG-1为罗尔阿太菌(Athelia rolfsii)。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30℃,最适pH值7,最适培养基PSA;菌核产生最适条件为低温、碱性和持续光照。供试6种杀菌剂中,噻呋酰胺对菌株MNG-1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好,EC_(50)为0.036 mg/L;其次是戊唑醇,EC_(50)为0.463 mg/L,恶霉灵、甲基硫菌灵、百菌清、代森锰等杀菌剂的抑制效果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奶果
白绢病
罗尔阿太菌
病原
菌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生质体融合选育高产多糖的罗尔阿太菌菌株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鸿梅
赵慧
魏明
闵伟红
张桂弘
刘景圣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97,共7页
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6037)
文摘
【目的】选育罗尔阿太菌多糖高产、草酸低产的优良罗尔阿太菌菌株.【方法】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以罗尔阿太菌菌株AY6657741为原始菌株,以紫外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的2株多糖高产的诱变株Ar-1和Ar-2为双亲菌株;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结果和结论】5.56 mmol·L-1的β-巯基乙醇处理菌悬液,0.4 mol·L-1的K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3.1 mg·m L-1的复合酶液(纤维素酶φ为2%、蜗牛酶φ为2%、溶壁酶φ为4%),p H 5.5,32℃酶解55min,原生质体形成率93.534%,再生率18.921%.0.4 g·m L-1的聚乙二醇6000在30℃条件下融合25 min,选育出1株多糖高产、草酸低产的菌株,命名为AY-3.菌株AY-3多糖产量达24.673 g·L-1,比原始菌株AY6657741的产糖量提高了54.42%,草酸质量浓度降低至0.281 g·L-1,比原始菌株草酸的质量浓度降低了43.57%.
关键词
罗尔阿太菌
原生质体融合
多糖
草酸
Keywords
Athelia rolfsii
protoplast fusion
polysaccharide
oxalic acid
分类号
Q932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苍耳茎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杀真菌剂室内筛选
2
作者
张雪梅
张廷富
罗映清
常艳华
宋波
文国琴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3-36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01861)
西华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0E060)。
文摘
【目的】探究引起苍耳茎腐病的一种病原菌,并通过室内抑菌试验挖掘在多菌灵、抑霉唑、腐霉利、噻菌灵、甲基托布津、咯菌腈和咪鲜胺7种杀真菌剂中对病原菌抑制效果最佳的农药品种。【方法】采用菌丝尖端切割法从发病苍耳茎基部分离病原菌,通过科赫氏法则验证苍耳茎腐病病原菌。对病原菌的菌落、菌丝和菌核进行形态特征观察,通过分子生物学PCR技术扩增其ITS和TEF1⁃α序列并克隆测序,进一步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并对苍耳茎腐病病原菌进行室内杀真菌剂的筛选。【结果】分离到的6株病原菌与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形态特征一致。将其菌丝和菌核分别接种于健康的苍耳茎基部,约1周后实验组出现与田间发病苍耳植株相同的茎腐病病症。NCXS⁃1克隆测序序列与数据库中的多个A.rolfsii菌株的相应序列一致性为100%;所筛选的7种农药杀菌剂中,NCXS⁃1对多菌灵、抑霉唑、腐霉利、噻菌灵和甲基托布津不敏感,而咯菌腈和咪鲜胺对A.rolfsii的菌落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咯菌腈的抑制作用最强,EC_(50)为0.12 mg/L。【结论】明确引起苍耳茎腐病的病原菌为A.rolfsii。7种农药中咯菌腈是抑制苍耳茎腐病病菌生长效果最佳的杀真菌剂。研究结果可为苍耳茎腐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苍耳
茎腐病
病原鉴定
罗尔阿太菌
杀真
菌
剂
Keywords
Xanthium strumarium
Stem rot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Athelia rolfsii
Fungicides
分类号
S432.1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奶果白绢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及药剂筛选
3
作者
杨志强
王彤彤
王晓宇
蒋婷
徐冬英
谭德锦
卢艳春
机构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3,共6页
基金
广西农业科学院稳定资助团队项目(2021YT168)
广西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21YT168)资助。
文摘
木奶果育苗过程中白绢病频发,严重影响木奶果种苗繁育。为明确木奶果苗白绢病病原菌种类、生物学特性和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选择代表菌株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结合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方法确定病原菌种类,测定其不同培养基、pH值、培养温度、光照下的生长情况,并开展戊唑醇悬浮剂等6种药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从病株分离获得形态特征相似的菌株4株,编号为MNG-1~MNG-4,选取代表性菌株MNG-1验证符合柯赫氏法则。形态学分析结合病原菌DNA经引物ITS、TEF、SSU与LSU扩增对比分析,鉴定菌株MNG-1为罗尔阿太菌(Athelia rolfsii)。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30℃,最适pH值7,最适培养基PSA;菌核产生最适条件为低温、碱性和持续光照。供试6种杀菌剂中,噻呋酰胺对菌株MNG-1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好,EC_(50)为0.036 mg/L;其次是戊唑醇,EC_(50)为0.463 mg/L,恶霉灵、甲基硫菌灵、百菌清、代森锰等杀菌剂的抑制效果稍差。
关键词
木奶果
白绢病
罗尔阿太菌
病原
菌
鉴定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Baccaurea ramiflora
southern blight
Athelia rolfsii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436.6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原生质体融合选育高产多糖的罗尔阿太菌菌株
李鸿梅
赵慧
魏明
闵伟红
张桂弘
刘景圣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苍耳茎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杀真菌剂室内筛选
张雪梅
张廷富
罗映清
常艳华
宋波
文国琴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木奶果白绢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及药剂筛选
杨志强
王彤彤
王晓宇
蒋婷
徐冬英
谭德锦
卢艳春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