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民意表达与政府回应方式研究
1
作者 高翠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6期0112-0115,共4页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直接影响着政府与民众的互动方式。网络上民意的表达的规模大幅增长,需要政府对民意表达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选择恰当的回应方式。网络空间的民意表达既有理性也有非理性的,政府的回应方式有“善治型”回应...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直接影响着政府与民众的互动方式。网络上民意的表达的规模大幅增长,需要政府对民意表达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选择恰当的回应方式。网络空间的民意表达既有理性也有非理性的,政府的回应方式有“善治型”回应、“选择性”回应,政府的行为也会反馈给民众,并形成新一轮的网络民意表达过程。为了引导和谐的政民关系的形成,需要采取把握舆论的主导权、改善网络民意表达的环境、科学合理吸纳网络民意、提升政府自身回应水平这三个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意 政府回应 网络民意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网络民意的特征与政府回应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力锐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69,共4页
在网络社会里,网络民意正成为影响政府行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经由网络民意调查的测量和提取,网络民意清晰地呈现出其可回应性特征。网络民意的聚合点集中而清晰;网络民意的态度结构多呈现出一元极化态势;网络民意具有代表性和真实... 在网络社会里,网络民意正成为影响政府行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经由网络民意调查的测量和提取,网络民意清晰地呈现出其可回应性特征。网络民意的聚合点集中而清晰;网络民意的态度结构多呈现出一元极化态势;网络民意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网络民意逐渐从非理性向理性回归。政府应树立融合民意理念,厘清网络民意的真实诉求,提高回应网络民意的制度化水平,从而提升对网络民意的回应能力和公众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意 网络民意调查 回应 融合民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特色:网络民意表达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波亚 郭燕来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18,共3页
网络民意表达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方式。与其他民意表达方式相比,网络民意表达在依托载体、发生场域、传播优势、作用效果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民主诸目标的有机复合构成网... 网络民意表达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方式。与其他民意表达方式相比,网络民意表达在依托载体、发生场域、传播优势、作用效果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民主诸目标的有机复合构成网络民意表达的现实需求和一大特点。网络民意表达是社会潜意识被逐渐放大的结果,其形成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意 网络民意表达 政治价值 表达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民意的表达路径与收集机制研究——基于政策议程设置的视角 被引量:7
4
作者 何志武 陈呈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5-172,共8页
网络民意影响政策议程和政策内容已成社会共识,而如何收集网络民意、让公共政策更充分地体现最广泛的民意则是亟待研究的问题。网络民意表达具有集聚和分散的双重特点:在政府动议的政策议程模式中,网络民意表达呈现出定向集聚的态势,短... 网络民意影响政策议程和政策内容已成社会共识,而如何收集网络民意、让公共政策更充分地体现最广泛的民意则是亟待研究的问题。网络民意表达具有集聚和分散的双重特点:在政府动议的政策议程模式中,网络民意表达呈现出定向集聚的态势,短时间内集中于特定的网络平台之上;在公众动议的政策议程模式中,网络民意表达呈现出分散性和碎片化的特点,无固定的平台和时间点。与之相对应,网络民意收集可以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方面,政府可主动设置网络平台,吸引网民通过制度性渠道集中反馈,可以方便、快捷、有针对性地收集网络民意;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全网式的广泛搜索,可以在全样本数据基础上展现民意全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议程 网络民意表达 网络民意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民意调查的政治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力锐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7-431,共5页
网络民意调查是民意调查的发展趋势,在我国,网络民意调查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网络民意调查具有自身的特点及独特优势,其政治作用日益凸显。网络民意调查延续并强化了传统民意调查的基本功能,推动了政府与公众的主动沟通,保障了公众的... 网络民意调查是民意调查的发展趋势,在我国,网络民意调查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网络民意调查具有自身的特点及独特优势,其政治作用日益凸显。网络民意调查延续并强化了传统民意调查的基本功能,推动了政府与公众的主动沟通,保障了公众的话语权;提高了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监督政府的能力,对政府行为的制约越来越大;网络民意调查呈现了公众期望和政府实际作为之间的差距,由此可能诱发请愿式或抗议性的网络政治动员。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网络民意调查在政治实践中的问题,以更好地发挥其对民主政治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意 网络民意调查 网络政治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论视角下的网络民意表达
6
作者 刘波亚 郭燕来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33,共3页
网络民意表达是公众利用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通过对社会公共事件进行评价来表达愿望与诉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家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的活动。从评价论的角度看,网络民意表达具有对社会存在的认知内容,体现着众多不同的网络群体的... 网络民意表达是公众利用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通过对社会公共事件进行评价来表达愿望与诉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家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的活动。从评价论的角度看,网络民意表达具有对社会存在的认知内容,体现着众多不同的网络群体的利益和要求,是以网络为载体反映网民与带有普遍性的社会事件和基本问题之间价值关系的一种社会评价活动。网络民意表达本质上是一种民众评价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意 网络民意表达 评价论 民众评价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民意表达的理论与实践论纲
7
作者 曹妍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270-271,共2页
网络民意是互联网时代民意表达的新形式,是现实民意在虚拟空间的延伸。网络媒介的物理特征决定了网络民意表达具有完善传统民意表达的主体结构,改进民意表达的议题选择等现实价值。因此,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认识网络民意的政治价值... 网络民意是互联网时代民意表达的新形式,是现实民意在虚拟空间的延伸。网络媒介的物理特征决定了网络民意表达具有完善传统民意表达的主体结构,改进民意表达的议题选择等现实价值。因此,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认识网络民意的政治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意 民意表达 网络民意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网络民意表达在强化执政能力中的效应
8
作者 曹妍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2期32-33,共2页
日益兴起的网络民意表达已经成为实现公众参与政府管理的重要途径,即越来越多的网民借助网络平台诉求自身利益或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网络媒介的固有特征决定了网络民意表达具有完善传统民意表达主体的结构,改进民意表达的议题选择等现实... 日益兴起的网络民意表达已经成为实现公众参与政府管理的重要途径,即越来越多的网民借助网络平台诉求自身利益或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网络媒介的固有特征决定了网络民意表达具有完善传统民意表达主体的结构,改进民意表达的议题选择等现实价值。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深入分析这些新的变化和要求,探索新时期如何更好的应对网络民主政治的发展,从而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意 民意表达 网络民意表达 执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民意在公共决策中的双面解读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祖华 周湘智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110,共4页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催生了网络民意的形成。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一方面为网络民意的表达和生长提供自由空间;另一方面,数字鸿沟导致的网络主体结构失衡性问题,网络空间虚拟性、匿名性导致的网络主体去责任化及群体极化问题,又削弱了网...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催生了网络民意的形成。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一方面为网络民意的表达和生长提供自由空间;另一方面,数字鸿沟导致的网络主体结构失衡性问题,网络空间虚拟性、匿名性导致的网络主体去责任化及群体极化问题,又削弱了网络民意的真实性。因此,在政府公共决策中,对网络民意应该秉承"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原则兼收并蓄,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民意依据而正确地加以引导、甄别和合理吸纳,同时加强对网络民意的舆论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意 公共决策 决策气球 群体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网络民意 构建和谐社会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亚勇 杨丽梅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3,共2页
网络给民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民意表达方式。网络民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许多传统民意表达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如何对待网络民意,是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民意发展还存在很多急需规... 网络给民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民意表达方式。网络民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许多传统民意表达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如何对待网络民意,是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民意发展还存在很多急需规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意 规范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网络民意”的一些思考与对策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华栋 蒋颖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8-70,共3页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网络的重要性,对网络问题和网络舆情也投入了较大的关注。更有不少单位和个人尝试进行网络舆情研判、网络信息收集、利用网络公开征求民意等,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功。更有甚者,逐步走向"盲...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网络的重要性,对网络问题和网络舆情也投入了较大的关注。更有不少单位和个人尝试进行网络舆情研判、网络信息收集、利用网络公开征求民意等,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功。更有甚者,逐步走向"盲从网络"、"凡事都希望借助网络的资源得到解决"。然而,网络本身就具有两面性,网络民意在有些时候具有较大的欺骗性。而这也就告诉我们,需要客观分析网络民意、理性发挥网络民意、科学对待网络民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意 理性客观 网络舆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民意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依平 覃事顺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6-98,共3页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网络民意的形成,网络民意是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对公共事务做出的各种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网络民意对于政府决策的形成既能产生积极作用,也会产生消极影响。网络民意主要是借助网络公共舆论这一平台,在与政府权力部...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网络民意的形成,网络民意是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对公共事务做出的各种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网络民意对于政府决策的形成既能产生积极作用,也会产生消极影响。网络民意主要是借助网络公共舆论这一平台,在与政府权力部门的互动之中对政府决策发生实质性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民意 影响 政府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民意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堃 张扩振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9-157,287-288,共9页
政府对待网络民意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网络民意能够成为规范政府行为、实现良好治理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又担心网络民意失序,不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这一矛盾心态源于网络民意的双重属性:它既有真实性、草根性的优势,又有非理性、... 政府对待网络民意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网络民意能够成为规范政府行为、实现良好治理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又担心网络民意失序,不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这一矛盾心态源于网络民意的双重属性:它既有真实性、草根性的优势,又有非理性、偏颇性的不足。通过对形成网络民意困境的原因的理论解读和现实分析可知,为了使网络民意有序化发展,政府应当从培养理性网民、拓展民意表达渠道、强化信息公开、柔化网络民意的引导等四个方面进行制度建设。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当适当放松对网络言论的规制,严守网络言论规制的限度,以维持网民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保障公民独立人格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意 言论自由 规制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决策中网络民意影响力的生成与发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泽洪 陈侨予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74,共4页
当代社会,网络民意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力体现在决策运作的各个环节中。网络民意影响力一方面来自于它自身的内在生成性,另一方面来自于它所处环境的外部促进性。网络民意对公共决策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不仅需要它自生... 当代社会,网络民意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力体现在决策运作的各个环节中。网络民意影响力一方面来自于它自身的内在生成性,另一方面来自于它所处环境的外部促进性。网络民意对公共决策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不仅需要它自生力的增强,还需要外力的扶持,由此构成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决策 网络民意 内在生成 外部促进 自生力 良性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民意的现实困境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费久浩 洪威雷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79,共7页
网络民意由于现实政治与信息技术的双重催化而在近年的中国社会中迅速崛起,并在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网络民意推动中国政治发展和社会建设抱持十分乐观的态度。然而,这种乐观应该是审慎的,网络民意存在种种令人感到棘手的现实... 网络民意由于现实政治与信息技术的双重催化而在近年的中国社会中迅速崛起,并在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网络民意推动中国政治发展和社会建设抱持十分乐观的态度。然而,这种乐观应该是审慎的,网络民意存在种种令人感到棘手的现实困境,这包括代表性不足、真实性存疑、责任感缺失和民粹化泛滥。反思网络民意的困境并非要否定它的作用,而是为了使其在良善的制度框架和开明的社会氛围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意 现实困境 数字鸿沟 民意操纵 匿名制服效应 多数暴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民意在政策问题建构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水成 李正明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4-41,共8页
政策问题是通过公共活动应该得到但却未能得到实现的需要。构建政策问题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首要环节,也是整个政策周期的逻辑起点。在前互联网时代政策问题的建构主要是由大众传媒和政策信息子系统来完成的。互联网的普及为广大民众参与... 政策问题是通过公共活动应该得到但却未能得到实现的需要。构建政策问题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首要环节,也是整个政策周期的逻辑起点。在前互联网时代政策问题的建构主要是由大众传媒和政策信息子系统来完成的。互联网的普及为广大民众参与构建政策问题提供了便捷。案例研究表明网络民意在政策问题建构中的作用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感知并扩散问题情境;第二,帮助搜寻政策问题;第三,促进共识,参与政策问题确认;第四,对政策问题描述进行监督,减少虚假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意 政策问题 建构
原文传递
和谐社会更需网络民意的合理表达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华 严红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8期22-24,共3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民意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是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反映。如何对待网络民意,是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的一个重大课题,网络民意具有时效性强、参与范围广等特点,但在民意代...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民意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是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反映。如何对待网络民意,是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的一个重大课题,网络民意具有时效性强、参与范围广等特点,但在民意代表性、理性程度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意 和谐社会 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民意影响公共政策构建的力度和效度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春甫 定明捷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63-166,共4页
"回应性政府"在新公共管理理念中居于主要地位,它提倡以公众为服务的核心,积极回应公众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离开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活动,意味着加强与改善政府治理模式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在互联网时代,网络... "回应性政府"在新公共管理理念中居于主要地位,它提倡以公众为服务的核心,积极回应公众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离开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活动,意味着加强与改善政府治理模式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民意逐渐引起了政府决策者的关注和回应,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质疑。其实,对于提高政府对公众的回应层面考察,网络充当了一种利益表达渠道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信息流动的载体,基于网络表达的民意同样也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反映了现实中社会利益群体的利益要求,因而也应该成为政府积极回应社会、构建公共政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表达 网络民意 公共政策构建 回应性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民意的司法回应之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季金华 蒋飞 徐骏 《金陵法律评论》 2014年第1期19-49,共31页
人类的制度历史表明,纠纷的解决、权利的救济和法律的发展都离不开民意基础,民意一直借助于程序理性和沟通理性影响着司法过程和司法结果。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网络成为一种新型的收集民情、反映民意的重要机制,并对我国司法工作和法治... 人类的制度历史表明,纠纷的解决、权利的救济和法律的发展都离不开民意基础,民意一直借助于程序理性和沟通理性影响着司法过程和司法结果。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网络成为一种新型的收集民情、反映民意的重要机制,并对我国司法工作和法治进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法院和检察院的实践调研,从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了解网络民意的现状以及对他们工作带来的重要影响。网络民意是社会认同司法的体现,是司法公信力的表征。尊重和吸纳民意是司法为民、司法民主和司法社会化的内在要求,网络民意与和谐司法具有应然的逻辑关系,并通过与司法的一致性、差异性及社会评价施加对司法过程和司法结果的影响。但网络民意也具有非理性、盲目性等特点,在实践中有时甚至表现出暴力性倾向,对司法权威的确立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必须对网络舆论和网络民意的司法影响设置合理的界限,加快网络法制建设,依法引导、规范、汇集网络民意,构建自治与自律有机结合的网络民意表达机制,通过完善网络民意的辨识、倾听、引导机制和措施,不断健全和完善网络民意的回应与沟通机制,进一步推动我国司法民主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意 司法 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完善网络民意表达权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飞 张炳照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72,共3页
作为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全新的民意表达方式,网络民意开始在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功能。对网络民意表达权进行规范和完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时代要求。完善网络民意表达权,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要... 作为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全新的民意表达方式,网络民意开始在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功能。对网络民意表达权进行规范和完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时代要求。完善网络民意表达权,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要针对网络民意表达权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采取有效对策,完善网络民意表达权,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意表达权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