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信息保护决定中的权利本位冲突及其平衡——以网络反腐信息作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3
1
作者 庹继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7-93,107,共8页
我国新出台的网络信息保护决定中设置了两个权利本位,分别保护信息发布者和信息涉及者的权利。本文以网络反腐信息为考察对象,具体分析了这两个权利本位之间明显的冲突之处,并就如何平衡这两个权利本位提出了个人见解。
关键词 网络信息保护决定 权利本位 网络反腐 举证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网络信息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闯 冯伟 《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4年第6期3-5,12,共4页
近年来,我国网络信息面临的安全风险不断加大,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各种新型网络攻击不断出现,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网络信息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分析了我国在网络信息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世界各国在网络信息保... 近年来,我国网络信息面临的安全风险不断加大,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各种新型网络攻击不断出现,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网络信息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分析了我国在网络信息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世界各国在网络信息保护方面的做法,提出我国应采取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网络信息保护 电子身份证 措施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信息保护立法问题及其完善
3
作者 施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9-82,共4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较之以前出台的规定,没有实质上的突破,且标题与内容的不一致显露出立法不严谨。立法应摆脱"高位阶立法更有效"的惯性思维模式;严格法律概念的表述,消除大众化...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较之以前出台的规定,没有实质上的突破,且标题与内容的不一致显露出立法不严谨。立法应摆脱"高位阶立法更有效"的惯性思维模式;严格法律概念的表述,消除大众化、口语化倾向;厘清网络管制的标准,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严格限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范围;建立高效便捷的维权机制,侧重于网络管制与众多网民身份信息与隐私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信息保护 立法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个人网络信息保护的立法改进 被引量:2
4
作者 周良慧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21-27,共7页
2012年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整部法律内容的覆盖幅度比较宽泛,很难详尽法条中所涵盖的内容,在适用上体现出相对的局限性,在学理上也表现出相应的片面性。应厘清此立法所保护的相关内容,... 2012年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整部法律内容的覆盖幅度比较宽泛,很难详尽法条中所涵盖的内容,在适用上体现出相对的局限性,在学理上也表现出相应的片面性。应厘清此立法所保护的相关内容,对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模式、立法保护公民身份信息内容、立法保护公民隐私信息内容进行界定;认识我国网络信息侵权救济方式、归责原则方面存在的缺陷;明确不同侵权主体的责任承担方式,完善处罚机制并规定具体监督机关,完善相应归责原则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 个人信息保护 网络安全 侵权责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法律功能的实证分析——以《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温艳华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5-19,共5页
互联网法律中《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具有典型意义,以其为例进行法律功能实证分析可以看到,其正功能表现为网络法律秩序的建构、网络主体行为的激励与网络权利义务的平衡,负功能表现为网络法律实施的虚化、网络主体行为的复杂... 互联网法律中《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具有典型意义,以其为例进行法律功能实证分析可以看到,其正功能表现为网络法律秩序的建构、网络主体行为的激励与网络权利义务的平衡,负功能表现为网络法律实施的虚化、网络主体行为的复杂化与网络权利义务的异化等。优化其功能的实现,需要建立健全互联网法律体系、完善落实配套制度和引导社会广泛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 法律功能 实证分析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网络信息保护:合乎民意,顺乎民心
6
作者 肖涛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05-107,共3页
多年来,网络在给百姓带来了便捷高效的工作生活环境,资源的快速共享,信息的及时沟通,并为百姓的政治参与、社会监督提供了渠道,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其领域也出现了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垃圾短信泛滥成灾和网络身份虚假信息普遍等现... 多年来,网络在给百姓带来了便捷高效的工作生活环境,资源的快速共享,信息的及时沟通,并为百姓的政治参与、社会监督提供了渠道,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其领域也出现了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垃圾短信泛滥成灾和网络身份虚假信息普遍等现象。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要求的重要举措,顺应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合乎民意,顺乎民心,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信息保护 依法规范 互联网 社会有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实施情况的报告——2017年12月24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胜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8年第1期91-99,共9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络安全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201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络安全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2012年12月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016年11月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一法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信息保护 全国人大常委会 监督工作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 信息基础设施 习近平 信息安全 互联网站 网络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信息保护决定对网络反腐的损益探析
8
作者 庹继光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8-112,共5页
本文认为,我国新出台的网络信息保护决定对于网络反腐是损益互现,网络实名制有利于网络反腐与体制内的反腐败活动有效结合,促进反腐败运动的开展,而被举报、被揭发者要求删除网络信息,检举和控告的权利没有得到规范,则会阻碍网络反腐活... 本文认为,我国新出台的网络信息保护决定对于网络反腐是损益互现,网络实名制有利于网络反腐与体制内的反腐败活动有效结合,促进反腐败运动的开展,而被举报、被揭发者要求删除网络信息,检举和控告的权利没有得到规范,则会阻碍网络反腐活动顺畅进行,为此应宽容实名进行的网络反腐行动,对被举报、被揭发者行使权利提出一定的举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信息保护决定 网络反腐 网络实名制 网络诽谤
原文传递
技术中立原则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领域的适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何培育 刘梦雪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50,共9页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深刻地影响着信息的传播方式,相伴而来的大量版权侵权行为往往披着"技术中立"的外衣更具迷惑性。对比技术中立原则的域外立法实践,我国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领域适用技术中立原则存在着诸多局限,如认定...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深刻地影响着信息的传播方式,相伴而来的大量版权侵权行为往往披着"技术中立"的外衣更具迷惑性。对比技术中立原则的域外立法实践,我国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领域适用技术中立原则存在着诸多局限,如认定侵权标准单一、帮助侵权的责任未细分、替代责任未规定、利益与负担不均衡等问题。应当明确技术中立原则适用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侵权责任认定规则,平衡因网络技术发展而引发的互联网领域的利益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中立原则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 技术服务提供者 利益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以来我国图书馆合理使用数字版权立法研究综述——《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十周年纪念(一) 被引量:15
10
作者 秦珂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2-83,共12页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我国法律制度中为图书馆合理使用数字版权开了立法的先河。十年来,《条例》对图书馆的立法意义、缺陷以及创新等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研究与争议,焦点集中在合理使用制度的价值取向、...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我国法律制度中为图书馆合理使用数字版权开了立法的先河。十年来,《条例》对图书馆的立法意义、缺陷以及创新等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研究与争议,焦点集中在合理使用制度的价值取向、立法技术、适格主体、属性定位、标准的定性和定量、收费与合理使用适用等方面。国内学术界对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的探讨呈现出敏锐性、开放性、应用性和广泛性等特征,但是对行业性版权政策、纠纷诉讼案件以及立法进路多元化的研究较为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合理使用 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与图书馆有关的网络版权纠纷案件举要与分析——《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十周年纪念(二) 被引量:10
11
作者 秦珂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9-80,共12页
文章通过对2006年《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发生的部分典型网络版权纠纷案件的审理焦点、抗辩理由、影响案件走向的因素以及规避责任风险若干重要规范的分析与阐释,使图书馆能更深刻地认识法律法规的立法背景和本... 文章通过对2006年《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发生的部分典型网络版权纠纷案件的审理焦点、抗辩理由、影响案件走向的因素以及规避责任风险若干重要规范的分析与阐释,使图书馆能更深刻地认识法律法规的立法背景和本意,正确理解法律法规内涵,科学把握利用版权行为的边界,不断完善版权管理体系与机制,有效防范侵权风险,及时化解版权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版权 侵权纠纷 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的理解——商榷《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卫平 刘净净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0-42,共3页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7条是关于图书馆等公益机构的权力限制条款。此条明确支持和鼓励在网络环境中,为知识的传承和创新而合理使用现有知识的趋向是十分明显的。但由于该条中公共图书馆的概念色彩浓厚,未能兼顾到高等学校图书...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7条是关于图书馆等公益机构的权力限制条款。此条明确支持和鼓励在网络环境中,为知识的传承和创新而合理使用现有知识的趋向是十分明显的。但由于该条中公共图书馆的概念色彩浓厚,未能兼顾到高等学校图书馆等不同类型图书馆的性质和特点,因而在对本条规定的理解与做法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商榷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信息网络传播权 著作权 合理使用 高校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网络化保护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统的设计思想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苏 林风 张长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2期59-61,共3页
分析了目前国内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两种网络结构及其技术特点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保护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统的设计方案 ,其技术关键是建立在网络通信基础上的微机保护设备应采用统一、标准的通信... 分析了目前国内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两种网络结构及其技术特点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保护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统的设计方案 ,其技术关键是建立在网络通信基础上的微机保护设备应采用统一、标准的通信协议 ,并采用统一的时钟对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保护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统 设计思想 超高压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 网络结构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图书馆的对策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灵斌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3,共3页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出台对于健全我国的法律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对条例中与图书馆相关条款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图书馆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合理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图书馆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付群 《新世纪图书馆》 2006年第5期60-62,共3页
论文就《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公布后所引发的争论,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正式颁布所做的修改,分析了其中的不合理性,并指出了其对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图书馆 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图书馆的影响和对策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曙光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共3页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于2006年5月29日由国务院全文发布并于7月1日实行,它的颁布实施对图书馆在数字时代的信息服务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实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后图书馆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图书馆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利益冲突及平衡机制论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玉平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44,共4页
通过阐述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内涵、价值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与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关系,提出两者利益冲突表现为私有性与公有性冲突、独占性与共享性冲突,并从理论规范、法律保障、图书馆管理等方面提出构建两者利益平衡的设想,以期在... 通过阐述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内涵、价值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与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关系,提出两者利益冲突表现为私有性与公有性冲突、独占性与共享性冲突,并从理论规范、法律保障、图书馆管理等方面提出构建两者利益平衡的设想,以期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又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知识和信息传播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 信息资源共享 利益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图书馆规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评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秦珂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0,共4页
《条例》第七条是权利博弈与利益相对平衡的体现,其在周延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立法传统的同时,顺应国际立法趋势,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科学行使《条例》第七条赋予的权利,图书馆必须提高自律意识,限制作品传播范围、界定作品原有的版权状态... 《条例》第七条是权利博弈与利益相对平衡的体现,其在周延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立法传统的同时,顺应国际立法趋势,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科学行使《条例》第七条赋予的权利,图书馆必须提高自律意识,限制作品传播范围、界定作品原有的版权状态与载体形式、正确处理收藏权和所有权的关系,还要注重维护著作权人的精神权利,要对著作权采取技术保护措施,并不得以合理使用为幌子获得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信息网络传播权 著作权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中一项规定的认识 被引量:5
19
作者 秦珂 《图书馆学研究》 2007年第9期70-71,66,共3页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中"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的规定是我国著作权制度关于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合理使用著作权问题的新规则,意在保护公共文化机构的法定权利,对这些机构化解法律风险,扩大使用作品的权利范围,...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中"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的规定是我国著作权制度关于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合理使用著作权问题的新规则,意在保护公共文化机构的法定权利,对这些机构化解法律风险,扩大使用作品的权利范围,维系利益平衡都有着积极意义。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应该深入领会该项规定的立法意图,挖掘其有利因素,并在实践中贯彻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图书馆 著作权 合理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保护对图书馆的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秦珂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39,共3页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是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博弈的结果,有助于在图书馆领域构建新的利益平衡,有助于图书馆履行社会职能,有助于图书馆对信息资源的开发服务,有助于促进信息资源在图书馆的科学配置。该《条例》提供了图书馆...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是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博弈的结果,有助于在图书馆领域构建新的利益平衡,有助于图书馆履行社会职能,有助于图书馆对信息资源的开发服务,有助于促进信息资源在图书馆的科学配置。该《条例》提供了图书馆使用数字著作权的法律依据,设置了图书馆规避法律风险的一般程序,同时《条例》的实施赋予了图书馆员培训与用户教育的新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信息网络传播权 著作权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