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缘缘堂随笔》中的细腻感伤之美及其背后
1
作者 韩爱萍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3-16,共4页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文风率真、淳朴、通脱自然,平淡中见深味,疏放中见机灵。作者善于从琐屑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掘题材,通过细碎的描述表达耐人寻味的哲理和人生意味。他的散文像他的漫画一样充满童真童趣,且对众生饱含怜悯之情。丰子...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文风率真、淳朴、通脱自然,平淡中见深味,疏放中见机灵。作者善于从琐屑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掘题材,通过细碎的描述表达耐人寻味的哲理和人生意味。他的散文像他的漫画一样充满童真童趣,且对众生饱含怜悯之情。丰子恺散文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这文中暗含的淡淡的哀愁与细腻感伤之美,产生这种意蕴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 细腻 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燕情结——评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2
作者 毛卫卫 《长春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57-59,共3页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和散文均以素朴自然的日常生活为题材,随意点染却情趣盎然,神韵自生。杨柳和燕子是他作品中的重要题材,稚杨嫩柳经常同翩翩飞舞的小燕子一同出现,使他的漫画总是充满浓浓的春天气息;这种"杨柳情结"同样再现...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和散文均以素朴自然的日常生活为题材,随意点染却情趣盎然,神韵自生。杨柳和燕子是他作品中的重要题材,稚杨嫩柳经常同翩翩飞舞的小燕子一同出现,使他的漫画总是充满浓浓的春天气息;这种"杨柳情结"同样再现于他的散文创作中,使他的散文虽多取材于生活琐事,可淡淡描来满是诗意、谐趣。这一情结作为生活追求的写照,完美地向世人展现着先生雅致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人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缘堂随笔 柳燕情结 人格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子恺与《缘缘堂随笔》修订
3
作者 韩诚 于萌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4-192,共9页
1926年,丰子恺请弘一法师为他租住的寓所命名,经过抓阄定名为“缘缘堂”。①1933年春,丰子恺在故乡石门湾老宅的后面建成新居,延续了缘缘堂之名,但房屋在抗战中不幸毁于战火。
关键词 弘一法师 丰子恺 石门湾 缘缘堂随笔
原文传递
梦在缘缘堂——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集》
4
作者 王烨琳 《新读写》 2008年第5期36-36,共1页
清晨,醒来便瞧见窗外一片银装素裹,遍地明晃晃的白,积雪足有半尺深。这可喜煞我也——生来头一回在上海看到如此雪景。于是童心大发,唯恐雪化得太快,不等我与它同乐便拜拜了,迫不及待地冲进雪地里——耳边顿时炸响大人们的训斥:... 清晨,醒来便瞧见窗外一片银装素裹,遍地明晃晃的白,积雪足有半尺深。这可喜煞我也——生来头一回在上海看到如此雪景。于是童心大发,唯恐雪化得太快,不等我与它同乐便拜拜了,迫不及待地冲进雪地里——耳边顿时炸响大人们的训斥:“大冷天,雪有什么好玩的!”“地上的雪龌龊得很,弄得浑身上下全是泥!”我不听,执拗地抓起一把雪,不等搓成雪球,已被大人拎着耳朵,带回家了。望着那树枝间、竹林中、草地上的雪,只觉得晶莹纯净、剔透无瑕、神秘而静谧,全然一派诗般的意境,怎么大人就是不明白呢?委屈的泪水渐渐湿润了眼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笔 读后感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集》
原文传递
丰子恺的人格特征与佛教文化
5
作者 张胜璋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6年第S1期163-165,共3页
丰子恺(1898-1975)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居士、艺术家,一生著作丰富,涉猎广泛,在文学、美术、音乐、书法、绘画(漫画)、艺术理论、翻译等方面都做出杰出贡献。他早年师从近代文艺先驱李叔同先生(出家后法号弘一法师),后皈依"三宝"... 丰子恺(1898-1975)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居士、艺术家,一生著作丰富,涉猎广泛,在文学、美术、音乐、书法、绘画(漫画)、艺术理论、翻译等方面都做出杰出贡献。他早年师从近代文艺先驱李叔同先生(出家后法号弘一法师),后皈依"三宝"成为佛门居士。佛教文化对丰子恺的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如果我们论丰子恺却不谈及佛、不谈及"居士"身份对其生活方式和性格特殊的影响,便好比隔靴搔痒,难解个中三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李叔同 人格特征 弘一法师 艺术理论 文化原型 二重人格 缘缘堂随笔 仕途坎坷 彦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丐尊、丰子恺、朱自清在白马湖畔的文学活动 被引量:2
6
作者 韦苇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60-64,共5页
杭州湾东岸的杭宁线中段,有一片群山环抱的秀丽平原,其间,白马湖迤逦数里,碧水潋滟,景随时移,风光宜人,湖畔绿树荫里,矗立着在二十年代看来是相当高大的建筑群。这是“五四”运动浪潮中。
关键词 丰子恺 白马湖 夏丐尊 春晖中学 朱自清先生 群山环抱 中国散文史 缘缘堂随笔 凄黯 著名散文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丰子恺的散文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劲 《贵州文史丛刊》 1985年第2期152-158,共7页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影响的散文作家。早在1935年,郁达夫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时,就在序言中指出过:“人家只晓得他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郁达夫这里所指的还...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影响的散文作家。早在1935年,郁达夫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时,就在序言中指出过:“人家只晓得他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郁达夫这里所指的还主要是丰子恺二十年代的作品。其实,丰子恺三十年代以后的创作,更其具有特色。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作家,因种种原故,建国后却较少为研究者所关注,这不能不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新文学大系 创作思想 二重人格 肉腿 缘缘堂随笔 画意诗情 萌芽月刊 不谙世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子恺散文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殷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3年第4期179-196,共18页
提起丰子恺(1898—1975)的漫画,家喻户晓,说到他的散文,这些被作者称为“不过或用线条,或用文字”与漫画“表现工具不同而已”的随笔,现在熟悉的人就不很多了。
关键词 丰子恺 散文艺术 缘缘堂随笔 散文作品 怀李叔同先生 《随园诗话》 中国现代文学史 思想倾向 良会 民生疾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高和众”——丰子恺的艺术观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星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4期87-90,共4页
丰子恺先生的艺术作品拥有广大的读者,无论是自然隽美的散文,还是别具风格的漫画,都以较为深刻的思想哲理和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被读者所喜爱.丰子恺先生所以能做到这样,是与他用以指导创作的艺术观有着直接的关系.纵观丰子恺先... 丰子恺先生的艺术作品拥有广大的读者,无论是自然隽美的散文,还是别具风格的漫画,都以较为深刻的思想哲理和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被读者所喜爱.丰子恺先生所以能做到这样,是与他用以指导创作的艺术观有着直接的关系.纵观丰子恺先生的一生,其所持的艺术观尽管比较复杂,但只要与他的创作实践结合起来考察,最重要的有两条,即艺术的大众化和艺术的现实化.丰子恺先生在提倡大众美术时这样说:“在杂志上发表大众美术的画,其实只给少数的知识阶级的人看看,大众是看不到的.大众看到的画,只有街头的广告画和新年里的‘花纸’”(按“花纸”即年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先生 艺术构思 所持 艺术作品 缘缘堂随笔 高度艺术 人民的爱 民间生活 借对 现实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有源头水才甜”——谈李叔同、夏丐尊、马一浮对丰子恺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星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84-90,共7页
丰子恺的一生与许多文化界人士有过较为密切的交往,但真正能对他的思想、艺术产生决定性影响和作用的,恐怕主要是李叔同、夏沔尊、马一浮这三位了.本文试图通过对丰子恺与李叔同、夏沔尊、马一浮这三位先贤之间交往、联系的评述,初步探... 丰子恺的一生与许多文化界人士有过较为密切的交往,但真正能对他的思想、艺术产生决定性影响和作用的,恐怕主要是李叔同、夏沔尊、马一浮这三位了.本文试图通过对丰子恺与李叔同、夏沔尊、马一浮这三位先贤之间交往、联系的评述,初步探究一番丰子恺这位杰出艺术家的思想渊源及艺术旨趣形成的原因,从而便于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开展对丰子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李叔同 马一浮 夏丐尊 中国现代散文 价值评判 缘缘堂随笔 翻译世界 著名散文家 文化界人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光中的学者——丰子恺
11
《兰州学刊》 CSSCI 1991年第5期37-37,共1页
《缘缘堂随笔》著者丰子恺的名字,在三四十年代海派文化中享誉甚久,而我们这代人认识和了解丰子恺先生画风和人品始于先生的清新的漫画小品《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人散后,—钩新月天如水》和洋溢着爱国主义之情的《中国就像棵大树》... 《缘缘堂随笔》著者丰子恺的名字,在三四十年代海派文化中享誉甚久,而我们这代人认识和了解丰子恺先生画风和人品始于先生的清新的漫画小品《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人散后,—钩新月天如水》和洋溢着爱国主义之情的《中国就像棵大树》等。扑面而来的是作者高深的传统文化底蕴,唐风宋韵的神采,达观的人生境界。丰子恺的漫画,丰子恺的随笔,丰子恺式的幽默,构成先生独树一帜的艺术家风范和完美人格。与同时代文化名人胡适、林语堂、梁实秋等并驾齐驱,各领风骚,在当时庞杂诈伪的海派文人之中,有鹤立鸡群之感。为人们所推崇的是先生艺术家的真率、未泯的童心,对万物的丰富的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 四十年代 月天 我们这代人 梁实秋 传统文化底蕴 人生境界 时代文化 诈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主体个性美的自由展现
12
作者 张世俊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95-100,共6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散文的研究往往多从“本体”方面着眼,因而归纳出诸如“题材广泛,手法灵活”,“形散神聚,短小精悍”等等体裁特征。但却很少从创作主体的视角,从作者艺术思维的活动特点上去做深入探讨。这种忽视创作主体的孤立、静止...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散文的研究往往多从“本体”方面着眼,因而归纳出诸如“题材广泛,手法灵活”,“形散神聚,短小精悍”等等体裁特征。但却很少从创作主体的视角,从作者艺术思维的活动特点上去做深入探讨。这种忽视创作主体的孤立、静止的研究方法,导致了对散文艺术特征及其创作规律的探讨长期徘徊在表层阶段而不能得其深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艺术 语言风格 散文作品 现代散文 艺术思维 自我形象 深层意识 审美效应 缘缘堂随笔 《过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记小品可蔚大观
13
作者 萧乾 《贵州文史丛刊》 1992年第1期159-159,共1页
读书界向来对野史有所偏爱。野史大多是信手拈来的历史片断,且往往出自亲历者之手。文直事赅,不虚美,不隐恶,而文笔潇洒自如,意味隽永,自然朴实,篇幅不长;可以摊开来仔细咀嚼,也可供茶余酒后,行旅倥偬中,随手浏览。鲁迅在《华盖集》中,... 读书界向来对野史有所偏爱。野史大多是信手拈来的历史片断,且往往出自亲历者之手。文直事赅,不虚美,不隐恶,而文笔潇洒自如,意味隽永,自然朴实,篇幅不长;可以摊开来仔细咀嚼,也可供茶余酒后,行旅倥偬中,随手浏览。鲁迅在《华盖集》中,曾几次对野史表示过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洒自如 读书界 意味隽永 缘缘堂随笔 记闻 丰子恺 学庵 阅历丰富 社会百态 密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子恺
14
作者 蒋锡良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50-50,共1页
丰子恺,原名润,后改为子恺。别暑缘缘堂主人,晚号缘缘堂老人。1898年11月9日(农历9月26日)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
关键词 丰子恺 缘缘堂再笔 石门湾 桐乡县 缘缘堂随笔 石门镇 车厢社会 竹久梦二 民生疾苦 落洼物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于自然 自成一体——丰子恺散文艺术摭谈
15
作者 邵凯云 《台州师专学报》 1994年第3期36-41,共6页
丰子恺是“五四”以来富有特色的散文作家,但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将他的作品和其他几位散文名家分别进行比较,便显见其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自然、朴实和真诚是其最重要的特色。这种特色,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为朴中见真,小... 丰子恺是“五四”以来富有特色的散文作家,但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将他的作品和其他几位散文名家分别进行比较,便显见其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自然、朴实和真诚是其最重要的特色。这种特色,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为朴中见真,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且涉笔成趣,富有诗情画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散文艺术 摭谈 散文作家 散文作品 艺术风格 见其 缘缘堂随笔 现代散文 创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子恺早期散文的抒情艺术
16
作者 李晓峰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109-112,共4页
30年代前后,我国的散文创作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各种类型的散文作品得到了蓬勃发展。丰子恺是这一时期作品较多、艺术上独树一帜的抒情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创作始于20年代中期,1931年出版了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后陆续成集的有《车厢... 30年代前后,我国的散文创作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各种类型的散文作品得到了蓬勃发展。丰子恺是这一时期作品较多、艺术上独树一帜的抒情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创作始于20年代中期,1931年出版了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后陆续成集的有《车厢社会》和《缘缘堂再笔》等。本文仅就其抒情艺术谈点管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抒情艺术 散文艺术 缘缘堂再笔 车厢社会 缘缘堂随笔 散文作品 抒情散文 散文语言 绘画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丰子恺散文的思想和艺术
17
作者 葛乃福 《临沂师专学报》 1991年第2期43-48,共6页
丰子恺以画家、散文家、书法家与翻译家著称于世。早在半个多世纪前,郁达夫就认为,丰子恺首先是位散文家,他说:“人家只晓得他(指丰子恺——引者)的漫画入神,珠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郑逸梅等也持有与... 丰子恺以画家、散文家、书法家与翻译家著称于世。早在半个多世纪前,郁达夫就认为,丰子恺首先是位散文家,他说:“人家只晓得他(指丰子恺——引者)的漫画入神,珠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郑逸梅等也持有与此相同的看法,他说:“有人评丰子恺谓书胜于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 缘缘堂再笔 早期作品 肉腿 车厢社会 不通世故 一把伞 上海文艺出版社 柔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散文之宏观扫描(上)
18
作者 李计谋 《绥化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20-26,共7页
从“五四”新文学革命开始,散文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中一直跃动着劲健的艺术生命,它的作者之众,题材之广,样式之杂,触及时事之锐,舒展胸臆之切,为其它姐妹文学体裁所鲜及。中国历来可称散文大国。从先秦诸子到两汉文章,从唐宋八大家... 从“五四”新文学革命开始,散文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中一直跃动着劲健的艺术生命,它的作者之众,题材之广,样式之杂,触及时事之锐,舒展胸臆之切,为其它姐妹文学体裁所鲜及。中国历来可称散文大国。从先秦诸子到两汉文章,从唐宋八大家到清代的桐城古文,蔚为大观。但毕竟“俱往矣”,其表现内容的大致不脱离“文以载道”之规范,其表达形式几近于一律的文言之外衣,与现代散文发生了质的断代。清末戊戍前后也曾出现过白话文字,但连资产阶级文人周作人都认为它与新文学的白话散文不同:“第一,现在的白话文是话怎么说便怎么写,那时候是由古文翻白话。”“第二,是态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散文 唐宋八大家 现代文学 文学体裁 缘缘堂再笔 缘缘堂随笔 车厢社会 废名 中国新文学大系 论雷峰塔的倒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风写意
19
作者 耿晶 《美术之友》 2005年第2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古乐府 缘缘堂随笔 忘忧 上中天 丰子恺 梨花雨 饮醉 地黄花 直指人心 美妙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言外之意 品言外之趣——谈《白鹅》一课的文本研究
20
作者 张丽华 《基础教育课程》 2015年第24期32-33,共2页
课文是教师的教本,是学生学习语文,提升语文能力的载体。一篇篇课文,或者说是这一篇篇的例子,大多原本是面对一般读者的作品。它从面对一般读者,到被编者选择乃至编辑进入教材,变成课文,变成例子,直接面对教师和学生,文本固然还是那个文... 课文是教师的教本,是学生学习语文,提升语文能力的载体。一篇篇课文,或者说是这一篇篇的例子,大多原本是面对一般读者的作品。它从面对一般读者,到被编者选择乃至编辑进入教材,变成课文,变成例子,直接面对教师和学生,文本固然还是那个文本,但是读者却不再是那个读者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研究 教学价值 四字词 篇章结构 阅读要求 人教版 语义层面 幽默诙谐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