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广西综合气象观测网发展历程回顾
被引量:7
- 1
-
-
作者
谭龙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中心
-
出处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0年第4期94-99,共6页
-
文摘
扼要回顾了广西气象部门建设地面气象观测网、高空气象观测网、天气雷达观测网、空间天气观测站、气象卫星地面站、应用气象观测网等气象观测站网的发展历程。地面气象观测网不断扩展和完善,人工观测逐渐转为自动化观测,高空气象观测从经纬仪测风到雷达测风和电子探空,天气雷达从模拟雷达到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并逐步向双偏振天气雷达转型,空间天气观测站从无到有,应用气象观测站网快速发展,已形成地基、空基和天基相结合的综合气象观测网。
-
关键词
广西
综合气象观测网
发展
回顾
-
Keywords
Guangxi
comprehensiv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network
development
review
-
分类号
P4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业务可用性算法研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王杰
胡春
王敏
赵福燕
-
机构
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
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第5期135-136,138,共3页
-
基金
四川省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2016年建设项目支持(项目编号:TB601_SHTC_2016)
-
文摘
综合气象观测监控系统是气象装备保障的重要部分,在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的大环境下,如何提高综合气象观测网观测效率,提高观测设备的业务可用性是本文研究的目的。通过对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的分析,对其中业务可用性算法进行实例对比研究,得出如何提高系统业务可用性的方法:尽量避免出现缺报现象;当发现数据错误时,应及时剔除该错误数据;不要轻易填写使用故障单;充分利用好系统维护单功能。
-
关键词
综合气象观测网
业务可用性
算法
ASOM
-
Keywords
Integrate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business availability
Algorithm
ASOM
-
分类号
P40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青藏高原坡面观测信息对我国夏季降水预报的作用
被引量:8
- 3
-
-
作者
张利红
李跃清
秦宁生
徐祥德
-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四川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33-1240,共8页
-
基金
中日政府间JICA渠道技术合作项目"中日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2008LASWZI04)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BROP201031)共同资助
-
文摘
利用不同同化方式分别同化青藏高原地区新一代综合气象观测网的自动站和GPS大气可降水量信息,探讨这些观测资料对我国夏季不同区域降水预报的作用。通过两组数值试验对2008年夏季连续两个月的天气进行分析场和降水预报结果检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由于同化测站的平均台站高度在2550m以上,因此同化青藏高原地区新一代综合气象观测网资料后,对背景场调整的正作用主要集中在500 hPa以上;循环同化方式对背景场的调整作用比静态同化方式更明显,尤其在500 hPa以上;(2)无论用静态同化,还是循环同化,该观测网资料对华北地区降水预报的改善作用都不太明显,只是对个别降水量级有改善作用;(3)采用静态同化,会对西南地区东部24小时降水预报有改善作用;在多数情况下同化沿99°E附近的7个测站资料得到的降水预报结果比同化24个站的好;(4)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采用循环同化方式更有利于该地区降水预报准确率的提高,尤其是对25~48小时降水的预报;同时,在多数情况下同化24个自动站和GPS大气可降水量信息对降水预报改善比只同化7个站的更好。
-
关键词
新一代气象综合观测网
资料同化
降水预报
青藏高原
-
Keywords
new generation of integrate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network
data assimilation
precipitation forecast
Tibetan Plateau
-
分类号
P457.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