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甲酸类药物治疗顽固性扁平疣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国毅 蒋明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81-382,共2页
同时应用口服13-顺式维甲酸(泰尔丝),外用全反式维甲酸(维特明凝胶)治疗34例顽固性扁平疣患者;经8周治疗,总有效率达94.1%,其中痊愈率达67.6%。本方法起效快(3天),疗效确切,副作用较轻。
关键词 维甲酸类药物 扁平疣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类药物在皮肤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严昉 陈连军 《上海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156-159,共4页
维甲酸类药物(retinoic acids,RAs)是一组与维生素A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包括维生素A的各种天然及人工合成衍生物,是维持生长和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1960年,德国皮肤病学家Stuttgen成功地将维甲酸类药物外用于各种角化不良及角化过... 维甲酸类药物(retinoic acids,RAs)是一组与维生素A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包括维生素A的各种天然及人工合成衍生物,是维持生长和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1960年,德国皮肤病学家Stuttgen成功地将维甲酸类药物外用于各种角化不良及角化过度性皮肤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类药物 皮肤科疾病 治疗 角化过度性皮肤病 应用 维生素A 人工合成 角化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维甲酸类药物的使用经验
3
作者 张忠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707-708,共2页
目的:总结在联合国黎巴嫩维和任务区用维甲酸类药物治疗某些皮肤病的经验。方法:在中国驻黎巴嫩维和二级医院执行维和任务期间,用维胺脂胶囊25mg/次,3次/d,外用0.1%维A酸霜,每晚1次,治疗寻常性痤疮5例、囊肿性痤疮1例、扁平符... 目的:总结在联合国黎巴嫩维和任务区用维甲酸类药物治疗某些皮肤病的经验。方法:在中国驻黎巴嫩维和二级医院执行维和任务期间,用维胺脂胶囊25mg/次,3次/d,外用0.1%维A酸霜,每晚1次,治疗寻常性痤疮5例、囊肿性痤疮1例、扁平符藓2例、玫瑰糠疹3例;用阿维A胶囊10mg/次,3次/d,外用卤米松乳膏(1~2)次/d,治疗寻常性银屑病4洌。结果:15例患者已治愈或基本治愈,小良反应轻.主要表现为口干、唇干、皮肤干燥、皮肤轻度潮红及灼热感。结论:维甲酸类药物对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和痤疮类皮肤痫效果好,治疗顺应性好,为多个国家的患者所接受;建议维甲酸类药物作为维和卫勤保障常备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类药物 维和行动 皮肤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8种维甲酸类药物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小媚 刘小娟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5期93-97,共5页
建立了数学模型,考察《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8种维甲酸类药物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对各组分的含量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显示,在95%的置信水平下,包含因子k=2,化妆品中他卡西醇、他扎罗... 建立了数学模型,考察《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8种维甲酸类药物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对各组分的含量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显示,在95%的置信水平下,包含因子k=2,化妆品中他卡西醇、他扎罗汀、阿维A、异维甲酸、维甲酸、维胺酯、依曲替酯、阿达帕林质量分数分别为0.0077%、0.0448%、0.0418%、0.0409%、0.0473%、0.0377%、0.0406%和0.0159%时,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0024%、0.00128%、0.00128%、0.00119%、0.00139%、0.00121%、0.00126%和0.00055%。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曲线拟合、天平称量以及测量重复性,因此分析过程中应注意使用校正级别高的玻璃量器,增加系列标准溶液的校准点数及平行测量次数,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维甲酸类药物 不确定度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类药物在皮肤科应用中的不良反应
5
作者 李其林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2期62-64,共3页
近十多年来,维甲酸类药物的应用使许多皮肤病的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迄今为止,已筛选出三代维甲酸类药物,其形式有如下几种:1.维生素A(retinate);2.维生素A酸(tretinate);3.依曲替酯(Etretinate);4.13—顺维甲酸(isotretinoin);5.异维甲... 近十多年来,维甲酸类药物的应用使许多皮肤病的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迄今为止,已筛选出三代维甲酸类药物,其形式有如下几种:1.维生素A(retinate);2.维生素A酸(tretinate);3.依曲替酯(Etretinate);4.13—顺维甲酸(isotretinoin);5.异维甲酸(tretinoin)。这些药物对痤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类药物 依曲替酯 维甲酸 不良反应 银屑病 层板状鱼鳞病 睑结膜炎 结节性红斑 戒酒硫样反应 皮肤粘膜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类药物治疗对肝脏的毒性 被引量:1
6
作者 Roenigk HH 陈华嘉 张信江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8-30,共3页
维甲酸类药物是维生素 A(VitA)的同类物。有研究提示,大约25%接受维甲酸类药物治疗的病人肝功能试验有某些异常。肝脏的卫星细胞——伊藤(Ito)细胞被认为是视黄酯(RE)的主要储存细胞。肝实质细胞除有某些储存能力外,似乎还具有分泌与维... 维甲酸类药物是维生素 A(VitA)的同类物。有研究提示,大约25%接受维甲酸类药物治疗的病人肝功能试验有某些异常。肝脏的卫星细胞——伊藤(Ito)细胞被认为是视黄酯(RE)的主要储存细胞。肝实质细胞除有某些储存能力外,似乎还具有分泌与维生素 A1结合蛋白(RBP)相结合的维生素 A1(retinol,VitA1)的作用。这两种细胞在 VitA1的利用、运输和功能方面是主要的。卫星细胞在 VitA 正常或过量的情况下似乎在储存方面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类药物 肝脏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临床的几种维甲酸类药物合成简介
7
作者 徐勤丰 乐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4期58-63,共6页
自维生素A醋酸酯工业全合成至今,各国学者均合成了大量维生素A类衍生物,并进行了药量及临床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希望能从中寻找到应用价值较高的新化合物。尤其在抗癌方面,发现个别维甲类衍生物对癌细胞的增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国内徐... 自维生素A醋酸酯工业全合成至今,各国学者均合成了大量维生素A类衍生物,并进行了药量及临床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希望能从中寻找到应用价值较高的新化合物。尤其在抗癌方面,发现个别维甲类衍生物对癌细胞的增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国内徐喜平等1981年也完成了24个维甲酸衍生物的合成。近年也较多报道维甲类化合物在防癌、抗癌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尽管人们在不断寻找对癌症有特殊疗效的新维甲类化合物,但至今仍未出现很理想并能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类药物 顺式维甲酸 视黄醇 醋酸酯 抑制作用 全反式维甲酸 三苯基 四甲基 毒副作用 芳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类药物治疗痤疮和银屑病的疗效评价
8
作者 石海燕 《系统医学》 2023年第5期143-146,共4页
目的评价维甲酸类药物治疗痤疮和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邹平市中医院收治的痤疮和银屑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45例,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45例,维甲酸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疾... 目的评价维甲酸类药物治疗痤疮和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邹平市中医院收治的痤疮和银屑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45例,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45例,维甲酸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疾病症状积分、炎性因子含量、治疗疗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疾病症状积分、白细胞介素-6含量、C反应蛋白含量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疗效为97.78%高于常规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5);研究组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维甲酸类药物运用到痤疮和银屑病患者治疗中,可减轻鳞屑情况,缓解丘疹现象,降低炎性因子含量,提高治疗疗效,且用药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类药物 疾病症状积分 炎性因子含量 治疗疗效 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维甲酸类药物结合窄波紫外线B治疗儿童急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9
作者 Kopp T. Karlhofer F. +1 位作者 Szé pfalusi Z. 党倩丽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3期61-61,共1页
Severe pustular psoriasis von Zumbusch type is a therapeutic challeng e not on ly in adults, but even more in children. We report a 3 1/2- year-old boy who developed a generalized flare of diffusely scattered pustules... Severe pustular psoriasis von Zumbusch type is a therapeutic challeng e not on ly in adults, but even more in children. We report a 3 1/2- year-old boy who developed a generalized flare of diffusely scattered pustules on erythematous sk in which rapidly progressed to large exuding areas.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 d investigations including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a biopsy and negativ e bacterial culture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diagnosis of pustular psoriasis vo n Zumbusch type. Upon initial treatment withmethylprednisolone, acitretin and an tibiotics the extent of the disease declined. However, several attempts to reduc e the dose of the oral corticosteroid were followed by immediate severe flares. Additional treatmentwith narrowband ultraviolet B (NB-UVB, 311- 313 nm UVB) r esulted in a rapid arrest of disease activity and allowed the corticosteroid to be tapered off. After 10 irradiations the patientwas both off steroid and diseas e free. NB-UVB therapy was subsequently reduced to twice-weekly exposures an d acitretin gradually diminished to a maintenance dose of 0.3 mg kg-1 daily. W e conclude that NB-UVB in conjunction with acitretin is a potent therapeutic r egimen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ustular psoriasis von Zumbusch type in child h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类药物 脓疱性银屑病 泛发性 阿维 皮质固醇激素 组织活检 细菌培养阴性 每公斤体重 播散性 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类药物对人类红白血病K_(562)细胞的影响
10
作者 李瑞萍 《内蒙古医学杂志》 1997年第6期335-336,共2页
维甲酸药物可以成功的预防和治疗肿瘤,并在体内外将癌前期细胞甚至癌细胞逆转分化成类似正常细胞。本文采取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方法探讨其对人类红白血病K562细胞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此药物对人类红白血病K562细胞的作用与其剂量及作... 维甲酸药物可以成功的预防和治疗肿瘤,并在体内外将癌前期细胞甚至癌细胞逆转分化成类似正常细胞。本文采取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方法探讨其对人类红白血病K562细胞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此药物对人类红白血病K562细胞的作用与其剂量及作用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类药物 K562细胞 肿瘤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类药物在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
11
作者 王军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6期2671-2671,共1页
目的:研究维甲酸类药物在治疗银屑病中的药物效果。方法:对我院皮肤科于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收治银屑病患者中用维甲酸类药物治疗的21例患者的临床用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分银屑病患者经维甲酸类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和... 目的:研究维甲酸类药物在治疗银屑病中的药物效果。方法:对我院皮肤科于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收治银屑病患者中用维甲酸类药物治疗的21例患者的临床用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分银屑病患者经维甲酸类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结论:维甲酸类药物对治疗银屑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类药物 银屑病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类药物治疗痤疮和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詹凌 陈德宇 李红林 《社区医学杂志》 2011年第22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维甲酸类药物治疗痤疮、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维甲酸类药物三蕊胶囊,治疗痤疮,初始剂量成人25~50 mg/d,一日3次,平均疗程4~6周;使用阿维A治疗各型银屑病,初始剂量成人平均20~40 mg/d,起效后,减量为平均10~30 mg/d,平均疗... 目的探讨维甲酸类药物治疗痤疮、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维甲酸类药物三蕊胶囊,治疗痤疮,初始剂量成人25~50 mg/d,一日3次,平均疗程4~6周;使用阿维A治疗各型银屑病,初始剂量成人平均20~40 mg/d,起效后,减量为平均10~30 mg/d,平均疗程6~8周。结果寻常痤疮有效率为74.0%;银屑病寻常型、红皮病型、脓疱型、关节型有效率分别为70.5%8、3.3%8、5.7%7、5.0%。结论维甲酸类药物治疗痤疮、银屑病疗效确定,临床应用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银屑病 维甲酸类药物
原文传递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胰腺癌细胞PC-3诱导分化作用及其对Surviv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骆霞岗 苗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3-763,共1页
维甲酸类药物是一类细胞诱导分化剂,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调节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为维甲酸类药物的代表,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我们用ATRA诱导人胰腺癌细胞PC-3,观察细胞周期的改变和Survivin基... 维甲酸类药物是一类细胞诱导分化剂,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调节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为维甲酸类药物的代表,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我们用ATRA诱导人胰腺癌细胞PC-3,观察细胞周期的改变和Survivin基因表达的变化,以及ATRA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为维甲酸类药物临床应用于胰腺癌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表达 胰腺癌细胞 诱导分化作用 全反式维甲酸 PC-3 维甲酸类药物 癌细胞增殖 ATRA 诱导分化剂 抗肿瘤作用
原文传递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1例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桂霞 刘亚娟 +2 位作者 王俊民 李伯埙 张磐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1-272,共2页
患者男 ,18岁。胸腹部、背部密布灰褐色扁平疣样丘疹 ,且互相融合 ,排列成网状。真菌镜检阴性。组织病理显示融合性网状乳头瘤改变。维甲酸类药物治疗有效。
关键词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 药物治疗 维甲酸类药物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联合甘草锌颗粒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戴艳 阮衍泰 +2 位作者 万金 赵健 杨春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5期1788-1790,共3页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近年来,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逐年增多,该病患者年龄多为〉25岁的女性,皮疹持续时间较长,迁延难愈,严重影响容貌美观和身心健康。痤疮的发作原因较多。与皮脂腺分泌过多、导管堵塞...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近年来,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逐年增多,该病患者年龄多为〉25岁的女性,皮疹持续时间较长,迁延难愈,严重影响容貌美观和身心健康。痤疮的发作原因较多。与皮脂腺分泌过多、导管堵塞、毛囊口角化、细菌感染和雄性激素水平高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目前治疗方法很多,药物治疗、光疗等。但维甲酸类药物对胎儿有致畸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青春期 丹参酮胶囊 维甲酸类药物 毛囊皮脂腺 雄性激素 分泌过多 慢性炎症性疾病 痤疮患者 甘草锌颗粒 毛囊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药临床应用,点亮美好人生
16
作者 郑敏 《皮肤科学通报》 2020年第5期I0001-I0002,共2页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3.2%的美国成年人患有该病,中国银屑病患病率大约为0.47%。2018年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开展的“中国银屑病疾病负担和生存治疗调研报告”指出,目前中国银屑病患...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3.2%的美国成年人患有该病,中国银屑病患病率大约为0.47%。2018年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开展的“中国银屑病疾病负担和生存治疗调研报告”指出,目前中国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不甚理想,该病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的中重度银屑病的系统治疗都依赖于包括维甲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在内的传统药物,但疗效有限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多,许多患者不仅全身体无完肤,颜面无存,而且时时遭受着身心的煎熬,因此时常丧失治疗和继续生存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皮肤病 维甲酸类药物 疾病负担 银屑病 免疫抑制剂 国际研究中心 药物不良反应 生物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剂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晓兰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55-57,64,共4页
关键词 砷剂治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肿瘤 维甲酸类药物 诱导分化作用 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 细胞毒 作用机理 细胞凋亡 缓解率 DIC 步研究 工作者 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扎罗汀乳膏联合丙酸氯倍他索霜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英芹 於如军 《皮肤病与性病》 2010年第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他扎罗汀乳膏 氯倍他索霜 疗效观察 慢性湿疹 治疗 丙酸 维甲酸类药物 第三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荆慧琴 李涛 连丽梅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3期2781-2783,共3页
痤疮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其发病率约占65%-81%,就现阶段来看,对痤疮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口服及外用药物,但药物疗效一般,尤其对于中、重度痤疮,易复发,更容易引起瘢痕形成、炎症后色素沉着,对青少年的生活质量... 痤疮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其发病率约占65%-81%,就现阶段来看,对痤疮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口服及外用药物,但药物疗效一般,尤其对于中、重度痤疮,易复发,更容易引起瘢痕形成、炎症后色素沉着,对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影响明显。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用于皮肤肿瘤、尖锐湿疣、癌前期病变等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酮戊酸 重度痤疮 光动力疗法 皮肤肿瘤 治疗仪 外用药物 毛囊皮脂腺 维甲酸类药物 光动力治疗 癌前期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在苯环上引入三氟甲基基团的方法应用及比较
20
作者 徐之涵 齐欢 +1 位作者 潘燊 黄焰根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6期96-98,共3页
在苯环上引入三氟甲基基团一直是有机氟化学的研究热点,同时维甲酸类药物的研究在近几年中发展迅猛。鉴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我们通过合成维甲酸类药物的中间体1,对目前较为主流的四种在苯环上引入三氟甲基的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并根据相... 在苯环上引入三氟甲基基团一直是有机氟化学的研究热点,同时维甲酸类药物的研究在近几年中发展迅猛。鉴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我们通过合成维甲酸类药物的中间体1,对目前较为主流的四种在苯环上引入三氟甲基的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并根据相关的实验数据对四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一定的结论,为相关的药物合成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甲基化反应 维甲酸类药物 应用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