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B_(1)、B_(12)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林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分析膝骨关节炎(KOA)的疾病特点,评价辅助维生素B_(1)、B_(12)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KOA患者,均给予维生素B_(1)、B_(12)穴位注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评分、... 目的分析膝骨关节炎(KOA)的疾病特点,评价辅助维生素B_(1)、B_(12)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KOA患者,均给予维生素B_(1)、B_(12)穴位注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6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患者满意度为98.33%。治疗后患者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的疼痛、僵直、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2.90±1.05)、(1.60±1.20)、(8.02±2.20)分,均低于治疗前的(9.05±1.50)、(6.50±1.50)、(19.50±3.50)分(P<0.05)。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分别为(90.50±3.50)、(91.30±3.20)、(90.80±4.20)、(90.60±4.50)分,均高于治疗前的(73.03±3.03)、(82.50±3.30)、(82.20±3.50)、(80.80±4.02)分(P<0.05)。结论辅助维生素B_(1)、B_(12)穴位注射治疗KOA,患者预后良好,可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减轻疼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的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维生素b_(1) 维生素b_(12) 穴位注射 病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斯的明注射液联合四磨汤口服液及维生素B_(1)注射液在剖宫产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春连 邱美芳 黄仁英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注射液联合四磨汤口服液及维生素B_(1),注射液在剖宫产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注射液联合四磨汤口服液及维生素B_(1),注射液在剖宫产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_(1),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新斯的明注射液联合四磨汤口服液及维生素B_(1),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腹胀发生率与腹胀程度、不同时间内初乳分泌情况与肠梗阻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初乳分泌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72h初乳分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实施新斯的明注射液联合四磨汤口服液及维生素B_(1)注射液治疗,可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减轻腹胀程度,促进初乳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斯的明注射液 四磨汤口服液 维生素b_(1)注射液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1注射液皮肤过敏试验反应性和治疗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钟婉君 黄小慧 楼国东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437-439,共3页
目的 分析维生素B1注射液皮肤过敏试验结果和治疗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维生素B1皮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皮试阳性率和相关因素,皮试后维生素B1肌注或使用其他维生素B1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维生素B1皮试... 目的 分析维生素B1注射液皮肤过敏试验结果和治疗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维生素B1皮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皮试阳性率和相关因素,皮试后维生素B1肌注或使用其他维生素B1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维生素B1皮试阳性率为17.07%。共549例皮试阴性患者肌注维生素B1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95%,其中1例为严重过敏反应。59例皮试阳性患者接受静脉补充复方水溶性维生素或口服含维生素B1制剂治疗,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维生素B1皮试阳性率高,可能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需更深入探讨维生素B1皮试预测过敏的价值,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注射液 皮肤过敏试验 阳性 过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注射液导入联合SSP和药物综合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马粉华 赵仲和 张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7期133-133,136,共2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B1注射液导入、低周波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SSP)综合治疗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66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维生素B1注射液导入、SSP配合药物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 目的观察维生素B1注射液导入、低周波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SSP)综合治疗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66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维生素B1注射液导入、SSP配合药物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总有效(显效加好转)率为94.44%,单纯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疗效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维生素B1注射液导入、SSP和药物综合治疗面瘫疗效好,且无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维生素b1注射液导入 SSP 药物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磺乙胺注射液与白眉蛇毒血凝酶、维生素K_(1)联合在新生儿便血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娟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2期51-54,共4页
目的:分析酚磺乙胺注射液与白眉蛇毒血凝酶、维生素K_(1)联合在新生儿便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便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酚磺乙胺注射液治... 目的:分析酚磺乙胺注射液与白眉蛇毒血凝酶、维生素K_(1)联合在新生儿便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便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酚磺乙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实施酚磺乙胺注射液与白眉蛇毒血凝酶及维生素K_(1)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磺乙胺注射液与白眉蛇毒血凝酶、维生素K_(1)联合在新生儿便血治疗中可行性较高,可以改善炎症状态,提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便血 酚磺乙胺注射液 白眉蛇毒血凝酶 维生素 K_(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生素B_(6)注射液中6种残留溶剂
6
作者 董睿 黄翰林 +2 位作者 漆欣筑 田雁 许波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138-139,115,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生素B_(6)注射液中乙醇、丙酮、异丁醛、正丁醛、苯和甲苯6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并对国产45个生产企业255批次维生素B_(6)注射液中残留溶剂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用Angilent DB-624毛细管色谱柱;... 目的:建立一种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生素B_(6)注射液中乙醇、丙酮、异丁醛、正丁醛、苯和甲苯6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并对国产45个生产企业255批次维生素B_(6)注射液中残留溶剂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用Angilent DB-624毛细管色谱柱;检测器为FID检测器;程序升温;供试品流路温度200℃;传输线温度210℃;检测器温度300℃;顶空进样平衡温度80℃;顶空进样平衡时间45分钟。结果:所测定的6种残留溶剂色谱峰分离度均符合要求,乙醇、丙酮、异丁醛、正丁醛、苯和甲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57);回收率为90.4%~103.7%;定量限为4.2 ng/mL~2110.4 ng/mL;检测限为1.3 ng/mL~633.1 ng/mL。255批次供试品中均未检出甲苯,有的生产企业仅检出一种残留溶剂,有的检出5种残留溶剂,检出量均远低于规定限度。结论:该方法专属性高、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维生素B_(6)注射液中6种残留溶剂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6)注射液 残留溶剂 顶空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注射液做皮试应引起临床重视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慧娟 王生军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1-201,共1页
关键词 维生素b1注射液 临床医务人员 皮试 维生素类药物 不良反应 碳水化合物 过敏性休克 正常功能 消化系统 门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注射液联合肌苷片和维生素B_(1)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被引量:1
8
作者 白玫 苗得雨 +4 位作者 李亚坤 吕建东 刘志强 李雅丽 郭向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35-2039,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注射剂联合肌苷片和维生素B_(1)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9-08/2022-03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收治的50例100...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注射剂联合肌苷片和维生素B_(1)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9-08/2022-03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收治的50例100眼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眼。对照组患者给予肌苷片和维生素B_(1)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人参皂苷Rg1注射剂联合肌苷片和维生素B_(1)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BDNF和PACAP表达、视网膜电图、光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黄斑中心凹为圆点直径1mm范围视网膜厚度(RT)、视野平均缺失(MD)及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MD比较无差异(t=1.670,P=0.098)。治疗后,研究组MD显著低于对照组(t=3.628,P<0.01);治疗前,两组黄斑中心凹为圆点直径1mm范围RT比较无差异(t=0.108,P=0.914)。治疗后,研究组黄斑中心凹为圆点直径1mm范围RT显著高于对照组(t=6.125,P<0.01);治疗前,两组各项视网膜电图暗适应的结果比较无差异(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暗视网膜电图暗适应的结果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前,两组各项视网膜电图明适应的结果比较无差异(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视网膜电图明适应的结果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前,两组BDNF、PACAP比较无差异(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BDNF、PACAP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两组均未见任何的不良反应。结论: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采用人参皂苷治疗可通过调节BDNF和PACAP的表达,改善患者视网膜功能,促进病情转归,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注射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肌苷片 维生素b_(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注射液催化合成芳偶姻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尹爱萍 李志英 +1 位作者 刘成琪 赵明根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74-75,共2页
报道利用维生素B1注射液催化合成苯偶姻、糠偶姻的方法,收率在60%-85%以上,并与文献对照,确认无误使用维生素B1注射液作催化剂,产品收率高,无腐蚀、无毒、价廉且易得。
关键词 催化合成 芳偶姻 苯偶姻 糖偶姻 维生素b1注射液 催化剂 安息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注射液与呋塞米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羡珠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1344-1344,共1页
维生素B1注射液临床上常用于酒精戒断综合征的辅助治疗;呋塞米注射液常用于肝硬化并腹水病人的利尿消肿治疗.在给一患者进行治疗时,笔者发现这两种药物混合后出现异常.经进一步实验证明,该两种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现汇报如下.
关键词 维生素b1注射液 呋塞米注射液 配伍禁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2)联合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痛经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景东 谢丽芬 黄良光 《北方药学》 2015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维生素B12联合复方当归注射液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女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门诊就诊的女性痛经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采用维生素B12联合复方当归注射液于双侧足三里穴...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维生素B12联合复方当归注射液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女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门诊就诊的女性痛经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采用维生素B12联合复方当归注射液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55例,给予患者臀部654-2针10mg肌注解痉止痛。比较两组的止痛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维生素B12联合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痛经,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 b_(12)联合复方当归注射液 穴位注射 痛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敷贴联合维生素B_(1)肌内注射治疗在剖宫产术后肠胀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徐颖 周愉希 王珺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2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维生素B_(1)肌内注射治疗在剖宫产术后肠胀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上饶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术后发生肠胀气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维生素B_(1)肌内注射治疗在剖宫产术后肠胀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上饶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术后发生肠胀气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_(1)治疗,观察组采用维生素B_(1)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腹胀情况、肠胀气症状评分、焦虑程度[汉密尔顿焦虑情绪量表(HAMA)]、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腹胀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肠胀气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HAMA、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AMA、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中生理评分、心理评分、环境评分、社会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四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维生素B_(1)肌内注射治疗在剖宫产术后肠胀气可以改善症状及焦虑程度,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肠胀气 穴位敷贴 维生素b_(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治疗肺鳞癌患者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吕亚丹 杨玉华 吕伯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2期2038-2040,共3页
目的:分析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治疗肺鳞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8例肺鳞癌患者通过摸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均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加用斑蝥酸钠... 目的:分析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治疗肺鳞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8例肺鳞癌患者通过摸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均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加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以及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功能状态。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总稳定率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γ干扰素(IFN-γ)水平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量表(FACT-L)、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治疗肺鳞癌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 肺鳞癌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对提高肠内营养乳剂耐受性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兰进长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24-0027,共4页
观察维生素B1注射至足三里穴位对增强肠内营养乳剂耐受性的临床影响。方法 临床收集2020年-2023年在本院的脑出血90例病例,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法分组,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45例,两组均予以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基础疗法,研究组加用维生素B1... 观察维生素B1注射至足三里穴位对增强肠内营养乳剂耐受性的临床影响。方法 临床收集2020年-2023年在本院的脑出血90例病例,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法分组,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45例,两组均予以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基础疗法,研究组加用维生素B1注射液注射至足三里穴位,两组的治疗周期均为1周,分析两组治疗第1天-第7天的每日胃残留量改变;分析两组治疗后腹泻占比、日需要量完成占比、喂养成功占比。结果 研究组对比对照组其治疗第1天-第7天的每日胃残留量大幅度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比对照组其治疗后的腹泻占比大大减低,而日需要量完成占比、喂养成功占比大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予以维生素B1注射至足三里穴位,可改善腹泻状况,增强肠内营养乳剂耐受性,病情康复迅速,临床应用推广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观察 肠内营养乳剂 耐受性 维生素b1注射液 足三里穴位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维生素B_(1)质量分析”为例探索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
15
作者 李婷婷 廖丽云 +2 位作者 代晶 巫传玲 邓晶晶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8期222-224,共3页
以药物分析综合性实验《维生素B_(1)原料药及片剂的质量研究》为例,将新教学模式应用于药物分析综合实验项目,参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岗位的工作特点把项目培养方案与该岗位的职业需求相对接,设置岗位情景、明确岗位目标、增加岗位实例。... 以药物分析综合性实验《维生素B_(1)原料药及片剂的质量研究》为例,将新教学模式应用于药物分析综合实验项目,参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岗位的工作特点把项目培养方案与该岗位的职业需求相对接,设置岗位情景、明确岗位目标、增加岗位实例。最终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以此,培养具备专业基础扎实、严格控制药品质量、具有良好药学职业道德的综合型药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1) 质量分析 药物分析实验 综合型药学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_1注射液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秋冉 张璐 +3 位作者 董玲玲 杨星 赵富华 于晓辉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0-43,共4页
为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_1注射液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利用数学模型分析溶液配置过程和仪器测定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各分量进行评价,最后计算了扩展不确定度并给出测量不确定度报告。维生素B_1注射液含量测定结果可表示... 为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_1注射液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利用数学模型分析溶液配置过程和仪器测定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各分量进行评价,最后计算了扩展不确定度并给出测量不确定度报告。维生素B_1注射液含量测定结果可表示为(93.9±0.9)%(k=2)。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小容量量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维生素b1注射液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测定复方四维女贞子胶囊中维生素B_(1)和维生素B_(6)的含量
17
作者 曹桂红 杜启露 +2 位作者 刘璐 许波 王璐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4期162-165,169,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四维女贞子胶囊中维生素B_(1)和维生素B_(6)的含量。方法:采用C 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庚烷磺酸钠溶液(0.32 g庚烷磺酸钠,加水800 mL溶解,加三乙胺2 mL,冰醋酸10 mL,加水稀释至100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四维女贞子胶囊中维生素B_(1)和维生素B_(6)的含量。方法:采用C 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庚烷磺酸钠溶液(0.32 g庚烷磺酸钠,加水800 mL溶解,加三乙胺2 mL,冰醋酸10 mL,加水稀释至1000 mL)(体积比7∶9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4 nm,柱温为40℃,进样体积10μL。结果:维生素B_(1)在0.4988~99.7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2976x-2190.4(R 2=1);维生素B_(6)在0.4822~96.4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1071x+1567(R 2=1);维生素B_(1)回收率为100.76%(n=9),RSD为0.7%;维生素B_(6)回收率为99.51%(n=9),RSD为0.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复方四维女贞子胶囊中维生素B_(1)和维生素B_(6)的含量测定提供了科学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四维女贞子胶囊 维生素b_(1) 维生素b_(6)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脑卒中的效果
18
作者 吴思萍 林太裕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B_(1)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重症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肠内营养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维生素B_(1)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重症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肠内营养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维生素B1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TP、Hb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TP、H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DA、SO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及IgM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IgA、IgG及IgM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的占比(47.50%)高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1和肠内营养的联合应用在重症脑卒中的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益处,可能通过改善营养指标、增强免疫应答来促进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1) 肠内营养 重症脑卒中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SOX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miR-18a、miR-34a及免疫细胞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甘云辉 李应军 +3 位作者 李凤霞 温华生 王连涛 张建兴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12期1551-1555,共5页
目的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SOX方案(替吉奥^(+)奥沙利铂)对晚期胃癌患者微小RNA-18a(miR-18a)、miR-34a及免疫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68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 目的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SOX方案(替吉奥^(+)奥沙利铂)对晚期胃癌患者微小RNA-18a(miR-18a)、miR-34a及免疫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68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SOX方案治疗,观察组予以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SOX方案。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miR-18a、miR-34a、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糖类抗原-199(CA-199)]、免疫细胞计数(血清CD4^(+)、CD8^(+)、CD4^(+)/CD8^(+))。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2.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88%(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8.24%、26.47%、26.47%、14.71%、11.76%,低于对照组的64.71%、55.88%、52.94%、44.12%、32.35%(P均<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iR-18a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miR-34a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CEA、VEGF-C、CA-199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有效率为70.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12%(P<0.05)。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SOX方案能明显改善晚期胃癌患者血清miR-18a、miR-34a表达水平及免疫细胞计数,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 SOX方案 miR-18a MIR-34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与UV法测定维生素B_1注射液中维生素B_1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解瑞辉 《海峡药学》 2017年第8期47-49,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维生素B_1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进行比较。方法采用Waters Bridge C_(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0.02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含1%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值至5... 目的建立测定维生素B_1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进行比较。方法采用Waters Bridge C_(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0.02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含1%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值至5.5)(10∶1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6nm,流速为1.0m L·min^(-1),进样量为20μL,室温下检测。结果维生素B_1在10.9~539.2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9.8%,RSD=0.05%(n=9)。UV法检测波长为246nm。HPLC法测得5份样品含量分别为标示含量的102.0%,105.5%,99.8%,100.3%,101.2%;UV法测得5份样品含量分别为标示含量的102.4%,105.9%,100.3%,100.9%,102.0%。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略高于高效液相色谱法,但差异不显著;HPLC法专属性强,更适合作为维生素B1注射液含量测定质量控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注射液 维生素b1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