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续文苑底稿》对桐城派史的续写 被引量:4
1
作者 戚学民 唐铭鸿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5-133,共9页
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古文派别,桐城派史深受学界关注。清史《文苑传》对桐城派有系统而持续的记载,但未为学界注意。本文基于台北故宫档案清史《文苑传》第四次稿的工作本《续文苑底稿》,讨论该书对桐城派续写的内涵和价值。《续文苑底... 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古文派别,桐城派史深受学界关注。清史《文苑传》对桐城派有系统而持续的记载,但未为学界注意。本文基于台北故宫档案清史《文苑传》第四次稿的工作本《续文苑底稿》,讨论该书对桐城派续写的内涵和价值。《续文苑底稿》将“桐城派”名义正式写入国史,进一步确认了桐城派古文正统地位。该书增立六位桐城派人物正传,重点记载了姚鼐之后的桐城派学脉分布皖苏、远播岭西的状况。该书揭载,桐城后学的古文创作展现了新貌,纠正了桐城文“苶若枯涩”的弊病,桐城派诸传人尊奉程朱理学,对汉学则兼收并蓄,更以经世实学思想和经世业绩彪炳史册。《续文苑底稿》彰显了桐城派的古文正统地位,是桐城派史的重要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文苑底稿 缪荃孙 桐城派 古文 经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史《续文苑底稿》的经世学名义与嘉道学人谱系 被引量:3
2
作者 戚学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4-173,共10页
嘉道经世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学界重点讨论的话题,《续文苑底稿》为代表的清史《文苑传》系统记载了包含嘉道时期在内的清代经世学,却尚未得到学界重视。《续文苑底稿》在经世记载方面的价值,首先是正式使用了经世学的名义,赋予经世以... 嘉道经世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学界重点讨论的话题,《续文苑底稿》为代表的清史《文苑传》系统记载了包含嘉道时期在内的清代经世学,却尚未得到学界重视。《续文苑底稿》在经世记载方面的价值,首先是正式使用了经世学的名义,赋予经世以学术意义;其次记载了经世学的外延,史学、水利、地理、治水、语音、乐律、天算等等皆属于经世学的范畴。《续文苑底稿》对清代经世学内涵和外延的记载应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经世学 续文苑底稿 缪荃孙 清国史馆 《皇朝经世文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灵派登场:论《续文苑底稿》对乾隆朝诗学史的续写 被引量:2
3
作者 戚学民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4-184,共11页
清史《文苑传》第四次稿对乾隆朝诗学史有一个以性灵诗学为重点的改写过程,这是性灵诗派研究的学术史前史,而学界尚未论及。《续文苑底稿》首次将袁枚和赵翼等一批性灵诗人立为正传,性灵诗学成为清史《文苑传》记述的乾隆朝诗学史骨干... 清史《文苑传》第四次稿对乾隆朝诗学史有一个以性灵诗学为重点的改写过程,这是性灵诗派研究的学术史前史,而学界尚未论及。《续文苑底稿》首次将袁枚和赵翼等一批性灵诗人立为正传,性灵诗学成为清史《文苑传》记述的乾隆朝诗学史骨干。被翁方纲、曹振镛主导的《钦定国史文苑传》排斥的性灵派际遇由此彻底改变,乾隆朝诗学史有了与史实相符的中心人物和诗学流派。《续文苑底稿》揭示了性灵诗派及乾隆朝诗学史被历史建构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文苑底稿 性灵派 缪荃孙 乾隆朝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史《续文苑底稿》广东文士记载的形成 被引量:1
4
作者 戚学民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3-135,共13页
清史《文苑传》等正史类传对广东学人的记载,是岭南文化影响扩张的一个重要事件,但因相关档案深藏内府,无人知晓。通过利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续文苑底稿》等清史档案,可大致还原清史《文苑传》对岭南文士记载的形成过程。广东文人群... 清史《文苑传》等正史类传对广东学人的记载,是岭南文化影响扩张的一个重要事件,但因相关档案深藏内府,无人知晓。通过利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续文苑底稿》等清史档案,可大致还原清史《文苑传》对岭南文士记载的形成过程。广东文人群体在清史《儒林传》与《文苑传》纂修的早期阶段一度未被记载,但在1884年至1888年清廷集中续修时境遇大改,多达七人在清史《文苑传》中被列为正传。这七位广东学人连同附传人物,书写了清朝从顺治到道咸时期广东学林的状况。广东学人集体被记入正史,是朝野多方力量作用的结果。广州府学纂辑、广州府呈报的《采访册》是少有人知的清代广东学人合传,成为广东学人记载的基础。总纂谭宗浚和缪荃孙等人直接负责纂辑广东学人传记,他们采纳了《采访册》中的某些记载并进行修订,最后形成清史《续文苑底稿》中广东学人的诗文史和经世学记载板块。清史《文苑传》对广东学人群体的整体记载和书写,对今天研究岭南学术文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文苑传》 续文苑底稿 广州府《采访册》 缪荃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史《续文苑底稿》对常州文派的书写 被引量:4
5
作者 戚学民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60,共10页
常州文派是清代古文史上的重要流派。清史第四次稿的工作本《续文苑底稿》有对常州古文的记载,学界尚未论及。《续文苑底稿》增立阳湖籍学者恽敬、李兆洛和陆继辂为正传,并在提升为正传的《陆继辂传》首次提出"常州派"之名;... 常州文派是清代古文史上的重要流派。清史第四次稿的工作本《续文苑底稿》有对常州古文的记载,学界尚未论及。《续文苑底稿》增立阳湖籍学者恽敬、李兆洛和陆继辂为正传,并在提升为正传的《陆继辂传》首次提出"常州派"之名;以张惠言和恽敬为领袖,建立了一个和桐城派相抗的文派。《续文苑底稿》中的常州派论述与国史馆总纂缪荃孙直接相关。缪荃孙的常州人脉和学术立场等,均在其常州派论述之中得以体现。《续文苑底稿》是"常州派"的重要学术史前史资料,反映了"常州派"历史记载的真意,提示国史纂修是对清代文学史书写具有生成性影响的"历史现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文苑底稿 缪荃孙 常州派 古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