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绝望和抑郁在某银行广西分行职工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应 |
柳冬洋
白欣玉
何辉明
官琴义
曹有容
马贞玉
|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大学生儿童期创伤经历与绝望感的关系: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 |
曾庆怡
李梓杰
李丽娜
张好
王雨晴
|
《心理学进展》
|
2024 |
1
|
|
3
|
交际翻译理论下的字幕翻译研究——以《绝望的主妇》第六季为例 |
邓颖
雷晴岚
|
《现代语言学》
|
2024 |
0 |
|
4
|
深部脑磁刺激术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习得性无助样绝望行为的疗效 |
刘博
张攀
李达
杨予涛
郑云峰
徐志卿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5
|
抑郁障碍中抑郁、绝望与自杀行为研究 |
童慧琦
徐俊冕
周云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7
|
|
6
|
逆流而上,从绝望中绽放的康复之光 |
程红岩
|
《漫科学(新健康)》
|
2024 |
0 |
|
7
|
从合作原则角度分析《绝望主妇》中的会话含义 |
罗蓬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8
|
反抗绝望与超越绝望——鲁迅《野草》和梁实秋《雅舍小品》生命哲学比较 |
马玉红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
9
|
从绝望到绝望——余华小说的精神之旅 |
刘广远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10
|
书写绝望与反抗绝望——浙江三位先锋小说家创作评述 |
邹贤尧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1
|
《黄雀记》:绝望丛生的生存梦魇 |
刘婷
|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2
|
“旧日的梦”的告别和“穿越绝望”的行动——细读《在酒楼上》 |
蔡洞峰
|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
2015 |
0 |
|
13
|
鲁迅:与绝望遭遇 |
汪希达
|
《南方论刊》
|
2009 |
0 |
|
14
|
抑郁绝望理论在我国儿童中适用性的追踪研究 |
吴文峰
卢永彪
杨娟
谭芙蓉
姚树桥
|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15
|
Beck绝望量表在农村自杀死亡研究中的信效度 |
刘慧
贾存显
徐爱强
邱惠敏
路长飞
王琳琳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16
|
Beck绝望量表中文版在青少年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 |
孔媛媛
张杰
贾树华
周莉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2
|
|
17
|
大学生D型人格与抑郁、绝望及自杀倾向的相关分析 |
郭丽
刘贵浩
薛允莲
陈维清
王自成
宁静
徐桂凤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8
|
酸枣仁汤对行为绝望小鼠模型的影响 |
张业
杨新年
李霏
赵欣纪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07 |
9
|
|
19
|
匝迪-5味丸对急性应激所致行为绝望小鼠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
呼日乐巴根
佟海英
莲花
乌兰其其格
白龙
阿古拉
|
《中国中医急症》
|
2015 |
9
|
|
20
|
绝望与感恩在反刍思维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的作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林琳
刘羽
王晨旭
莫娟婵
刘俊岐
姜喆昊
李慧生
贾绪计
|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