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eap1-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对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陈若冰 张双喜 +2 位作者 张梦梦 徐新树 杨青芸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7-95,共9页
目的:探析薏苡附子败酱散对于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Keap1-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阐释其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8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 目的:探析薏苡附子败酱散对于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Keap1-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阐释其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8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0.35 g·kg^(-1))、薏苡附子败酱散组(6.00 g·kg^(-1)),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联合灌肠法进行实验性UC造模。给药14 d期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变化及疾病活动指数(DAI);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观察结肠病理学改变及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法检测结肠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生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结肠组织中Keap1、Nrf2及HO-1相对表达,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法测定结肠组织中Keap1、Nrf2、HO-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先降后升,DAI评分及CMDI评分上升(P<0.05),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结肠组织中MDA含量增加(P<0.05),SOD含量减少(P<0.05),TUNEL荧光染色阳性表达明显,Keap1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Nrf2、HO-1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体质量增加值上升(P<0.05),DAI评分及CMDI评分降低(P<0.05),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结肠组织中MDA含量减少(P<0.05),SOD含量增加(P<0.05),TUNEL荧光染色阳性表达减弱,Keap1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Nrf2、HO-1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对U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Keap1-Nrf2/HO-1通路,影响脂质过氧化进程,抑制局部细胞凋亡及促炎因子的释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附子败酱散 溃疡性结肠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信号通路 结肠黏膜损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结肠定位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子俊 聂湘江 +4 位作者 方文悠 高松 李嫚嫚 陈圆 胡容峰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74-78,共5页
目的在传统葛根芩连方基础上设计制备葛根芩连结肠定位释药胶囊并对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优化处方制得葛根芩连结肠定位胶囊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分... 目的在传统葛根芩连方基础上设计制备葛根芩连结肠定位释药胶囊并对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优化处方制得葛根芩连结肠定位胶囊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分成5组,即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葛根芩连简方组、葛根芩连全方组、葛根芩连简方结肠定位胶囊组,持续给药1周后比较给药后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olonic mucosal damage index,CMDI)。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简方和全方组DAI、CMDI均显著降低(P<0.05);葛根芩连简方、全方组DAI、CM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葛根芩连简方结肠定位胶囊组DAI、CMDI均显著低于葛根芩连简方和全方组(P<0.05)。结论葛根芩连简方结肠定位胶囊可提高葛根芩连汤原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结肠定位胶囊 溃疡性结肠 盐酸小檗碱 疾病活动指数 结肠黏膜损伤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黛相关缺血性结肠黏膜损伤的内镜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索宝军 周丽雅 +4 位作者 丁士刚 吕愈敏 顾芳 林三仁 郑亚安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46-649,共4页
目的 分析青黛所致缺血性结肠黏膜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防治效果.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因服用含青黛成分中成药后出现缺血性结肠黏膜损伤的13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及内镜表现进行分析,总结该... 目的 分析青黛所致缺血性结肠黏膜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防治效果.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因服用含青黛成分中成药后出现缺血性结肠黏膜损伤的13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及内镜表现进行分析,总结该型结肠黏膜损伤的特点.结果 患者的年龄为(60.6±14.1)岁,男女比例为1:1.6.患者因银屑病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P)服用复方青黛丸(胶囊)或升血小板胶囊,平均服药时间为(3.6±2.3)个月.临床表现为腹痛及血便,13例患者中8例便血前有排水样便的表现.肠镜下病变形态、病理活检符合缺血性损伤的表现,病变较重,并呈慢性炎表现.扩血管治疗疗效明确,平均止血时间(1.7±0.8)d,预后良好.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银屑病和ITP患者服用含青黛成分中成药可导致结肠黏膜损伤,严重者可致缺血性黏膜损伤,临床应用该类药物时应进行认真评估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黛 银屑病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肠镜 缺血性结肠黏膜损伤
原文传递
俞氏清热活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的影响
4
作者 杨一天 陈雯婧 叶蔚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0期56-59,共4页
目的 探讨俞氏清热活血方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黏膜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5只;使用三硝基苯磺酸造模成功后,分别予蒸馏水、美沙... 目的 探讨俞氏清热活血方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黏膜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5只;使用三硝基苯磺酸造模成功后,分别予蒸馏水、美沙拉嗪混悬液与高、中、低浓度俞氏清热活血方灌肠14d,每日记录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及体质量变化,14d后比较各组大鼠的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olon macroscopic damage index,CMDI)及镜下黏膜损伤评分。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5)。空白对照组大鼠的饮水、摄食、活动正常,毛色润泽,大便正常;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大鼠均可见肛门污秽、有便血残留、食欲下降、毛发凌乱、光泽暗淡等情况,灌肠治疗后上述状况均逐渐好转。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CMDI及黏膜损伤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CMDI及黏膜损伤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俞氏清热活血方可有效改善UC模型大鼠的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减少结肠黏膜损伤,促进黏膜修复,对治疗UC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氏清热活血方 溃疡性结肠 结肠黏膜损伤指数 结肠黏膜损伤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损伤后的大鼠结肠黏膜修复的病理和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程雷 谷新医 +3 位作者 孟刚 王举 荒木京二郎 谭毓铨 《吉林医学》 CAS 2002年第5期263-265,共3页
目的 :应用醋酸后大鼠结肠黏膜损伤后修复的病理过程。方法 :用 1%醋酸灌注Wistar大鼠结肠造成大鼠结肠损伤的模型 ,损伤的结肠分别于第 1、3、7、15天和第 2 0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取得的组织分别进行PCNA染色和HE染色 ,结肠... 目的 :应用醋酸后大鼠结肠黏膜损伤后修复的病理过程。方法 :用 1%醋酸灌注Wistar大鼠结肠造成大鼠结肠损伤的模型 ,损伤的结肠分别于第 1、3、7、15天和第 2 0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取得的组织分别进行PCNA染色和HE染色 ,结肠隐窝用盐酸浸润消化法分离。结果 :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损伤在第 1天和第 3天之间达到高峰 ,伴随着黏膜水肿、再生、坏死和炎症反应 ,第 5天~第 7天结肠陷窝基底部可见明显增生的细胞。黏膜水肿和炎症反应消退 ,黏膜萎缩和隐窝减少都在大约1周左右停止。 2周时 ,黏膜增厚 ,隐窝下三分之二出现许多分叉 ,3周左右黏膜恢复正常。结论 :黏膜隐窝损伤修复的过程是以隐窝分裂增殖的方式进行修复 ,3周左右黏膜恢复正常 ,隐窝基底部的分裂增殖区的细胞对损伤黏膜修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损伤 修复 病理 形态学 结肠黏膜损伤 结肠隐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K/ERK通路研究芍药汤对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损伤修复作用机制 被引量:8
6
作者 黄盛琦 卢爱妮 +1 位作者 王德龙 季旭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301-1309,1319,共10页
[目的]探讨芍药汤通过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MAPK/ERK)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结肠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和机制。[方法... [目的]探讨芍药汤通过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MAPK/ERK)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结肠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和机制。[方法]经结肠缓慢推注5%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0.09 mL+无水乙醇0.06 mL,复制大鼠UC模型,将48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与美沙拉嗪组。各组灌胃干预,评价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组织学活动指数(histological activity index,HAI)评分;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qPCR)及免疫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屏障保护相关指标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建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小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模型,以噻唑蓝比色法(dimethylthiahiazo,MTT)筛选药物最佳干预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组、LPS组和芍药汤组,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率;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体内实验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黏膜结构缺失,黏膜下层和固有层可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DAI、HAI评分显著升高(P<0.01),紧密连接蛋白-2(claudin-2)、磷酸化p38MAPK(phosphorylatedp38MAPK,p-p38MAPK)、磷酸化ERK1/2(phosphorylated-ERK1/2,p-ERK1/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01,P<0.01,P<0.001);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蛋白与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芍药汤各组病理损伤明显改善,DAI、HAI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芍药汤各组claudin-2、p-p38 MAPK、p-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P<0.01,P<0.001),ITF 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HIF-1α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体外实验显示,与空白组比较,LPS可明显抑制IEC-6细胞迁移(P<0.01),下调ZO-1蛋白表达(P<0.05)。与LPS组比较,芍药汤组细胞迁移率明显上升(P<0.05,P<0.01),ZO-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芍药汤对U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具有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MAPK/ERK通路,上调claudin-2、ZO-1,下调HIF-1α蛋白表达,促进肠黏膜上皮细胞迁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汤 溃疡性结肠 结肠黏膜损伤 claudin-2 ZO-1 HIF-1α MAPK/ERK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肠温中方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丽娟 王允亮 +3 位作者 史瑞 魏仕兵 杨美娟 李军祥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研究清肠温中方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的作用。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灌肠诱导大鼠急性结肠炎,造模成功后连续以清肠温中方高、中、低剂量混悬液及柳氮磺吡啶(salazosulfapyridine,SASP)混悬液灌胃治疗10天,取... 目的研究清肠温中方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的作用。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灌肠诱导大鼠急性结肠炎,造模成功后连续以清肠温中方高、中、低剂量混悬液及柳氮磺吡啶(salazosulfapyridine,SASP)混悬液灌胃治疗10天,取结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olonic mucosa damage index,CMDI)和结肠组织病理学(histological score,HS)评价。结果药物干预10天后,模型组DAI、CMDI、HS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SASP组DAI及CMDI均较模型组有明显的下降(P<0.05);清肠温中方各剂量组DAI、CMDI、HS水平较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清肠温中方高、中剂量组炎细胞侵润的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清肠温中方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肠黏膜有保护作用,且能有效改善结肠组织炎细胞侵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肠温中方 疾病活动指数 结肠黏膜损伤指数 病理学评价 炎性侵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抗大鼠乙酸性结肠炎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少平 董卫国 +2 位作者 罗和生 余保平 于皆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研究SF对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乙酸灌肠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SF给药组(200 mg/kg,400 mg/kg, 800 mg/kg),每天灌肠给药1次,用药7 d.实验结束后评价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与粪... 目的:研究SF对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乙酸灌肠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SF给药组(200 mg/kg,400 mg/kg, 800 mg/kg),每天灌肠给药1次,用药7 d.实验结束后评价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与粪便隐血实验(OBT)、检测结肠组织MDA,NO,PGE2,TXB2含量;MPO, SOD活性;COX-2,NF-κBp65表达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 结果:模型组大鼠CMDI,OBT评分显著增加;MDA, NO,PGE2,TXB2含量,MPO活性,COX-2与NF- κBp65表达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升高;而SOD活性显著降.SF灌肠改善模型组大鼠CMDI,OBT评分;使结肠组织MDA,NO,PGE2,TXB2含量,MPO活性,血小板聚集率不同程度降低,SOD活性升高,同时下调COX-2与NF-κBp65的过度表达.SF用药呈一定量效关系. 结论:SF通过抗氧化,抑制血小板活化、花生四烯酸代谢及NF-κB表达,缓解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炎症反应,减轻结肠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乙酸性结肠 结肠黏膜损伤指数 粪便隐血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氮磺胺吡啶联合脆弱拟杆菌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脾脏中Treg比例的影响
9
作者 舒宝莲 桂若虎 +2 位作者 郑新平 王晓洋 伍友兴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探究柳氮磺胺吡啶联合脆弱拟杆菌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脾脏中Treg比例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选取32只BALB/c小鼠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按照不同处理方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单纯治疗组、联合组... 目的:探究柳氮磺胺吡啶联合脆弱拟杆菌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脾脏中Treg比例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选取32只BALB/c小鼠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按照不同处理方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单纯治疗组、联合组(柳氮磺胺吡啶联合脆弱拟杆菌),各8只。对照组不做处理,模型组、单纯治疗组、联合组均使用葡萄糖硫酸钠盐制作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组实施建模,单纯治疗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每天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联合组在建模的基础上每天同时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脆弱拟杆菌治疗。治疗7周后处死小鼠,取出小鼠的结肠组织进行检测,并对比4组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结肠组织A20蛋白表达量及脾脏组织Treg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DAI评分、CMDI评分均升高,且A20蛋白相对表达量与Treg比例均降低;与模型组对比,单纯治疗组DAI评分、CMDI评分均降低,且A20蛋白相对表达量与Treg比例均升高;与单纯治疗组对比,联合组DAI、CMDI评分显著降低,且A20蛋白相对表达量与Treg比例均升高。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研究中发现,使用柳氮磺胺吡啶、脆弱拟杆菌治疗具有较高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小鼠的脾脏组织中Treg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 柳氮磺胺吡啶 脆弱拟杆菌 疾病活动指数 结肠黏膜损伤指数 A20蛋白 脾脏组织Treg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IL-4在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歆 柯晓 +2 位作者 陈锦团 高尤亮 周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7-701,共5页
目的检测IL-1β和IL-4在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中的表达,探索其在评价炎症严重程度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50只健康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及湿热证UC模型Ⅰ(3d)组、Ⅱ(7d)组、Ⅲ(14d)组、Ⅳ(21d)组,每... 目的检测IL-1β和IL-4在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中的表达,探索其在评价炎症严重程度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50只健康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及湿热证UC模型Ⅰ(3d)组、Ⅱ(7d)组、Ⅲ(14d)组、Ⅳ(21d)组,每组均10只大鼠。除正常组在自然环境饲养外,其余各湿热证UC模型组均置于高脂高糖饮食及高温高湿环境中,喂养4周后,用TNBS-乙醇灌肠法诱发湿热证UC。检测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IL-1β及IL-4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湿热证UC模型Ⅰ、Ⅱ、Ⅲ组大鼠DAI、CMDI、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模型Ⅱ组升高最为明显(P<0.01);血清IL-4含量明显下降(P<0.01、P<0.05),模型Ⅱ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模型Ⅳ组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湿热型UC发病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4参与了其发病过程,且IL-1β上升及IL-4下降水平同炎症严重程度在时间上是一致的,可作为炎症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 溃疡性结肠 疾病活动指数(DAI) 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 IL-1Β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冻干粉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缺血性结肠炎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可 邸雅南 +3 位作者 谢正兴 李丽坤 张波 彭德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结肠炎联合应用注射用丹参冻干粉注射液及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0例缺血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给予单纯抗生素治疗和其他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15例)给予抗生素加注射用丹参冻干粉注... 目的:观察缺血性结肠炎联合应用注射用丹参冻干粉注射液及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0例缺血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给予单纯抗生素治疗和其他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15例)给予抗生素加注射用丹参冻干粉注射液及低分子量肝素钠及常规支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腹痛、便血的恢复情况,比较红细胞压积、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复查结肠镜,比较肠黏膜损伤指数及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腹痛、便潜血恢复的时间缩短,血红细胞压积降低、血黏度降低较明显,复查结肠镜黏膜损伤指数及恢复率高,治疗结束后黏膜修复状态更好。结论:注射用丹参冻干粉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对缺血性结肠炎症状的恢复、肠黏膜的修复有促进作用,可以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利于抑制缺血对肠黏膜的损伤。注射用丹参冻干粉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可用于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 注射用丹参冻干粉注射液 低分子量肝素钠 血液流变学 结肠黏膜损伤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味白术汤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白介素-1β及白介素-10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彭树灵 杨淑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9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九味白术汤(JWBZ)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48只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JWBZ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采用2,4,6-三硝基苯... 目的观察九味白术汤(JWBZ)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48只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JWBZ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连续给药10天后,观察U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血清IL-1β及IL-10水平的变化。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模型组、JWBZ低、中、高剂量组及SASP组的CMDI分别为:(0.25±0.46)、(3.38±1.06)、(1.63±0.92)、(1.50±0.53)、(2.50±0.93)、(2.38±0.74)分;相应的IL-1β水平分别为:(232.94±21.77)、(756.67±71.70)、(469.57±71.13)、(401.97±39.24)、(598.93±45.34)、(655.66±10.51)ng/L;IL-10水平分别为:(52.14±7.07)、(20.19±5.17)、(56.79±9.47)、(63.96±9.37)、(41.73±10.55)、(51.13±2.81)n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MDI显著增加(P<0.01),血清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血清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JWBZ低、中、高剂量组及SASP组CMDI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血清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SASP组比较,JWBZ中剂量组CMDI显著降低(P<0.05),高、中剂量组血清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1);中剂量组血清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低剂量组血清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JWBZ对UC大鼠结肠损伤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平衡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味白术汤 溃疡性结肠 大鼠 结肠黏膜损伤指数 白介素-1Β 白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味白术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TNF-α及IL-4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树灵 杨淑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九味白术汤(JWBZ)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TNF-α及IL-4水平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九味白术汤高、中、低剂量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 目的:观察九味白术汤(JWBZ)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TNF-α及IL-4水平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九味白术汤高、中、低剂量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连续给药10 d后,观察U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血清TNF-α及IL-4水平的变化。结果:CMDI评分:模型组大鼠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JWBZ低、中、高剂量组及SASP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JWBZ中剂量组显著低于SASP组(P<0.05);血清TNF-α水平: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JWBZ低、中、高剂量组及SASP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JWBZ中剂量组显著低于SASP组;血清IL-4水平: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JWBZ低、中、高剂量组及SASP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中剂量组显著高于SASP组(P<0.01),而低剂量组显著低于SASP组(P<0.05)。结论:JWBZ对UC大鼠结肠损伤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促炎因子TNF-α与抗炎因子IL-4的平衡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味白术汤 溃疡性结肠 大鼠 结肠黏膜损伤指数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6-三硝基苯磺酸与不同浓度乙醇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及其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3
14
作者 曾于恒 杨芳 何永恒 《中南药学》 CAS 2017年第12期1665-1669,共5页
目的建立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混合液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并判断不同浓度的乙醇对模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模型Ⅲ组共4组,每组各20只,模型Ⅰ、Ⅱ、Ⅲ组大鼠分别给予... 目的建立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混合液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并判断不同浓度的乙醇对模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模型Ⅲ组共4组,每组各20只,模型Ⅰ、Ⅱ、Ⅲ组大鼠分别给予TNBS(100 mg·kg^(-1))-无水乙醇0.25 mL、TNBS(100 mg·kg^(-1))-50%乙醇0.25 mL、TNBS(100 mg·kg^(-1))-25%乙醇0.25 mL混合液灌肠,空白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造模后每日观察大鼠精神状态及死亡情况,计算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并于2、7、14、21、28 d分批处死相同数量的大鼠,采集结肠组织,计算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同时进行HE染色,计算组织学损伤指数(TDI)。结果除空白组外,各模型组造模后均有明显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改变(P<0.05);各模型组的死亡率、DAI、CMDI、TDI评分均在造模后7 d高于其他时间点,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Ⅲ组无死亡,与模型Ⅰ组、模型Ⅱ组相比,DAI、CMDI、T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型Ⅰ、Ⅱ、Ⅲ组均能成功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以模型Ⅲ组死亡率较低、模型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 大鼠 模型 2 4 6-三硝基苯磺酸 疾病活动指数 结肠黏膜损伤指数 组织学损伤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探讨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炎症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仝建松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8期1010-1015,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探讨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炎症抑制作用研究。方法:选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造模组(n=53)。造模组采用免疫复合法复制溃... 目的:探讨基于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探讨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炎症抑制作用研究。方法:选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造模组(n=53)。造模组采用免疫复合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对照组以相同方式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成功复制模型的大鼠进行分组,分别是模型组、参苓白术散低、高浓度组及阳性对照组,各12只。模型组及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10 ml/kg,1次/d;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3 mg/ml美沙拉嗪溶液10 ml/kg,1次/d;参苓白术散低、高浓度组分别灌胃给予1.2 g/ml、2.4 g/ml参苓白术散药液10 ml/kg,1次/d。各组大鼠均给药3周。检测比较各组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结肠组织学损伤指数(TDI)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结肠组织JAK、STAT3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大鼠结肠组织CMDI评分较低,TDI评分较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低,结肠组织JAK、STAT3表达水平较低,且参苓白术散低浓度组>阳性对照组>参苓白术散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较高,且参苓白术散低浓度组<阳性对照组<参苓白术散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能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损伤,调节炎症相关细胞因子IL-6、IL-10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其作用可能与抑制JAK/STAT3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溃疡性结肠 炎症 结肠黏膜损伤 JANUS激酶2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除湿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党全伟 钟鑫 郭晓燕 《中医研究》 2022年第7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清热除湿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质量分数30 g/L的硫酸葡聚糖钠盐(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自由饮用7 d制备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 目的:探讨清热除湿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质量分数30 g/L的硫酸葡聚糖钠盐(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自由饮用7 d制备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清热除湿方低、高剂量组。造模同时给予灌胃给药,美沙拉嗪组给予质量分数0.9 g/mL美沙拉嗪溶液,清热除湿方低、高剂量组依次给予质量分数2.0,4.0 g/mL的清热除湿方溶液,正常组和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体积均为10μL/g,1 d 1次,连续给药7 d。其间每天测量小鼠体质量,观察粪便性状及出血情况。末次给药后1 h,采集小鼠血清,留取结肠组织用于指标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L-6、IL-1β、TNF-α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果:模型组结肠黏膜损伤指数评分、疾病活动指数升高,血清IL-6、IL-1β、TNF-α含量升高。与模型组对比,各给药组结肠黏膜损伤指数评分、疾病活动指数降低,血清IL-6、IL-1β、TNF-α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可见结肠组织有明显溃疡,大片黏膜脱落,腺体结构破坏,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给予药物治疗后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得到改善。结论:清热除湿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炎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 清热除湿方 疾病活动指数 结肠黏膜损伤指数 血清炎性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脾虚及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肠黏膜病理损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明海霞 刘喜平 +3 位作者 贾育新 吴建军 金戈 董晓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脾虚及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病理损伤的特点,探讨2种模型客观化证候本质。[方法]建立UC脾虚及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进行一般情况、结肠组织损伤积分及镜下观察。[结果]2种证候模型的一般表现基本符合证候...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脾虚及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病理损伤的特点,探讨2种模型客观化证候本质。[方法]建立UC脾虚及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进行一般情况、结肠组织损伤积分及镜下观察。[结果]2种证候模型的一般表现基本符合证候要点,病理组织形态学均显示出UC特征,大鼠结肠黏膜充血积分、组织损伤评分、肠重系数分均显著上升(P<0.01),脾虚组较肝郁脾虚组结肠组织损伤积分显著上升(P<0.01)。[结论]UC脾虚及肝郁脾虚大鼠模型中,脾虚组较肝郁脾虚组结肠黏膜组织损伤更为严重,脾虚可能是UC中医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溃疡性 脾虚 肝郁脾虚 结肠黏膜病理损伤
原文传递
黄芩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1/2细胞相关蛋白表达及血清肥胖抑制素和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匡哲 郭慧丽 +1 位作者 张永潮 缪志伟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895-900,共6页
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给予黄芩素后,其辅助性T细胞(Th)1/2、血清脑肠肽因子肥胖抑制素(obestatin)及5-羟色胺(5-HT)的变化。方法选取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柳氮磺吡啶组(S组)和黄芩素组(B组),每... 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给予黄芩素后,其辅助性T细胞(Th)1/2、血清脑肠肽因子肥胖抑制素(obestatin)及5-羟色胺(5-HT)的变化。方法选取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柳氮磺吡啶组(S组)和黄芩素组(B组),每组10只。对M、S、B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N组不建立该模型。建模成功后,对S组灌胃0.3 g/kg的柳氮磺吡啶,对B组灌胃50 mg/kg的黄芩素,N组、M组同期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对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及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HE染色法检测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免疫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h1标志蛋白干扰素-γ(IFN-γ)、Th2标志蛋白白细胞介素-4(IL-4)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obestatin及5-HT水平。结果所有大鼠造模均成功。与N组相比,M组DAI评分及CMDI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M组比较,S、B两组显著降低(P<0.05),且B组低于S组(P<0.05)。病理结果显示,与M组相比,S组、B组病理状态明显改善,杯状细胞明显增多。与N组比较,M组结肠组织中IFN-γ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IL-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M组比较,S组、B组结肠组织中IFN-γ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IL-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B组比S组变化显著(P<0.05)。与N组比较,M组大鼠血清obestatin含量显著降低(P<0.05),5-HT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M组比较,S组、B组血清obestatin含量显著升高(P<0.05),5-HT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B组比S组变化显著(P<0.05)。结论黄芩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调控Th1/2细胞,并显著升高血清obestatin含量,降低5-HT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溃疡性结肠 辅助性T细胞 脑肠肽 肥胖抑制素 5-羟色胺 疾病活动指数 柳氮磺吡啶 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 结肠黏膜损伤指数
原文传递
伪膜性结肠炎的内镜、组织学特点及其治疗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家驹 周春立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7年第3期226-227,共2页
伪膜性结肠炎是指以点状伪膜形成为特征的急性结肠黏膜损伤,是一个非特异性的名称,可由各种原因,包括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心力衰竭与败血症等)时所致机体免疫力极度低下,或因应用抗生素所引起。病损可只累及小肠,称伪... 伪膜性结肠炎是指以点状伪膜形成为特征的急性结肠黏膜损伤,是一个非特异性的名称,可由各种原因,包括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心力衰竭与败血症等)时所致机体免疫力极度低下,或因应用抗生素所引起。病损可只累及小肠,称伪膜性小肠炎,或小肠与结肠均累及时,称伪膜性小肠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膜性结肠 组织学特点 伪膜性小肠炎 伪膜性小肠结肠 内镜 治疗 结肠黏膜损伤 机体免疫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