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结肠狭窄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胡丽丽 李辛子 +2 位作者 何长江 孙焱 王春祥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1286-1288,共3页
目的探讨婴儿结肠狭窄的临床影像特点,为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7例原发性和继发性结肠狭窄患儿的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立位腹部平片和钡灌肠检查的表现。结果 7例患者中先天性结肠狭窄4例,临床表现为渐进性腹胀、呕吐,立位腹... 目的探讨婴儿结肠狭窄的临床影像特点,为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7例原发性和继发性结肠狭窄患儿的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立位腹部平片和钡灌肠检查的表现。结果 7例患者中先天性结肠狭窄4例,临床表现为渐进性腹胀、呕吐,立位腹部平片表现为肠胀气3例、低位机械性肠梗阻1例。余3例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回肠远端造瘘患儿。钡灌肠检查显示结肠狭窄5例,漏诊2例,此2例患儿另行小肠系造影检查,均发现升结肠近回盲部狭窄。7例均经手术证实,狭窄部位分别位于乙状结肠2例,降结肠2例,升结肠2例,横结肠1例。4例先天性结肠狭窄患儿中,2例行分期手术,其中1例随访半年,排便正常,发育良好,另1例出院后失访;另2例行回肠与结肠端端吻合术,门诊复查,腹胀缓解,发育良好。3例NEC继发结肠狭窄患儿均行分期手术,2例患儿术后2周门诊复查,随访半年,排便正常,发育良好,另1例患儿出院后失访。结论结肠狭窄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取决于狭窄程度,NEC是继发性结肠狭窄的主要病因之一,钡灌肠检查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疾病 小肠结肠 坏死性 结肠狭窄 钡灌肠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狭窄性病变诊断新探
2
作者 马丽华 李洁 +1 位作者 周毅 单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88-388,共1页
1材料与方法10例中男8例,女2例;年龄41~56岁。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腹疼、偶然发现的大便形状改变、便潜血阳性。病程6个月到1年不等。10例均进行了钡灌肠和结肠镜检查。病变发生部位:乙状结肠5例,横结肠2例,升结... 1材料与方法10例中男8例,女2例;年龄41~56岁。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腹疼、偶然发现的大便形状改变、便潜血阳性。病程6个月到1年不等。10例均进行了钡灌肠和结肠镜检查。病变发生部位:乙状结肠5例,横结肠2例,升结肠3例。2结果钡灌肠造影检查所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狭窄性病变 诊断 X线 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置入术治疗结肠狭窄1例
3
作者 何俊峰 任树勇 +2 位作者 孙淑艳 李启民 张云生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支架置入术 结肠狭窄 治疗方法 乙状结肠 金属支架治疗 肠道梗阻 直肠癌患者 术后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恩病结肠狭窄内镜下切开术1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向丽园 崔伯塔 张发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0-941,共2页
内镜下切开术已应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1]等,但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导致结肠纤维性狭窄的患者中鲜见报道。我科2018年3月成功实施内镜下切开治疗CD结肠狭窄1例,随访14个月,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克罗恩病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结肠狭窄 内镜下切开术 纤维性 疗效满意 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状结肠狭窄的X线诊断
5
作者 赵俊京 王兴远 +1 位作者 李智岗 王欣华 《河北医药》 CAS 1997年第5期307-308,共2页
乙状结肠狭窄性病变可由许多疾病引起,为临床上部分病例鉴别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我院收集了经病理证实的乙状结肠狭窄26例,结合文献,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1 临床资料与病理 1.1 发病年龄与症状:26例中男9例,女17例;年龄范围15~86岁... 乙状结肠狭窄性病变可由许多疾病引起,为临床上部分病例鉴别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我院收集了经病理证实的乙状结肠狭窄26例,结合文献,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1 临床资料与病理 1.1 发病年龄与症状:26例中男9例,女17例;年龄范围15~86岁,50岁以上恶性肿瘤侵犯多见。26例中下腹部肿块11例,腹痛5例其中3例伴有梗阻症状,大便形状改变4例,大便带血6例,其中3例为腋血便及粘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狭窄 X线 诊断
全文增补中
经电子结肠镜植入内支架结合中药治疗结肠癌术后放疗后结肠狭窄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光荣 赵蓓 +1 位作者 夏杰 吴献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14-1115,1118,共3页
目的通过对结肠癌术后放疗后结肠狭窄梗阻患者经电子结肠镜放置记忆自膨式镍钛合金内支架的体会,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内支架放置的可行性和规范。方法在明确狭窄位置等情况后,于电子结肠镜直视下放置记忆自膨式镍钛合金内支架,放置术后以... 目的通过对结肠癌术后放疗后结肠狭窄梗阻患者经电子结肠镜放置记忆自膨式镍钛合金内支架的体会,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内支架放置的可行性和规范。方法在明确狭窄位置等情况后,于电子结肠镜直视下放置记忆自膨式镍钛合金内支架,放置术后以中药治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随访6个月,获得满意效果。结果一次放置支架成功,放置后观察支架位置及膨胀正常,因排便仍不畅而加服中药承气汤后排便恢复正常,饮食及其他情况随之恢复,随访6个月余,各项指标正常,多次复查肿瘤标志物、结肠镜等均未见复发梗阻加重征象。结论对于结肠癌术后或(和)放疗后再次发生的结肠狭窄梗阻,可以将结肠镜和放射介入下放置内支架作为解除梗阻的次选方法之一提供给患者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支架 内镜治疗 结肠狭窄 结肠癌术后放疗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致结肠狭窄手术切除1例
7
作者 崔国亭 吕兆堃 《河北医学》 CAS 1996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致结肠狭窄手术切除1例(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解放军第152医院消化科崔国亭,吕兆堃患者,39岁,因间断性左腹部疼痛伴排便困难一年余入院。查体:神志清、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心... 子宫内膜异位症致结肠狭窄手术切除1例(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解放军第152医院消化科崔国亭,吕兆堃患者,39岁,因间断性左腹部疼痛伴排便困难一年余入院。查体:神志清、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心率78次/min。腹平软,左中下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 结肠狭窄 外科手术 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AHSCO引流管经肛门治疗直肠-乙状结肠狭窄
8
作者 赵景平 蒋德涛 高炳豪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1期63-64,共2页
目的评价应用PAHSCO引流管经肛门治疗直肠-乙状结肠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将例直肠一乙状结肠狭窄患者随机分为38例PAHSCO引流管治疗组和20例传统肛管治疗组,比较两组的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PAHSCO引流管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传统肛管... 目的评价应用PAHSCO引流管经肛门治疗直肠-乙状结肠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将例直肠一乙状结肠狭窄患者随机分为38例PAHSCO引流管治疗组和20例传统肛管治疗组,比较两组的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PAHSCO引流管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传统肛管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PAHSCO引流管经肛门治疗直肠-乙状结肠狭窄疗效可靠,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狭窄 治疗组 引流管 直肠 肛门 应用 术后并发症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AHSCO引流管经肛门治疗直肠-乙状结肠狭窄
9
作者 宁红岩 赵景平 蒋德涛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7期154-155,共2页
目的:评价应用PAHSCO引流管经肛门治疗直肠-乙状结肠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8例直肠-乙状结肠狭窄患者随机分为PAHSCO引流管治疗组48例和传统肛管治疗组2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PAHSCO引流管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传统肛... 目的:评价应用PAHSCO引流管经肛门治疗直肠-乙状结肠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8例直肠-乙状结肠狭窄患者随机分为PAHSCO引流管治疗组48例和传统肛管治疗组2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PAHSCO引流管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传统肛管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PAHSCO引流管经肛门治疗直肠-乙状结肠狭窄疗效可靠,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CO引流管 肛门 直肠-乙状结肠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乙状结肠狭窄1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俊斌 李昭铸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9-700,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狭窄 乙状结肠狭窄 腹泻症状 对症治疗 发热症状 进行性加重 新生儿期 精神不振
原文传递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后结肠狭窄 被引量:9
11
作者 管考平 刘树立 +2 位作者 叶茂 魏延栋 李龙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29-630,共2页
目的探讨脐部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后结肠狭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后结肠狭窄患儿7例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5例;降结... 目的探讨脐部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后结肠狭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后结肠狭窄患儿7例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5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4例,横结肠1例。7例患儿均成功实施经脐单切口腹腔镜结肠狭窄段切除,肠吻合。结果 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及常规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为55(45~100) min,术中出血量10~25 mL。术后7(5~9) d进流质饮食,8(7~10) d出院。术后随访6~12个月,患儿饮食排便正常,生长发育良好。结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下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后结肠狭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伤口瘢痕小等优点,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腹腔镜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 结肠狭窄
原文传递
结肠镜联合X线行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治疗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的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束庆文 谢玉珍 +3 位作者 侯亚峰 叶献词 钱爱玲 汪全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08-209,212,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X线行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治疗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结肠镜和X线透视引导下,对5例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的患者实施内镜下扩张与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一次性扩张与金属内支架... 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X线行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治疗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结肠镜和X线透视引导下,对5例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的患者实施内镜下扩张与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一次性扩张与金属内支架置入成功,腹痛、肠梗阻等症状均即刻解除,未出现肠道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患者置入支架后生存期为2~30个月。结论:结肠镜联合X线行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治疗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避免了肠造瘘,具有微创、安全、见效快等优点,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结肠狭窄 结肠梗阻 内镜 扩张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子宫畸形、乙状结肠狭窄合并慢传输型便秘一例
13
作者 宋惊喜 陈钰 +3 位作者 汪名飞 丁召 江从庆 钱群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1年第6期69-69,共1页
患者女,25岁,2010年09月15日因“大便排出困难8年,未解大便25天”入院。患者8年前出现月经期排便困难,经期后10天左右可恢复排便,偶可长期无便意及排便,伴轻度腹胀,不伴腹痛。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乙状结肠狭窄 双子宫畸形 排便困难 月经期 可恢复 患者 大便
原文传递
气囊扩张术治疗结肠癌术后狭窄1例
14
作者 刘俊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721-721,共1页
关键词 气囊扩张术 结肠 结肠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严重狭窄的钡剂造影方法及应用
15
作者 袁智勇 聂永红 +1 位作者 乔发刚 陆广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结肠狭窄 钡剂造影 临床应用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隔膜性狭窄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志平 王景福 +2 位作者 李宗凯 房志勤 董迎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58-759,共2页
关键词 结肠隔膜性狭窄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行皮瓣成形术治疗结肠造口狭窄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宏宇 张才全 +2 位作者 王子卫 付仲学 韩文妙 《腹部外科》 2005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结肠造口狭窄的新方法并初步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移行皮瓣成形术治疗10例结肠造口狭窄病人.结果10例病人均解除梗阻症状,造口恢复正常排便功能,随访1~2年无狭窄再发生.结论移行皮瓣成形术治疗结肠造口狭窄方法简单,效...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结肠造口狭窄的新方法并初步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移行皮瓣成形术治疗10例结肠造口狭窄病人.结果10例病人均解除梗阻症状,造口恢复正常排便功能,随访1~2年无狭窄再发生.结论移行皮瓣成形术治疗结肠造口狭窄方法简单,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口狭窄 移行皮瓣 成形术 初步评价 手术治疗 梗阻症状 排便功能 再发生 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造瘘口狭窄18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8
作者 费建东 雷杰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 :探讨结肠造瘘后造瘘口狭窄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18例结肠造瘘口狭窄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结肠造瘘口狭窄除 1例直肠破裂患者行狭窄部位切除 ,对端吻合 ,造瘘口关闭 ;1例因结肠癌多部位复发行结肠切... 目的 :探讨结肠造瘘后造瘘口狭窄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18例结肠造瘘口狭窄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结肠造瘘口狭窄除 1例直肠破裂患者行狭窄部位切除 ,对端吻合 ,造瘘口关闭 ;1例因结肠癌多部位复发行结肠切除 ,回肠右下腹重新造瘘外 ,余 16例患者均行狭窄切除 ,原位造瘘术 ,术后 3个月均内排便通畅 ,无一例复发。结论 :造瘘口狭窄的病因多见于造瘘口周围炎、造瘘口周围网膜或肠管疝、造瘘口周围出血或异物反应、原发造瘘口过小等因素。此外 ,造瘘管过短、造瘘肠管血运障碍、肿瘤复发等诸因素亦占一定比率。行造瘘口狭窄矫正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瘘口狭窄 临床资料 肠管损伤 血运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半结肠局限性狭窄4例误诊原因分析
19
作者 胡思林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6-67,共2页
左半结肠局限狭窄性改变为一种常见的X线征象,多见于结肠癌,良性狭窄较少。我院1975~1989年发现4例局限性良性狭窄,术前均误诊为癌。现报告如下。例1 男,20岁。下腹部胀痛1年伴血便2月余。查体:左下腹可触及一包块,质硬,不活动。肠鸣... 左半结肠局限狭窄性改变为一种常见的X线征象,多见于结肠癌,良性狭窄较少。我院1975~1989年发现4例局限性良性狭窄,术前均误诊为癌。现报告如下。例1 男,20岁。下腹部胀痛1年伴血便2月余。查体:左下腹可触及一包块,质硬,不活动。肠鸣音不活跃。大便潜血试验(+)。X线钡剂灌肠检查,发现降结肠下段有约5cm长的一段肠腔变窄,边缘欠光滑,局部粘膜增粗,紊乱。来见明显软组织包块影。X线印象:降结肠癌待排。手术见肿块位于降结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约5cm大小,质硬,欠规则。肠系膜下血管周围淋巴结肿大。切除肿块送病检。病理诊断:降结肠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狭窄 结肠疾病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谷氨酰胺和胰高糖素──胰岛素的全胃肠外营养对70%肝切除伴结肠狭窄鼠肝和肠道的影响
20
《国际外科学杂志》 1998年第2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胰高糖素 全胃肠外营养 胰岛素 肝切除术 结肠狭窄 酰胺 谷氨 肝再生 营养不良 肠道粘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