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APC治疗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的疗效探讨
1
作者
郑勇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5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的效果。方法100例(163枚息肉)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50例,83枚息肉)和对照组(50例,80枚息肉)。试验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的效果。方法100例(163枚息肉)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50例,83枚息肉)和对照组(50例,80枚息肉)。试验组患者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APC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息肉一次性切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中80枚息肉用高频电凝圈套联合APC切除一次完成,残端用氩离子进一步凝固直至息肉表面变白。对照组中65枚息肉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一次完成,残端用活检钳或热活检钳切除。试验组息肉一次性切除率96.39%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2例患者因广基息肉电凝切除后创面较深有少量出血,用钛夹夹住创面,未出现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3例患者术后有腹部胀痛不适等表现,经卧床休息1 d后完全缓解。对照组术后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有腹部胀痛不适等表现,经卧床休息1 d后完全缓解。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APC治疗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完整切除率得到有效提高,且并发症未明显增加,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扁平息肉
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
氩离子凝固术
并发症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对于结直肠扁平无蒂息肉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春华
刘伟斌
+1 位作者
张海星
李小青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1期110-111,共2页
目的:研究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对于结直肠扁平无蒂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结直肠扁平无蒂息肉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组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然后分别接...
目的:研究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对于结直肠扁平无蒂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结直肠扁平无蒂息肉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组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然后分别接受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及传统息肉电凝电切术。对比两组接受手术创面损伤程度、息肉标本完整性,以及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大便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切除息肉后切缘与病灶边缘距离均大于2 mm,经查实均为完全切除;研究组整体切除息肉54枚(80.60%),对照组33枚(5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黄色水样便及便血,经治疗后痊愈;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常规息肉电凝电切术均能有效切除息肉,但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更安全,术后创伤小、恢复快,无脏器损害,并发症少,其手术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
结
肠镜下黏膜切除术
结
直肠
扁平
无蒂
息肉
手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APC治疗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的疗效探讨
1
作者
郑勇强
机构
上海孟超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5期57-6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的效果。方法100例(163枚息肉)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50例,83枚息肉)和对照组(50例,80枚息肉)。试验组患者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APC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息肉一次性切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中80枚息肉用高频电凝圈套联合APC切除一次完成,残端用氩离子进一步凝固直至息肉表面变白。对照组中65枚息肉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一次完成,残端用活检钳或热活检钳切除。试验组息肉一次性切除率96.39%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2例患者因广基息肉电凝切除后创面较深有少量出血,用钛夹夹住创面,未出现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3例患者术后有腹部胀痛不适等表现,经卧床休息1 d后完全缓解。对照组术后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有腹部胀痛不适等表现,经卧床休息1 d后完全缓解。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APC治疗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完整切除率得到有效提高,且并发症未明显增加,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结直肠扁平息肉
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
氩离子凝固术
并发症
复发
Keywords
Flat colorectal polyps
Endoscopic high-frequency electrocoagulation with a snare device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Complications
Recurrence
分类号
R574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对于结直肠扁平无蒂息肉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春华
刘伟斌
张海星
李小青
机构
兴宁市人民医院
出处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1期110-111,共2页
基金
梅州市医药卫生科研课题项目(项目编号:2017-B-24)
文摘
目的:研究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对于结直肠扁平无蒂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结直肠扁平无蒂息肉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组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然后分别接受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及传统息肉电凝电切术。对比两组接受手术创面损伤程度、息肉标本完整性,以及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大便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切除息肉后切缘与病灶边缘距离均大于2 mm,经查实均为完全切除;研究组整体切除息肉54枚(80.60%),对照组33枚(5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黄色水样便及便血,经治疗后痊愈;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常规息肉电凝电切术均能有效切除息肉,但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更安全,术后创伤小、恢复快,无脏器损害,并发症少,其手术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电子
结
肠镜下黏膜切除术
结
直肠
扁平
无蒂
息肉
手术效果
分类号
R574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APC治疗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的疗效探讨
郑勇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对于结直肠扁平无蒂息肉治疗的研究
王春华
刘伟斌
张海星
李小青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