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辋川河引水输水渡槽结构性能评估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汪兴萌 卢亦焱 +1 位作者 金璐 雷东山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6-120,共5页
为全面了解辋川河引水输水渡槽的质量现状,保证渡槽的安全使用,对渡槽进行了质量检测与结构性能分析。通过对渡槽的检测,得到渡槽的外观缺陷、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碳化深度和钢筋锈蚀等参数,随后利用这些参数建立ANSYS有限元计算模型,分... 为全面了解辋川河引水输水渡槽的质量现状,保证渡槽的安全使用,对渡槽进行了质量检测与结构性能分析。通过对渡槽的检测,得到渡槽的外观缺陷、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碳化深度和钢筋锈蚀等参数,随后利用这些参数建立ANSYS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渡槽各控制截面内力值。通过将分析结果与渡槽结构极限承载力相比较,可知槽身各截面的承载能力不足,后期使用需进行加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辋川河引水输水渡槽 质量检测 结构性能评估 ANSYS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役桥梁结构性能评估及全寿命维护加固决策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军 陈国平 《公路与汽运》 2007年第2期92-94,共3页
针对我国现役桥梁结构性能评估和维护加固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性参数评估桥梁结构安全性能和基于全寿命造价对现役桥梁结构维护加固进行决策等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现役桥梁结构安全评估、维护加固决策管理系统,以用更合理的... 针对我国现役桥梁结构性能评估和维护加固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性参数评估桥梁结构安全性能和基于全寿命造价对现役桥梁结构维护加固进行决策等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现役桥梁结构安全评估、维护加固决策管理系统,以用更合理的桥梁结构安全性能评估系统和全寿命造价思想指导桥梁后期维护加固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结构性能评估 全寿命 维护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方法的结构性能评估与优化设计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祝博 邱宇 +3 位作者 张博文 张培宣 邱志平 李云龙 《人工智能》 2023年第1期88-100,共13页
结构是产品安全性的重要保障,随着土木、航空、航天、船舶等工程领域的迅猛发展,结构设计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在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代,智能方法与结构设计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其优势解决传统方法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是国内... 结构是产品安全性的重要保障,随着土木、航空、航天、船舶等工程领域的迅猛发展,结构设计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在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代,智能方法与结构设计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其优势解决传统方法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是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们愈发关注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丰富,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研究思,路和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本文聚焦于工程结构设计领域,针对结构性能评估、不确定性分析了回顾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智能优化 结构性能评估 不确定性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T桥梁静动力荷载试验与结构性能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罗章华 任腾先 +1 位作者 张泽文 朱剑锋 《市政技术》 2019年第5期87-91,共5页
笔者在桥梁静动载试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厦门集美大桥BRT桥梁进行了静动载试验,得到了该桥梁的内力、变形(应变)及其自振频率和冲击系数,并将试验数据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BRT桥梁静载试验荷载效率系数满足规范要... 笔者在桥梁静动载试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厦门集美大桥BRT桥梁进行了静动载试验,得到了该桥梁的内力、变形(应变)及其自振频率和冲击系数,并将试验数据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BRT桥梁静载试验荷载效率系数满足规范要求;控制截面实测挠度和应变均小于计算值;实测振型与有限元计算振型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实测频率值均大于计算值,同时实测冲击系数平均值小于计算值,表明该桥梁结构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处于良好的弹性工作状态,结构承载能力及正常使用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T桥梁 静动力荷载试验 荷载效率系数 冲击系数 结构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高速公路简支连续梁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廖青峰 《北方交通》 2024年第10期10-13,共4页
为评估连续梁的结构性能,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估方法,确定了连续梁结构性能的相关指标,得到连续梁结构性能的综合评价值。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简支连续梁的综合评估结果。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为评估连续梁的结构性能,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估方法,确定了连续梁结构性能的相关指标,得到连续梁结构性能的综合评价值。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简支连续梁的综合评估结果。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高速公路简支连续梁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能够充分考虑各指标间的关系,综合评估连续梁的结构性能,为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模糊综合评价 简支连续梁 结构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腐蚀作用的钢框架结构连续性倒塌分析
6
作者 黄莺 李嘉晨 +2 位作者 朱彦飞 潘柳景泰 杜树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28,共8页
为研究大气环境长期作用下钢框架结构的抗连续性倒塌性能,建立钢结构时变腐蚀模型预测构件截面面积和力学性能随服役时间的退化情况,并以一栋处于Ⅲ级大气腐蚀环境中的多层钢框架建筑为研究对象,在服役期内的不同阶段对其进行Pushdown... 为研究大气环境长期作用下钢框架结构的抗连续性倒塌性能,建立钢结构时变腐蚀模型预测构件截面面积和力学性能随服役时间的退化情况,并以一栋处于Ⅲ级大气腐蚀环境中的多层钢框架建筑为研究对象,在服役期内的不同阶段对其进行Pushdown分析。将塑性荷载系数、极限荷载系数和最大竖向位移作为结构抗倒塌能力的评价指标,通过灵敏度分析得到不同材料参数对各指标的影响情况,并基于回归分析拟合评价指标随体积损失率的退化规律。结果表明:腐蚀会导致钢框架的承载力和延性发生退化,其中延性的劣化更加明显;承载力指标的退化主要归因于材料强度的降低和构件截面面积的减少,延性指标的退化主要与材料断裂应变的减小有关;评价指标与结构体积损失率之间有较强的线性关系,可基于此对其退化情况进行定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连续性倒塌 大气腐蚀 Pushdown分析 结构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再利用检测评估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丁印成 《低温建筑技术》 2019年第10期121-124,共4页
在既有桥梁改扩建建设过程中,桥梁构件再次利用,需要对构件的结构承载能力、耐久性等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在全面掌握桥梁构件的基本情况,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后,在进行是否再次利用的决策;在桥梁构件拆解之后,应该对桥梁构件进行再一... 在既有桥梁改扩建建设过程中,桥梁构件再次利用,需要对构件的结构承载能力、耐久性等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在全面掌握桥梁构件的基本情况,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后,在进行是否再次利用的决策;在桥梁构件拆解之后,应该对桥梁构件进行再一次检测、评估,为后续构件利用的设计、施工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检测 结构性能评估 结构构件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级拱桥斜拉扣挂施工扣索松索顺序优化方案研究
8
作者 李贵汉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11期86-88,共3页
为确保钢管混凝土拱桥斜拉扣挂施工中松索过程的安全、效率与精确性,文章以采用斜拉扣挂法施工的钢管混凝土拱桥为背景,基于Midas Civil软件构建了包括钢管混凝土拱桥、钢绞线扣索及侧缆风的三维空间结构模型,模拟分析两岸对称逐级松索... 为确保钢管混凝土拱桥斜拉扣挂施工中松索过程的安全、效率与精确性,文章以采用斜拉扣挂法施工的钢管混凝土拱桥为背景,基于Midas Civil软件构建了包括钢管混凝土拱桥、钢绞线扣索及侧缆风的三维空间结构模型,模拟分析两岸对称逐级松索和两岸对称跨级松索这两种松索顺序对拱桥结构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两种松索顺序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扣索松索达到索力峰值的50%时,两种松索顺序均存在较大过程变形和施工风险,而当扣索松索控制在10%~30%的索力时,其变形量可维持在安全阈值内;相较于两岸对称逐级松索,两岸对称跨级松索在过程应力和线形偏差上均表现更佳,能更有效地保证施工安全与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松索顺序 有限元分析 结构性能评估 拱圈线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建筑性能化隔震设计方法初探 被引量:5
9
作者 谢沐玄 潘晴炜 +1 位作者 李轩 卢文胜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6-214,共9页
历次地震中,历史建筑的不同震害往往伴随着历史文物价值不同程度的丧失.在城市功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中,有必要针对已损伤老化的历史建筑结构,采取合理的加固改造措施,以实现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本文提出性能化隔震的两阶段设计方法... 历次地震中,历史建筑的不同震害往往伴随着历史文物价值不同程度的丧失.在城市功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中,有必要针对已损伤老化的历史建筑结构,采取合理的加固改造措施,以实现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本文提出性能化隔震的两阶段设计方法,即首先对历史建筑进行性能评估,明确其保护需求;再依据主体结构、关键非结构构件以及隔震层构件的性能指标进行性能化隔震设计,满足设定的性能需求.结合两幢典型历史建筑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性能化隔震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性能化隔震 结构性能评估 关键非结构构件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利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前期工作流程研究
10
作者 丁印成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第11期46-48,63,m0008,共5页
在既有桥梁改扩建建设过程中,桥梁构件再次利用,需要对构件的结构承载能力、耐久性进行检测和评估掌握桥梁构件是否能够满足改扩建桥梁的承载能力、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同时需要考虑桥梁构件拆解、运输、存储、检验、吊装、架设等施工... 在既有桥梁改扩建建设过程中,桥梁构件再次利用,需要对构件的结构承载能力、耐久性进行检测和评估掌握桥梁构件是否能够满足改扩建桥梁的承载能力、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同时需要考虑桥梁构件拆解、运输、存储、检验、吊装、架设等施工过程中可能对桥梁构件造成的损伤,确定构件整体的利用效率,进行构件再次利用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比选,确定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桥梁改扩建 结构性能评估 结构构件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桥梁加固技术与应用研究
11
作者 翟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9期113-11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钢筋混凝土桥梁加固技术与应用。通过对加固技术进行概述,包括加固定义与分类,材料与技术选择。进一步探讨了加固设计与计算,包括结构评估与需求分析,加固方案设计,以及加固计算方法与实例。本研究还通过案例分析,分享了... 本研究旨在探索钢筋混凝土桥梁加固技术与应用。通过对加固技术进行概述,包括加固定义与分类,材料与技术选择。进一步探讨了加固设计与计算,包括结构评估与需求分析,加固方案设计,以及加固计算方法与实例。本研究还通过案例分析,分享了一些成功的加固案例,同时总结了失败案例的教训。结构性能评估方面,着重探讨了监测与数据收集,以及加固效果的分析与评价。最后,对钢筋混凝土桥梁加固技术的应用前景与挑战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建议与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梁 加固技术 结构性能评估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financial risk assessment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s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巧云 朱宏平 樊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425-1436,共12页
Engineering facilities subjected to natural hazards(such as winds and earthquakes) will result in risk when any designed system(i.e.capacity) will not be able to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d(i.e.demand).Risk might be... Engineering facilities subjected to natural hazards(such as winds and earthquakes) will result in risk when any designed system(i.e.capacity) will not be able to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d(i.e.demand).Risk might be expressed either as a likelihood of damage or potential financial loss.Engineers tend to make use of the former(i.e.damage).Nevertheless,other non-technical stakeholders cannot get useful information from damage.However,if financial risk is expressed on the basis of probable monetary loss,it will be easily understood by all.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methodologies which communicate the system capacity and demand to financial risk,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 was applied in a 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context to do hazard analysis,structural analysis,damage analysis and loss analysis of a reinforced concrete(RC) frame structure.And the financial implications of risk were expressed by expected annual loss(EAL).The 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 proposed is applicable to any engineering facilities and any natural hazards.It is shown that the results from the IDA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overall financial risk exposure to earthquake hazard for a given constructed facility.The computational IDA-EAL method will enable engineer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long-term financial implications in addi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cost.Consequently,it will help stakeholders make deci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PBEE)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IDA) seismic risk analysis expected annual loss (EAL) seismic financial ris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Bridges Structures
13
作者 Diego Jesus de Souza Elaine Souza dos Santos +4 位作者 Eric Pianizolli Flor Gabriel Pereira Marinho Giovana Costa Reus Heloise Cristine Cezario Leticia Andrade Camara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Bridges are important elements in road system and can influence the entire economy of cities and region. Usually, these structures have high financial investments for their constructions, in this way, maintenance and ... Bridges are important elements in road system and can influence the entire economy of cities and region. Usually, these structures have high financial investments for their constructions, in this way, maintenance and conservation become so important. Inspection is a technical activity that covers several operations, includ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examination; final performance report, other operations may be necessary, such as maintenance work, recovery, strengthening and rehabilitation. Technical examination together with some test methods allows a critical and parametric judgment of the bridge performance by minimizing the subjectivity of visual evaluations, and permits a more detailed diagno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ology to perform tests to complement the assessment recommended by DNIT (Brazilian National Department of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which consists only on a visual judgment. This approach provides technical basis to classify the bridges as its need and urgency of mainte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destructive testing BRIDGES concrete dur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Based on the Probabilities
14
作者 Mohsen Javan Pour Panam Zarfam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1年第2期154-162,共9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tical foundation for probability-based formats for seismic design and assessment of structures. These formats are designed to be suitable for code and guideline implementation. The framewor...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tical foundation for probability-based formats for seismic design and assessment of structures. These formats are designed to be suitable for code and guideline implementation. The framework rests on non-linear, static seismic analysis. The formats can be used to ensure that the structural seismic design can be expected to satisfy specified probabilistic performance objectives, and perhaps (more novel) that it does so with a desired, guaranteed degree of confidence. Performance objectives are presumed to be expressed as the annual probability of exceeding a structural performance level. Structural performance levels are in turn defined as specified structural parameters (e.g., ductility, strength, maximum drift ratio, etc.) reaching a structural limit state (e.g. onset of yield, collapse, etc.). The degree of confidence in meeting the specified performance objective may be quantified through the upper confidence bound on the (uncertain) probability. In order to make such statements, aleatory (random) uncertainty and epistemic (knowledge limited) uncertainty must be distinguished. The single seismic design foundation can be formatted into the alternative conventional design methods such as LRFD design and fragility-hazard design. Versions of the new developments reported here are already in place in recently completed seismic guide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PROBABILITY performance SEISMIC uncertain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