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的社会结构压力分析
1
作者 吕娟萍 许丹 周振祝 《文教资料》 2024年第4期50-53,共4页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的社会动员卓有成效,其原因除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外,亦有根据地的社会因素,其中核心之一是根据地的社会结构压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的社会结构压力主要表现为人口大增长后...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的社会动员卓有成效,其原因除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外,亦有根据地的社会因素,其中核心之一是根据地的社会结构压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的社会结构压力主要表现为人口大增长后的土地集中与高租利,这一社会因素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在湘鄂川黔边区社会动员的成功,并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 社会结构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压力、霸权正当性与制衡行为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丰 《国际政治科学》 2009年第3期1-35,173,共36页
均势理论认为,面对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威胁,主要大国倾向于采取以军备和结盟为主要手段的制衡行为。然而,国际关系史中也不乏制衡迟缓甚至缺位的案例。大国制衡霸权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应对霸权的策略为何会有差异?... 均势理论认为,面对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威胁,主要大国倾向于采取以军备和结盟为主要手段的制衡行为。然而,国际关系史中也不乏制衡迟缓甚至缺位的案例。大国制衡霸权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应对霸权的策略为何会有差异?本文以结构压力和霸权正当性为自变量,解释了大国制衡行为的生成机制及其强弱变化的原因,强调霸权正当性对制衡行为的抑制或加强作用。文章认为,有关制衡行为的研究,为现实主义内部的均势理论和霸权理论两个分支提供了结合点。在单极体系下,有关霸权正当性的研究,对于理解霸权衰落和新兴大国崛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压力 霸权正当性 制衡 均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结构压力下的农民理性:“零存整取”的人情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文江 马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77,共11页
人情消费与乡村社会秩序是一种共生共长的文化现象,人情消费高低涨落与地方社会的文化、伦理及社会秩序密切关联。调查显示,西北地区的高人情消费是乡村社会为了应对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带来的家庭再生产难题... 人情消费与乡村社会秩序是一种共生共长的文化现象,人情消费高低涨落与地方社会的文化、伦理及社会秩序密切关联。调查显示,西北地区的高人情消费是乡村社会为了应对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带来的家庭再生产难题,利用自身文化传统和乡村社会秩序形成的“零存整取”的人情实践,是一种理性化的行为后果,更是农民智慧的现实体现。在此过程中,乡村社会形成了根植于乡村社会文化传统、服务家庭和社会再生产、嵌入市场经济的乡村社会居民新理性。同时,通过党建引领乡村社会,使得融入市场规则的乡村社会实现了社会秩序与文化再造。因此,从社会结构与农民行动互动的视角理解西北地区高人情消费的现象,可以充分尊重和有效利用乡村社会的文化传统和农民群众的实践成果,有利于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促进乡村社会有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结构压力 人情消费 农民理性 文化传统 乡村社会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压力、联盟承诺和亚太地区秩序
4
作者 袁伟华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第2期56-63,共8页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崛起进程给美国和亚太地区各国带来了越来越大的结构压力。在这种结构压力之下,美国强化了对亚太盟友的联盟承诺,以图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但是,美国的联盟承诺不仅造成了中国等国的安全压力,更重要的是,鼓...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崛起进程给美国和亚太地区各国带来了越来越大的结构压力。在这种结构压力之下,美国强化了对亚太盟友的联盟承诺,以图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但是,美国的联盟承诺不仅造成了中国等国的安全压力,更重要的是,鼓励其盟友采取侵略性政策,造成了亚太地区的秩序动荡。因此,结构压力和联盟承诺不仅是近期亚太地区危机的根源,而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都将影响亚太地区的秩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压力 联盟承诺 亚太地区秩序 权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压力视阈下中国的东亚利益与战略选择
5
作者 祝宇雷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前,中国主要面临来自国际体系结构的压力和东亚地区结构的压力,两者相比较而言,地区结构压力大于国际结构压力。因此,针对当前中国周边的环境形势和目前中国东亚战略的需求,中国需要在理性考虑自身利益的基础之上妥善地应对在国际体... 目前,中国主要面临来自国际体系结构的压力和东亚地区结构的压力,两者相比较而言,地区结构压力大于国际结构压力。因此,针对当前中国周边的环境形势和目前中国东亚战略的需求,中国需要在理性考虑自身利益的基础之上妥善地应对在国际体系中面临着的结构压力。一方面要立足于自身利益,以此为出发点与东亚国家展开交往互动,另一方面要区分中美关系与中国和东亚国家的关系,并要对国际体系中所面临的结构压力做出适当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 结构压力 中国 东亚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压力是国家间互动造就的
6
作者 徐进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7-108,162,163,共24页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围绕体系与单元的关系形成了体系决定论和单元决定论两大阵营。作者提出了一个弱结构现实主义理论框架,旨在重新思考体系与单元之间的关系。弱结构现实主义既反对结构现实主义的绝对结构选择,也反对还原理论的绝对单元...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围绕体系与单元的关系形成了体系决定论和单元决定论两大阵营。作者提出了一个弱结构现实主义理论框架,旨在重新思考体系与单元之间的关系。弱结构现实主义既反对结构现实主义的绝对结构选择,也反对还原理论的绝对单元选择,试图走出“第三条道路”。弱结构现实主义在遵循结构现实主义一系列基本假定(国家是理性行为体这一点除外)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理论,主张体系必须通过结构压力才能驱动单元,结构压力是一个变量而非常量。结构压力的变化是国家间互动造就的。这样,弱结构现实主义就恢复了单元的能动性,形成了一个单元与体系双向互动的模型。相较于结构现实主义,弱结构现实主义可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较长时段内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国家间关系变化;相较于还原理论,弱结构现实主义更加有助于我们理解较长时段内大国关系发展的整体性趋势。弱结构现实主义既反对结构现实主义特别是进攻性现实主义对大国政治悲剧的命定式论断,也反对还原理论特别是大战略理论寄望于个人或团体能一举扭转大国政治悲剧的愿望式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压力 结构现实主义 结构现实主义 体系理论 还原理论
原文传递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二叠系剩余压力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
7
作者 赵莹彬 韩向义 +6 位作者 于函 潘清华 淡伟宁 窦连彬 古强 刘丹丹 罗静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5年第2期28-38,共11页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仅S20井、W23井和W53井等少数井在二叠系上石盒子组钻遇气藏,气藏分布及成藏规律不明。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从成藏动力学角度出发,分析上石盒子组压力结构及其剩余压力发育特征,并分析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结果表明,纵向上...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仅S20井、W23井和W53井等少数井在二叠系上石盒子组钻遇气藏,气藏分布及成藏规律不明。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从成藏动力学角度出发,分析上石盒子组压力结构及其剩余压力发育特征,并分析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结果表明,纵向上,气藏的发育和富集程度受控于压力结构类型,天然气在突变型压力结构内部相对低压区带富集程度最高;过渡型压力结构为顶面弱突变特征,在有利构造背景下的圈闭中亦可成藏,其富集程度次之;渐变型压力结构天然气可以突破其顶界面向上运移,保存条件差,不利于气藏形成。平面上,气藏分布与剩余压力的变化趋势密切相关,首先太原组与上石盒子组的源储压差为油气二次运移提供动力,压差值越大动力越充足,与断层相匹配有利于纵向输导成藏;其次气藏分布于上石盒子组有利构造背景下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路径上的圈闭中,即剩余压力高值背景下的相对低值区。该研究对文安斜坡上石盒子组有利勘探靶区优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安斜坡 上石盒子组 压力结构类型 剩余压力 富集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压力与进程动力:中国和平崛起的体系层次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青建 张凯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7-65,共9页
冷战结束之后,中国的和平发展面临着美国单级霸权试图遏制中国的实力增长和全球战略空间的扩展、美国与其盟友联合对付中国、美国的制度霸权对中国的国际选择和行动的制约以及美国假手周边邻国和国家集团遏制中国崛起的多种结构性压力... 冷战结束之后,中国的和平发展面临着美国单级霸权试图遏制中国的实力增长和全球战略空间的扩展、美国与其盟友联合对付中国、美国的制度霸权对中国的国际选择和行动的制约以及美国假手周边邻国和国家集团遏制中国崛起的多种结构性压力。面对这些压力,中国有效利用了单极国际体系的多层次性、"多强"利益的多元化所形成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分化和组合以及"多强"对单极霸权的挑战等结构特点,在与美国、周边邻国以及域外国家和国家集团互动的国际体系进程中,规避了单级国际体系的结构性压力,正在逐步走向和平崛起。今后,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其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会进一步增加。因此,保持多层次互动进程的良性发展和持续性将是中国规避单级体系结构性压力,实现和平崛起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压力 进程动力 中国和平崛起 体系分析
原文传递
高压阀门压力自密封结构设计与分析
9
作者 缪克在 吴超俊 +2 位作者 孙志民 李海聪 黄俊荣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24年第6期48-51,共4页
压力自密封结构在高压阀门中应用广泛,但缺少对其整体与各部件的系统性校核验算。介绍了高压阀门压力自密封结构涉及的产品设计标准、结构原理与设计特征,较完整地阐述了组成高压阀门压力自密封结构的阀体颈部、阀盖、间隔环、分段支撑... 压力自密封结构在高压阀门中应用广泛,但缺少对其整体与各部件的系统性校核验算。介绍了高压阀门压力自密封结构涉及的产品设计标准、结构原理与设计特征,较完整地阐述了组成高压阀门压力自密封结构的阀体颈部、阀盖、间隔环、分段支撑环、密封垫等关键部件及接触面的强度计算与应力分析,可为高压阀门压力自密封结构的设计与验证、承受最低应力提供技术指导,以提高压力自密封结构的安全完整性和密封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门 高压 压力自密封结构 设计 强度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压力、资源动员与极端组织的攻击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永彪 武兵科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0-122,158-159,共33页
结构压力和极端组织的资源动员是影响极端组织攻击策略选择和转变的主要因素。当结构压力较小时,在资源动员中,极端组织的框架建构限定了其动员的目标群体。当其架构叙事得到具体落实与实践时,能有效地吸引动员的目标群体。在实际参与中... 结构压力和极端组织的资源动员是影响极端组织攻击策略选择和转变的主要因素。当结构压力较小时,在资源动员中,极端组织的框架建构限定了其动员的目标群体。当其架构叙事得到具体落实与实践时,能有效地吸引动员的目标群体。在实际参与中,社会关系网络与空间环境会影响其大规模动员的效果。不同的目标对象存在群体性社会与网络化社会两种社会关系网络基础,同时空间环境对动员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因此,架构叙事和实践情况、社会关系网络与空间环境是影响极端组织大规模动员及其实力增长的主要因素,任何单一因素都不能充分予以解释。结构压力的增强会限制极端组织资源动员能力和攻击策略的选择。当结构压力出现实质性增强时,极端组织一般难以正面对抗,出于理性考虑,其最终会选择不对称策略。从极端组织的类型出发有助于理解复杂的极端主义现象。因此,在制定反恐策略时,需根据不同类型的极端组织,从影响其动员的各个环节进行处理与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组织 攻击策略 结构压力 资源动员
原文传递
黄土的结构强度及其与结构屈服压力的关系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立 李靖 +1 位作者 王俊卿 李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5-899,共5页
通过高压固结试验,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求取黄土的结构屈服压力;通过直剪试验获得黄土的结构强度,并分析其与结构屈服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降低,结构屈服压力的增量要大于结构强度;结构强度增量同结构屈服压力... 通过高压固结试验,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求取黄土的结构屈服压力;通过直剪试验获得黄土的结构强度,并分析其与结构屈服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降低,结构屈服压力的增量要大于结构强度;结构强度增量同结构屈服压力增量呈线性相关关系;在施加正应力和水平剪应力的共同作用下,黄土的结构在正应力还没有达到结构屈服压力时就开始出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黄土 结构强度 结构屈服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镇凹陷地层压力结构体系 被引量:12
12
作者 曾治平 刘魁元 +1 位作者 宋国奇 黄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21,共4页
车镇凹陷普遍存在异常高压,凹陷内不同次级洼陷压力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利用钻井泥浆、测井和试油等资料,分析了车镇凹陷不同洼陷的地层压力结构特征。在单井垂向上,地层压力系统可划分为上部静水压力系统、中部异常高压系统和底部常... 车镇凹陷普遍存在异常高压,凹陷内不同次级洼陷压力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利用钻井泥浆、测井和试油等资料,分析了车镇凹陷不同洼陷的地层压力结构特征。在单井垂向上,地层压力系统可划分为上部静水压力系统、中部异常高压系统和底部常压系统。在二维剖面上,根据压力的分布可划分为外环常压系统、中环异常高压系统和内环超压系统。结合点面体地层压力结构研究发现,在车镇凹陷套尔河洼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中下亚段形成独立的超压封存箱型压力结构体系,顶部由沙三段中下亚段的洪泛面形成封盖,侧向由岩性及岩性相变形成封隔。车镇凹陷地层压力结构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烃源岩分布范围以及构造断裂活动。在洼陷之间存在沟通深层超压断裂体系则容易形成低幅他源压力结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地层压力结构 封存箱 他源 车镇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沾化凹陷压力结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3
作者 邱贻博 王永诗 +1 位作者 高永进 贾光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31,共8页
根据东营、沾化凹陷的实测地层压力的统计、泥岩声波时差测井响应以及超压剖面发育特征的研究,将东营、沾化2个凹陷的超压划分为单一强超压和复合超压2种超压系统。单一强超压系统分布在东营凹陷,纵向上发育1个超压系统(沙三—沙四段),... 根据东营、沾化凹陷的实测地层压力的统计、泥岩声波时差测井响应以及超压剖面发育特征的研究,将东营、沾化2个凹陷的超压划分为单一强超压和复合超压2种超压系统。单一强超压系统分布在东营凹陷,纵向上发育1个超压系统(沙三—沙四段),超压系统发育规模大、分布范围广、超压幅度强,压力系数可达2.0。复合超压系统分布在沾化凹陷,纵向上发育3个超压系统,上超压系统位于沙一段,超压幅度较弱,最大压力系数不超过1.4;中超压系统位于沙三段,超压幅度较强,压力系数可达到1.8;下超压系统位于沙四下亚段,超压幅度也较强。压力结构的差异性与烃源岩的发育层系、热演化的程度、压力封闭层的分布以及断裂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沾化凹陷 超压系统 压力结构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地层压力结构与油气的分布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红军 黄晓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2-245,共4页
地层压力分隔化是由于沉积物在 成岩演化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如沉积 速率、沉积物类型以及成岩作用的 影响,使地层中的流体压力 梯度呈现出随深度变化不连续的一 种现象。根据地层压力梯度 的变化可以划分地层的压力结构。压力分隔化在... 地层压力分隔化是由于沉积物在 成岩演化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如沉积 速率、沉积物类型以及成岩作用的 影响,使地层中的流体压力 梯度呈现出随深度变化不连续的一 种现象。根据地层压力梯度 的变化可以划分地层的压力结构。压力分隔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油 气在地层中的聚集与分布。本文通 过对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油气藏 实例分析来说明地层压力结构对油 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结构 塔里木盆地 油气分布 地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冲的迷思:结构压力、战略认知与2010年以来日本对华外交战略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美姣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13,128,共17页
2010年是二战后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节点,中日在国际政治中的身份和地位都发生了关键转换,这种变化对日本产生了重要冲击,日本对华外交战略的特征和形态及其战略抉择背后的国际政治逻辑逐渐引起了学界关注。本... 2010年是二战后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节点,中日在国际政治中的身份和地位都发生了关键转换,这种变化对日本产生了重要冲击,日本对华外交战略的特征和形态及其战略抉择背后的国际政治逻辑逐渐引起了学界关注。本文以新古典现实主义为理论基点,并在此基础上搭建新的分析模型,提取出结构压力和战略认知两大核心变量,结合2010年以来日本对华外交战略的发展历程,从体系、国家、个人三个分析层次阐释了日本对华外交战略产生及演变的机理。通过前景—威胁理论的分析可以得知,自2010年以来,日本并没有在中美两国之间对冲,结构压力的增强和战略认知的变化促使其采取了明确且坚定地追随美国制衡中国的国家战略,获得美国安全保障超过了日本对中日经贸合作收益的期待。中美战略竞争升级和中国的迅速发展刺激了日本所谓的地缘恐惧感,中国在处理中日关系中协调日本“对冲”空间存在的条件并不充分。在中国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及践行全球发展倡议的进程下,中日需进一步增强战略互信,求同存异,努力构建中日关系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战略 地缘政治 新古典现实主义 结构压力 战略认知
原文传递
中国铁路机车司机工作压力源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玉 苏文胜 谭春燕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48-52,共5页
对中国机车司机面临的工作压力进行研究,因近年发生的多起人因恶性铁路安全事故而显得紧迫。在对上海、北京等10个铁路局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SPSS和AMOS分析,最终构建的中国机车司机工作压力源结构模型包括8个因素:工作环境、工作负... 对中国机车司机面临的工作压力进行研究,因近年发生的多起人因恶性铁路安全事故而显得紧迫。在对上海、北京等10个铁路局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SPSS和AMOS分析,最终构建的中国机车司机工作压力源结构模型包括8个因素:工作环境、工作负荷、角色冲突、组织管理、管理行为、事业发展、人际关系以及工作与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压力 机车司机 压力结构 中国铁路 压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旋流器能耗机制与节能原理研究 Ⅵ.低能耗旋流器压力场结构及能耗降减原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褚良银 陈文梅 +1 位作者 李晓钟 刘培坤 《化工机械》 CAS 1999年第1期5-9,共5页
对低能耗水力旋流器内的湍动压力场的时均结构与脉动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低能耗旋流器中的压力场结构与普通旋流器内的相比,无论是压力场的时均结构还是脉动结构都有较大区别,并就此探讨了旋流器内能耗降减的机理,最后提... 对低能耗水力旋流器内的湍动压力场的时均结构与脉动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低能耗旋流器中的压力场结构与普通旋流器内的相比,无论是压力场的时均结构还是脉动结构都有较大区别,并就此探讨了旋流器内能耗降减的机理,最后提出了水力旋流器单元操作过程中能耗降减的原理与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能量耗损 节能 压力结构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人际交往中的结构性压力及其策略选择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建国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9-115,共7页
在传统中国社会里,儒家道德伦理体系是按照主-从关系来设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由此形成了中国人人际交往中的偏正人际关系结构,它使得中国人人际交往面临着巨大的结构性压力。为了化解这种结构性压力,中国人既采取替代、强迫或暴力、减... 在传统中国社会里,儒家道德伦理体系是按照主-从关系来设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由此形成了中国人人际交往中的偏正人际关系结构,它使得中国人人际交往面临着巨大的结构性压力。为了化解这种结构性压力,中国人既采取替代、强迫或暴力、减少需求或放弃等多种多样的普适性策略,更发展出了人格屈从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行为策略。在所有这些策略中,人格屈从最具中国特色,也被中国人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国社会里一种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现代意识的逐渐深入人心,代表传统社会的偏正人际关系结构将会逐渐被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结构所取代,人际关系和交往将会逐渐变得更加平等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交往 结构压力 偏正结构 策略选择 人格屈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油气系统中、新生界的流体压力结构和油气成藏机制 被引量:38
19
作者 周兴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51-361,共11页
库车油气系统中、新生界流体压力纵向结构可分为台阶式、中凸式、均斜式 3种类型。平面分布可分两个带 3个区 :北带主要是台阶式压力结构分布区 ,南带的大部分是中凸式压力结构分布区 ,南带的南缘为均斜式压力结构分布区 ,构成不同类型... 库车油气系统中、新生界流体压力纵向结构可分为台阶式、中凸式、均斜式 3种类型。平面分布可分两个带 3个区 :北带主要是台阶式压力结构分布区 ,南带的大部分是中凸式压力结构分布区 ,南带的南缘为均斜式压力结构分布区 ,构成不同类型的封存箱。这种压力结构分异主要是喜玛拉雅晚期 ( 5Ma)天山向南强烈推挤造成的 ;喜玛拉雅早期 ,整个油气系统压力结构大体是一致的 ,深浅层基本为正常压力 ,也即均为均斜式压力结构分布区。喜玛拉雅早、晚期的流体压力封存箱规模不等 ,油气运聚的环境不同 ,因而不同时期、不同地带具有各不相同的油气成藏机制。初步可概括为 3种机制和 3种成藏模式 :早期封存箱内成藏机制———牙哈模式 ;晚期封存箱内成藏机制———克拉苏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油气系统 流体压力 压力结构 成藏机制 封存箱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结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苏朝霞 郑英军 杨文圣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第9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探索性研究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源的结构,并进一步对压力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方法使用工作压力问卷对上海市的406位知识型员工进行测查。结果工作压力源的第二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后4个因子(工作自主性、角色压力、工作... 目的探索性研究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源的结构,并进一步对压力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方法使用工作压力问卷对上海市的406位知识型员工进行测查。结果工作压力源的第二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后4个因子(工作自主性、角色压力、工作负荷、工作决策)的题目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达0.54、0.55、0.70和0.75。相对男性、女性被试的角色压力(比如角色模糊)比较高(B=0.16,P=0.03);就工作时间而言,工作时间越长的被试感觉到的工作自主性方面的压力(B=-0.17,P=0.06)和角色压力的压力越大(B=-0.30,P=0.00)。结论①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压力来源主要有工作自主性、角色压力、工作负荷和工作决策等4个方面;②男女性的工作压力源存在显著差异,女性角色压力上显著高于男性;③服务年限对工作压力影响显著,工作年限越长,员工的工作自主性方面的压力和角色压力的压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压力结构 工作压力 问卷测查 知识型员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