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能降耗大趋势下的日本铁路车辆结构减重设计
1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2年第8期138-141,共4页
随着技术的发展,铁路车辆的动力性能、安全性等显著提升。但由于新设备的安装和碰撞安全设计的引入,车辆重量会随之增加,这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也相应加大。为减轻车辆重量,降低能源消耗,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开发一种通... 随着技术的发展,铁路车辆的动力性能、安全性等显著提升。但由于新设备的安装和碰撞安全设计的引入,车辆重量会随之增加,这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也相应加大。为减轻车辆重量,降低能源消耗,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开发一种通过结构优化减轻车辆重量的方法,以在确保车辆性能和安全性的同时,实现车体结构的轻量化。文章将对此方法及其实例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车辆 结构减重 节能降耗 结构优化法 设计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万吨级穿梭油船结构减重设计与EEDI影响评估
2
作者 许东方 苏宇 叶步永 《造船技术》 2023年第6期12-16,共5页
以15万吨级穿梭油船为例,提出一种可有效减少船体空船重量的设计方案,并评估船体减重对能效设计指数(EEDI)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母型船相比,设计船的空船重量减少1464 t;设计船将减重用于增加货物载重量,其EEDI可降低约1.0%。该穿梭油船... 以15万吨级穿梭油船为例,提出一种可有效减少船体空船重量的设计方案,并评估船体减重对能效设计指数(EEDI)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母型船相比,设计船的空船重量减少1464 t;设计船将减重用于增加货物载重量,其EEDI可降低约1.0%。该穿梭油船的结构减重方案与可靠性评估方法可为同类型船舶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梭油船 结构减重 可靠性评估 EEDI 空船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柜排夹结构减重优化设计
3
作者 汪正炜 江峰 黄逢昱 《船电技术》 2021年第11期57-60,共4页
针对配电柜内铜排短路电流产生很大的电动力,铜排容易失效,需要使用大量排夹,从而导致设备超重这一现象,对配电柜排夹进行优化减重设计,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合理设计排夹尺寸,使得重量最小。本文采用电-结构耦合有限元法得到承受短路... 针对配电柜内铜排短路电流产生很大的电动力,铜排容易失效,需要使用大量排夹,从而导致设备超重这一现象,对配电柜排夹进行优化减重设计,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合理设计排夹尺寸,使得重量最小。本文采用电-结构耦合有限元法得到承受短路电流时,铜排和排夹的应力响应。通过对比分析排夹不同尺寸的脊高、齿高和厚度对应力的影响得出规律,为排夹结构减重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力 排夹 电-结构耦合 结构减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线性法某全复材结构无人机减重设计的实现
4
作者 邓扬晨 田贺 +1 位作者 赵佳茵 李威 《飞机设计》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为了研究几何大变形悬臂结构响应问题,首先,本文从理论上提出累积线性法来对这类问题进行结构建模与求解策略的探讨。理论推导与数值计算过程表明:累积线性法既合理又可行,而一次线性法的结果存在不可信等问题;从方法流程上显示,本方法... 为了研究几何大变形悬臂结构响应问题,首先,本文从理论上提出累积线性法来对这类问题进行结构建模与求解策略的探讨。理论推导与数值计算过程表明:累积线性法既合理又可行,而一次线性法的结果存在不可信等问题;从方法流程上显示,本方法在常规有限元软件平台上十分容易实现,并具有6个明显优点,这便于开展对复杂的柔性结构进行分析,使得运用累积线性法研究柔性机翼的结构响应成为可能。其次,通过比较一次总加载线性模型和不同累积次数的累积线性模型的结果,再次得出一次线性法的误差不可接受,针对此类问题,还提供了累积次数与精度的关系,即累积4次以上,便可达到工程精度要求。由此得出,累积线性法分析柔性机翼结构不仅可行,而且有效。最后,开展了某超轻型无人机全复材结构减重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几何大变形 悬臂柔性结构 结构建模 累积线性法 结构减重设计
原文传递
某串联战斗部级间隔爆体结构的优化设计
5
作者 龚宏杰 余瑞 +5 位作者 郭翔 唐昌州 王志昊 杜黎小松 金路轩 李忠友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0-175,共6页
为实现串联战斗部级间隔爆体结构减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建立了某型前级战斗部与隔爆体的数值仿真模型,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级间锥形隔爆体前锥角,倒角与前后锥角差值对隔爆体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隔爆体的前锥角对隔... 为实现串联战斗部级间隔爆体结构减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建立了某型前级战斗部与隔爆体的数值仿真模型,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级间锥形隔爆体前锥角,倒角与前后锥角差值对隔爆体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隔爆体的前锥角对隔爆体质量影响显著,前后锥角差次之,倒角影响较弱。利用正交优化方法,设计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当,r=9.9 mm,时,隔爆体的质量最低为485.40 g。研究成果可为串联战斗部隔爆体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战斗部 隔爆体 数值仿真 正交优化 结构减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管隧道底板减重方案下结构受力分析
6
作者 黄鹏志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2年第10期49-51,共3页
为了减小沉管隧道管节重量,提高管节在浮运过程中的干舷高度,减少浮运航道疏浚量,提出将原底板的截面形式进行转换的管节减重方案。后使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对截面转换前后的隧道结构受力进行计算分析,研究截面转换对沉管隧道结构受力的影... 为了减小沉管隧道管节重量,提高管节在浮运过程中的干舷高度,减少浮运航道疏浚量,提出将原底板的截面形式进行转换的管节减重方案。后使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对截面转换前后的隧道结构受力进行计算分析,研究截面转换对沉管隧道结构受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底板截面形式转换后,顶板与侧墙处的结构内力大小几乎不受影响;底板跨中处由于结构自重减小,地基反力作用相对增强,导致底板跨中处弯矩相应增大;底板中墙端与侧墙端处由于底板跨中所分配荷载相对变大,所承担弯矩有一定程度上的减小。该计算结果为沉管隧道管节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浮运 结构减重 有限元计算 隧道底板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架平台上部组块结构优化研究
7
作者 李晨光 屠有智 《海洋石油》 CAS 2024年第1期96-101,共6页
目前东海已建在产的生产平台全部为导管架平台,部分导管架平台的上部组块存在结构偏复杂、杆件受力不均衡、甲板设备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不仅加大了平台建造难度和工作量,而且增加了项目工程投资。因此,有必要对东海已建导管架平台进行结... 目前东海已建在产的生产平台全部为导管架平台,部分导管架平台的上部组块存在结构偏复杂、杆件受力不均衡、甲板设备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不仅加大了平台建造难度和工作量,而且增加了项目工程投资。因此,有必要对东海已建导管架平台进行结构评价和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选取东海具有代表性的导管架平台为研究对象,对其上部组块进行优化设计,并运用SACS软件对上部组块进行在位静力分析和吊装分析,最终形成了导管架平台上部组块优化技术方案,实现了上部组块结构减重,从而节省制造费用,降低成本。该文旨在为今后类似导管架平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部组块 优化设计 结构减重 在位分析 吊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8000 DWT散货船结构设计优化
8
作者 李涛 蒋明华 +1 位作者 郑晨阳 杨伟 《中国修船》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随着船东对载货量要求的提高以及船厂建造成本的不断增加,散货船的设计需不断进行优化升级。文章以88 000 DWT散货船为例,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优化,使船舶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重量更轻,同时平衡了结构减重和构件数减少的矛盾,实现船舶... 随着船东对载货量要求的提高以及船厂建造成本的不断增加,散货船的设计需不断进行优化升级。文章以88 000 DWT散货船为例,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优化,使船舶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重量更轻,同时平衡了结构减重和构件数减少的矛盾,实现船舶建造综合成本的下降。文章所提出的优化思路和方法可给后续散货船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货船 结构减重 结构优化 构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ight和Python的民机客舱立柱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6
9
作者 方阳 张卫文 张洋洋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9-1124,共6页
为了实现飞机客舱立柱轻量化、高效传载及设计过程兼顾减重降本原则,首先结合工程理论计算式,利用Python语言编写计算程序,再集成到Isight软件平台,采用多岛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分析,建立一套迭代优化立柱结构的分析流程。在局部最严重载... 为了实现飞机客舱立柱轻量化、高效传载及设计过程兼顾减重降本原则,首先结合工程理论计算式,利用Python语言编写计算程序,再集成到Isight软件平台,采用多岛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分析,建立一套迭代优化立柱结构的分析流程。在局部最严重载荷轴向压缩情况下,考虑立柱的实际失效模式,以立柱重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安全裕度为约束条件,对某机型客舱典型立柱的剖面几何特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在满足立柱结构承载能力及总重量最小条件下,分析计算出一组最优的剖面几何参数,实现立柱结构减重约20.4%,为客舱结构减重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舱立柱 优化设计 失效模式 安全裕度 结构减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飞机垂尾与机身连接结构设计及传载分析
10
作者 刘旭 刘海涛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90,共6页
垂尾与机身连接是民用飞机关键连接区域之一,垂尾与机身一体化连接方案是当前民用飞机优选方案,垂尾与机身一体化连接方案实现了各类载荷分路径均匀传载,避免了以往耳片接头方案中载荷过于集中传递的问题,提高了结构破损安全能力;同时... 垂尾与机身连接是民用飞机关键连接区域之一,垂尾与机身一体化连接方案是当前民用飞机优选方案,垂尾与机身一体化连接方案实现了各类载荷分路径均匀传载,避免了以往耳片接头方案中载荷过于集中传递的问题,提高了结构破损安全能力;同时在垂尾与机身连接交界面实现了闭合剖面连接,交界面位置垂尾与机身加强结构一体化承载,提高了结构利用效率,相对于原接头方案结构质量降低20%以上。文中以某民用飞机垂尾与机身一体化连接结构概念为例,对垂尾与机身连接区结构布置及传载分析进行介绍,并针对连接区局部关键结构细节给出了分析参考建议,对后续相关机型设计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机结构 垂尾与机身连接 破损安全 传载分析 结构减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2000吨级散货船结构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伟 严卫祥 +1 位作者 吴定凡 匡岩 《江苏船舶》 2022年第4期12-14,共3页
为填补满足散货船油船协调共同规范(以下简称“CSR-H”)2020版的82000吨级系列散货船在市场上的空白,结合有限元分析和CSR-H规范内容变化,对新一代82000吨级散货船结构优化设计从结构布置、结构创新和方案对比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为填补满足散货船油船协调共同规范(以下简称“CSR-H”)2020版的82000吨级系列散货船在市场上的空白,结合有限元分析和CSR-H规范内容变化,对新一代82000吨级散货船结构优化设计从结构布置、结构创新和方案对比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船结构重量减轻了6.3%;对舷侧结构的优化方案研究及该区域做的相关有限元非线性屈曲的分析,为CSR-H2021版屈曲章节的内容更新提供了实船案例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优化 结构减重 CSR-H 散货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罐装水泥船甲板结构改进与舯剖面优化设计
12
作者 覃达斌 黄琼念 《西部交通科技》 2018年第12期146-151,共6页
文章采用有限元计算法和蚁群算法,对罐装水泥运输船船体结构设计方案进行结构计算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去除高应力区域结构以阻断载荷传递的方法比增强船体梁甲板结构的方法更为合理,对于改善结构局部高应力水平具有比较优势;通过蚁群算... 文章采用有限元计算法和蚁群算法,对罐装水泥运输船船体结构设计方案进行结构计算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去除高应力区域结构以阻断载荷传递的方法比增强船体梁甲板结构的方法更为合理,对于改善结构局部高应力水平具有比较优势;通过蚁群算法对目标船货舱区域中剖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每个板格的板与加强筋的厚度、纵骨间距为设计变量,以单位长度结构模型重量最轻为目标函数,以中国船级社《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16)》中关于直接计算的边界条件要求为优化算法的边界条件,选取合适的优化参数,使得优化后的结构重量下降10.44%。文中采用的结构调整方式及优化方法可为同类船型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罐体连接甲板 蚁群算法 结构减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离心叶轮结构的方法
13
作者 陈鼎欣 银越千 邬国凡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0,5,共6页
针对高功重比航空发动机离心叶轮结构减重需求及传统多目标优化难以实现全局优化的特点,以强度计算模块获取的全局样本数据为基础,对代理模型生成的响应面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反复迭代寻优。利用整体-局部的结构优化过程,获得参数化离心... 针对高功重比航空发动机离心叶轮结构减重需求及传统多目标优化难以实现全局优化的特点,以强度计算模块获取的全局样本数据为基础,对代理模型生成的响应面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反复迭代寻优。利用整体-局部的结构优化过程,获得参数化离心叶轮结构设计的全局最优解,并结合应力质量分数与叶尖变形分布的对比,验证了离心叶轮结构优化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运用Kriging代理模型-遗传算法分步优化,能有效提高离心叶轮结构质量的利用率,改善结构稳定性,获取目标最优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离心叶轮 多目标优化 结构减重 遗传算法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尾梁开口区有限元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涛 矫桂琼 朱银垂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2-536,共5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直升机尾梁连接平尾开孔区域的应力分布,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并优化复合材料结构替代原金属结构。对比两种不同材料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发现复合材料层压板可以替代金属,作为直升机尾梁及开口区结构材料,并且可以有...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直升机尾梁连接平尾开孔区域的应力分布,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并优化复合材料结构替代原金属结构。对比两种不同材料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发现复合材料层压板可以替代金属,作为直升机尾梁及开口区结构材料,并且可以有效减轻结构重量。利用一种新的模块化铺层替代方法对复合材料铺层厚度进行优化设计,得到合理的铺层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复合材料 有限元分析 结构减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阵列填充冷却通道内超临界正癸烷流动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泽南 陈伟 +2 位作者 Minking K Chyu 琚印超 张波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5-254,共10页
采用碳氢燃料冷却壁面是超燃冲压发动机常用主动冷却方式。为减轻主动冷却通道结构重量、提高冷却效率,本文探讨了以网格结构为填充的新型通道,从结构轻质化、流动特性及综合传热能力等方面与常规矩形主动冷却通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采用碳氢燃料冷却壁面是超燃冲压发动机常用主动冷却方式。为减轻主动冷却通道结构重量、提高冷却效率,本文探讨了以网格结构为填充的新型通道,从结构轻质化、流动特性及综合传热能力等方面与常规矩形主动冷却通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由错排网格填充的冷却通道结构综合性能最佳,其减重效果达39.93%,壁面温度显著下降,且努塞尔数最高达到光通道的2.156倍。从流动传热机理分析可看出,网格前缘冲击效应形成的马蹄涡和后缘附近发卡涡结构对强化传热贡献最大,扰动边界层和激发湍动能也是强化传热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然冲压发动机 主动冷却 网格结构 结构减重 强化传热 超临界流体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滚动阻力高抗湿滑轿车胎的开发 被引量:13
16
作者 顾培霜 郑昆 陈松 《世界橡胶工业》 2014年第12期1-3,共3页
介绍了已量产的规格205/55R16 P609 94W XL轮胎,主要通过配方升级、双层胎面设计和结构降重三个途径使轮胎的滚动阻力和湿地标签达到欧洲标签法B级的目标。胎面低滚动阻力设计采用全白炭黑的改性溶聚丁苯配方;基部胶也采用低滚动阻力配... 介绍了已量产的规格205/55R16 P609 94W XL轮胎,主要通过配方升级、双层胎面设计和结构降重三个途径使轮胎的滚动阻力和湿地标签达到欧洲标签法B级的目标。胎面低滚动阻力设计采用全白炭黑的改性溶聚丁苯配方;基部胶也采用低滚动阻力配方。双层胎面通过调整胎面胶和基部胶的体积比例,将基部胶的厚度由原来的0.5 mm调整为2 mm。结构降重主要通过减薄半制品(胎面、胎侧、气密层、胎体、冠带)厚度实现。轮胎测试结果表明:该规格的滚动阻力和湿地标签等级均达到欧洲标签法的B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标签法 滚动阻力 湿地性能 配方设计 双层胎面 施工设计 结构减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度等效模型的减重孔板结构快速分析方法
17
作者 那景新 任俊铭 +1 位作者 谭伟 陈立军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9-99,共11页
为了能够更有效率地对减重孔板结构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一种快速分析方法;研究了减重孔板结构模型与平面板结构模型间的一般刚度等效关系,建立了减重孔板孔径、孔距与相应平面板等效杨氏模量、等效板厚间的关系表达式,以等效平面板结构模... 为了能够更有效率地对减重孔板结构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一种快速分析方法;研究了减重孔板结构模型与平面板结构模型间的一般刚度等效关系,建立了减重孔板孔径、孔距与相应平面板等效杨氏模量、等效板厚间的关系表达式,以等效平面板结构模型代替原孔板结构模型进行变形分析;将局部节点位移施加到相应目标孔位模型上,计算了目标孔位区域的应力分布;结合试验与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通过对某实际减重孔板结构施加不同载荷,对刚度等效关系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通过某车体底架带孔板结构实例,对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与试验结果相比,快速分析方法仿真变形最大误差约为3%,应变的最大误差约为5%;不同载荷下的等效杨氏模量偏差约为2.5%,等效板厚的偏差约为1.3%;快速分析方法对变形与局部应力的平均计算误差小于6.7%,计算时间缩短了约50%。可见,快速分析方法可以替代传统方法对减重孔板结构进行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城市轨道客车 减重孔板结构 结构轻量化 有限元分析 刚度等效模型
原文传递
Overlapped groupwise dimension reduction
18
作者 ZHOU JingKe WU JianRong ZHU LiXing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CSCD 2016年第12期2543-2560,共18页
Existing groupwise dimension reduction requires given group structure to be non-overlapped. This confines its application scope. We aim at groupwise dimension reduction with overlapped group structure or even unknown ... Existing groupwise dimension reduction requires given group structure to be non-overlapped. This confines its application scope. We aim at groupwise dimension reduction with overlapped group structure or even unknown group structure. To this end, existing groupwise dimension reduction concept is extended to be compatible with overlapped group structure. Then, the envelope method is ameliorated to deal with overlapped groupwise dimension reduction. As an application, Gaussian graphic model is employed to estimate the structure between predictors when the group structure is not given, and the amended envelope method is used for groupwise dimension reduction with graphic structure. Furthermore, the rationale of the proposed estimation procedure is explained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and the estimation consistency is proved at the sample level. Finally, the finite sampl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is examined via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a body fat data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fficient dimension reduction groupwise dimension reduction overlapped group structure envelope method Gaussian graphic mod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