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性结合牙种植术的无菌消毒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宏敏 《齐鲁护理杂志》 1999年第1期46-46,共1页
骨性结合牙种植术是用钛生物材料制成的金属种植体直接种植到缺牙区的牙槽骨内,待种植体与齿槽骨产生骨性结合后,再在种植体上修复义齿。此手术可达到固位好,舒适美观的效果。术后如发生软组织或骨组织感染,就会直接影响种植体的稳... 骨性结合牙种植术是用钛生物材料制成的金属种植体直接种植到缺牙区的牙槽骨内,待种植体与齿槽骨产生骨性结合后,再在种植体上修复义齿。此手术可达到固位好,舒适美观的效果。术后如发生软组织或骨组织感染,就会直接影响种植体的稳定,甚至会导致手术失败。为确保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术 结合牙 种植手术 人工种植体 护理管理 手术失败 种植器 自身防护 无菌物品 无菌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下颌结合牙1例
2
作者 王秀梅 曾宪琦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33-733,共1页
病人女,35岁。主诉:右侧下颌后牙肿胀不适,咬合时疼痛无力3月余来诊。既往史:右下后牙反复肿痛2年,一直未治疗,近3个月牙龈肿胀牙齿松动,并要求拔除。检查:47颊侧牙龈肿胀有窦道形成,牙合面及远中邻面有龋损,叩(+),近中远中可探及... 病人女,35岁。主诉:右侧下颌后牙肿胀不适,咬合时疼痛无力3月余来诊。既往史:右下后牙反复肿痛2年,一直未治疗,近3个月牙龈肿胀牙齿松动,并要求拔除。检查:47颊侧牙龈肿胀有窦道形成,牙合面及远中邻面有龋损,叩(+),近中远中可探及5 mm深牙周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磨牙 结合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牙龋病并发尖周炎1例
3
作者 刘晓红 王小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2-282,共1页
关键词 ⅡⅠ结合牙龋病 尖周炎 并发症 X线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对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牙周指数及细菌感染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毅 张婷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25期3527-3529,共3页
目的探讨在牙髓-牙周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牙周指数与细菌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中选择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 目的探讨在牙髓-牙周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牙周指数与细菌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中选择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观察组行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对照组行单一的根管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牙周指数变化及细菌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LI、GI、SB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治疗牙髓-牙周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牙周指数,提高细菌清除率并降低细菌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牙周综合征 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 牙周指数 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汉字符号"结合牙1例
5
作者 季丽玢 富晓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9-669,共1页
关键词 78结合牙 根管形态 病例报告 立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二、三磨牙结合牙1例
6
作者 黄业翔 张晓波 +1 位作者 陈光 茹晖晖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83-483,共1页
结合牙偶见于上颌第二和第三磨牙,形成时间较晚,且牙本质是各自分开的,容易与融合牙或双生牙相区别。现报道上颌第二、三磨牙结合牙1例。
关键词 上颌磨牙 结合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1例采用即刻种植结合牙片保留术治疗的前牙区缺损病例的报道分析
7
作者 丁周宇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4期191-193,共3页
人体上颌前牙区唇侧的束状骨较为菲薄,将牙齿拔除后易出现唇侧束状骨吸收的情况,这对于后期的口腔种植和美学修复均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余姚新起点口腔门诊部接诊了1例牙区缺损(诊断结果是右上中切牙根折,右上第二前磨牙残根,右上... 人体上颌前牙区唇侧的束状骨较为菲薄,将牙齿拔除后易出现唇侧束状骨吸收的情况,这对于后期的口腔种植和美学修复均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余姚新起点口腔门诊部接诊了1例牙区缺损(诊断结果是右上中切牙根折,右上第二前磨牙残根,右上第二磨牙残冠,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即刻种植结合牙片保留术对其进行治疗。在治疗时用钻头去除其牙齿的舌侧骨,保留唇侧1~1.5 mm的碎片,植入种植体和骨胶原,3个月后其种植体的种植体稳定系数(ISQ)和骨结合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结合牙片保留术 前牙区缺损 颊侧牙齿碎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结合牙1例报道
8
作者 刘英 周红梅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06-306,共1页
关键词 下颌第二前磨牙 第一磨牙 结合牙
原文传递
左上颌第三磨牙与两多生牙结合1例报道 被引量:1
9
作者 韦雅妮 吴勇 施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32-133,共2页
结合牙(Concrescence of teeth):为各牙的牙根发育完全以后发生粘连的牙,牙本质相互分离,即结合牙之间有各自相互独立的髓腔系统,偶见于上颌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区.多生牙(Supernumerary tooth):又称额外牙,是指超过正常牙数... 结合牙(Concrescence of teeth):为各牙的牙根发育完全以后发生粘连的牙,牙本质相互分离,即结合牙之间有各自相互独立的髓腔系统,偶见于上颌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区.多生牙(Supernumerary tooth):又称额外牙,是指超过正常牙数以外的牙齿.其好发部位多在上颌,尤以中切牙之间最多见;其次是牙弓末端第三磨牙之后,称为第四磨牙.多生牙发生率国内外报道稍有差异,国内报道为1%~3%,国外报道为1.04%~2.00%.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门诊收治左上颌第三磨牙与两多生牙结合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牙 多生牙 第三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三磨牙与多生第四磨牙结合1例
10
作者 黄成 周淳 徐珉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12-414,共3页
结合牙是双牙畸形的一种,主要见于上颌,下颌发生率极低。本文报道了1例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辅助诊断罕见的下颌第三磨牙与多生第四磨牙结合的病例。
关键词 下颌第三磨牙 第四磨牙 结合牙 多生牙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生牙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1
作者 于鸿滨 黄月苏 +2 位作者 黄燕飞 张凌鹏 夏志刚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2-113,共2页
双生牙属于双牙畸形的一种,临床上同融合牙不易区分,其发病情况缺乏完整统计资料,我们较全面地检索了有关双生牙的国内中文文献,结合我科诊治的1例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对双生牙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的认识。
关键词 双生牙 双牙畸形 融合牙 结合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颊侧罕见多生牙尖的CB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7
12
作者 车春晓 姜科宇 +2 位作者 胡松玲 陆玉莹 何祥一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6-710,共5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确诊27颊侧多生牙尖1例,并对其鉴别诊断、发生机制及CBCT的临床应用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本文根据口腔临床一般检查、口腔局部X线片并结合CBCT对患牙进行确诊;对多生牙尖、融合牙、...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确诊27颊侧多生牙尖1例,并对其鉴别诊断、发生机制及CBCT的临床应用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本文根据口腔临床一般检查、口腔局部X线片并结合CBCT对患牙进行确诊;对多生牙尖、融合牙、双生牙、结合牙各自的特点及鉴别要点分析讨论。结果根据口腔临床一般检查、口腔局部X线片,特别是应用CBCT确诊了1例左上第2磨牙颊侧多生牙尖。结论口腔辅助检查是临床上确诊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必要手段。CBCT具有扫描时间短、辐射剂量小、扫描灵活、分辨率高等优点,提高了各类口腔疾病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第2磨牙 多生牙尖 融合牙 双生牙 结合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科护理
13
《中国临床护理》 1995年第2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口腔科护理 心理护理 粘合剂 手术配合 种植术 预见性护理 结合牙 骨化纤维瘤 护理配合 眼睑闭合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s of Au-Pt Based and Ni-Cr Based Porcelain Crowns 被引量:3
14
作者 Li-chun Wu Ye Shi Teng Ma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67-170,共4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long-term clinical effects of two kinds of crowns and bridges made of porcelain fused to Au-Pt alloy and Ni-Cr alloy. Methods A total of 131 teeth (64 patients) were rehabilitated using porcel...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long-term clinical effects of two kinds of crowns and bridges made of porcelain fused to Au-Pt alloy and Ni-Cr alloy. Methods A total of 131 teeth (64 patients) were rehabilitated using porcelain-fused-to-metal crowns, among which 59 were rehabilitated with Au-Pt alloy metal ceramic crown and 72 with Ni-Cr alloy metal ceramic crown. The porcelain fracture, shade, marginal adaptation, gingival discoloration, and gingival status after finishing restoration and 36 months of follow-up were evaluated. Results After 36 months of restoration, porcelain fused to Au-Pt alloy crown showed better clinical effects than porcelain fused to Ni-Cr alloy crown in shade, marginal adaptation, gingival discoloration, as well as gingival status (all P<0.05). Conclusion The Au-Pt alloy ceramic crown is superior to Ni-Cr alloy ceramic crown in long-term clinical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Pt alloy Ni-Cr alloy porcelain-fused-to-metal crown clinical eval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ultraviolet photofunctionalization of dental titanium implants on osseointegration
15
作者 Christian MEHL Matthias KERN +3 位作者 Friederike NEUMANN Telse BAHR Jorg WILTFANG Volker GASSLI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7期525-534,共10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ultraviolet(UV) photofunctionalization of dental titanium implants with exposure to the oral cavity on osseointegration in an animal model. Meth...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ultraviolet(UV) photofunctionalization of dental titanium implants with exposure to the oral cavity on osseointegration in an animal model. Methods: Forty-eight titanium implants(Camlog~? Conelog~? 4.3 mmx9.0 mm) were placed epicrestally into the edentulous jaws of three minipigs and implant stability was assessed by measuring the 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 Prior to implantation half of the implants were photofunctionalized with intense UV-light. After three months, the implants were exposed and ISQ was measured again. After six months of implant exposure, the minipigs were sacrificed and the harvested specimens were analyzed using histomorphometric, light, an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Main results: Forty-two of 48 implants osseointegrated. The overall mean bone-implant contact area(BIC) was(64±22)%.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BIC or ISQ value(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MANOVA), P〉0.05) between implants with and without exposure to UV photofunctionalization. Conclusions: No significant effects were observed on osseointegration of dental titanium implants nine months after exposure of UV photofunction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tal implant OSSEOINTEGRATION Photofunctional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