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渐进式改良呼吸训练在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吕燕 王芳 沈雁蓉 《医药前沿》 2025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观察术前渐进式改良呼吸训练在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12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151例垂体瘤患者,将2023年1—6月采用常规呼吸训练的7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3年7—12月采用术前渐进... 目的观察术前渐进式改良呼吸训练在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12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151例垂体瘤患者,将2023年1—6月采用常规呼吸训练的7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3年7—12月采用术前渐进式改良呼吸训练的76例患者纳入试验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血压水平和睡眠质量。结果术前,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疼痛数字量表、PSQI评分和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渐进式改良呼吸训练能够减少垂体瘤患者术后的疼痛和血压波动,改善其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 渐进式训练 呼吸训练 腔填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彭汝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5期037-040,共4页
分析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疗效。方法 选取60例垂体腺瘤患者并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方法(显微镜下经单孔蝶窦入路切除术),研究组实施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观察疗效。结果 在各项手术指标记... 分析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疗效。方法 选取60例垂体腺瘤患者并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方法(显微镜下经单孔蝶窦入路切除术),研究组实施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观察疗效。结果 在各项手术指标记录观察方面,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较短,而在预后改善方面,研究组激素、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垂体腺瘤当前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而不同方式切除对于手术疗效存在差异,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实施经鼻蝶窦入垂体瘤切除术可以发挥出显著功效,可减少出血量,且手术操作较为迅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发症,激素水平改善效果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垂体腺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用于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应用效果及对血清MMP-9和IGF-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韩莹 陈兴河 +2 位作者 王永恒 赵锦程 吴磊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PA)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PA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PA)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PA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观察组行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联合应用3D打印技术,比较两组肿瘤切除效果、围术期指标、视力改善情况、MMP-9和IGF-1水平,以及鼻腔功能的鼻气道阻力(NAR)、T&T嗅觉测试评分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肿瘤切除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86,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0、11.438、11.842,P<0.05);术后3 d、7 d时观察组血清MMP-9和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26、4.985,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NAR及T&T嗅觉测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59、8.436,P<0.05);两组视力视野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用于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可提高肿瘤切除效果,优化手术操作,减少创伤,有利于减轻疼痛,改善嗅觉功能与视力视野,并能降低血清MMP-9、IGF-1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PA)切除术 3D打印技术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手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及对嗅觉功能、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闫俊飞 王立忠 +2 位作者 梁晓娟 丁奇 王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46-651,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手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及对嗅觉功能、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将我院2018年03月至2022年02月收治的垂体瘤患者5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其中采用显微镜辅助下进行经鼻蝶窦手术的28例作为...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手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及对嗅觉功能、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将我院2018年03月至2022年02月收治的垂体瘤患者5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其中采用显微镜辅助下进行经鼻蝶窦手术的28例作为对照组,神经内镜辅助下进行经鼻蝶窦手术的30例作为观察组,均观察至患者出院,并进行随访1年。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1个月视力下降、头痛及性功能障碍缓解率,术前、术后1个月激素水平、T细胞亚群、生活质量评分、嗅觉功能,研究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后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出血量相对更少,术后住院时间较短,肿瘤全切率相对更高;术后1个月,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视力下降、头痛及性功能障碍缓解率均相对更高;相比术前,两组术后1个月血清泌乳素(PRL)、促甲状腺素(TSH)、生长激素(H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外周血CD3^(+)、CD4^(+)水平、CD4^(+)/CD8^(+)值、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术后1个月则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嗅觉功能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研究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5.00%;随访1年后,观察组的复发率0.00%同样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手术可有效提高垂体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视力下降、头痛等临床症状缓解率,缩短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嗅觉功能,稳定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以及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经鼻蝶窦手术 神经内镜 显微镜 嗅觉功能 神经内分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麦角林联合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老年垂体瘤对PRL HGH及ACTh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磊 周新管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837-842,共6页
目的探讨卡麦角林与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联用对老年垂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HGH)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5—2023-05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垂体瘤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卡麦角林与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联用对老年垂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HGH)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5—2023-05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垂体瘤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研究组4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麦角林。比较2组总有效率、激素水平、炎症因子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68%)较对照组(75.61%)更高(P<0.05)。2组患者的激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PRL、ACTH、HG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研究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Xklp2靶蛋白(TPX2)、P53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研究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安全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垂体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典术式与卡麦角林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效果较为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 神经内镜 卡麦角林 泌乳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生长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与开颅入路对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手术效果、血清垂体激素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
6
作者 卜雄建 陈雪飞 +2 位作者 张春良 张颖 吴莉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1期3205-3209,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与开颅入路治疗复杂性颅咽管瘤(CCP)的手术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垂体激素水平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C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与开颅入路治疗复杂性颅咽管瘤(CCP)的手术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垂体激素水平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C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颅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肿瘤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视力下降或伴视野损害缓解率、头痛或头晕的缓解率),以及肿瘤切除情况。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 d检测患者血清垂体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生长激素(GH)]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肿瘤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全切率为7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观察组术后视力下降或伴视野损害、头痛或头晕的缓解率分别为73.33%、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37.78%(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ACTH、TSH、GH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 d,观察组血清ACTH、TSH、G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崩症、腺垂体功能减退、脑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22.22%、33.3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67%、62.22%、13.33%(P<0.05)。观察组脑脊液漏发生率为1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相对于开颅入路治疗CCP的肿瘤全切率更高,对患者血清垂体激素水平的影响更小,尿崩症、腺垂体功能减退、脑神经损伤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经鼻蝶窦入路 开颅入路 颅咽管瘤 垂体激素 肿瘤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可行性及效果分析
7
作者 徐基胜 寿记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分析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2018-01—2023-07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2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全麻下实施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观察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分别于术... 目的分析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2018-01—2023-07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2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全麻下实施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观察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3天检测患者的催乳素(PRL)和生长激素(HGH)垂体功能指标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顺利经鼻蝶窦入路完成垂体瘤切除术。手术时间(60.26±6.78)min,术中出血量(52.26±3.57)mL,住院时间(6.14±0.53)d。肿瘤完全切除29例(90.63%)。术后第3天时患者的GH、PRL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并接近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术后发生颅内出血1例、脑脊液漏1例,总发生率为6.25%(2/32)。未发生颅内感染和嗅觉功能异常等其他并发症。结论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可优化手术相关指标,改善异常升高的垂体功能指标水平和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显微镜 经鼻蝶窦入路 垂体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手术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肖 行君 +4 位作者 顾晓乐 冯英璞 张桂芳 王丞迪 周红娜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3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垂体腺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健康教育,观察组加用自我效能干预。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心理弹性、负面情绪、自...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垂体腺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健康教育,观察组加用自我效能干预。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心理弹性、负面情绪、自我效能。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3.18%,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弹性、负面情绪、自我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坚韧评分(38.89±4.07)分、自强评分(25.94±3.17)分、乐观评分(13.44±2.03)分、总分(76.71±4.38)分、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32.29±2.83)分,高于对照组(32.79±5.10)分、(20.66±3.05)分、(11.16±1.23)分、(67.44±5.52)分、(27.01±2.62)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1.53±5.66)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3.08±4.64)分,低于对照组的(49.72±6.34)分、(51.24±5.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减轻负面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手术 自我效能 心理弹性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在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卜雄建 陈雪飞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在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疗的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另择同期接受开颅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在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疗的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另择同期接受开颅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疗的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缓解率与肿瘤全切率,垂体功能、炎症反应、应激指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肿瘤切除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研究组全切除率、临床缓解率更高(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总甲状腺素(TT4)水平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 d,两组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提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至术后1个月,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16.67%vs 45.83%,P<0.05)。对照组复发7例,经手术治疗后,全切4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例发生尿崩症,1例发生颅内感染。研究组复发8例,经手术治疗后,全切6例,次全切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例发生尿崩症。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可提高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临床缓解率与肿瘤全切率,降低炎症反应、应激指标,改善垂体功能,安全性较高,对复发性颅咽管瘤的治疗效果也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颅咽管瘤 神经内镜 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 颅咽管瘤切除术 垂体功能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8
10
作者 毛建辉 郭洪 +4 位作者 魏建辉 司娜 郭连峰 邱雷 孙昭胜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31,共7页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与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及对激素水平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6月在该院经手术切除的211例垂体瘤患者资料。其中,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11...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与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及对激素水平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6月在该院经手术切除的211例垂体瘤患者资料。其中,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112例(A组),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99例(B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出院前激素水平变化及术后24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肿瘤切除程度不同(Z=2.14,P=0.032),A组达到全切比例明显高于B组(79.5%vs 67.7%,P=0.037);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93.6±26.7)vs(79.8±20.2)min,t=4.26,P=0.000],A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B组[(7.9±2.5)vs(10.2±4.3)d,t=4.67,P=0.000],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5.4%vs 14.1%,χ~2=4.73,P=0.030)。两组术后激素水平下降程度不同(Z=2.42,P=0.016),A组出院前激素复常率明显高于B组(82.2%vs 66.7%,χ~2=6.09,P=0.014),出院前A组泌乳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生长素腺瘤患者激素下降水平明显高于B组[(43.2±10.5)vs(33.5±9.1)ng/ml、(26.0±8.8)vs(20.2±7.0)pmol/L、(11.0±3.9)vs(8.7±3.2)μg/L,t=3.60、t=2.65、t=2.12,均P<0.05]。两组术后24周临床症状缓解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较显微镜手术垂体瘤切除效率更高,手术并发症更少,更有助于术后激素水平的复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神经内镜 显微镜 并发症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陈伟轩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3期105-108,113,共5页
目的 研究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50例作为主要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25例)行显微镜下经... 目的 研究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50例作为主要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25例)行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效果、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垂体激素水平以及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1)肿瘤切除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肿瘤切除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围手术期指标: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并发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垂体激素水平:术后与术前相比两组的各项垂体激素水平均有改善,观察组术后患者的生长激素、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复发率:对照组的术后复发率较观察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改善垂体激素水平,且复发风险更低,故具备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 垂体腺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至鞍上区的解剖与临床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康军 姚勇 +9 位作者 魏宇魁 高峻 邓侃 柳夫义 张子衡 冯铭 杨义 马文斌 李永宁 王任直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10-114,共5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至鞍区、鞍上区的显露范围,及手术入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与其相互位置关系。结合该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体会,探讨内镜在此区域手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方法选择10例灌注尸头标本,采... 目的研究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至鞍区、鞍上区的显露范围,及手术入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与其相互位置关系。结合该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体会,探讨内镜在此区域手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方法选择10例灌注尸头标本,采用显微镜解剖2例,其中冠状位和矢状位切开各1例;另8例标本模拟经鼻蝶窦入路。在内镜和显微镜下扩展显露鞍前及鞍上区的主要解剖标志,并研究其相互位置关系。对2例女性鞍结节脑膜瘤病人,采用神经导航经鼻蝶窦入路手术,肿瘤切除过程中和切除后分别应用成角内镜观察肿瘤周围结构及切除情况,肿瘤切除后以脂肪、人工硬膜及明胶海绵重建鞍底。结果内镜下在颅前窝向外侧显露的主要限制是两侧的眶内侧壁和视神经管;选择三个平面测量向侧方的显露范围,分别为筛骨鸡冠后缘平面(19.1±2.65)mm,鞍结节前方10mm的蝶骨平台平面(23.2±2.35)mm,两侧视神经管内口平面(13.1±2.18)mm。内镜下可清晰显示双侧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等颅内结构。2例鞍结节脑膜瘤病人均达到肿瘤全切除,视力部分改善,术后均出现脑脊液漏,再次经原入路手术修补后痊愈。结论采用单纯内镜或内镜辅助的经鼻蝶窦入路可更直接达到鞍前及鞍上区病变,避免了经过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及对脑组织的牵拉。颅底骨质磨除位置和范围以及颅底的修补和重建是采用该入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蝶窦 经鼻蝶窦入路 鞍结节脑膜瘤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103例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晓勇 夏祥国 +3 位作者 李昊 顾应江 陈礼刚 冷继刚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4810-4812,共3页
目的了解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并发症的防治及手术方式的改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3年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103例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手术方式的改进。结果 103例患者中88例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术前激素异常75例,术后... 目的了解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并发症的防治及手术方式的改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3年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103例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手术方式的改进。结果 103例患者中88例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术前激素异常75例,术后激素恢复正常34例,下降29例,不变12例。术前视力下降和(或)视野缺损60例,术后视力好转51例。一过性尿崩29例,电解质紊乱3例。一过性脑脊液鼻漏19例,无颅内感染病例。结论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蝶窦入路 垂体腺肿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Rathke囊肿 被引量:6
14
作者 裴傲 崔壮 +2 位作者 王作伟 沙成 张亚卓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Rathke囊肿的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10年12月治疗的Rathke囊肿患者18例,术前行头部MRI及内分泌学检查,患者均接受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术中清除囊肿内容物,部分切除囊肿壁。结果该组患者...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Rathke囊肿的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10年12月治疗的Rathke囊肿患者18例,术前行头部MRI及内分泌学检查,患者均接受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术中清除囊肿内容物,部分切除囊肿壁。结果该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2~24个月,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复查MRI未发现囊肿复发。结论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是治疗Rathke囊肿微创、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THKE囊肿 内镜 经鼻蝶窦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治疗颅咽管瘤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洋 邓侃 +5 位作者 冯铭 包新杰 幸兵 连伟 王任直 姚勇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99-304,共6页
目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能够直视肿瘤、无脑组织牵拉,已广泛应用于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而扩大经鼻蝶窦入路突破了传统的限制,提高了鞍上肿瘤及海绵窦区域肿瘤的切除率。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安全性及有效... 目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能够直视肿瘤、无脑组织牵拉,已广泛应用于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而扩大经鼻蝶窦入路突破了传统的限制,提高了鞍上肿瘤及海绵窦区域肿瘤的切除率。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是目前关注的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内镜下行扩大经鼻蝶窦入路鞍区病变切除,结合国内外该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0例均实现肿瘤全切除,无死亡病例。15例无任何并发症,4例出现1项并发症,1例出现2项并发症。仅1例术后新发视力、视野损伤;2例新发一过性尿崩;2例出现新发垂体功能减退;2例术中保留垂体柄,垂体功能并未见明显变化;2例术后感染,予抗生素治疗控制良好。术后随访:2例在术后8、18个月垂体核磁示可疑复发,其余最长随诊时间12个月复查时没有任何复发迹象。保留垂体柄的患者术后7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未出现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均比较乐观。颅底重建技术的发展极大降低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为手术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鼻蝶窦入路 神经内镜手术 颅咽管瘤 颅底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切除垂体瘤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明卫 曹胜武 +3 位作者 骆慧 朱风仪 傅震 刘宁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8,12,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103例。结果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全切垂体瘤97例(94.2%)。术后平...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103例。结果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全切垂体瘤97例(94.2%)。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5天,无手术死亡病例,2例术后脑脊液漏,1例经再行手术修补,1例经腰穿置管平卧治疗后自愈。结论对蝶窦气化较完全的患者,经鼻蝶窦手术入路创伤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经鼻蝶窦入路 垂体瘤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体位摆放的选择 被引量:6
17
作者 蔡铭 林中啸 +2 位作者 张一平 盛汉松 张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508-2510,共3页
垂体解剖位置位于颅底中部的鞍区垂体窝内,垂体窝底面称为鞍底,是由很薄的骨质构成.它使得垂体窝与其下面的蝶窦分隔。正因为其解剖位置的便捷,经蝶窦入路行显微及内镜手术治疗垂体瘤较常规开颅手术有更加微创、术后恢复快、手术并... 垂体解剖位置位于颅底中部的鞍区垂体窝内,垂体窝底面称为鞍底,是由很薄的骨质构成.它使得垂体窝与其下面的蝶窦分隔。正因为其解剖位置的便捷,经蝶窦入路行显微及内镜手术治疗垂体瘤较常规开颅手术有更加微创、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更少等优点。并成为现在切除垂体瘤的主要手术人路。并且,目前很多专家利用此人路行海绵窦区、斜坡区、鞍结节区等鞍旁结构的扩大手术。本文主要针对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的体位摆放做相关的介绍供临床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切除术 经鼻蝶窦入路 体位摆放 常规开颅手术 解剖位置 蝶窦入路 手术并发症 切除垂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引导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吴永刚 张诚 +1 位作者 黄啸元 杨小朋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7期951-955,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97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的垂体瘤患者,其中神经内镜下治疗的患者为105例(神经内镜组),显微镜下治疗的患者为92例(显微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97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的垂体瘤患者,其中神经内镜下治疗的患者为105例(神经内镜组),显微镜下治疗的患者为92例(显微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1年后随访复发率、术后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肿瘤全切率、内分泌激素下降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1年后随访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尿崩症、低钾血症、视力障碍、颅内血肿、鼻腔出血)发生率均低于显微镜组;肿瘤全切率、内分泌激素下降率均高于显微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行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经鼻蝶窦外科 垂体瘤 临床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9
作者 牛国栋 袁明智 +3 位作者 孙青青 吴锋 申桃瑞 任洪波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9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比较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显微手术)和观察组53例(采用内镜手术),比较两种手... 目的比较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显微手术)和观察组53例(采用内镜手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肿瘤全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催乳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模式标准差、视野指数、平均缺损及鼻腔气道阻力、五味试嗅液识别阈水平、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催乳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两组模式标准差、平均缺损均显著降低,视野指数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组间模式标准差、视野指数、平均缺损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鼻腔气道阻力、五味试嗅液识别阈水平、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治疗垂体腺瘤与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视觉功能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前者手术时间更长,但住院时间较后者短,且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嗅觉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蝶窦入路 神经内镜 垂体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忠仪 袁苏涛 +2 位作者 余吉 杨波 林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49-50,56,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神经内镜及其辅助的工作系统进行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9例。其中泌乳素腺瘤7例,生长激素腺瘤6例,无功能腺瘤6例。结果 19例患者中,全切除肿瘤17例,近全切除肿瘤2例。术...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神经内镜及其辅助的工作系统进行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9例。其中泌乳素腺瘤7例,生长激素腺瘤6例,无功能腺瘤6例。结果 19例患者中,全切除肿瘤17例,近全切除肿瘤2例。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鼻中隔穿孔、萎缩性鼻炎、脑脊液漏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19例患者随访6~18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具有创伤小、术中暴露充分、全切率高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垂体腺瘤切除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经鼻蝶窦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