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验事实与刑法规范关系论 被引量:4
1
作者 石聚航 《北方法学》 CSSCI 2014年第4期68-75,共8页
以理解的心态去观察刑法理论和实践中的经验事实,可以清晰地发现现代刑法中所极力推崇的若干神话性命题的破产,从而促使刑法从庙堂之高回归寻常生活之中。与此同时,经验事实及其重要的思想基础——文化相对论,宣示并表明了当前我国力图... 以理解的心态去观察刑法理论和实践中的经验事实,可以清晰地发现现代刑法中所极力推崇的若干神话性命题的破产,从而促使刑法从庙堂之高回归寻常生活之中。与此同时,经验事实及其重要的思想基础——文化相对论,宣示并表明了当前我国力图通过单向性地临摹德日刑法体系而实现刑法知识转型的话语表达并不能真正关切到时下人们的制度渴求,在学术生产上可能忽略甚至无法探知刑法学中国命题的理论洞见这一较为丰富的学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事实 刑法规范 反思性检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儒家伦理到认同替代:新加坡价值整合的得失与借鉴——兼论一种经验事实的建构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光裕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7-183,共7页
价值体系作为文化的核心内涵,不仅是社会稳定的保证,也是国家认同的基石,价值整合的意义也在于此。对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社会矛盾复杂,价值格局失序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除了需要探讨价值整合的意义、功能等宏观层面的内容外,如... 价值体系作为文化的核心内涵,不仅是社会稳定的保证,也是国家认同的基石,价值整合的意义也在于此。对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社会矛盾复杂,价值格局失序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除了需要探讨价值整合的意义、功能等宏观层面的内容外,如何实践价值整合、应当通过何种渠道、落实在哪些层面等"微观操作"问题也需要思考,特别是在传统的引导手段已经略显不足的情况下。对此,作为同样面对过类似困境的国家,新加坡价值整合的得失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整合 经验事实 建构 新加坡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生产率增长:经验事实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唐 郑汉林 胡可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55-79,共25页
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新中国70年的生产率增长一直以来就是全球经济学者的关注重点。与现有文献多从新中国某些特定发展时期出发对生产率增长进行局部、阶段性研究有所不同,本文综合运用长时段跨国面板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 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新中国70年的生产率增长一直以来就是全球经济学者的关注重点。与现有文献多从新中国某些特定发展时期出发对生产率增长进行局部、阶段性研究有所不同,本文综合运用长时段跨国面板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多种主流测算方法,就新中国70年生产率增长的长期趋势与阶段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证分析。跨国分析表明,新中国70年来,中国经济的生产率增长从“发散”趋于“收敛”;政府主导型产业结构跃升、重工业优先战略对“人口红利”比较优势的违背,是造成建国初期30年生产率增速经历多次震荡、生产率相对位次不断下移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对市场主体积极性的充分释放,则是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实现改革开放40年间生产率平稳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地区比较表明,中国东、中和西部生产率增长存在不同趋势,在新中国70年的大部分时段内,东部地区都是中国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发动机。此外,生产率增速最快地区所呈现的东、西地区“反复交替”特征,呈现了中国生产率内生增长与技术扩散的经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劳动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 经验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经济学挑战历史,还是逻辑代替经验事实?──析《什么是文明》的方法论错误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友渔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6年第2期94-97,共4页
是经济学挑战历史,还是逻辑代替经验事实?──析《什么是文明》的方法论错误徐友渔盛洪的《什么是文明》一文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讨论,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此文对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应以什么文明模式为主要参照,给出了一种解答... 是经济学挑战历史,还是逻辑代替经验事实?──析《什么是文明》的方法论错误徐友渔盛洪的《什么是文明》一文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讨论,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此文对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应以什么文明模式为主要参照,给出了一种解答(更准确地说,是对一种早已有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事实 经济学 方法论 文明的冲突 西方文明 中华文明 逻辑推理 社会达尔文主义 学习西方 外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与期望:立足本土经验事实的劳工研究(主持人语)
5
作者 刘林平 《中国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本刊中有关农民工(劳工)研究的文章涉及多个主题: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退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留乡农民工之特征与困境,小组计件制下的赶工游戏所生产的工人对游戏规则的同意与工厂秩序的接受,劳动力商品化与教育商品化对学生工... 本刊中有关农民工(劳工)研究的文章涉及多个主题: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退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留乡农民工之特征与困境,小组计件制下的赶工游戏所生产的工人对游戏规则的同意与工厂秩序的接受,劳动力商品化与教育商品化对学生工的影响及其回应,对农民工城镇化研究的方法论反思。这些文章各有特点,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读者自可评判。本刊将之集结在一起,是为了显示农民工(劳工)研究是中国现实社会研究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工 经验事实 主持人 农村劳动力流动 城市劳动力市场 期望 劳动力商品化 游戏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动态变化:典型经验事实
6
作者 彭明旭 《生产力研究》 2012年第2期174-176,共3页
随着对特定产业成长史尤其是技术创新和结构变迁的考察、纵贯性数据的可得性,对产业动态变化的经验研究得以不断深化,发现了大量统计规律。文章对企业规模分布、企业成长率、企业进入退出与市场波动、产业生命周期等产业动态变化的经验... 随着对特定产业成长史尤其是技术创新和结构变迁的考察、纵贯性数据的可得性,对产业动态变化的经验研究得以不断深化,发现了大量统计规律。文章对企业规模分布、企业成长率、企业进入退出与市场波动、产业生命周期等产业动态变化的经验发现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动态变化 产业演化 典型经验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验事实到科学因果:基于过程的因果机制探索 被引量:3
7
作者 臧雷振 徐榕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26,共15页
研究者在因果机制分析中常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以尝试实现对“因”何以致“果”的系统阐释。但“故事”与“案例”的差异、“叙述”与“论证”的混淆、“个例”与“通则”的区隔以及“微观”与“宏观”的断裂,共同阻滞着社会科学研究从经... 研究者在因果机制分析中常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以尝试实现对“因”何以致“果”的系统阐释。但“故事”与“案例”的差异、“叙述”与“论证”的混淆、“个例”与“通则”的区隔以及“微观”与“宏观”的断裂,共同阻滞着社会科学研究从经验事实转向科学因果,矮化了案例研究方法的理论特性,弱化了案例研究方法在因果机制探索中的成效。在案例研究中,基于过程的因果机制挖掘具体包括如下环节:通过从经验事实中拆解核心事件,实现离散事实的系统化串联,促进不规则经验事实向规范的“典型过程”转化,从而形成基础机制命题;借助差异化过程比较实现非必要因素剔除和竞争性因素排除,提升因果机制的内部效度;依托情境和结构的关联分析进一步凝练科学因果,增强其外部效度,最终形成基于经验事实挖掘科学因果的操作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事实 因果机制 过程 案例研究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败的法律控制——对我国禁毒经验事实的反思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万生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7-138,共2页
我国高度重视禁毒法制建设,业已形成以刑事法律为主、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相配套的禁毒法律体系,以从严惩处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宏观层面的国家毒品法律规制的法律秩序应该是禁种、禁制、禁贩、禁吸之“四禁”。禁毒的经验事实充分表... 我国高度重视禁毒法制建设,业已形成以刑事法律为主、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相配套的禁毒法律体系,以从严惩处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宏观层面的国家毒品法律规制的法律秩序应该是禁种、禁制、禁贩、禁吸之“四禁”。禁毒的经验事实充分表明,严厉的毒品法律规制对微观层面的毒品秩序正面作用有限,负面作用却凸显,且催生出一系列社会性恶果,带来一些或大或小的社会问题,我们有必要对毒品问题及其法律控制功效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事实 法律控制 禁毒 反思 毒品问题 失败 违法犯罪行为 法律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究竟什么是科学事实──兼论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经验事实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彭汶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3-35,40,共4页
究竟什么是科学事实──兼论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经验事实的关系彭汶“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论,特别是当代科学哲学、科学逻辑的一个重要范畴。当代西方一系列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在建构其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论模式时,无不直接或间接... 究竟什么是科学事实──兼论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经验事实的关系彭汶“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论,特别是当代科学哲学、科学逻辑的一个重要范畴。当代西方一系列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在建构其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论模式时,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依据着他们对事实与理论及其相互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事实 经验事实 客观事实 科学工作者 科学认识 主观认识因素 科学理论 科学研究活动 自在之物 纯客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耶阿本德眼中的经验事实及其启示
10
作者 于秀丽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6-19,共4页
 费耶阿本德在他的《反对方法》一书中,从多种角度论证了他的多元主义方法论,对科学哲学中的非理性思想和相对主义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在他的反归纳原则中,他论证的一个重要角度就是对经验事实的再考察,从而得出了理论多元化...  费耶阿本德在他的《反对方法》一书中,从多种角度论证了他的多元主义方法论,对科学哲学中的非理性思想和相对主义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在他的反归纳原则中,他论证的一个重要角度就是对经验事实的再考察,从而得出了理论多元化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耶阿本德 经验事实 理论多元化 反思理性 《反对方法》 科学哲学 多元主义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事实构建物理模型,帮助学生树立物理科学思维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进波 《贵州教育》 2019年第7期41-42,共2页
物理中的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构建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 物理中的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构建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进行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和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经验事实 科学思维 学生 客观事物 认识方式 内在规律 抽象概括
原文传递
科学解释中的经验事实
12
作者 叶娜 《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1X期243-244,共2页
对科学解释中的经验事实这一问题的思考来源于这样一种最基本的想法:什么是事实?事实其实一旦发生就消失了,而且是永远消失,那么我们不断谈论的那个"事实"究竟是什么?事实上,并没有什么纯粹客观的经验事实,我们在对任何经验... 对科学解释中的经验事实这一问题的思考来源于这样一种最基本的想法:什么是事实?事实其实一旦发生就消失了,而且是永远消失,那么我们不断谈论的那个"事实"究竟是什么?事实上,并没有什么纯粹客观的经验事实,我们在对任何经验事实加以讨论和研究时,都不得不首先思考这项事实在怎样的前提下才可能成立,并利用这些前提为讨论和研究本身划定一个合理的范围,而不是毫不过问其前提地,把一些看似普适的原则运用在任何经验内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事实 科学解释 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商一体化与传统中国市场的形成机制——评《市场如何形成:从清代食盐走私的经验事实出发》
13
作者 黄学涛 《盐业史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78-80,共3页
市场如何形成?早已成为历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学者关注的热点,但已有的研究受于主题或时代的局限,对之缺乏系统性的梳理。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们在讨论市场运行的作用时,往往默认市场自发形成并自行运转;... 市场如何形成?早已成为历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学者关注的热点,但已有的研究受于主题或时代的局限,对之缺乏系统性的梳理。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们在讨论市场运行的作用时,往往默认市场自发形成并自行运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斯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市场是经济体系自身演进的结果;而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是人类行为而非人类设计的秩序”,仍然自陷于市场自发论的樊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市场 经验事实 一体化 经济学家 走私 食盐 清代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影响量刑轻重的司法经验——以故意杀人案件中的量刑经验事实为分析对象
14
作者 蒋涤非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9-106,共8页
司法经验是司法者在长期司法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辅助司法判断的个性化知识。有经验的司法者与没有经验的司法者相比,前者对司法活动中的经验事实更为关注,能够基于经验事实形成个性知识仓库。经验事实不是构成要件事实,也不是量刑规范... 司法经验是司法者在长期司法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辅助司法判断的个性化知识。有经验的司法者与没有经验的司法者相比,前者对司法活动中的经验事实更为关注,能够基于经验事实形成个性知识仓库。经验事实不是构成要件事实,也不是量刑规范化文件中被设定的规范量刑事实,而是随附事实。在故意杀人案件中,较为常见可以影响量刑轻重判断的经验事实有:案发时间地点,尸体处理方式,社会惊扰程度,致死手段的残忍程度,灭门绝嗣等。经验事实有三个特征:一是描述法益侵害程度,二是反映行为人主观恶性程度,三是与伦理善恶判断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意杀人 司法经验 经验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推理,有条理地讲道理——用经验事实解释2、5的倍数的特征
15
作者 姜荣富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3年第7期109-113,共5页
学生学习了2、5的倍数特征之后,虽然记住了知识结论并能熟练地进行判断,但仍然不能解释为什么只要看个位就可以了。学习了3的倍数特征之后更是疑惑为什么判断方法与判断2、5的倍数的方法“完全不同”。如果只是记住了事实,即使形成了熟... 学生学习了2、5的倍数特征之后,虽然记住了知识结论并能熟练地进行判断,但仍然不能解释为什么只要看个位就可以了。学习了3的倍数特征之后更是疑惑为什么判断方法与判断2、5的倍数的方法“完全不同”。如果只是记住了事实,即使形成了熟练的操作程序,这样学习的知识也往往是不扎实的,只有互相关联且建立在概念和原理基础上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道理 经验事实 操作程序 知识结论 倍数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消费理论的演进与经验事实 被引量:29
16
作者 方福前 俞剑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34,共24页
自凯恩斯发表《通论》以来,居民消费理论经历了从确定性条件向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理论转变,进而又转向基于心理特征的行为消费理论。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中西方经济学家们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居民消费的经验事实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 自凯恩斯发表《通论》以来,居民消费理论经历了从确定性条件向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理论转变,进而又转向基于心理特征的行为消费理论。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中西方经济学家们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居民消费的经验事实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发现。各国居民消费的经验事实一直是推动消费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退休消费之谜、高储蓄之谜和炫耀性消费之谜等消费异象的频频出现,暴露出主流消费理论的不足与缺陷。随着居民消费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计量模型和实证方法的不断改进,居民消费理论将会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理论演进 经验事实 消费之谜
原文传递
中国财政政策的反周期性效果:基于1978年以来的经验事实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志刚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31,共6页
始自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国际性金融危机,危机的小断蔓延给全球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也动摇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信念。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金融危机,财政买单”成为各国政府应对此次危机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经验事实 反周期 金融危机 中国 2007年 凯恩斯主义 次贷危机
原文传递
文化体制改革的文化消费效应研究:经验事实、理论逻辑及政策取向 被引量:2
18
作者 毛中根 叶胥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48,共8页
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我国文化消费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是:正确处理文化建设具有的社会公益与个体私利双重功能、文化产品包括的意识形态与商品形态的双重属性、文化发展带来的社会与经济双重效益,并由此通过边界界定... 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我国文化消费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是:正确处理文化建设具有的社会公益与个体私利双重功能、文化产品包括的意识形态与商品形态的双重属性、文化发展带来的社会与经济双重效益,并由此通过边界界定、产品规制与效益评价来影响文化消费。新时代增强文化体制改革的文化消费效应,需要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主线,加快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坚持传承、改革与创新相统一,提高文化发展质量;为文化创作指引正确的政治方向,营造积极的文化消费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消费效应 经验事实 理论逻辑 政策取向
原文传递
“诉”“访”分离机制的正当性建构 基于经验事实和法律规范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10
19
作者 唐震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1-95,共5页
一、前言 2004年4月。最高法院在长沙召开的全国法院信访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涉诉信访”的概念,目的是将法院涉诉信访与其他信访区别处理。通常认为,涉诉信访是指与某一具体诉讼案件相联系,针对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案件的行为或结... 一、前言 2004年4月。最高法院在长沙召开的全国法院信访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涉诉信访”的概念,目的是将法院涉诉信访与其他信访区别处理。通常认为,涉诉信访是指与某一具体诉讼案件相联系,针对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案件的行为或结果,要求人民法院启动司法程序,实施一定诉讼行为的有关当事人的来信和来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规范 经验事实 分离机 涉诉信访 最高法院 人民法院 诉讼行为 信访工作
原文传递
意义与事实——对逻辑经验主义意义理论的质疑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灏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9-12,共4页
卡尔纳普和石里克从不同角度表述了同样的意义理论,即句子的意义就是它的证实条件。逻辑经验主义的意义理论完全依赖于它的证实原则,但证实本身却不是没有问题的。通过揭示逻辑经验主义意义理论中的矛盾,我们能发现证实原则的局限。
关键词 逻辑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理论 卡尔纳普 石里克 经验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