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1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辅助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在结直肠病变中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庄浩岩 郭昭 +1 位作者 史学文 田鹏(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87-292,共6页
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首选方式。机器人辅助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创伤小,避免了术后切口疝的发生。机器人可在盆腔等狭窄空间进行精细操作,弥补了腹腔镜手术的不足,减少中转开腹及术中并发症。笔者简要介绍了机器人手术... 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首选方式。机器人辅助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创伤小,避免了术后切口疝的发生。机器人可在盆腔等狭窄空间进行精细操作,弥补了腹腔镜手术的不足,减少中转开腹及术中并发症。笔者简要介绍了机器人手术系统和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概况,探讨机器人辅助NOSES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解决上述问题推动机器人辅助NOSES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目前机器人辅助NOSES较传统手术在安全性及可行性上效果相当或更优,但机器人辅助NOSES仍有操作局限性、成本过高、手术学习成本增加等问题,因此,在后续研究中应建立规范化培训体系,研发标本取出及自然腔道扩张工具,扩大机器人辅助NOSES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 结直肠癌 腹部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系统右半结肠切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机器人手术系统方式选择与质量控制
2
作者 叶善平 吴灿 李太原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63-465,共3页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机器人手术系统(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已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为NOSES术式的选择及高质量推广普及。我们结合近百余例NOSES机器人手术系统右半结肠癌手术实践经验,对NOSES...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机器人手术系统(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已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为NOSES术式的选择及高质量推广普及。我们结合近百余例NOSES机器人手术系统右半结肠癌手术实践经验,对NOSES方法的选择,从手术前、中、后三个层面,介绍NOSES机器人在右半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肠 机器人手术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之超低位直肠癌精准功能保肛(NOSES-PPS)手术操作标准(2024版)
3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 +5 位作者 中国NOSES研究协作组 庄成乐 王铮 张现中 刘忠臣 刘骞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之超低位直肠癌精准功能保肛术(NOSES-PPS)是一种在传统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基础上,借助特制透明螺纹扩肛器及其配套设备,在直视下经肛完成肿瘤下缘精确定位和切除,并通过精准管型吻合器结合手工进行消化道重建,从而...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之超低位直肠癌精准功能保肛术(NOSES-PPS)是一种在传统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基础上,借助特制透明螺纹扩肛器及其配套设备,在直视下经肛完成肿瘤下缘精确定位和切除,并通过精准管型吻合器结合手工进行消化道重建,从而实现超低位直肠癌精准功能保肛的新型手术技术。目前,NOSES-PPS已在全国多个省市广泛开展,累计完成超500例,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并获得同行认可。然而,作为一种全新的直肠癌保肛手术,NOSES-PPS的具体操作细节,尚缺乏权威的临床实践指导意见。由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国NOSES研究协作组共同组织牵头,集合国内数十家大型医疗中心的结直肠肿瘤相关领域专家,经过多次函询和线下讨论会,最终制定了本操作标准,并对NOSES-PPS的定义、器械平台要求、适应证、操作要领、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处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以助于推进NOSES-PPS在临床中的规范化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超低位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精准功能保肛术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4
作者 齐峰 邰智慧 《医学诊断》 2025年第1期86-91,共6页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 NOSES)避免了腹壁的辅助切口,有极佳的微创效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NOSES在确保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腹壁原有的功能,规避了与腹壁切口相关的...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 NOSES)避免了腹壁的辅助切口,有极佳的微创效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NOSES在确保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腹壁原有的功能,规避了与腹壁切口相关的并发症,具有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美容效果好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文章综合分析了近年来有关文献的研究成果与报道,深入探讨了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结直肠癌领域的发展历程、主要分类、适应症与禁忌症、优点与争议等方面,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 (NOSES) eliminates the need for auxiliary abdominal wall incisions, offering exceptional minimally invasive outcome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laparoscopic surgery, NOSES ensures complete tumor removal while preserving the abdominal wall’s natural function to the greatest extent, thus sidestepping complications linked to abdominal wall incisions. It boasts advantages such as swift postoperative recovery, minimal pain, excellent cosmetic results, and fewe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is article thoroughly analyzes recent research findings and relevant literature reports, delving into the evolution, primary classifications, indications, contraindications, strengths, and controversies of NOSES in colorectal cancer. The aim is to offer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SES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结直肠癌 微创手术 腹腔镜手术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研 邰智慧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5年第1期252-257,共6页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 NOSES)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技术,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逐渐受到关注。多项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NOSES在确保肿瘤根治性、淋巴结清扫和术后并发症控制方面,与传统腹...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 NOSES)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技术,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逐渐受到关注。多项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NOSES在确保肿瘤根治性、淋巴结清扫和术后并发症控制方面,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具有相当的效果。然而NOSES的推广和普及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适应症的选择、技术的标准化以及潜在的肿瘤播散风险等。本文结合了近几年相关文献,将NOSES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应用中的优势以及仍存在的争议做一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 (NOSES), as a new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echnique,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Several studies and clinical practice have shown that NOSES is comparable to traditional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ensuring tumor radical resection, lymph node dissection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ntrol.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challenges in the promo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NOSES,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indication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echnology, and the potential risk of tumor dissemination. 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the advantages and controversies of NOSES in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are review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术 腹腔镜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在肛门–直肠功能方面的保护
6
作者 王祯延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5年第1期630-635,共6页
近年来,在ERAS理念与微创技术推动下,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推广愈加广泛,在追求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同时,更注重了对器官功能的保护。本文围绕直肠癌患者NOSES的肛门–直肠功能保护展开,术前经直肠MRI、肛门指检等评估肿瘤与括约肌状况... 近年来,在ERAS理念与微创技术推动下,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推广愈加广泛,在追求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同时,更注重了对器官功能的保护。本文围绕直肠癌患者NOSES的肛门–直肠功能保护展开,术前经直肠MRI、肛门指检等评估肿瘤与括约肌状况以确定手术范围;术中依患者情况选合适NOSES术式,取出标本时扩张润滑通道;术后定期复查直肠指诊及多项肛门功能检查,对肛门功能恢复欠佳者行盆底肌训练、电刺激治疗等,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康复。NOSES技术的优势已获得学术界的广泛认同,然而其在临床应用中需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估与判断。此外,为确保肛门–直肠功能得到妥善保护,必须基于科学且系统的诊疗方案,以期为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更佳的保障。In recent years, driven by the ERAS concept and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 the promotion of specimen extraction through natural orific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While pursuing surgical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there is also a greater emphasis on protecting organ func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nal-rectal function protection of NOSES (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 in rectal cancer patients.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the tumor and sphincter condition through rectal MRI and anal examination determines the scope of surgery;during the operation, the appropriate NOSES procedure is selected based on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the specimen is extracted by expanding and lubricating the channel;postoperative regular rectal examinations and multiple anal function tests are conducted, and for those with poor anal function recovery,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rapy, etc. are performed, starting functional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early. The advantages of NOSES technology have been widely recognized b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oweve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require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judgment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In addition, to ensure proper protection of anal-rectal fun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base on a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better assura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rectal cancer patients after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肛门–直肠功能保护 直肠肿瘤 器官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在妇科附件良性疾病手术治疗的临床探究
7
作者 农晓英 蒋燕明 黄歆旖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transvaginal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v-NOTES)行妇科附件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自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v-NOTES手术的30名患者构... 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transvaginal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v-NOTES)行妇科附件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自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v-NOTES手术的30名患者构成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简称TU-LESS)的3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例实施不同手术方式耗时、术中失血量、恢复排气所需时长、术后住院日数(排除手术当天)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评估术后12小时与24小时疼痛程度的VAS评分,以及住院期间的总费用。结果 在手术后恢复的早期阶段,实验组展现出了较对照组更为迅速的肠道排气现象,具体表现为术后排气时间缩短至(1.20±0.41)天,相较于对照组的(1.63±0.61)天,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在术后第一个12小时的时间段内,实验组的疼痛指数为(2.17±0.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0.5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手中出血量方面,实验组平均失血量为(39.50±34.25)毫升,高于对照组的(24.50±18.40)毫升(P<0.05)。两组数据的平均手术时长、康复期间的住院天数、术后第一天的VAS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总费用,在进行对比分析时,未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值不低于0.05)。结论 采经阴道自然腔道进行内镜手术,针对妇科良性附件疾病的治疗,证实为一种稳妥且行之有效的手段。其特点包括减轻痛苦、腹部不留疤痕以及术后迅速复原,故此,方法 可做为妇科良性附件疾病治疗策略中的一个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妇科附件良性疾病 经脐单孔腹腔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吴创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S)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观察组... 目的:分析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S)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观察组行NOSES手术。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时间、应激反应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术前,两组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丙二醛水平高于术前,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低于术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1周,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后1 d,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OSES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显著,可加速术后康复,减轻应激反应,缓解疼痛,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在经自然腔道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吴东波 徐巍 冯泽荣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5年第1期75-78,共4页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经人体口腔、肛门、阴道、尿道等自然腔道施术,在解决患者疾患的过程中,未在人体表面留有切口,减轻了手术创伤,增加了美容效果。但NOTES是二维成像,手术...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经人体口腔、肛门、阴道、尿道等自然腔道施术,在解决患者疾患的过程中,未在人体表面留有切口,减轻了手术创伤,增加了美容效果。但NOTES是二维成像,手术器械欠缺灵活度,其软式纤维镜缺乏牢固稳定的操作平台,不适合进行复杂手术。将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应用于NOTES中,可实现三维成像;机械臂稳定,可提供牢固的操作平台;器械臂有7个关节,活动范围大而灵活。但庞大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会与患者的身体发生碰撞;狭小的自然腔道导致狭小的操作三角,手术操作非常困难;人体解剖结构的差异,引起手术操作困难。将微型内镜机器人应用于NOTES中,能提供较宽的操作平台,操作三角良好;内镜机器人体积小,在腹腔内不会与腹腔器官发生碰撞;腹腔宽大,操作空间也宽大,人体解剖结构的差异对手术不会造成影响。相信内镜机器人的NOTES手术将成为外科重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内镜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腹腔镜外科的创新与人文精神
10
作者 张阳德 林伶 王自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23-1225,共3页
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已经走过100多年的历史。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腹腔镜手术的应激反应及对免疫系统的抑制较传统手术轻,更因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以1987年法国医生PHILIPPE MOURET成功完成第1例腹腔... 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已经走过100多年的历史。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腹腔镜手术的应激反应及对免疫系统的抑制较传统手术轻,更因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以1987年法国医生PHILIPPE MOURET成功完成第1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为标志,腹腔镜微创外科在20多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机器人 腹腔镜 人文精神 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系统与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1
作者 袁恩泉 徐胜 +4 位作者 林家威 黄顺荣 庞黎明 陈荣 周冰川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7期594-599,共6页
目的比较机器人系统和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乙状结肠癌24例,直肠癌1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机... 目的比较机器人系统和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乙状结肠癌24例,直肠癌1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组16例和腹腔镜组20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术中及术后情况、术后病理学结果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36例患者均完成手术。两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癌胚抗原水平、肿瘤最大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3 d引流总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1天粒细胞比例、术后病理肿瘤分期、神经侵犯、脉管侵犯、术后疼痛评分和住院总费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组,排气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短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腹腔镜组,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腹腔镜组,标本淋巴结检出数目少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结直肠癌NOSES是可行的,较腹腔镜结直肠癌NOSES手术具有更好的短期效果,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能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腔镜手术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2
作者 阎于珂 邹书兵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563-567,共5页
腹腔镜和介入内镜在临床的成功应用开创了微创领域的全新时代,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巧妙地将腔镜手术和内镜技术融合,再次翻开了微创外科的新篇章。NOTES的发展必然伴随技... 腹腔镜和介入内镜在临床的成功应用开创了微创领域的全新时代,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巧妙地将腔镜手术和内镜技术融合,再次翻开了微创外科的新篇章。NOTES的发展必然伴随技术的创新,尽管前进的道路上仍有挑战,但NOTES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年来,机器人技术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机器人辅助 ENDOSCOPIC ORIFICE surgery NOTES 微创外科 机器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早期炎性反应、肿瘤学治疗结局与远期预后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远 周晓蕾 +5 位作者 李国雷 李伟 徐志峰 李新宇 徐曌 兴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2380-2386,共7页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传统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surgery,LAP)与无腹部辅助切口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术后的炎性反应程度、肿瘤学治疗结局与远期生存预后。方法:共1 020例患者纳...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传统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surgery,LAP)与无腹部辅助切口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术后的炎性反应程度、肿瘤学治疗结局与远期生存预后。方法:共1 02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NOSES组416例,LAP组604例。倾向得分匹配平衡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最后,两组各有344例患者纳入研究。收集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围手术期参数、早期炎性反应指标与预后信息。研究终点为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瘤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与无局部复发率生存率(local-recurrence free survival,LRFS)。结果:NOSES具有术后疼痛轻(P<0.05)、额外麻醉药物使用比例少(11.0%vs 29.9%,P<0.001)、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1.5%vs 4.4%,P=0.023)、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2.7 vs 3.3天,P=0.022)等短期优势。NOSES组患者术后第2天平均体温显著高于LAP组(37.3 vs 37.1℃,P=0.031)。此外,NOSES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平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术后第3天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LAP组(P<0.05)。然而,两组患者术后盆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0.9%vs 1.2%,P=1.000)。此外,两组患者标本长度、近端切缘距肿瘤距离、远端切缘距肿瘤距离和淋巴结清扫数量等病理结果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方面,两组患者有着相似的5年OS(91.6%vs 89.3%,P=0.434)、DFS(84.1%vs 83.6%,P=0.898)与LRFS(95.9%vs 94.0%,P=0.369)。结论:结直肠癌NOSES是安全可行的,有着疼痛轻、恢复快、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等明显的短期优势。虽然NOSES手术会在早期引起较强的急性全身炎性反应,然而并不会转化为相关并发症。此外,NOSES手术与LAP有着相似的肿瘤学治疗结局与远期预后,可以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开展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炎性反应 预后 局部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直肠前切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艳娜 陈吓妹 +2 位作者 林新 安潇 叶素芳 《全科护理》 2022年第22期3109-3112,共4页
目的:总结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a Vinci surgical system,DVSS Xi)辅助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直肠前切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2年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8例行DVSS Xi辅助完全... 目的:总结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a Vinci surgical system,DVSS Xi)辅助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直肠前切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2年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8例行DVSS Xi辅助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直肠前切除NOSES术直肠恶性肿瘤病人的手术护理配合资料,总结分析术前访视、用物准备、DVSS Xi布局管理;术中安全核查、体位调节、皮肤护理、体温管理、系统连接、无瘤技术;术后体位护理、引流标识管理、器械处理等情况。结果:48例病人术中生命征平稳,手术时间98~213 min,平均128.4 min;术中出血为10~12 mL,平均10.7 mL;术后第1天进流食,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术后均无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5~6 d,病人均顺利出院。结论:完善的机器人手术配合流程、熟练的机器人系统操作,合理的机器设备布局、全面的手术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确保DVSS Xi辅助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直肠前切除NOSES术顺利进行,促进手术病人快速康复、提升手术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腔镜 根治性直肠前切除术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下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手术与常规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帅 路继永 +2 位作者 张成仁 杨熊飞 王涛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4期320-332,共13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比机器人辅助下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与常规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截至2021年12月公开发表的机器人辅助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的结...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比机器人辅助下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与常规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截至2021年12月公开发表的机器人辅助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常规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根据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对检索文献进行相关筛选,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获得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相关数据,采用Rev Man5.3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其中1篇随机对照研究,7篇回顾性研究,共涉及701例患者,其中行机器人辅助下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手术(NOSES组)338例,行常规机器人辅助手术(常规机器人组)36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OSES组手术时间比常规机器人组更长(WMD=7.69,95%CI=1.89~13.50,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NOSES组术中出血量高于常规机器人组(WMD=-4.93,95%CI=-9.32~-0.53,P=0.03);两组切除的肿瘤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09,95%CI=-0.26~0.08,P=0.30);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32,95%CI=-0.85~0.21,P=0.24);两组术后腹腔冲洗液细菌学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2,95%CI=0.56~3.62,P=0.46)。与常规机器人组相比,NOSES组术后VAS评分更低(WMD=-1.14,95%CI=-1.55~-0.74,P<0.001),术后附加镇痛更少(OR=0.22,95%CI=0.13~0.38,P<0.001),术后血常规WBC水平更低(WMD=-0.99,95%CI=-1.44~-0.54,P<0.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更早(WMD=-11.36,95%CI=-14.70~-8.02,P<0.001),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更早(WMD=-9.13,95%CI=-11.49~-6.78,P<0.001),术后总并发症更少(OR=0.57,95%CI=0.35~0.92,P=0.02),切口感染率更低(OR=0.20,95%CI=0.06~0.83,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OR=1.35,95%CI=0.58~3.14,P=0.49)、腹腔内感染发生率(OR=1.26,95%CI=0.36~4.42,P=0.72)和肠梗阻发生率(OR=0.68,95%CI=0.19~2.43,P=0.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SES组术后住院时间比常规机器人组更短(WMD=-1.21,95%CI=-2.08~-0.34,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机器人辅助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下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手术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小附加镇痛比例,降低机体应激反应,降低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更快恢复胃肠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手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 结直肠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枫 王昔明 +2 位作者 杨增强 张妍生 桑伟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01~2019-03-31我科行机器人辅助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95 min(包括装...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01~2019-03-31我科行机器人辅助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95 min(包括装机时间2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0 ml,术后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2 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 d,吻合口瘘1例;无输尿管、尿道、肠管、血管损伤发生。病理检查标本切缘均无肿瘤细胞残留,平均清扫淋巴结22枚。结论:机器人辅助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安全可行,术后并发症少且无腹部切口,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机器人手术 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达芬奇手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在老年高位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17
作者 王建 孔德才 +4 位作者 王茂峰 陈龙 李珍 祝青 吴磊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治疗老年高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22年9月手术治疗的64例老年高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均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经腹部辅助切口取标本,观察组...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治疗老年高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22年9月手术治疗的64例老年高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均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经腹部辅助切口取标本,观察组经肛门取标本。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疼痛评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病理分级、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病理切缘均为阴性;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与经辅助切口取标本手术相比,在减少术后疼痛、胃肠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腹腔镜检查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直肠癌切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晓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3-45,共3页
总结213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直肠癌切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配合的经验,包括术前访视与手术准备;术中做好体位管理、体温管理,严格把控无菌与无瘤技术,严密观察机器人术中操作等。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时间100~208 min,平均130.0 m... 总结213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直肠癌切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配合的经验,包括术前访视与手术准备;术中做好体位管理、体温管理,严格把控无菌与无瘤技术,严密观察机器人术中操作等。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时间100~208 min,平均130.0 min,仅5例术中发生皮下气肿,无其他并发症。提出完善机器人手术护理管理、默契手术配合、熟练机器人系统操作,能提升手术配合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机器人手术 微创手术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机器人技术综述
19
作者 刘晓彤 杜慧江 +1 位作者 孙胡蝶 孙丽萍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22年第1期16-19,共4页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机器人,用于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微创手术,在提高操作精度和灵活性方面有巨大潜力。本文介绍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该类机器人的结构和性能,探讨相关研究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并对经自然腔道内镜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做...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机器人,用于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微创手术,在提高操作精度和灵活性方面有巨大潜力。本文介绍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该类机器人的结构和性能,探讨相关研究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并对经自然腔道内镜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机器人 经自然腔道内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与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肥胖患者子宫良性病变的效果比较
20
作者 李文元 魏民 +9 位作者 韩婕 李瑞锋 王珍 李海兰 许静 靳冬梅 徐凌燕 彭容 张衍 孙新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184-3189,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肥胖患者子宫良性病变时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transvaginal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vNOTES)与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的全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探讨vNO... 目的通过比较肥胖患者子宫良性病变时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transvaginal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vNOTES)与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的全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探讨vNOTES在肥胖患者子宫良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妇科肥胖患者(BMI>28.0 kg/m^(2))因良性病变需行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LESS组51例、vNOTES组49例。比较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疼痛评分、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盆底功能情况、性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盆底功能情况、性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NOTES组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LESS组(P<0.05),同时vNOTES组术中疼痛评分小于LESS组(P<0.05)。结论在肥胖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中vNOTES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疼痛评分更低,更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肥胖 子宫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