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生理盐水与75%乙醇护理经皮骨穿针针道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佟冰渡
李杨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0期34-37,共4页
-
文摘
目的评价生理盐水按需护理经皮骨穿针针道的效果,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方法将220例骨科住院行经皮骨穿针外固定或骨牵引的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2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及于针孔处每天2次外滴75%乙醇,针道口如有渗血渗液,用75%乙醇棉签消毒针道后更换纱条;观察组不予外滴药物或消毒剂,针道口如有渗血渗液,采用生理盐水清洁针道口后更换纱条。结果观察组针道感染率及针道护理时不适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留置经皮骨穿针患者,采用生理盐水清除针道分泌物及按需护理,可降低针道感染率及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
-
关键词
骨科疾病
经皮骨穿针
外固定
骨牵引
生理盐水
75%乙醇
针道感染
护理
-
Keywords
orthopedic disease
external fixator pin
external fixation
skeletal traction
saline
75% alcohol
pin track infection
nursing care
-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经皮骨穿针针道感染的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佟冰渡
李杨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
出处
《护理学报》
2015年第13期44-47,共4页
-
文摘
目的动态观察留置经皮骨穿针患者术后针道感染的发生状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北京协和医院骨科采用经皮骨穿针治疗的患者100例,收集其术后针道感染发生的时间、感染分级等,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经皮骨穿针的针道感染发生率是34.0%,感染病例中82.4%的患者为轻度感染,17.6%为重度感染;术后1~2周是针道感染的高发时间。针道松动、开放损伤、外固定是经皮骨穿针针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随着经皮骨穿针留置时间的延长,针道感染的风险逐渐增加(P〈0.05)。结论保留经皮骨穿针期间,要特别注意保持经皮骨穿针的稳定性和针道周围清洁、干燥。尤其是对于开放损伤及外固定的患者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
关键词
经皮骨穿针
针道感染
影响因素
-
Keywords
pin site
pin site infection
influence factors
-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伤科黄水预防经皮骨穿针针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张莉
-
机构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创伤骨病区
-
出处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2期78-80,共3页
-
文摘
目的观察伤科黄水在预防经皮骨穿针针道感染中的效果,为经皮骨穿针患者提供一种具有高效、简单、廉价、刺激性小的防治针道感染的新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下经皮骨穿针外固定支架治疗或骨牵引装置的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患者。其中术后在经皮骨穿针针眼处采用酒精和安尔碘消毒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60例患者术后在经皮骨穿针针眼处采用伤科黄水消毒的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术后1周、4周和去除固定装置时针眼处发生针道感染率、针眼处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情况、针道周围软组织炎症反应情况及患者治疗期间涂药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刺激症状、皮肤过敏、色素沉着、水肿、出血点等)。结果实验组在术后1周、4周和去除固定装置时针眼处发生针道感染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VAS得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道周围软组织炎症反应中,实验组创面愈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黄水运用到预防经皮骨穿针针道感染中是一种简单、高效、廉价、切实可行的新方法,它不仅能将外固定支架针道感染发生率降到最低,还有促进针道周围皮肤软组织愈合及降低因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
关键词
伤科黄水
针道感染
经皮骨穿针
不良反应
安尔碘
-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经皮骨穿针治疗的患者针孔护理方法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张娜
张华
陈洪娇
周芷伊
刘薇
曾冬阳
-
机构
海南医学院国际护理学院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医学中心
-
出处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6期442-445,共4页
-
文摘
目的 为行经皮骨穿针的患者减少针道感染的发生率制定循证护理方案.方法 按循证PICO原则,针对患者临床表现提出现存的需要循证的护理问题,经检索数据库,对检索的文献进行证据评价后,将最适证据应用于该类患者并观察患者疗效.结果 共纳入1篇系统评价(I级证据)、1篇队列研究(Ⅲ级证据)和9篇随机对照试验(Ⅲ级证据).根据对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新的针孔护理方案并应用于患者.实施7d后,患者已发生针道感染的2处针孔症状出现明显好转,分泌物明显减少,周边皮肤无红肿,皮温正常,患者无疼痛;其余6处针孔均未发生针道感染.结论 对于使用经皮骨穿针治疗的患者,用安尔碘进行针孔处消毒及针孔处采用无菌纱条缠绕的方法比常规乙醇滴针眼法减少针道感染的发生率.
-
关键词
护理
循证护理
经皮骨穿针
针道感染
消毒
-
Keywords
Nursing care
Evidence-based nursing
Pin site
Pin site infection
Disinfection
-
分类号
R-03
[医药卫生]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不同术式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 5
-
-
作者
余定华
-
机构
重庆南桐矿务局总医院
-
出处
《现代医药卫生》
2002年第4期297-298,共2页
-
-
关键词
术式
股骨颈骨折
疗效
骨牵引
切开复位内固定
经皮穿骨圆针
-
分类号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