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对比
1
作者 郭威 张乐 任瑞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5期769-771,共3页
目的:比较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PT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BC)... 目的:比较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PT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BC)组患者40例,使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射频热凝术(RFT)组患者40例,使用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两组患者均观察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前及术后第3天、1周、3周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不适程度[简化马克吉尔疼痛问卷(SF-MPQ)]、术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降低,PBC组患者术后第3天、1周、3周时VAS评分低于RFT组(P<0.05)。PBC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RFT组,住院时间长于RFT组(P<0.05)。PBC组术后SF-MPQ评分低于RFT(P<0.05)。PBC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RFT组(P<0.05),术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PTN患者疗效显著,且短期内复发率无明显区别。而PBC手术时间较短,术后不适感较经,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RFT住院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势,应当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 CT引导 凝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3D打印导板导航技术在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富饶 裴延军 +3 位作者 欧益谊 陈燕枝 贺道华 杨红军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12期715-719,共5页
目的:评估3D打印导板导航技术应用于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PRT)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且有PRT指征的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在数字减影血... 目的:评估3D打印导板导航技术应用于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PRT)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且有PRT指征的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行PRT,观察组用3D打印导板导航辅助PRT。比较2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经皮穿刺到达靶点所需时间,手术时长,DSA扫描次数,患者术中不适,术后即刻、3 d、30 d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术后1、3、6个月疗效评估,手术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穿刺到达靶点时间、手术时长、DSA扫描次数、术中不适、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即刻、术后3 d 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1个月的NRS评分、术后1、3、6月疗效评估、满意度、二次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导板导航技术辅助PRT有助于增加三叉神经痛手术的高效性、安全性,减少疼痛及不良反应,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导板导航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 三叉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图像融合技术与CT引导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疗效对比
3
作者 沈静 王梦格 +1 位作者 宋阳 任振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8-541,546,共5页
目的对比CT/MRI图像融合技术和传统CT引导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疗效。方法收集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医疗信息,按不同影像引导方式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CT引导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和融合组(CT/MRI图像融合技术辅助三... 目的对比CT/MRI图像融合技术和传统CT引导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疗效。方法收集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医疗信息,按不同影像引导方式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CT引导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和融合组(CT/MRI图像融合技术辅助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对穿刺操作时间、术中不适发生率以及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融合组穿刺操作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融合组术中和术后的VAS及BNI评分、术中不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提高疗效、减少术中不适、术后并发症方面,CT/MRI图像融合技术较CT引导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MRI图像融合 三叉神经 凝术 神经 CT引导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引导下的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卵圆孔穿刺技术 被引量:20
4
作者 乔梁 朱宏伟 +2 位作者 陶蔚 胡永生 李勇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35-637,共3页
卵圆孔穿刺对于多项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均至关重要:无水乙醇或甘油注射[1,2],球囊压迫[3],电凝[4]及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5]。精准快速的卵圆孔穿刺不仅大大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手术效果,还对于减少穿刺并发症(血肿、刺入眶下裂、
关键词 三叉神经 凝术 穿刺技术 卵圆孔 神经导航 引导 穿刺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对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穿刺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王然 高献忠 +4 位作者 华敏 陆伟萍 管华 史宏伟 徐晨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8-1183,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对第三支三叉神经痛(TN)患者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穿刺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的第三支TN患者48例,男19例,女29例,年龄>18岁,BMI≤28 kg/m^(2)。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对第三支三叉神经痛(TN)患者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穿刺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的第三支TN患者48例,男19例,女29例,年龄>18岁,BMI≤28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组(U组)和单纯CT引导组(C组),每组24例,分别接受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和单纯CT引导下经皮卵圆孔穿刺,并实施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记录穿刺成功例数、穿刺次数、辐射剂量、穿刺时间、手术时间。记录术前、术后2、4、12、24周NRS评分、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评分,计算术后疼痛良好缓解率(BNI评分Ⅰ或Ⅱ级)。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完成穿刺操作和射频热凝治疗。与C组比较,U组穿刺次数明显减少,辐射暴露明显降低,穿刺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4、12、24周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2、4、12、24周疼痛良好缓解率、面部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其他严重治疗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下实施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治疗第三支TN的安全可行方案,与单纯CT引导比较,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可以明显提升穿刺精准性并降低治疗相关的辐射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凝术 超声 卵圆孔 三叉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引导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卢光 陶蔚 +2 位作者 朱宏伟 胡永生 李勇杰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神经导航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的156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头部3D-CT薄层连续平扫,并将影像资料导入Stealt...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神经导航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的156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头部3D-CT薄层连续平扫,并将影像资料导入StealthStation Tria Plus手术导航系统,图像经三维重建后,确认患侧卵圆孔作为靶点,在导航实时引导下进行卵圆孔穿刺,并行电生理测试,再次确认靶点的位置无误后,进行射频热凝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顺利穿刺成功,射频热凝术后,患者原有的面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前患者VAS评分为9.67±0.47,术后VAS评分为0.22±0.57,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且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是一种微创,安全和疗效显著的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凝术 三叉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60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7
作者 孟广远 邹方田 +5 位作者 孟庆海 杨之廉 马景孟 陈世全 杨新生 张文德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1991年第2期5-7,64,共4页
本文报告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602例,有效率为98%。作者介绍了利用自制“穿刺定位尺”行半月神经节穿刺的方法,靶点的命中率达98.8%,对此种治疗的力法,优点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作了简要讨论。
关键词 神经 凝术 三叉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系统引导下卵圆孔定位穿刺在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董涛 王大堃 +2 位作者 刘金道 陈琛 王江峰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7年第6期518-519,525,共3页
目的:分析在神经导航系统的引导下,通过卵圆孔定位穿刺,在半月神经节行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6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CT技术对其颅脑进行薄层扫描,通过工作站给予颅底重建,分析测定卵圆孔并... 目的:分析在神经导航系统的引导下,通过卵圆孔定位穿刺,在半月神经节行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6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CT技术对其颅脑进行薄层扫描,通过工作站给予颅底重建,分析测定卵圆孔并选其为靶点,采用导航棒辅助,对其进行定位穿刺,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结果:本组26例患者穿刺均一次性即成功,术中平均阻抗500Ω,其运动刺激平均值0.88 V,感觉刺激平均值0.53 V。本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为(9.3±0.5)分,术后为(1.5±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BNI评分,术后"疗效显著"19例,"有效"5例,"无效"2例。结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借助神经导航对卵圆孔进行定位穿刺,有助于提高卵圆孔穿刺准确率,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系统 卵圆孔 神经 凝术 三叉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定位穿刺角度引导器联合DSA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赖尚导 陈伟元 +5 位作者 黄乔东 刘炯峰 李宝洲 叶敏 季达峰 张愈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13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应用3D打印定位穿刺角度引导器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2017年1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纳入研究组,均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应用3D打印定位穿刺角度引导器穿刺。选取在DSA...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应用3D打印定位穿刺角度引导器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2017年1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纳入研究组,均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应用3D打印定位穿刺角度引导器穿刺。选取在DSA透视下行传统定位穿刺操作的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穿刺操作时间、穿刺成功时的进针深度、疼痛程度、术中不适症状、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全部患者穿刺成功率为100%,研究组穿刺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穿刺进针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中不适症状;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应用3D打印定位穿刺角度引导器联合DSA引导穿刺,可操作性高,穿刺成功性高,相比于传统定位穿刺操作,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缩短操作时间,还可有效缓解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凝术 3D打印定位穿刺角度引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甘油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附85例报告) 被引量:14
10
作者 夏成雨 凌至培 牛朝诗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 +甘油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结果和副作用。方法 仰卧位或坐位 ,Hartel前入路穿刺法 ,局麻下经卵圆孔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 ,温控射频热凝对靶点进行毁损并注入甘油 0 .3~ 0 .5 5ml... 目的 探讨采用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 +甘油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结果和副作用。方法 仰卧位或坐位 ,Hartel前入路穿刺法 ,局麻下经卵圆孔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 ,温控射频热凝对靶点进行毁损并注入甘油 0 .3~ 0 .5 5ml。结果 疼痛消失 82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 96 .5 %。随访 75例 ,随访时间平均为 2 .1年 ,8例复发 ,复发率为 10 .6 %。结论 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 +甘油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和副作用 ,它是高龄或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病人的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 甘油注 联合治疗 原发性三叉神经 副作用 甘油毁损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26例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况建国 邹安琪 +1 位作者 夏亮 江志群 《江西医药》 CAS 2005年第11期689-690,共2页
目的总结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对26例三叉神经痛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即刻疗效:优良22例,良好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 目的总结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对26例三叉神经痛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即刻疗效:优良22例,良好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肯定、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神经 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半月节射频控温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302例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丁常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三叉神经 卵圆孔 口腔颌面部疾病 凝治疗 经皮穿刺 控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选择性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0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兴志 刘易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3-553,共1页
关键词 经皮选择性神经凝术 治疗 原发性三叉神经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半月节射频控温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128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晓滨 丁常云 +1 位作者 胡泽军 李德康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第4期298-299,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半月节射频控温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穿刺半月节射频控温热凝治疗的12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一次治疗疼痛完全消失者113例,二次治疗疼痛完全消失者13例,无变化2例。随访3年,复...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半月节射频控温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穿刺半月节射频控温热凝治疗的12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一次治疗疼痛完全消失者113例,二次治疗疼痛完全消失者13例,无变化2例。随访3年,复发34例。结论经皮穿刺半月节射频控温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损伤小,效果好,但穿刺和定位正确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凝治疗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萎缩和神经脑桥夹角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淑玲 邢宇玲 +1 位作者 巩建梅 张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133-2137,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NT)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后出现疼痛复发与三叉神经萎缩程度和神经脑桥夹角的关系。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97例IN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NT)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后出现疼痛复发与三叉神经萎缩程度和神经脑桥夹角的关系。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97例IN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治疗,对患者随访24个月。其中56例患者术后出现疼痛复发(复发组)、241例患者未出现术后疼痛复发(非复发组)。结果三叉神经根长度、三叉神经萎缩程度、二者联合应用绘制ROC曲线,其预测INT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后出现疼痛复发的AUC值分别为0.553、0.750、0.861;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三叉神经根长度缩短(OR=0.624,P=0.038)、三叉神经萎缩程度增大(OR=2.257,P=0.000)、责任血管类别为多血管压迫(OR=1.842,P=0.019)、基线疼痛呈重度疼痛(OR=1.714,P=0.000)是INT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后出现疼痛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NT患者手术前接受薄层MRI扫描,其三叉神经萎缩程度对患者射频热凝术后出现疼痛复发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三叉神经根长度、三叉神经萎缩程度与患者术后出现疼痛复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 经皮穿刺凝术 疼痛 复发 萎缩 神经脑桥夹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35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任立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8期116-117,共2页
目的观察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穿刺成功率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Ⅱ、Ⅲ支三叉神经痛患者35例,CT扫描确定卵圆孔位置及穿刺角度和深度,并给予电生理引导确证,静脉全麻下每分支分别给予6... 目的观察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穿刺成功率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Ⅱ、Ⅲ支三叉神经痛患者35例,CT扫描确定卵圆孔位置及穿刺角度和深度,并给予电生理引导确证,静脉全麻下每分支分别给予65℃和75℃射频热凝各90s。结果所有患者成功经卵圆孔穿刺入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后7d总有效率97%,随访6个月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8.6%,未见明显的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穿刺成功率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CT引导 凝术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中针尖裸露长度和射频温度对三叉神经痛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刘京杰 李玄英 +4 位作者 杨立强 曹国庆 何明伟 杨惠婕 倪家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2-24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针尖长度的穿刺套管针及不同射频温度对于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的三叉神经痛缓解、术后复发及面部麻木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均在CT引导下经皮行穿刺半月节射频热凝手术,A组应用... 目的:探讨不同针尖长度的穿刺套管针及不同射频温度对于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的三叉神经痛缓解、术后复发及面部麻木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均在CT引导下经皮行穿刺半月节射频热凝手术,A组应用穿刺套管针针尖裸露端长为5mm的射频针进行治疗,持续热凝温度为75℃;B组针尖裸露端5mm,温度为70℃;C组针尖裸露端2mm,温度为75℃;D组针尖裸露端2mm,温度为70℃。射频热凝的时间均为120s,2次。术后24h、3d、7d、1m、3m随访观察4组间疼痛强度(VA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QOL),麻木范围及程度,以及咀嚼无力、角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有无显著差异。结果:80例患者全部随访成功。4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及QOL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且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面部麻木感(发生率100%),麻木程度评分随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时,A组麻木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B、C、D组,B组高于C、D组,C组的麻木程度评分也显著高于D组(P<0.05)。术后3m,A组的麻木范围和咀嚼无力发生率显著高于C、D两组(P<0.05),B组显著高于D组。结论:CT引导下半月节射频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相同的射频温度下,应用针尖裸露端为2mm的穿刺套管针进行射频治疗,术后所产生的麻木范围、麻木程度以咀嚼无力明显少于针尖裸露端为5mm的穿刺套管针;应用相同穿刺套管针,75℃射频热凝,术后麻木程度评分明显高于70℃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针尖裸露端长度 三叉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经皮穿刺导航系统在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陆丽娟 韩影 +1 位作者 槐洪波 谢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14-918,共5页
目的:评估3D打印个性化经皮穿刺导航系统应用于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的有效性。方法:60例符合国际头痛学会分类委员会确定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有射频热凝术适应症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3D打印组,n=30)和B组(对照组,n=30),A组在导... 目的:评估3D打印个性化经皮穿刺导航系统应用于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的有效性。方法:60例符合国际头痛学会分类委员会确定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有射频热凝术适应症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3D打印组,n=30)和B组(对照组,n=30),A组在导航系统引导下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B组在常规CT引导下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记录经皮穿刺到达靶点所需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CT扫描次数;患者术中反应(呻吟、肢动等);患者术后即刻、术后7 d、30 d疼痛完全缓解率、病人满意率;术后1 m、3 m、6 m优良率评估;术中(或术后)脑脊液渗漏、面部淤血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在穿刺到达靶点时间、手术时间、CT扫描次数、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明显减少或降低(P<0.05),而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手术即刻疼痛完全缓解率、患者满意度、术后1 m、3 m、6 m优良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个性化经皮穿刺导航系统辅助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设计 3D打印 导航模块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凝术 三叉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眼神经受累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立强 倪家骧 +3 位作者 郑长军 李小琳 何亮亮 窦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84-1485,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仅眼神经受累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CT引导下对40例眼神经受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射频热凝治疗,射频温度从65℃逐渐增加到70℃,射频时间90~120 s。观察术...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仅眼神经受累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CT引导下对40例眼神经受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射频热凝治疗,射频温度从65℃逐渐增加到70℃,射频时间90~120 s。观察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术后的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结果术后即刻38名患者疼痛完全消失,1例流泪、畏光,1例复视,两者均伴有角膜反射减退,随访6个月时有2例患者疼痛复发。结论采用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眼神经受累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疗效好且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 神经 三叉神经 角膜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9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在卿 许贵刚 +3 位作者 刘洋 郭艳丽 程刚 赵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 凝术 治疗方法 疗效观察 神经系统 病因不明 常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