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经济法教材开发研究——以数字经济与经济法理论变革为视角
1
作者 刘永智 《高教论坛》 2025年第2期38-42,共5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法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需紧跟时代步伐完成教材革新。数字经济虽引发经济法理论变革,但从发生论与本体论出发,其基本理论框架与调整基础并未改变,故仍可将经济法概论、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 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法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需紧跟时代步伐完成教材革新。数字经济虽引发经济法理论变革,但从发生论与本体论出发,其基本理论框架与调整基础并未改变,故仍可将经济法概论、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及经济诉讼法作为教材主要章节,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数字经济特点与会计专业需求增减相关内容。此外,还应以“理论+实践”为导向调整教材内容构成比例,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教材配套课程资源,继而使经济法教材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辅助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为数字经济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法理论变革 经济法教材 专业差异 微信公众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社会中的经济法理论拓展——基于时空、行为和风险的分析视角
2
作者 甘强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26,共14页
数字社会的数字时空产生了信息行为,信息行为带来了数字风险,从而推动了经济法时空理论、行为理论和风险理论的拓展。在数字社会中,经济法的时空观是数字时空,数字时空的时间具有永恒性、空间具有物质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同构性、时间和空... 数字社会的数字时空产生了信息行为,信息行为带来了数字风险,从而推动了经济法时空理论、行为理论和风险理论的拓展。在数字社会中,经济法的时空观是数字时空,数字时空的时间具有永恒性、空间具有物质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同构性、时间和空间是可分离的,并具有数字化、分享性、情境化和建构性的特征。经济法的信息行为是以信息流为核心要素的信息行动,其主体要素呈现为行为主体具有信息化的特征,平台成为重要主体并出现了无主体的现象;其意志要素出现了“无意志”和“主观的弱化”;其内容要素主要表现为信息化活动,具有流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经济法的数字风险是一种“超现代性风险”“数字权力化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对其规制的机制是社会风险规制,规制的主体是合作治理的多元主体,规制的方法是整体主义的规制模式,规制的规范注重技术和伦理入法。上述理论依据数字逻辑展开,拓展了经济法理论,为“数字经济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会 经济法理论 数字时空 信息行为 数字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法理论的新发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守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2,共11页
基于时空背景和研究主题的特殊性,中国经济法理论已形成其鲜明的独特性。经由"时点考察"和"理论类型研究"可以发现,中国经济法理论在时间维度上已经开启了理论分期的"新阶段",在研究对象维度上正在发生... 基于时空背景和研究主题的特殊性,中国经济法理论已形成其鲜明的独特性。经由"时点考察"和"理论类型研究"可以发现,中国经济法理论在时间维度上已经开启了理论分期的"新阶段",在研究对象维度上正在发生理论类型的"新变化",因而存在着不同于既往的"新发展"。要有效促进中国经济法理论的"新发展",尚需在研究路径上处理好"既有理论"与"新型理论"的关系,推进立法论与解释论、功能分析与结构分析、问题定位与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理论分期 理论类型 中国经济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苏联经济法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秀清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0-86,共7页
苏联经济法理论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 ,其后走过了曲折的历程。虽然苏联各个时期的经济法理论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抨击 ,但这些理论有一定的域外影响力。中国60年代起草的《经济法草案》就是接受苏联现代经济法学派的结果 ,80年代初在我国... 苏联经济法理论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 ,其后走过了曲折的历程。虽然苏联各个时期的经济法理论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抨击 ,但这些理论有一定的域外影响力。中国60年代起草的《经济法草案》就是接受苏联现代经济法学派的结果 ,80年代初在我国经济法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纵横统一说也深受苏联经济法理论的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仍能找到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理论 苏联 法学派 经济法 现代经济法 痕迹 草案 起草 中国 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经济法理论的拓掘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守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6-101,共6页
在后危机时代,需要对经济法理论作进一步拓展研究和深入挖掘,其中,有关国家竞争理论、风险理论、公共经济危机理论、情势变更理论的拓展研究,以及有关经济法的本体论、发生论和价值论的深入挖掘,对于经济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对于经济法... 在后危机时代,需要对经济法理论作进一步拓展研究和深入挖掘,其中,有关国家竞争理论、风险理论、公共经济危机理论、情势变更理论的拓展研究,以及有关经济法的本体论、发生论和价值论的深入挖掘,对于经济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对于经济法制度建设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危机 经济法理论 拓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格调制制度与经济法理论的双向互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志刚 《政法论丛》 2007年第2期60-65,共6页
价格调制制度是具有典型解剖意义的“微缩经济法”,具有突出的“经济性”特质和天然的中枢地位,对经济法的体系建构、规范论、运行论以及方法论的提炼,具有特别的注释和推动作用;而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尤其是横断层面的共通性原理,如主体... 价格调制制度是具有典型解剖意义的“微缩经济法”,具有突出的“经济性”特质和天然的中枢地位,对经济法的体系建构、规范论、运行论以及方法论的提炼,具有特别的注释和推动作用;而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尤其是横断层面的共通性原理,如主体的差异性、权责的不均衡性、经济法的体制构成和实现论、调制绩效原则和协调平衡的理念、经济法上体制分权原理等等,对于价格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以及价格调制制度与整个经济法及其组成部门之间的整合协调,具有重要的指引和建设作用。两者双向互动,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调制制度 经济法理论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理论的历史负重与现代化拓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继峰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5-141,共7页
我国经济法理论沿着两个路径向前发展——西方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的经济环境和相应的法律制度、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基于这个"路径依赖"产生的经济法理论在认知逻辑上还处于个别现象的加工过程,而没有进入体系化的一... 我国经济法理论沿着两个路径向前发展——西方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的经济环境和相应的法律制度、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基于这个"路径依赖"产生的经济法理论在认知逻辑上还处于个别现象的加工过程,而没有进入体系化的一般理论阶段。矫正这种"错位"需要确定经济法理论的基础并改变认识的视角。经济法理论产生的基础是生产社会化,经济法理论的现代化和深化则需依赖国民经济体系化和经济全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理论 历史负重 现代化 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理论体系的成熟与研究方法的突破——评介漆多俊教授主编的《经济法学》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运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经济法理论体系 研究方法 漆多俊 经济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对经济法理论的挑战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云良 《人民法治》 2016年第1期65-,共1页
移动互联网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法务生活关系,经济法里面的很多观念也面临着严格挑战。第一个是公共产品的概念。原来的纯公共产品很少,路灯、阳光、空气都是公共产品,但是移动互联网出现以后,很多私人产品都免费。
关键词 经济法理论 纯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 银行业务 商品范围 市场缺陷 移动支付 商业银行法 倾斜式 国家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谦抑性视野中经济法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鑫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64-65,共2页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也发生了重要改革,目前市场经济成为了我国主要的经济体制,为了让市场更好的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国家应该尽量小范围内进行干预,控制。法律的谦抑性是指在不依靠法律的情况下达到比法律手段更好的效果,在经...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也发生了重要改革,目前市场经济成为了我国主要的经济体制,为了让市场更好的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国家应该尽量小范围内进行干预,控制。法律的谦抑性是指在不依靠法律的情况下达到比法律手段更好的效果,在经济法中也体现为依靠市场的经营规律来保障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因此本文浅要分析了从谦抑性视野中构建经济法理论的相关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谦抑性 市场经济 经济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我国经济法理论创新及其同实践的反差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思 《经贸实践》 2015年第10X期59-59,共1页
我国经济法理论一直是有关学者和国家关注的重要课题,其作用逐渐得到国家高度认可,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经济法与宏观调控不能同步一致,使得经济法在立法实施过程中处处受限,现有经济法不能依据国情经济变化做出适当调... 我国经济法理论一直是有关学者和国家关注的重要课题,其作用逐渐得到国家高度认可,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经济法与宏观调控不能同步一致,使得经济法在立法实施过程中处处受限,现有经济法不能依据国情经济变化做出适当调整,经济法理论创新因得不到正确实施而被置疑,这些都需要国家制定相关反垄断法律与经济深化改革政策来改变,进而不断减少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反差,为经济法理论创新铺平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理论 宏观调控 经济法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综述
12
作者 管斌 《社会科学动态》 2000年第5期7-9,12,共4页
1999年11月4日至6日,第七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及日本三所高校共计70多位经济法学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1、经济法的本质有学者... 1999年11月4日至6日,第七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及日本三所高校共计70多位经济法学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1、经济法的本质有学者认为,基于社会关系的变动不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讨会 经济法理论 经济法 本质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经济法理论研究与关注的若干问题
13
作者 蒋安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47-48,共2页
中国经济法是改革开放思想下的产物,其勃兴只是近20年的事情,但却是20世纪中国法学最伟大的成就。面向21世纪,回顾我国经济法形成、发展与走向成熟所经历的风雨历程,展望经济法在新世纪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所肩负的应有使命,我国经济... 中国经济法是改革开放思想下的产物,其勃兴只是近20年的事情,但却是20世纪中国法学最伟大的成就。面向21世纪,回顾我国经济法形成、发展与走向成熟所经历的风雨历程,展望经济法在新世纪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所肩负的应有使命,我国经济法理论研究及其发展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亟待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法 经济法 理论研究 经济法理论 21世纪 若干问题 民商法 我国经济法 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调整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法的进化——历时性维度下经济法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14
作者 张凯 《经济法论坛》 2014年第2期22-30,共9页
一、引言 诚如德国著名历史法学派大师萨维尼所说:法律乃是“那些内在的、默默的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法律就像语言一样,既不是专断意志,也不是刻意设计的产物,而是缓慢、渐进、有机发展的产物.经济法是各国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 一、引言 诚如德国著名历史法学派大师萨维尼所说:法律乃是“那些内在的、默默的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法律就像语言一样,既不是专断意志,也不是刻意设计的产物,而是缓慢、渐进、有机发展的产物.经济法是各国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经济法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在不断发展、演变和进化中。在历时性维度来说,经济法的发展历史可以上溯到古代的“诸法合体”的法律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理论 历时性 演变 维度 进化 法律体系 经济社会发展 历史法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理论体系的要素分析
15
作者 郜金泰 《经济论坛》 2008年第13期127-128,共2页
构建任何系统化的理论体系,都应当深入探究该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在基本构成要素被廓清之前,理论的发展与体系的完善必然会举步维艰。在不久的将来,不管经济法的理论体系究竟如何创建,以下几个要素必定不可或缺:一是经济法的... 构建任何系统化的理论体系,都应当深入探究该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在基本构成要素被廓清之前,理论的发展与体系的完善必然会举步维艰。在不久的将来,不管经济法的理论体系究竟如何创建,以下几个要素必定不可或缺:一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即经济法应定位于在哪个领域发挥作用,并且其作用不可替代;二是调整主导,即在经济法调整经济关系时,能发挥宏观的主导作用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理论 要素分析 构成要素 经济法调整 调整对象 经济关系 系统化 宏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春苗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年第11期39-42,共4页
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贯穿于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始终,其成果可以直接指导、丰富和发展经济法理论体系。文章从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的定义出发,探讨了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对经济法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复杂性,并... 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贯穿于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始终,其成果可以直接指导、丰富和发展经济法理论体系。文章从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的定义出发,探讨了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对经济法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复杂性,并从三个层次构建了经济法理论研究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经济法理论 研究方法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法理论的创新 被引量:1
17
作者 成伟智 《经济论坛》 2006年第6期123-125,共3页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经济法理论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 创新 中国 人的全面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改革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六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综述
18
作者 王蕴 王莹丽 +1 位作者 王昺南 王海伦 《东方法学》 2008年第6期149-156,共8页
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暨第十六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于2008年11月1日-2日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会议以'改革开放经济法30年'、'改革开放经济法学30年'为主题,共征集到论文176篇。会议围绕两大主题并结... 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暨第十六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于2008年11月1日-2日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会议以'改革开放经济法30年'、'改革开放经济法学30年'为主题,共征集到论文176篇。会议围绕两大主题并结合当前重大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律制度 经济法学研究 经济法理论 土地流转 改革开放 研讨会 经济法基础理论 三十年 中国经济法 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经济法理论解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璐伟 《学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9期112-121,共10页
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的一次重要实践,对该区域展开创新尝试和有效研究有助于总结实践、完善理论并推广相关经验。结合经济法“新型理论”中的发展理论、分配理论、风险理论和信息理论... 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的一次重要实践,对该区域展开创新尝试和有效研究有助于总结实践、完善理论并推广相关经验。结合经济法“新型理论”中的发展理论、分配理论、风险理论和信息理论,从“系统目标—发展导向—分配结构”维度和“发展保障—风险防控—信息维护”维度分别对此展开分析,可以更好地明确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总体战略目标、具体实施手段、各类主体关系,厘清改革、发展、法治的关系,也可以充分体现经济法作为“促进发展之法”“优化分配之法”“应对危机之法”和“畅通信息之法”的重要作用,由此指导和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从实践出发丰富经济法理论体系,并进一步促进发展法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示范区 经济法 经济法理论 发展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理论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
作者 邓春霞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5期89-91,共3页
文章以经济法理论为基本落脚点,从经济法理论的起源、特征、作用等方面,分析说明了国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其三者的关系。
关键词 经济法理论 市场经济 国家干预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