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张仲景经方本源剂量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邸莎
李青伟
杨映映
宋珏娴
赵林华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485-1488,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30097)。
-
文摘
通过梳理历代度量衡对经方本源剂量的影响,分析仲景经方本源剂量折算的历史变迁。介绍历代医家及当代医家在尊崇经方剂量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灵活加减,尊古而不泥于古。认为仲景经方本源剂量的折算应用探索应在综合考虑临床用药疗效与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明确量效关系,寻找最佳临床合理用量,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
关键词
历代度量衡
经方本源剂量
张仲景
量-效关系
合理用量
因药施量
因病施量
因方施量
-
Keywords
Ancient weights and measures
Dosage of classical prescription origin
ZHANG Zhongjing
Dosage-effect relationship
Optimal clinical dosage
Dosage based on herbs
Dosage based on diseases
Dosage based on prescription
-
分类号
R289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经方本源剂量治疗流行性感冒风寒证
被引量:9
- 2
-
-
作者
扈晓宇
张扬
张德雄
-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和平分院
-
出处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30-234,共5页
-
文摘
目的:评价麻黄汤《伤寒论》本源剂量(下称经方本源剂量)治疗流行性感冒(下称流感)风寒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的方法,入选年龄18~65岁的患者,并同时符合流行性感冒的诊断标准及中医风寒证的辨证标准,体温≥38.0℃、病程在48 h之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给予麻黄汤,采用经考证后的《伤寒论》本源剂量,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B组[31例,给予麻黄汤,采用现行中医药高等院校《方剂学》教材所推荐的常用剂量(下称常用剂量),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C组(30例,给予泰诺酚麻美敏片,每6 h 1次,每次1~2片),疗程均为3 d。结果:①24 h体温疗效评价:A组的总显效率为93.75%(30/32),B组为67.74%(21/31),C组为36.67%(11/30),3组两两比较(P<α'=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中医证候疗效评价:A组总显效率为90.63%(29/32)、B组为61.29%(19/31),C组为30.00%(9/30),3组两两比较(P<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发热缓解时间及症状全部缓解时间的比较:A组与B组、C组两两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④并发症发生率及抗生素使用率比较:A组低于C组,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除C组有1例嗜睡、1例头昏、1例胃部不适外,其余2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口服麻黄汤经方本源剂量可有效缩短流感病程,缓解流感临床症状、缩短发热时间,降低流感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麻黄汤常用剂量及泰诺酚麻美敏片,麻黄汤经方本源剂量治疗流感早期安全、有效。
-
关键词
麻黄汤
经方本源剂量
流行性感冒
风寒证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Keywords
Ephedra decoction
original dosage of classical prescription
influenza
cold syndrome
efficacy and safety analysis
-
分类号
R287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