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动脉灌注化疗术后轻松动起来——您的康复小指南
1
作者 刘颖 《肝博士》 2025年第1期44-46,共3页
今天我们要深入探讨一个对肝癌患者来说至关重要的话题—肝动脉灌注化疗术后的康复与活动指导。肝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肝癌治疗方法,它通过精确地将化疗药物通过肝动脉输送到肿瘤部位,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打击,降低对正... 今天我们要深入探讨一个对肝癌患者来说至关重要的话题—肝动脉灌注化疗术后的康复与活动指导。肝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肝癌治疗方法,它通过精确地将化疗药物通过肝动脉输送到肿瘤部位,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打击,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减少副作用。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肝癌患者通过这种创新疗法获得了新的生机,并有效缓解了疾病带来的痛苦。然而,就像任何一种治疗方法一样,肝动脉灌注化疗术后也需要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康复和调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打击 正常组织 活动指导 动脉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预防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米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069-072,共4页
评估探究判定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患者临床中应用循证护理对其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及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于医院中采取血清标志物等检查且无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禁忌表现及相关麻醉禁忌情况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评估探究判定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患者临床中应用循证护理对其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及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于医院中采取血清标志物等检查且无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禁忌表现及相关麻醉禁忌情况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与讨论,所选患者均于2022年12月16日后入院,在2024年12月20日前出院。根据研究对象栓塞时间进行排序,同时基于对照组内患者序号为单数(人数54)、观察组中患者序号为双数(人数54)原则进行划分,两者护理方案分别采用基础干预以及循证干预,对比其护理情况如疼痛与疲乏及生存质量变化等。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与疲乏、生存质量及负性情绪状态,未见统计学意义于干预之前(P>0.05),后观察组上述情况存在较好改善,如疼痛与疲乏评分降低,生存质量评分增长,负性情绪评分下降(P<0.05)。经比对,发现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满意度概率数值较高,证实循证护理采取下具较好恶心呕吐预防性且可得到多数病人的认同(P<0.05)。结论 联合应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和循证护理于患者临床中对其术后恶心呕吐预防具确切效果,可降低患者疼痛与疲乏情况,提高生存质量,缓解消除负性情绪,可广泛开展且具较强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恶心呕吐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疼痛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术后疼痛控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况明茜 姚芝玲 李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2期185-188,共4页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目前临床上对肝癌晚期患者多采用介入治疗。但是术后疼痛等并发症会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降低生活质量。本文对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持...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目前临床上对肝癌晚期患者多采用介入治疗。但是术后疼痛等并发症会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降低生活质量。本文对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后疼痛的概述和特点、肝癌术后疼痛评估工具及护理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术后疼痛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持续灌注化疗 疼痛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联合血清参数可有效预测肝细胞癌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早期复发
4
作者 孙志刚 雷学迪 +4 位作者 孟涛 胡宇康 张宁 杨鹏辉 童钟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53-263,共11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增强CT图像特征联合临床指标的联合列线图模型来预测未接受治疗的中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早期复发(ER),并将该模型的性能与影像组学和临床模型进行比较。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双... 目的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增强CT图像特征联合临床指标的联合列线图模型来预测未接受治疗的中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早期复发(ER),并将该模型的性能与影像组学和临床模型进行比较。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双中心研究,纳入2020年2月~2024年2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55例在TACE前接受增强CT的HCC患者,通过5折交叉验证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收集、评估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CT影像组学数据、病理学资料、TACE术前1周内血清学指标。使用单因素秩和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筛选、根据逻辑回归模型系数和特征数值的线性乘积计算Radscore,利用单多因素逻辑回归进行变量显著性分析,得到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绘制ROC曲线及决策曲线以评估模型性能。结果 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联合列线图模型预测TACE术后早期复发的AUC分别为0.787(95%CI:0.52~1.05)和0.847(95%CI:0.54~1.14)。单、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凝血酶原时间是与TACE术后早期复发相关的独立血清学影响因素(P<0.05)。在训练组及验证组中,单纯临床模型、单纯影像列线图模型预测TACE早期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均低于临床-影像联合列线图模型,通过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联合列线图模型具有更大的净收益。结论 本研究所提出的联合列线图模型具有准确预测HCC患者行TACE术后早期复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列线图 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早期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术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5
作者 蒋政 温凯淋 +2 位作者 查煌旗 郭正军 伍文静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21-24,88,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前海人寿广州总... 目的探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HAIC,观察组采用TACE。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指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及肝功能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为(8.17±1.23)μg/L、糖类抗原125为(23.45±3.52)U/ml、谷草转氨酶为(51.66±5.24)U/L、谷丙转氨酶为(69.36±7.22)U/L、总胆红素为(15.79±2.67)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65±1.14)μg/L、(28.97±3.29)U/ml、(62.70±6.35)U/L、(78.95±9.13)U/L、(19.45±3.06)μ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AIC相比,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获得更好的疗效,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改善肝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动脉灌注化疗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栓塞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苗军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5年第5期116-119,共4页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栓塞综合征(PES)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4年2月于金乡县人民医院行TACE治疗的64例P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PES分为发生组(n=34)...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栓塞综合征(PES)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4年2月于金乡县人民医院行TACE治疗的64例P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PES分为发生组(n=34)与未发生组(n=30)。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PLC患者TACE术后并发PES的危险因素。结果 64例TACE后PLC患者中,34例并发PES,发生率为53.12%(34/6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体质指数、文化水平、肿瘤直径、术前疼痛、栓塞次数、Child-Pugh分级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栓塞剂种类、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栓塞剂种类为碘化油类(OR=6.662,95%CI=2.185~20.310)、ECOG评分为1分(OR=2.956,95%CI=1.052~8.307)、BCLC分期为C期(OR=0.273,95%CI=0.097~0.768)是影响TACE后PLC患者并发PES的高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 性别、栓塞剂种类、BCLC分期、ECOG评分均是影响PLC患者TACE后发生PES的危险因素,临床应考虑根据上述因素,制订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栓塞综合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赋能授权理论护理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马俊莉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7期175-177,共3页
目的:观察赋能授权理论护理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于该院行TACE的10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 目的:观察赋能授权理论护理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于该院行TACE的10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赋能授权理论护理,两组均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效能[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命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问卷(EORTC QLQ-C30)]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C-SUPPH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EORTC QLQ-C30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能授权理论护理应用于肝癌TACE患者可提高自我管理效能、生命质量评分,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赋能授权理论护理 自我管理效能 生命质量 负性情绪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杨会利 刘佳 高玉凯 《大医生》 2025年第5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H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H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9(CK19)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优,客观缓解率更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更高,观察组患者CD4^(+)/CD8^(+)比值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卡瑞利珠单抗与TACE相结合,在治疗HCC患者时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还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具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动脉化疗栓塞 中晚期细胞癌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加贝伐珠单抗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涂江江 赵燕仪 +3 位作者 石援援 薛峰 翁俊 李思明 《中国医药》 2025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以TACE+贝伐珠单...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以TACE+贝伐珠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信迪利单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淋巴细胞水平、预后生存期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66.7%(20/30)比40.0%(12/30)、83.3%(25/30)比60.0%(18/30)](均P<0.05)。2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CD_(3)^(+)、CD_(4)^(+)、CD_(4)^(+)/CD_(8)^(+)比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疾病进展时间、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6.1±1.4)个月比(4.9±1.4)个月、(7.9±1.7)个月比(6.5±1.4)个月、(11.2±2.1)个月比(9.7±2.0)个月](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9)。结论TACE术后联用信迪利单抗与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癌可改善近期疗效,抑制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延长患者预后生存时间,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 动脉化疗栓塞 信迪利单抗 贝伐珠单抗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颗粒联合碘化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对比研究
10
作者 裴高油 雷钦宇 +2 位作者 黄文浩 许立国 冯广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颗粒联合碘化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01—2024-0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行cTACE治疗的PHC患者,按照加固栓塞剂分为海藻酸钠微球组(海藻酸钠组)...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颗粒联合碘化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01—2024-0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行cTACE治疗的PHC患者,按照加固栓塞剂分为海藻酸钠微球组(海藻酸钠组)和明胶海绵颗粒组(明胶海绵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后不良反应、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肝功能。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量表(KPS)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和人休克蛋白90α(HSP90α)肿瘤标记物水平。术后6个月采用欧洲肝病协会实践指南RECIST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统计生存率。结果共纳入128例患者,每组64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藻酸钠组术后1个月的ALT、AST水平低于明胶海绵组;术后3个月的KPS评分高于明胶海绵组,AFP、CA199、HSP90α水平均低于明胶海绵组;术后6个月时的总缓解率高于明胶海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颗粒联合cTACE治疗PHC,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海藻酸钠微球在对减轻肝功能的影响、提高患者健康状态、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缓解疾病进展方面均优于明胶海绵颗粒。但仍需开展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海绵颗粒 海藻酸钠微球 碘化油 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瘀汤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欧阳兵 冯引凤 +1 位作者 陈江华 刘金明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4期75-78,83,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汤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昌市第九医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服用中药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汤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昌市第九医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服用中药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行介入治疗,并采取HAIC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服用健脾化瘀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卡诺夫斯凯计分(KPS)、肝功能水平、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血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发热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肝区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瘀汤联合HAIC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造成肝功能损伤更小,为中晚期肝癌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动脉灌注化疗 门静脉癌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或化疗栓塞术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路皓 杨奕 +4 位作者 张精文 刘琦 卢俊蓉 侯英文 刘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3-548,共6页
目的探索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及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chemotherapy,HAIC)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 目的探索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及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chemotherapy,HAIC)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HCC患者101例,其中50例患者接受TACE+TKI+ICI治疗,51例患者接受HAIC+TKI+ICI治疗。比较两组的OS、PFS,并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以评估方案的安全性。结果TACE+TKI+ICI组中位PFS为12.0个月,HAIC+TKI+ICI组为11.0个月(P=0.030)。TACE+TKI+ICI组中位OS未达到,HAIC+TKI+ICI组为14.6个月(P=0.005)。TACE+TKI+ICI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总胆红素升高(46.0%)及肝功能损伤(26.0%),HAIC+TKI+ICI组则为白蛋白降低(62.7%)、乏力(39.2%)及胃肠道反应(31.4%)。结论TACE+TKI+ICI方案有着更佳的远期生存获益,而HAIC+TKI+ICI方案能更好地维持患者的肝功能储备,两种方案均未出现意外的毒性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灌注术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免疫治疗 联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
13
作者 王新建 王培恒 +1 位作者 何艳慧 孟超龙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索拉非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索拉非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癌胚抗原(CEA)]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位生存期长于对照组,1年期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FP、AFP-L3、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可延长中位生存期,提高1年生存率,以及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TAC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 生存期 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聂春生 王玉峰 +2 位作者 李士杰 侯英文 刘家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2-56,62,共6页
目的观察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收治的原发性HCC患者104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T... 目的观察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收治的原发性HCC患者104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TACE组52例(TACE治疗)、联合组52例(TACE+微波消融治疗),评估术后1个月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6.5%,高于TACE组的69.2%(χ^(2)/P=4.522/0.033);治疗后1个月联合组AST、ALT水平低于TACE组(t=10.473、8.602,P均<0.001);AFP水平低于TACE组(t=11.724,P<0.001);CD4^(+)、CD4^(+)/CD8^(+)高于TACE组,CD8^(+)低于TACE组(t=3.913、5.460、5.586,P均<0.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HCC患者接受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可显著下调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肝功能及免疫功能,提升整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原发性 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微波消融 肿瘤标志物 T淋巴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OLFOX方案的肝动脉灌注化疗在肝癌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鹏程 廖晖 徐小平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大部分肝癌患者确诊时已不满足手术指征,且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高,导致肝癌的治疗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中国学者对基于FOLFOX方案的肝动脉灌注化...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大部分肝癌患者确诊时已不满足手术指征,且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高,导致肝癌的治疗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中国学者对基于FOLFOX方案的肝动脉灌注化疗(FOLFOX HAIC)的研究显示,FOLFOX HAIC在不可切除肝癌的转化治疗方面较索拉非尼和TACE有更高的转化率;此外,FOLFOX HAIC联合靶向和(或)免疫等治疗时可能进一步提高其转化率,为不可切除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手术机会。对于就诊时即有手术机会的患者,研究显示应用FOLFOX HAIC行术前新辅助治疗或者术后辅助治疗可以增加部分手术患者的生存获益。为梳理FOLFOX HAIC在肝癌转化治疗、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本文将对肝癌围手术期FOLFOX HAIC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FOLFOX方案 动脉灌注化疗(HAIC) 围手 转化治疗 新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导管留置灌注化疗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6
作者 陈章贤 陈国娟 林海澜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2期2240-2245,共6页
目的:对比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导管留置灌注化疗术及传统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接受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TACE-HAIC组及TACE组。治疗后进行随... 目的:对比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导管留置灌注化疗术及传统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接受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TACE-HAIC组及TACE组。治疗后进行随访,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采用mRECIST标准测量并评估治疗后肝内肿瘤控制情况。至随访截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R:χ^(2)=0.025,P=0.873;DCR:χ^(2)=0.047,P=0.828)。TACE-HAIC组静脉癌栓控制率为85.2%(23/27),TACE组静脉癌栓控制率为50%(6/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两组患者介入术中、之后以及随访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中发热、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厌食、3-4级血小板计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4,P=0.034;χ^(2)=8.000,P=0.005;χ^(2)=4.662,P=0.031;χ^(2)=4.662,P=0.031)。结论:TACE-HAIC在中晚期肝癌患者治疗中似乎并未表现出优于TACE的疗效,可能增加伴发静脉癌栓肝癌患者的生存获益,但毒副作用发生高于TACE。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随访观察,并有赖于多中心、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动脉化疗栓塞 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对肝动脉灌注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17
作者 张亚楠 李瑞 +2 位作者 何科基 陈静 杨雪芹 《甘肃医药》 2025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肝动脉灌注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1~12月在我院以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肝动脉灌注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1~12月在我院以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方位的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功能和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改善肝动脉灌注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提升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动脉灌注化疗 生活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免疫治疗联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及转化治疗的影响因素
18
作者 康志龙 周益民 +5 位作者 宋燕州 张昆 苏一男 魏文平 赵新 李志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患者行靶向免疫治疗联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的临床效果及转化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uHCC患者共计6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靶向免疫治疗联合HAIC,并... 目的:探讨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患者行靶向免疫治疗联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的临床效果及转化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uHCC患者共计6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靶向免疫治疗联合HAIC,并记录临床疗效,统计转化治疗成功情况,以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转化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67例uHCC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0),部分缓解(PR)34例(50.75%),疾病稳定(SD)23例(34.33%),疾病进展(PD)10例(14.93%),客观缓解率(ORR)为50.75%(34/67),疾病控制率(DCR)为85.07%(57/67)。67例uHCC患者的转化治疗成功率为40.30%(27/67)。未转化组多发肿瘤、双叶肿瘤、肿瘤低分化、合并肝硬化、总胆红素(TBIL)水平>17.1μmol/L的占比均较转化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发肿瘤(OR=2.930)、双叶肿瘤(OR=7.752)、肿瘤低分化(OR=5.603)、合并肝硬化(OR=7.890)、TBIL水平>17.1μmol/L(OR=5.261)是影响uHCC转化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uHCC患者行靶向免疫治疗联合HAIC的效果确切,但肿瘤数量、肿瘤位置、肿瘤低分化、合并肝硬化、TBIL水平均会影响转化治疗成功率,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切除细胞癌 靶向免疫治疗 动脉灌注化疗 转化治疗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Ⅰ型癌栓患者预后的影响
19
作者 鲁磊 王明锋 +1 位作者 叶新平 李伟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0期1093-1096,共4页
目的探讨术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Ⅰ型癌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2020年在北京市海淀医院及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Ⅰ型癌栓手术切除的45例患者,其中28例行TACE... 目的探讨术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Ⅰ型癌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2020年在北京市海淀医院及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Ⅰ型癌栓手术切除的45例患者,其中28例行TACE者作为观察组,17例未行TACE者作为对照组。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rank检验显示,年龄、体重指数、术前甲胎蛋白水平、肝硬化、肿瘤直径、巴塞罗那肝癌分期、术后行TACE为肝癌合并门静脉Ⅰ型癌栓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甲胎蛋白≥400μg/L为肝癌合并门静脉Ⅰ型癌栓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体重指数≥24 kg/m2、术后行TACE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对伴有门静脉Ⅰ型癌栓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行TACE可延长生存时间,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癌栓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两种途径在肝细胞癌患者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的舒适度比较
20
作者 郑绮雯 赵地 +1 位作者 邵红岩 陈正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 评估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采用不同途径时对患者舒适度、安全性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9月广东省某肿瘤专科医院微创介入科行HAIC治疗的68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上患者均接受经股动脉和经... 目的 评估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采用不同途径时对患者舒适度、安全性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9月广东省某肿瘤专科医院微创介入科行HAIC治疗的68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上患者均接受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两种途径行穿刺置管手术各1次,进行自身交叉对照。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CQ)和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评估实施以上两种途径HAIC时患者的舒适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记录手术相关的副反应。结果 患者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两种不同途径在接受HAIC治疗时,舒适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86.4±9.16)分vs(81.3±8.84)分,P<0.001];以及[(83.8±8.90)分vs (69.4±13.4)分,P<0.001]。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HAIC治疗时患者的舒适度及日常生活能力都明显优于经股动脉途径。经桡动脉途径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均表现良好,能够在连续的动脉灌注化疗期间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有利于优化患者的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灌注化疗 经股动脉 经桡动脉 舒适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