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细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在胆总管活检中的应用1例 被引量:9
1
作者 苏军凯 闵培 +5 位作者 陈玲 张鸣青 唐庆林 刘将 李仙丽 吕新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3期117-119,共3页
目的提高对超细胃镜胆道镜用于胆总管疾病诊治的认识,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报道并分析1例胆总管下段占位并结石患者,超细胃镜作为胆道镜用于胆总管取石和活检,病理证实胆管癌,并复习国外相关文献。结果超细胃镜镜身较软... 目的提高对超细胃镜胆道镜用于胆总管疾病诊治的认识,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报道并分析1例胆总管下段占位并结石患者,超细胃镜作为胆道镜用于胆总管取石和活检,病理证实胆管癌,并复习国外相关文献。结果超细胃镜镜身较软,易在胃腔内打弯,镜身与乳头胆管成锐角,难以进入胆总管。应用胆管导丝及小肠镜外套管气囊固定于十二指肠球部,有助于超细胃镜进入胆总管。超细胃镜胆道镜可在直视下进行氩离子电凝、活检及激光液电碎石等诊疗。结论对于传统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无法确诊或治疗的病例,在胆管导丝及小肠镜外套管十二指肠球部固定辅助下,超细胃镜作为胆道镜进行诊疗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 超细胃 经口胆道镜 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压预防经口胆道镜取石术后胆管结石复发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牛社辉 李健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92-93,共2页
目的观察耳压对经口胆道镜取石术后患者胆管结石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将60例经口胆道镜取石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给予耳压治疗,对照组30例不予干预,观察2年后胆管结石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83.3%,对照组为50.0%(P<0.... 目的观察耳压对经口胆道镜取石术后患者胆管结石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将60例经口胆道镜取石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给予耳压治疗,对照组30例不予干预,观察2年后胆管结石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83.3%,对照组为50.0%(P<0.05);治疗组结石复发率为6.7%,对照组为13.3%(P>0.05)。结论耳压治疗能改善经口胆道镜取石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对预防胆管结石复发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结石 耳压 经口胆道镜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胆道镜引导靶向活检与十二指肠镜下经乳头活检钳活检对胆管狭窄伴可疑胆管癌诊断效能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戴兵 吕新远 刘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879-882,共4页
目的比较经口胆道镜引导靶向活检与十二指肠镜下经乳头活检钳活检对胆管狭窄伴可疑胆管癌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胆管狭窄疑似胆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经口胆道镜引导靶向活检及十... 目的比较经口胆道镜引导靶向活检与十二指肠镜下经乳头活检钳活检对胆管狭窄伴可疑胆管癌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胆管狭窄疑似胆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经口胆道镜引导靶向活检及十二指肠镜下经乳头活检钳活检。以术后病灶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及至少随访1 a以上诊断结果为最终诊断结果,比较2种活检方法对胆管癌的诊断效能,并评估2种活检方式的安全性。结果最终诊断结果显示,82例胆管狭窄疑似胆管癌患者中60例确诊为胆管癌;22例确诊为良性胆管狭窄,其中高位胆管狭窄10例,低位胆管狭窄12例。经口胆道镜引导靶向活检诊断为胆管癌53例,最终诊断为胆管癌50例;诊断为胆管狭窄29例,最终诊断为胆管癌10例。十二指肠镜下经乳头活检钳活检诊断为胆管癌42例,最终诊断为胆管癌32例;诊断为胆管狭窄40例,最终诊断为胆管癌28例。经口胆道镜引导靶向活检诊断胆管癌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6.36%,准确度为84.15%,阳性预测值为94.34%,阴性预测值为65.52%;十二指肠镜下经乳头活检钳活检诊断胆管癌的灵敏度为53.33%,特异度为54.55%,准确度为53.66%,阳性预测值为76.19%,阴性预测值为30.00%;十二指肠镜下经乳头活检钳活检诊断胆管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显著低于经口胆道镜引导靶向活检(χ^(2)=12.478、5.350、17.786、6.534、8.571,P<0.05)。2种活检方法均可导致患者血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但未导致患者发生胆管穿孔、肠穿孔等并发症及操作相关性死亡。结论与十二指肠镜下经乳头活检钳活检相比,经口胆道镜引导靶向活检对于胆管狭窄疑似胆管癌患者诊断效能更高,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 管癌 经口胆道镜引导靶向活检 十二指肠下经乳头活检钳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经口胆道镜诊治胆道疾病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吴静静 顾红祥 张亚历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1期131-134,共4页
ERCP是目前诊治胆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对胆管黏膜直视下的诊治存在局限性。直接经口胆道镜(DPOC)是通过各种方法将内镜送入胆管直视胆管黏膜,从而完成对胆道疾病诊治的技术,很好地解决了ERCP黏膜诊断的不足。近年来,直接经口胆道镜技术... ERCP是目前诊治胆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对胆管黏膜直视下的诊治存在局限性。直接经口胆道镜(DPOC)是通过各种方法将内镜送入胆管直视胆管黏膜,从而完成对胆道疾病诊治的技术,很好地解决了ERCP黏膜诊断的不足。近年来,直接经口胆道镜技术发展迅速,目前DPOC常用的技术主要有胆道子母镜、超细内镜+辅助器件及SpyGlass系统,这些方法各有特点,本文针对目前DPOC这3种主要方法的临床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直接经口胆道镜 子母 超细内 SpyGlass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何顺辉 柳雪花 +5 位作者 杜国平 陈文智 李志俭 何栩 罗淑君 尤趣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胃镜作为直接经口胆道内镜在胆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胃镜检查或治疗的胆管疾病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本研究胃镜插入均为单纯徒手插入,详细记录进镜成功率、使用胃镜类型、十二指肠乳头切... 目的:探讨胃镜作为直接经口胆道内镜在胆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胃镜检查或治疗的胆管疾病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本研究胃镜插入均为单纯徒手插入,详细记录进镜成功率、使用胃镜类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大小、球囊扩张大小、进入胆管的深度、内镜下诊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插入胆总管成功率94.4%(34/36),其中应用普通胃镜操作15例,超细胃镜操作19例;进入胆总管中下段15例,进入胆总管上段9例,进入左右肝管4例,进入肝内胆管6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30例(大切开16例,中切开11例,小切口3例)。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27例(球囊直径≤10 mm 5例,10 mm<球囊直径≤14 mm 14例,球囊直径>14 mm 8例)。确诊ERCP术后残留胆管结石12例,均在胃镜直视下成功清除残留结石;良性狭窄9例,恶性狭窄2例(活检证实"胆管癌、十二指肠乳头高分化腺癌");胆道出血2例,术中胃镜直视下行球囊扩张压迫止血或氩离子电凝止血成功;经胃镜胆道探查后未发现明显异常11例。并发症发生率35.3%(12/34),其中胆管炎2例、高淀粉酶血症5例、急性胰腺炎4例,均经内科治疗均痊愈;胆道穿孔1例经保守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结论: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诊治胆管疾病有较大临床价值和较好的安全性,但该技术仍存在一些少见的严重并发症,且对内镜医师操作技巧要求高,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经口胆道镜 管疾病 应用价值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栀黄胆道冲洗联合中药口服防治经口胆道镜术后胆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健 牛社辉 +4 位作者 郑传彬 王宏艳 李恺 郭绍举 张竞超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7年第5期612-613,共2页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胆道冲洗联合中药胆石术后方对经口胆道镜术后患者胆管炎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将50例胆总管结石经口胆道镜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中药组在手术当天至术后4 d,予茵栀黄胆道冲洗联合中药胆石...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胆道冲洗联合中药胆石术后方对经口胆道镜术后患者胆管炎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将50例胆总管结石经口胆道镜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中药组在手术当天至术后4 d,予茵栀黄胆道冲洗联合中药胆石术后方治疗;对照组常规使用生理盐水胆道冲洗。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B、ALT、GGT及AMY水平,记录术后每日胆汁引流量,收集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并评估2组患者术后胆管炎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术后第5 dTB、ALT及AMY水平明显下降;每日胆汁引流量显著增加;且术后第4 d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术后5 d内胆管炎发生率均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胆道冲洗联合中药胆石术后方治疗能有效防治胆总管结石经口胆道镜术后合并胆管炎,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注射液 石术后方 冲洗 经口胆道镜 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胆道镜诊断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黄伊宁 谢丛 +4 位作者 丛羽晨 王佳 王蕾 王文静 曹彬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378-387,共10页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是一类起源于胆管黏膜上皮的肿瘤,临床罕见。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不具备特异性,给疾病诊断带来了挑战。本文介绍了一例临床表现为胆管炎,常规影像学检查见胆管狭窄及扩张的患者,该患者...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是一类起源于胆管黏膜上皮的肿瘤,临床罕见。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不具备特异性,给疾病诊断带来了挑战。本文介绍了一例临床表现为胆管炎,常规影像学检查见胆管狭窄及扩张的患者,该患者常规检查均未明确诊断,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胆道镜可见黏液自十二指肠乳头溢出,直视下获取病理组织,最终明确诊断为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这提示我们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胆道镜的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s a rare type of tumor originating from the epithelium of the bile duct.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laboratory examination and common imaging examination do not have specificity, which result in a challenge to the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case of a patient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holangitis and conventional imaging studies revealing biliary strictures and dilatations. The patient’s routine examinations failed to establish a definitive diagnosis. However, we employed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combined with cholangioscopy to observe mucus spilling from the duodenal papilla and obtained pathological tissue under direct vision. The final diagnosis was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bile duct. It implies that ERCP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scopy is valuabl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逆行胰管造影术 经口胆道镜 管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口胆道镜经肝胃吻合入路治疗Roux-en-Y术后肝总管巨大结石伴梗阻1例(含视频)
8
作者 倪建波 毛雨晴 +2 位作者 罗声政 谢旎 李百文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4-736,共3页
介绍了1例Roux-en-Y术后肝总管巨大结石伴梗阻的病例,尝试气囊小肠镜辅助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仍不能成功。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两步法介入治疗,即先行超声内镜引导下肝胃吻合术建立治疗通道,再经该通道行经口胆道镜激光碎石及取石,最... 介绍了1例Roux-en-Y术后肝总管巨大结石伴梗阻的病例,尝试气囊小肠镜辅助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仍不能成功。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两步法介入治疗,即先行超声内镜引导下肝胃吻合术建立治疗通道,再经该通道行经口胆道镜激光碎石及取石,最终治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术 激光 超声内引导下肝胃吻合 经口胆道镜 巨大结石 外科解剖改
原文传递
超细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应用的临床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苏军凯 陈玲 +5 位作者 闵培 张鸣青 刘将 李仙丽 唐庆林 吕新芝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8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超细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例患者超细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辅助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总管取石治疗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胆总管结石并扩张,行常规ERCP碎石、取出结石。单气囊小肠... 目的探讨超细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例患者超细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辅助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总管取石治疗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胆总管结石并扩张,行常规ERCP碎石、取出结石。单气囊小肠镜外套管前端气囊充气后固定于十二指肠球部,超细胃镜经小肠镜外套管沿胆管导丝进入胆总管,直视下清除胆总管残留小结石。结果采用胆管导丝引导超细胃镜成功进入胆总管2例,加用小肠镜外套管成功2例。这4例均在超细胃镜直视下成功清除胆总管残留碎石,其中1例活检证实合并胆总管下段癌。3例超细镜无法进入胆总管。发生胆漏1例,均无出血、胰腺炎、穿孔等其他并发症。结论超细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可以进入胆总管并完成活检等操作,但方法繁琐,成功率不高,仅适用于常规ERCP无法明确或治疗的胆总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胃 经口胆道镜 总管结石 管造影术 内窥逆行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直接经口胆道镜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结石残留的诊治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永胜 吴建海 +4 位作者 王海星 苏虹 李秀梅 邓金川 陈进忠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直接经口胆道镜(DPOC)作为ERCP术后结石残留补充诊治手段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ERCP取石后,补充DPOC治疗的肝外胆管结石高发残留患者资料,观察DPOC成功率、到达位置、... 目的探讨直接经口胆道镜(DPOC)作为ERCP术后结石残留补充诊治手段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ERCP取石后,补充DPOC治疗的肝外胆管结石高发残留患者资料,观察DPOC成功率、到达位置、结石清除率、操作时间、并发症等。结果共纳入20例患者,19例DPOC进镜成功,其中5例到达胆总管,7例到达肝门部,3例到达左右肝管,4例达到2级胆管;平均进镜时间11.7 min。发现胆管残留结石9例,其中7例行DPOC取石,成功5例、失败2例,另有2例患者直接再行ERCP取石。术后出现胰腺炎、出血各1例,胆管炎2例,经保守治疗后均好转。结论DPOC作为ERCP术后残留结石的一种补充诊治手段可行有效,结石清除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造影 内窥逆行 残留结石 直接经口胆道镜
原文传递
SpyGlass经口胆道镜在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宇 郝杰 +3 位作者 刘学民 王博 吕毅 孙昊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2年第12期998-1003,共6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在经口胆道镜(SpyGlass)下的表现及SpyGlass在困难狭窄中的治疗作用。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的24例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患者,术后15.5个月(2~58个月)接受SpyGlass...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在经口胆道镜(SpyGlass)下的表现及SpyGlass在困难狭窄中的治疗作用。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的24例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患者,术后15.5个月(2~58个月)接受SpyGlass检查。记录并分析不同类型胆道狭窄在SpyGlass镜下表现及困难胆道狭窄SpyGlass引导下的导丝超选结果。结果24例患者中,9例为胆道吻合口狭窄(anastomostic stricture,AS),15例为非吻合口狭窄(non-anastomostic stricture,NAS)。5例初治AS镜下的主要表现为瘢痕性缩窄。15例NAS无论是否初治,镜下肝门部胆管呈明显炎性增生改变,80%(12/15)合并肝内胆管结石。8例脱支架者(AS和NAS各4例)镜下狭窄消失伴局部轻度炎性增生。11例(AS 5例,NAS 6例)需SpyGlass直视下放置导丝,共6例(54.5%)成功,其中AS成功率(4/5)高于NAS(2/6)。结论肝移植术后AS主要表现为瘢痕性缩窄,NAS主要为炎性增生,困难AS SpyGlass镜下超选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经口胆道镜 狭窄 导丝超选
原文传递
徒手直接经口胆道镜在胆道疾病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高道键 胡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年第9期503-507,共5页
目的探讨胃镜和鼻胃镜徒手直接经口胆道镜在胆道疾病诊治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5例胆管扩张患者先行ERCP,并根据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大小决定是否进行扩张,扩张完成后退出十二指肠镜,然后采用胃镜或鼻胃镜进行徒手直接经口胆道镜... 目的探讨胃镜和鼻胃镜徒手直接经口胆道镜在胆道疾病诊治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5例胆管扩张患者先行ERCP,并根据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大小决定是否进行扩张,扩张完成后退出十二指肠镜,然后采用胃镜或鼻胃镜进行徒手直接经口胆道镜检查,记录患者一般资料、ERCP诊治情况、胆道检查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2例、胆管内乳头状产黏蛋白肿瘤2例、胆管良性狭窄可回收金属支架置入术后1例,胆总管直径在1.2~2.4cm,有3例行乳头括约肌中切开后柱状气囊扩张,其余2例未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和扩张。5例均顺利完成徒手直接经口胆道镜检查,其中使用胃镜1例、鼻胃镜2例、胃镜和鼻胃镜2例,进入胆总管下段1例、胆总管中上段4例。术后发生胆管炎1例,无操作相关死亡发生。结论应用胃镜或鼻胃镜徒手直接经口胆道镜检查是安全和可行的,在特定胆道疾病的诊治中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管造影术 内窥逆行 直接经口胆道镜
原文传递
使用超细内镜直接经口胆道检查与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定 吴冬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791-1796,共6页
一些内镜学者报道了使用超细内镜直接经口胆道检查和治疗胆道疾病.使用超细内镜直接经口胆道检查与治疗的优势在于使用常规的内镜、单人操作、高质量的胆道图像和较大的内镜钳道.但是直接经口胆道内镜的插入是困难的.而且该技术有一些... 一些内镜学者报道了使用超细内镜直接经口胆道检查和治疗胆道疾病.使用超细内镜直接经口胆道检查与治疗的优势在于使用常规的内镜、单人操作、高质量的胆道图像和较大的内镜钳道.但是直接经口胆道内镜的插入是困难的.而且该技术有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和局限性.进一步开发专门用于直接胆道检查和治疗的内镜及配件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胆道镜 超细内 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一次性经口胆道镜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礼 王帆 +6 位作者 朱跃 杨鹏程 李相林 聂海行 方军 王红玲 赵秋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2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评估国产一次性经口胆道镜在动物胆道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头健康巴马小型猪分别于麻醉后行国产一次性经口胆道镜检查,评价其操作性能、图像质量并记录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果6例动物均完成国产一次性经口胆道镜检查。... 目的评估国产一次性经口胆道镜在动物胆道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头健康巴马小型猪分别于麻醉后行国产一次性经口胆道镜检查,评价其操作性能、图像质量并记录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果6例动物均完成国产一次性经口胆道镜检查。该胆道镜操作性能良好,能顺利通过十二指肠镜进入胆道,注水、吸引及器械通道通畅。胆道镜图像清晰、颜色分辨率良好,未出现图像变形及失真,可准确评估管腔内情况及清晰观察黏膜表面情况。检查过程中未产生出血、穿孔等操作性损伤,以及呼吸抑制、心脏骤停等不良事件。术后所有猪存活状态良好,无不良反应。结论国产一次性经口胆道镜操作性能良好,图像质量高,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经口胆道镜 国产
原文传递
经口胆道镜的临床诊疗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郭俊峰 张澍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21-624,共4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口胆道镜的问世实现了对胆管内病变的直视观察,解决了对胆管不明原因狭窄的诊断以及胆管困难结石的治疗等临床难题,成为了继ERCP之后胰胆管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经口胆道镜系统已由最开始的相对笨拙的双人操作胆...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口胆道镜的问世实现了对胆管内病变的直视观察,解决了对胆管不明原因狭窄的诊断以及胆管困难结石的治疗等临床难题,成为了继ERCP之后胰胆管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经口胆道镜系统已由最开始的相对笨拙的双人操作胆道子母镜系统,发展为单人操作的胆道镜系统,以上消化道超细内镜和SpyGlass系统为代表,在高质量的图像及胆管内活检、碎石等操作中更具优势。临床使用时应根据不同胆道镜系统的特点来选取合适的机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造影术 内窥逆行 经口胆道镜
原文传递
经口直视胆道内镜联合激光碎石对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晓琴 刘雄昌 +2 位作者 杨俊杰 张其勇 刘天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97-1501,共5页
目的探讨经口直视胆道内镜联合激光碎石治疗困难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于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的困难胆总管结石患者21例,所有患者行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切开缠头皱... 目的探讨经口直视胆道内镜联合激光碎石治疗困难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于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的困难胆总管结石患者21例,所有患者行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切开缠头皱襞)后以结石最大直径或加2 mm为标准选取10~15 mm球囊行球囊扩张术;小乳头或憩室旁乳头则尽量切开乳头开口再扩张;憩室内乳头无法切开者直接球囊扩张。以10 mm取石球囊顺利进出为乳头开口扩大标准。超细内镜自乳头开口直接插入胆总管,直视下进行激光碎石,特制网篮取石并反复冲洗胆总管。结果超细内镜均能进入胆总管并发现结石,成功率为100%。其中16例直接插入(66.7%),导丝辅助者5例(23.8%),外套管辅助2例(9.5%)。平均插入时间(4.9±2.9)min。碎石成功率为81.0%,碎石失败4例(19.0%)。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相关死亡。1例(4.8%)术后发烧、右上腹痛并压痛,白细胞增高,降钙素原升高,以胆道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后好转。1例(4.8%)发生中度术后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经口直视胆道内镜对困难胆总管结石的诊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联合激光碎石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石 经口胆道镜 碎石术 激光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SpyGlass经口胆道镜对性质不明胆管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7
作者 夏明星 吴军 +2 位作者 叶馨 王田田 胡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22-726,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式经口胆道镜在诊断性质不明胆管狭窄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采用第二代SpyGlass评估的66例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胆管狭窄的影像特点及类型,以病理... 目的探讨数字式经口胆道镜在诊断性质不明胆管狭窄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采用第二代SpyGlass评估的66例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胆管狭窄的影像特点及类型,以病理和长期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评估SpyGlass视觉印象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根据病理、其他影像以及长期随访的结果,20例患者被确诊为胆管良性狭窄,46例为恶性肿瘤。SpyGlass视觉印象的诊断敏感度为100.0%(46/46),特异度为90.0%(18/20),阳性预测值为95.8%(46/48),阴性预测值为100.0%(18/18)。SpyGlass下病变部位发现不规则血管或质地松脆易出血是恶性狭窄最为常见的表现。结论新一代SpyGlass系统能够对多数良、恶性胆管狭窄进行影像特征评估,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造影术 内窥逆行 管狭窄 经口胆道镜
原文传递
经口胆道镜
18
作者 李国立 《普外临床》 CSCD 1990年第4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经口胆道镜
原文传递
经口单人胆道镜的发展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艳燕 徐顺福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4期509-514,共6页
胆道镜技术实现了胰胆管病变的可视化及直视下诊疗,已成为不明原因胆道狭窄、难治性胆管结石治疗的重要手段,它还可以用于胆管病变的诊断及治疗、移除移位的胆胰管内医疗附件、IPMN与IPNB、胰管结石、胆囊疾病的治疗等领域。本文简要回... 胆道镜技术实现了胰胆管病变的可视化及直视下诊疗,已成为不明原因胆道狭窄、难治性胆管结石治疗的重要手段,它还可以用于胆管病变的诊断及治疗、移除移位的胆胰管内医疗附件、IPMN与IPNB、胰管结石、胆囊疾病的治疗等领域。本文简要回顾了胆道镜的历史发展历程,并对经口单人胆道镜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yglass 经口单人 不明原因狭窄 难治性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胆道镜
20
作者 胡三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53-54,共2页
胆道镜的发展同其他窥镜一样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1930年Bartle氏首先用膀胱镜通过胆囊瘘进行观察,这是胆道检查应用内窥镜的开始。以后在1941年Mc Iver氏制成硬式胆道镜。1953年,Wildegans氏用三棱镜与透镜改进了直筒式胆道镜。1965年S... 胆道镜的发展同其他窥镜一样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1930年Bartle氏首先用膀胱镜通过胆囊瘘进行观察,这是胆道检查应用内窥镜的开始。以后在1941年Mc Iver氏制成硬式胆道镜。1953年,Wildegans氏用三棱镜与透镜改进了直筒式胆道镜。1965年Sh-ore氏研制并首先应用了纤维胆道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管病 探查取石 经口胆道镜 十二指肠 术后 造影 管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