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CU早产儿住院期间经口喂养能力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敏敏 于秀荣 +1 位作者 吴玉梅 孙士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6-10,67,共6页
目的探讨NICU早产儿住院期间经口喂养能力的纵向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早产儿早期经口喂养的个体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58例NICU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早产儿入院24 h内、开始肠道喂养、完全肠道喂养、初次经... 目的探讨NICU早产儿住院期间经口喂养能力的纵向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早产儿早期经口喂养的个体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58例NICU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早产儿入院24 h内、开始肠道喂养、完全肠道喂养、初次经口喂养、初次一半喂养、完全经口喂养和出院时,采用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对其经口喂养能力进行纵向追踪测评。使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分析其经口喂养能力变化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变化轨迹可分为高水平缓升组(32.9%)、中水平缓升组(47.5%)、低水平先降后升组(19.6%);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开始经口喂养纠正胎龄、疾病严重程度和喂养前的行为状态是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变化轨迹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水平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其变化轨迹具有异质性;NICU医护人员可通过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变化轨迹对其进行针对性评估和干预,实现精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经口喂养能力 疾病严重程度 行为状态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变化轨迹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评估量表的信效度及反应度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坤桦 胡皎 +2 位作者 刘嘉琪 陈晓春 张丽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6期499-502,共4页
目的检验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评估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方法应用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评估量表测评109例早产儿的经口喂养表现,对测定结果进行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分析。结果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评估表各条目的决断值为3.111~14.159,... 目的检验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评估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方法应用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评估量表测评109例早产儿的经口喂养表现,对测定结果进行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分析。结果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评估表各条目的决断值为3.111~14.159,各条目得分与总分相关系数为0.320~0.791。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6.782%,各条目因素负荷量为0.408~0.845。喂养良好组和喂养不良组该评估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784,各公因子Cronbach’α系数在0.579~0.807。反应度显示开始经口喂养和全部经口喂养的标准化反映均数为1.04和1.02,反应度较好。结论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评估表信效度及反应度较好,可在临床上进一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经口喂养能力 信度 效度 反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口腔涂抹剂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晓燕 李胜玲 +2 位作者 刘琴 孙彩霞 米光丽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9期778-783,共6页
目的探讨亲母初乳、捐献母乳、生理盐水3种口腔涂抹剂对提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缩短喂养进程及改善临床结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1月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并入住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亲母初乳、捐献母乳、生理盐水3种口腔涂抹剂对提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缩短喂养进程及改善临床结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1月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并入住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分组方法,每组各32例。3组均在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亲母初乳、捐献母乳、生理盐水口腔涂抹,记录3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的时间和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计算喂养进程,并记录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出生后第7天,亲母初乳和捐献母乳口腔涂抹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口腔反射维度得分高于生理盐水口腔涂抹者(P<0.05),且其在出生后第14天,经口喂养能力总分及口腔反射、非营养性吸吮维度得分均高于生理盐水口腔涂抹者(P<0.05);亲母初乳口腔涂抹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均短于捐献母乳和生理盐水口腔涂抹者(P<0.05),亲母初乳口腔涂抹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喂养进程短于捐献母乳口腔涂抹者和生理盐水口腔涂抹者(P<0.05)。3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母初乳和捐献母乳口腔涂抹均可提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缩短喂养进程;且亲母初乳口腔涂抹的效果优于捐献母乳口腔涂抹者;同时亲母初乳和捐献母乳口腔涂抹均可降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且不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口腔涂抹 经口喂养能力 喂养进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和体格发育的影响
4
作者 伍琴瑶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出生的早产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38例/组。参照组给予常规喂养干预,观察组给予口腔...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出生的早产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38例/组。参照组给予常规喂养干预,观察组给予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经口喂养能力、体格发育情况及家长满意率。结果:(1)干预前,两组的经口喂养能力评估量表各维度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经口喂养能力评估量表中的喂养前早产儿状态评分、吸吮能力评分、吞咽能力评分、喂养过程中维持生理稳定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2)干预前,两组的体重、身高、头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体重、身高、头围均显著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家长满意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能显著提高经口喂养能力,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提高其家长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运动干预 腹部按摩 早产儿 经口喂养能力 体格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按摩对非营养性吸吮和腹部按摩为干预基础的早期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广惠 杜燕萍 陈剑青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2期247-250,共4页
目的 探讨口腔按摩对非营养性吸吮和腹部按摩为干预基础的早期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义乌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4例早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早产儿留置胃管接... 目的 探讨口腔按摩对非营养性吸吮和腹部按摩为干预基础的早期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义乌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4例早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早产儿留置胃管接受胃肠内营养,同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和腹部按摩,干预组早产儿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口腔按摩,观察两组早期早产儿喂养进程、喂养效率、喂养不耐受、不良反应及康复时间。结果 干预组早产儿留置胃管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过渡时间及完全经口喂养时间[(12.10±4.23)d、(10.04±3.58)d、(15.05±4.97)d及(21.50±4.75)d]均短于对照组[(15.32±5.10)d、(13.45±3.94)d、(18.32±5.05)d及(25.34±4.9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27、5.044、3.634及4.389,均P<0.05)。干预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时的摄入奶量和喂养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早产儿呕吐、胃潴留、腹胀及持续3 d实际摄入奶量不增加或减少等喂养不耐受发生率(9.68%、8.06%、25.81%及20.97%)均低于对照组(25.81%、22.58%、45.16%及4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26、5.035、5.073及5.464,均P<0.05)。干预组早产儿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下降<85%发生率(11.29%、19.35%)均低于对照组(25.81%、38.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5.636,均P<0.05)。干预组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住院时间[(15.08±2.04)d、(27.45±4.67)d]均短于对照组[(17.52±2.11)d、(33.90±4.13)d],出院时体质量平均增加量[(1 371.38±100.66)g]大于对照组[(1 266.49±96.03)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46、8.147及5.096,均P<0.05)。结论 对非营养性吸吮和腹部按摩为干预基础的早期早产儿给予口腔按摩可促进喂养进程,提高喂养效率,降低喂养不耐受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按摩 早期早产儿 非营养性吸吮 腹部按摩 经口喂养能力
原文传递
微量初乳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口喂养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顾薇薇 徐敏娟 +2 位作者 於澜 卢碧慧 俞昔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24-26,共3页
探讨微量初乳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口喂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宁波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3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干预组于出生后24h... 探讨微量初乳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口喂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宁波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3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干预组于出生后24h内开始实施微量初乳非营养性吸吮,持续7天;对照组初乳仅用于肠内营养,其余干预措施两组均相同。比较两组经口喂养效率、口腔运动能力及留置胃管时间。结果 开始经口喂养时两组经口喂养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经口喂养时干预组经口喂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1天和第7天两组口腔运动能力PIOFR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0天及第14天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留置胃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量初乳非营养性吸吮可加快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经口喂养效率,促进口腔运动能力,缩短胃管留置时间,提高经口喂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非营养性吸吮 初乳 经口喂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综合口腔运动干预方案的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崔慧敏 孙彩霞 李胜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93-1898,共6页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口腔刺激、非营养性吸吮及口腔支持三者联合使用的综合口腔运动干预方案,并分析其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邀请28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构建综合口腔运动干预方案。将144例早产儿随...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口腔刺激、非营养性吸吮及口腔支持三者联合使用的综合口腔运动干预方案,并分析其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邀请28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构建综合口腔运动干预方案。将14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综合口腔运动干预组(IOMIs组)、口腔运动干预组(OMI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早产儿常规发育支持护理,在对照组措施的基础上,IOMIs组实施综合口腔运动干预,OMIs组实施Fucile口腔运动干预。每天采用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评估三组早产儿的经口喂养能力,观察记录开始经口喂养的时间并监测体质量。结果:入院第7天、第10天,IOMIs组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开始经口喂养早产儿数多于对照组(P<0.05)。IOMIs组入院第16天的体质量增长速率大于OMIs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口腔运动干预不仅可节约时间,还可提高早产儿的经口喂养能力,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综合口腔运动干预 德尔菲法 经口喂养能力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抚触联合早期口腔运动训练对低体重新生儿喂养障碍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刘其翠 吴云 《黑龙江中医药》 2024年第4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低体重新生儿接受新生儿抚触与早期口腔运动训练护理干预对促进其喂养障碍改善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分娩并接受治疗的低体重新生儿,根据护理手段将新生儿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新生儿提供常... 目的:分析低体重新生儿接受新生儿抚触与早期口腔运动训练护理干预对促进其喂养障碍改善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分娩并接受治疗的低体重新生儿,根据护理手段将新生儿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新生儿提供常规喂养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新生儿抚触联合早期口腔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新生儿经口喂养能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前两组新生儿经口喂养评估量表(FOFR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5d及干预10d后观察组新生儿FOFRA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两组新生儿5min摄入奶量占比及喂养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全量经口喂养时观察组新生儿5min摄入奶量占比及喂养效率均更高(P<0.05),观察组新生儿全量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增长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结论:低体重新生儿采用受新生儿抚触与早期口腔运动训练护理干预可使其经口喂养能力及喂养效率获得提高,可促进体重增长,控制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重新生儿 新生儿抚触 早期口腔运动训练 经口喂养能力 喂养效率 体重增长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发育支持性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的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9
作者 刘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109-111,共3页
探究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应用发育支持性护理干预对改善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 将2021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早产儿纳入本次研究。使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9例。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给予发育支持性护理。比较两组... 探究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应用发育支持性护理干预对改善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 将2021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早产儿纳入本次研究。使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9例。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给予发育支持性护理。比较两组生长发育水平及经口喂养能力。结果 矫正胎龄一个月实验组体质量、身高、头围水平均优于参照组(P<0.05);矫正胎龄一个月实验组经口喂养能力水平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应用发育支持性护理干预效果较好,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水平及经口喂养能力水平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支持性护理干预 母乳喂养 早产儿 生长发育水平 经口喂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口腔运动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的效果评价
10
作者 王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22-025,共4页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行早期口腔运动干预(OMI)的作用。方法 采集NICU早产儿(本院接受,采集例数80,采集起止时间2023.1-2024.1),划分为两组(划分依据:随机数表):A组(入组例数40,方法 常规)、B组(入组例数40,方法 常规+早期O...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行早期口腔运动干预(OMI)的作用。方法 采集NICU早产儿(本院接受,采集例数80,采集起止时间2023.1-2024.1),划分为两组(划分依据:随机数表):A组(入组例数40,方法 常规)、B组(入组例数40,方法 常规+早期OMI);统计指标:经口喂养指标、经口喂养能力、新生儿行为状态、喂养不良反应。结果 统计喂养效率、吸吮效率、体重增长速率:较A组,均B组更高(P<0.05);统计完全经口喂养、NICU住院时间:较A组,均B组更短(P<0.05)。经口喂养能力评分(NNS、POFRAS)、新生儿行为状态评分(ABSS):干预前均无差异(P>0.05);干预7d、14d,较A组,NNS、POFRAS评分均B组更高(P<0.05),ABSS评分B组更低(P<0.05)。喂养不良反应(20.00% vs 5.00%):较A组,B组更少(P<0.05)。结论 NICU早产儿护理中,开展早期OMI可发挥积极作用,能够提升患儿经口喂养能力,提高其喂养、吸吮效率及体重增长速率,缩短完全经口喂养、NICU住院时间,促进新生儿行为状态改善,预防喂养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口腔运动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 经口喂养能力 完全经口喂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