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亚型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的疗效
1
作者 曾月娥 曾艳凌 +1 位作者 黄雪平 林志辉 《吉林医学》 2025年第2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对不同贲门失弛缓症亚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22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符合贲门失弛缓症诊断标准并行POEM的患者46例,依据芝加哥分类标准分为两种亚型。回顾性收集术前Eckardt评分、...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对不同贲门失弛缓症亚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22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符合贲门失弛缓症诊断标准并行POEM的患者46例,依据芝加哥分类标准分为两种亚型。回顾性收集术前Eckardt评分、高分辨率测压仪器(HRM)数据及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内、6个月进行随访。术后利用Eckardt和HRM评分,评价POEM的短期和中期效果。结果:共纳入46例患者,其中贲门失弛缓症Ⅰ型12例(26.1%),Ⅱ型34例(73.9%)。共9例(19.6%)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及23.78个月的Eckardt评分,分别为(1.46±1.57)分和(1.96±2.01)分,均显著低于术前(7.63±2.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型患者间POEM术前、术后的Eckardt评分、Eckardt评分下降率、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29个月,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后4 s完整松弛压力(4 sIRP)、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力(LESP)、下食管括约肌残余压力(LESRP)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EM能有效降低LESP,对贲门失弛缓症Ⅰ型和Ⅱ型患者都有良好的短中期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切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传统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2
作者 江南 许亚聪 +4 位作者 刘佳瑶 孙荣 郑高歌 徐菱遥 闫春晓 《临床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对比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与传统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7例AC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传统POEM组(n=45,实施传统POEM)和改良POEM组(n=42,实施改良POEM)。比较两组... 目的对比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与传统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7例AC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传统POEM组(n=45,实施传统POEM)和改良POEM组(n=42,实施改良POEM)。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AC临床症状评分系统(Eckardt)评分、手术成功率、食管下段括约肌(LES)压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改良POEM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POEM组(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于Eckardt评分上的主效应有差异(P<0.05),组间于Eckardt评分上的主效应未见差异(P>0.05),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均手术成功。术后6个月,两组LES压力均低于术前(P<0.05),而组间比较未见差异(P>0.05)。改良POEM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传统POEM组的22.22%(P<0.05);两组的复发率(2.38%vs.6.6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POEM和传统POEM治疗AC的效果均较佳,均可明显降低LES压力,有效改善症状,但和传统POEM相比,改良POEM的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切开 贲门失弛缓症 复发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蔚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后胃食管反流经验
3
作者 陈思齐 叶蔚 《山西中医》 2025年第3期4-6,共3页
叶蔚系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杭州市名中医,师承全国名老中医俞尚德先生,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临床经验丰富,对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有独特见解。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叶师认为肝气不足为其发病根源,并... 叶蔚系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杭州市名中医,师承全国名老中医俞尚德先生,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临床经验丰富,对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有独特见解。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叶师认为肝气不足为其发病根源,并提出分阶段治疗的概念。笔者有幸师从叶教授,现将其从肝气不足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后胃食管反流临证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下食管括约肌松弛不良及食管蠕动缺失导致食物潴留。与该疾病相关的症状包括反流、吞咽困难及胸骨后疼痛。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是一种微创内镜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旨在破坏食管下括约肌的内在肌肉,减轻其收缩力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蔚 贲门失迟缓症 经口内镜下切开 胃食管反流病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传统开胸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评估
4
作者 田永定 覃丽翠 吕铮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对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采取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以及传统开胸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断为AC患者80例,其中实施POEM治疗者43例,设为POEM组,其余37例实施传统开胸术,设为... 目的:对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采取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以及传统开胸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断为AC患者80例,其中实施POEM治疗者43例,设为POEM组,其余37例实施传统开胸术,设为开胸组。在术后1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工作,比较两组术中指标、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POEM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期间总费用均低于开胸组(P<0.05);POEM组术后Eckaedt评分下降幅度略高于开胸组,食管最大宽度下降幅度低于开胸组,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POEM组术中有2例出现并发症,开胸组1例出现并发症;术后POEM组1例出现并发症,开胸组出现3例,总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EM与传统开胸Heller手术均能有效改善AC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但POEM组具有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切开 传统开胸术 贲门失弛缓症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与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冬盛 朱宏亮 +5 位作者 车河龙 饶攀 谢先强 易伟 晏科金 曾腾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LHM)与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AC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LHM治疗...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LHM)与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AC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LHM治疗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采用POEM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Eckardt评分、食管动力学指标[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4s完全松弛压(4sIRP)、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率(LESRR)、食管下括约肌长度(LESL)]。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肌切开长度、住院时间短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食管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理性反酸、食管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Eckardt各项指标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Eckardt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LESRR、LESL、LESP、4sI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LESRR、LESL水平变化不明显,而LESP、4sIRP水平均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HM与POEM治疗AC均安全有效,二者近期临床疗效相近,但POEM术后胃食管反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应加强随访并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Heller切开 经口内镜下食管切开 贲门失弛缓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Heller手术与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蒋彬 张灵敏 +2 位作者 孙天宇 谭群友 王如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199-2204,共6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Heller手术(laparoscopic heller myotomy,LHM)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探讨POEM术后胃食管反流并发症的治疗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2年1... 目的比较腹腔镜Heller手术(laparoscopic heller myotomy,LHM)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探讨POEM术后胃食管反流并发症的治疗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腹腔镜Heller手术加部分胃底折叠术(Dor)为腹腔镜组(LHM组);31例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为内镜组(POEM组),随访至2019年4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情况、临床疗效以及胃食管反流并发症(包括胃食管反流症状、病理性酸反流、食管炎)的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LHM组和POEM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并发症、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HM组和POEM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7%(26/30)和90.3%(28/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Ecardt评分、下段食管静息压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01),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EM组术后胃食管反流症状(3/27 vs 11/20,P=0.018)、病理性酸反流(4/26 vs 12/18,P=0.024)、食管炎(2/28 vs 9/22,P=0.023)发生率显著高于LHM组。临床相关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在POEM组更高(1/29 vs 7/24,P=0.026)。结论 LHM与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安全性及中远期疗效相近,但是POEM手术缺乏抗反流措施,可导致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升高,术后应密切随访并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腹腔Heller切开 经口内镜下切开 胃食管反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卓然 贾国法 +3 位作者 吴丽颖 王秀侠 董慧芳 朱良松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307-1308,共2页
目的:分析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况,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9例行POEM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身心康复出院。结论:针对POEM手... 目的:分析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况,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9例行POEM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身心康复出院。结论:针对POEM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与对策,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极大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切开 贲门失弛缓症 手术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与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8
作者 叶智博 李可勇 +2 位作者 阙昌浩 王亚平 苟云久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8期684-692,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LHM)与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及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搜索建库...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LHM)与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及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搜索建库至2023年11月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1篇是随机对照试验,8篇是回顾性队列研究,6篇是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共1439例患者,LHM组696例,POEM组7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LHM组相比,POEM组术后吞咽困难复发率更低[OR=2.01,95%CI(1.17,3.44),P=0.01]、手术时间更短[MD=22.66,95%CI(5.57,39.75),P=0.009]、住院时间更短[MD=0.55,95%CI(0.38,0.71),P<0.01]、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天数更少[MD=4.49,95%CI(4.00,4.97),P<0.01],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率和术后皮下气肿发生率上LHM低于POEM[OR=0.64,95%CI(0.45,0.90),P=0.009;OR=0.33,95%CI(0.11,0.99),P=0.05];而在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率、术后6个月Eckardt评分等方面,两个术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HM相比,POEM术后吞咽困难复发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天数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腹腔Heller切开 经口内镜下切开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淳喻 董向前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10期1170-1177,共8页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是一种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只能缓解症状,但不能治愈疾病。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是治疗AC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AC的诊治及POEM术式的选择尚存争议,...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是一种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只能缓解症状,但不能治愈疾病。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是治疗AC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AC的诊治及POEM术式的选择尚存争议,因此,本文对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 resolution esophageal manometry,HREM)在AC的诊断、POEM手术策略的制定、术后疗效的预测及评估中的临床价值作一概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在AC诊治中常规行HREM检测这一重要性理念的认识,提高POEM治疗AC的临床疗效,并对未来优化POEM对AC的诊治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经口内镜下切开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解莹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8期271-271,共1页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5例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要点。结果 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患者出现发热反应...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5例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要点。结果 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患者出现发热反应及反流性食管炎。手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胸前区皮下气肿,及时予以CO2灌注机处理,3 d后患者胸前区皮下气肿自然消退。经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4.53±0.72)d。结论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是当前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方法,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手术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腹腔镜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谈秋慧 谢军培 +4 位作者 韩曲 詹晓娟 陈章兴 曾伟 戴益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104-1107,共4页
目的比较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sophageal myotomy,POEM)与腹腔镜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2004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OME组和腹腔镜Heller... 目的比较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sophageal myotomy,POEM)与腹腔镜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2004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OME组和腹腔镜Heller手术组(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率、食管最大宽度下降幅度、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共纳入60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POME组27例,腹腔镜组33例,术后随访1个月,两组症状均明显缓解,食管最大宽度下降幅度分别为(2.5±1.2)cm、(2.2±1.3)cm,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EM组出现2例(7.4%)并发症,腹腔镜Heller手术组出现2例(6.1%)并发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后POEM组出现2例(7.4%)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访1年2例(7.4%)复发,腹腔镜组术后未出现明显不适,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Heller手术与POME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有效性及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切开 腹腔Heller手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失驰缓症患者行经口内镜下食道环形肌切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江丽萍 张烁 +2 位作者 吕宾 孙翠萍 何碧云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031-1033,共3页
[目的]总结贲门失驰缓症患者行经口内镜下食道环形肌切开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AC)并接受经口内镜下食道环形肌切开术(POEM)治疗的20例患者,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治疗... [目的]总结贲门失驰缓症患者行经口内镜下食道环形肌切开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AC)并接受经口内镜下食道环形肌切开术(POEM)治疗的20例患者,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成功施行POEM治疗,其中2例出现食管穿孔,有纵膈和皮下气肿,无临床症状,1周后自行气体吸收;5例在建立隧道时出现黏膜破损。用钛夹夹闭。其余病例未发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天数6.4d,术后3-10d出院。术后第6d、1个月Eckardt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吞咽困难、反流、胸痛症状的程度明显减轻或频率明显降低。[结论]围术期的密切观察与评估、并发症的监控、做好饮食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环形切开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例贲门失弛缓病人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晓庆 《全科护理》 2015年第34期3454-3455,共2页
[目的]总结贲门失弛缓病人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0例贲门失弛缓病人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30例病人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内镜下操作,创伤小,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4周开... [目的]总结贲门失弛缓病人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0例贲门失弛缓病人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30例病人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内镜下操作,创伤小,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4周开始对病人进行随访、评估,30例病人进食通畅,吞咽困难症状明显缓解,未见复发现象。[结论]加强贲门失弛缓病人行POEM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驰缓症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围手术期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静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347-350,共4页
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 achalasia,AC)是由于食管胃连接部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功能性疾病,尽管传统的治疗方法在缓解患者症状及改善生活质量上效果明显,但不能最终解除食管下端括约肌梗阻。近年研究发现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 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 achalasia,AC)是由于食管胃连接部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功能性疾病,尽管传统的治疗方法在缓解患者症状及改善生活质量上效果明显,但不能最终解除食管下端括约肌梗阻。近年研究发现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能有效改善本病症状,减小创伤,降低复发率。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POEM手术的成功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切开 贲门失弛缓症 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失迟缓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手术配合
15
作者 时昌培 金波 +3 位作者 朱亚红 许微微 黄亮 吕宾 《护理与康复》 2016年第10期994-995,共2页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of cardia,A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食管神经肌肉病变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为特点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体质量减轻、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引起的餐后及夜间呛咳、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严重影...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of cardia,A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食管神经肌肉病变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为特点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体质量减轻、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引起的餐后及夜间呛咳、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国外报道AC发病率每年约1/10万人,男女患病比例相似(1∶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迟缓症 经口内镜下切开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开口法与纵开口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翟亚奇 令狐恩强 +4 位作者 李惠凯 秦治初 王向东 杜红 孟江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99-1402,共4页
目的比较横开口法与纵开口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病人的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09 月间在我院行POEM术的53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手术相关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目的比较横开口法与纵开口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病人的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09 月间在我院行POEM术的53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手术相关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资料。结果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OEM,其中横开口法组41例,纵开口法12例,平均随访5月(3~24月),症状缓解率96.2%(51/53)。术后Eckardt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7.5 vs 0.6,P〈0.05)。横开口组手术用时65.0±18.0 min,略快于纵开口组74.1±18.2 min,但在隧道建立和环形肌切开过程中,明显快于纵开口法组36.3±9.0 min vs 45.4±10.5 min;10.2±4.6 min vs 15.5±5.5 min P〈0.05)。同时,横开口组在皮下积气等气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纵开口法组(9.8%(4/41) vs 41.7%(5/12) P〈0.05)。横开口组中另有4例术中发生黏膜穿孔(4/41,9.8%)。4例内镜下有反流性食管炎表现(4/537.5%),LA-A、 LA-B级各2例,其中1例无明显症状。两组均无均无胸腔积液,出血,纵膈炎及消化道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横开口法POEM不仅有效显著缓解患者症状,且更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皮下气肿、气胸等气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切开 横开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17
作者 马晓冰 令狐恩强 +11 位作者 李惠凯 翟亚奇 柴宁莉 彭丽华 王向东 杜红 孟江云 王红斌 朱静 郭明洲 王潇潇 卢忠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92-897,共6页
目的通过大样本临床资料,筛选出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0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成功接受POEM治疗的439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长、... 目的通过大样本临床资料,筛选出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0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成功接受POEM治疗的439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长、隧道开口方式、肌切开方式、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等资料。结果 439例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8.7%(126/439)。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1月~48月),症状缓解率94.5%(344/364),术前Eckardt评分vs术后Eckardt评分6.7±1.5(2~10)vs1.2±1.1(0~5)(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年度(以2015年为参照,2011年之前OR=9.454,95%CI为2.499~35.76;2012年OR=2.177,95%CI为0.794~5.974;2013年OR=3.975,95%CI为1.904~8.298;2014年OR=1.079,95%CI为0.601~1.940)、隧道开口方式(以纵行开口为参照,倒T型开口OR=0.369,95%CI为0.165~0.824;横行开口OR=0.456,95%CI为0.242~0.859)是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肌切开方式(以眼镜式为参照,渐进全层肌切开OR=0.363,95%CI为0.059~2.250;内环肌切开OR=2.137,95%CI为0.440~10.378;内环肌切开+球囊塑形OR=4.385,95%CI为0.820~23.438;全层肌切开复发率为0)是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随年度推移并发症发生风险逐渐减小,在3种隧道开口方式中倒T型开口对并发症的控制作用最优。综合复发、手术时长等因素,渐进全层肌切开较其他肌切开方式表现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切开 贲门失弛缓症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曾斌 胡光胜 +3 位作者 周伟伟 陈亮 戴勇 廖爱军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6-30,共5页
目的 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的38例AC患者进行POEM治疗,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和胃食管反流情况,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症... 目的 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的38例AC患者进行POEM治疗,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和胃食管反流情况,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症状评分系统(ECKARDT)评分和食管下段括约肌(LES)压力变化。结果 38例均成功实施POEM手术,无1例出现与POEM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出血、气体相关并发症均保守治疗成功。术后随访时间10.4个月(9~12个月),所有患者症状缓解,ECKARDT评分平均分从术前的8.7分降至术后的1.2分(〈0.01),食管括约肌压力明显降低,平均压从术前的(33.40±11.80)mm Hg下降至术后的(13.50±4.30)mm Hg(〈0.01),气体相关并发症6例(15.78%),食管反流总发生率为23.68%(9/38)。结论 POEM用于AC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切开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16例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谭玉勇 刘德良 +3 位作者 霍继荣 刘小娟 张洁 周芝元 《胃肠病学》 2014年第9期527-530,共4页
背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POEM)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EA)的新技术,已有研究证实该法治疗EA可行、安全、有效,但关于术中全层肌切开与环肌切开疗效差异的报道尚少。目的:探讨POEM治疗E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8月至2013... 背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POEM)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EA)的新技术,已有研究证实该法治疗EA可行、安全、有效,但关于术中全层肌切开与环肌切开疗效差异的报道尚少。目的:探讨POEM治疗E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EA患者216例,行POEM治疗,其中全层肌切开133例,环肌切开83例。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复查,观察手术前后Eckardt评分和食管直径改变、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并比较全层肌切开与环肌切开疗效有无差异。结果:21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OEM,操作时间平均为59.1 min,隧道长度平均为13.3 cm,肌切开长度平均为10.1 cm。术后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Eckardt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后6个月食管直径较术前显著缩小(53.7 mm对30.8 mm,P<0.001),并发症发生率为13.0%(28/216)。患者术后随访3~30个月(平均13.8个月),有效率为99.1%(214/216),随访期内无一例复发病例。全层肌切开与环肌切开相比,操作时间、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POEM可作为EA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全层肌切开并不增加手术操作时间和手术相关并发症,但其远期疗效和并发症仍有待进一步随访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切开 治疗结果 安全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全层肌切开术与环形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江堤 廖素环 +4 位作者 李啸峰 刘美红 苏剑东 张莉 乐有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年第1期5-8,16,共5页
目的比较经口内镜全层肌切开术与环形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东华医院收治的29例行经口内镜肌切开术A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为全层肌切开组(F-POEM),13例为环形肌... 目的比较经口内镜全层肌切开术与环形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东华医院收治的29例行经口内镜肌切开术A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为全层肌切开组(F-POEM),13例为环形肌切开组(C-POEM),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9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OEM术,手术成功率为100%。FPOEM组与C-POEM组手术时间为(41.23±8.02)min和(50.75±9.0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OEM组较C-POEM组手术时间平均缩短约10 min。F-POEM组和C-POEM组术后1月、6月及12月食管压力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食管压力在术后1月、6月和12月各时间点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术后6个月内Eckardt评分≥4分考虑为手术失败,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13/13)和93.75%(15/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下气肿发生率分别为46.15%(6/13)和50.00%(8/16),两组气胸发生率为15.38%(2/13)和18.75%(3/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POEM组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3例)少于F-POEM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内镜全层肌切开术与环肌切开术治疗AC患者的短期疗效相当,并发症发生率相似,但全层肌切开术可缩短手术时问,不增加术后反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 经口内 全层切开 环形切开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