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下经卦变歌》评述
1
作者 乌恩溥 《周易研究》 1996年第2期10-16,共7页
《上下经卦变歌》评述乌恩溥朱熹在《周易本义》一书里写了一首《上下经卦变歌》,同时还画了《卦变图》。《上下经卦变歌》(以下简称“卦变歌”)和《卦变图》概括了《周易》六十四卦卦变的内容,同时也反映了朱熹关于卦变的思想。现... 《上下经卦变歌》评述乌恩溥朱熹在《周易本义》一书里写了一首《上下经卦变歌》,同时还画了《卦变图》。《上下经卦变歌》(以下简称“卦变歌”)和《卦变图》概括了《周易》六十四卦卦变的内容,同时也反映了朱熹关于卦变的思想。现在略作诠释与评述,有不当之处尚祈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图 朱熹 经卦 上升到 《周易》 既济 六十四 家人 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经卦理 人生命运 人才开发
2
作者 张丽宁 《学海》 1995年第2期41-46,共6页
1.《易经》和其它中西方超级智慧经典一样,是地球人至今也研究不透,开掘不尽的第三类著作。本文简论了它历久不衰的双重原因。2.命运是人在先天素质和第二天性的共同支配下走完的人生运程。本文根据《易经》原理简述了人受命运支... 1.《易经》和其它中西方超级智慧经典一样,是地球人至今也研究不透,开掘不尽的第三类著作。本文简论了它历久不衰的双重原因。2.命运是人在先天素质和第二天性的共同支配下走完的人生运程。本文根据《易经》原理简述了人受命运支配的宿命性和超越命运的可能性。3.初步讨论了人才如何根据易经卦理去把握事业成功、人生和满的战略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人生命运 第二天性 遗传物质 人才开发 经卦 先天素质 被动性 科学研究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帛《易》八卦与布尔代数
3
作者 侯维民 《甘肃高师学报》 2000年第2期14-17,共4页
本文在文[1]、[2]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示了帛《易》(上体、下体)八卦与 布尔代数之间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 布尔代数 帛易上体经卦 帛易下体经卦 构图奥秘 偏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彖传》《大象传》释卦次序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廖名春 《周易研究》 1995年第3期25-33,共9页
《彖传》《大象传》释卦次序考廖名春一、引言《周易·彖传》与《大象传》解释上下经卦的次序问题,前人罕有论及,黄沛荣先生著《周易彖象传义理探微》一书 ̄①,首次全面而系统地进行了分析。黄先生说:《家传》释卦,除少数特例... 《彖传》《大象传》释卦次序考廖名春一、引言《周易·彖传》与《大象传》解释上下经卦的次序问题,前人罕有论及,黄沛荣先生著《周易彖象传义理探微》一书 ̄①,首次全面而系统地进行了分析。黄先生说:《家传》释卦,除少数特例以外,其叙述之次序,皆自下卦而上卦;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卦 自上而下 大象 彖传 《说 性象征 《易传》 自下而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析吴澄易学中的阴阳卦对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章伟文 《周易研究》 1997年第3期34-40,82,共8页
略析吴澄易学中的阴阳卦对思想章伟文吴澄(1249~1333),字幼清,号草庐,抚州崇仁(今江西省崇仁县)人,是宋末元初的一位易学家和理学家。其易学著作主要有《易纂言》和《易纂言外翼》。《宋元学案·草庐学案》认为:... 略析吴澄易学中的阴阳卦对思想章伟文吴澄(1249~1333),字幼清,号草庐,抚州崇仁(今江西省崇仁县)人,是宋末元初的一位易学家和理学家。其易学著作主要有《易纂言》和《易纂言外翼》。《宋元学案·草庐学案》认为:“草庐(吴澄)出于双峰,固朱学也。”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阴阳对立 六十四 吴澄 经卦 《序传》 易学思想 阳尊阴卑 《蒙》 天地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的构筑和工作原理与八卦的平行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姚志彬 《自然杂志》 1992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用阴阳、太极、八卦来透视脑和思维,将发现脑的构筑和工作原理与阴阳八卦有着惊人的平行性。
关键词 工作原理 既济 阴阳变化 平行性 未济 大脑皮质 脑科学 经卦 节细胞层 大锥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周易》的卦变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恩林 《周易研究》 1988年第2期14-23,共10页
一、卦变问题的提出卦变是《周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易·泰》卦辞云:“小往大来。”《否》卦辞云:“大往小来”。《周易》所讲的大小往来,也就是阴阳二爻的变化往来。孔疏说:“阴去故小往、阳长故大来。”是正确的。而《周... 一、卦变问题的提出卦变是《周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易·泰》卦辞云:“小往大来。”《否》卦辞云:“大往小来”。《周易》所讲的大小往来,也就是阴阳二爻的变化往来。孔疏说:“阴去故小往、阳长故大来。”是正确的。而《周易》所谓的卦变,也就是由于阴阳二爻的往来变化所引起的六十四卦卦象的改变。孔子作《易传》对于《周易》的卦变思想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和发挥。清代学者黄宗羲说:“卦变之说由《泰》《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图 六十四 周易 黄宗羲 经卦 易学 乾坤 阴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卦“互体”浅说 被引量:2
8
作者 邓球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6-11,共6页
易学上卦的互体问题,从唐氏的孔颖达到清代的曹元弼,其间不少学者都进行过专门论述。近人刘师培、李镜池、刘凤章等也做过一些探讨。目前互体这一问题又被学术界重新提了出来。鉴于互体问题的复杂性,本文试图综合前人的意见,并做浅显的... 易学上卦的互体问题,从唐氏的孔颖达到清代的曹元弼,其间不少学者都进行过专门论述。近人刘师培、李镜池、刘凤章等也做过一些探讨。目前互体这一问题又被学术界重新提了出来。鉴于互体问题的复杂性,本文试图综合前人的意见,并做浅显的解说,进而谈谈互体观象法的哲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 六爻 正体 京房 归妹 经卦 天光 五体 郑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坟易》卦序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兴业 《周易研究》 1989年第1期21-33,共13页
我在《“杂卦”不杂说》一文中曾说,《三坟易》卦序“属早期八组连体”卦序,因内容所限,没有详细论述。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专门谈谈这一问题。《易》卦序包括三《易》的八卦次序和六十四卦的组合排列次序。它关系到《易》的象义和哲学思... 我在《“杂卦”不杂说》一文中曾说,《三坟易》卦序“属早期八组连体”卦序,因内容所限,没有详细论述。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专门谈谈这一问题。《易》卦序包括三《易》的八卦次序和六十四卦的组合排列次序。它关系到《易》的象义和哲学思想。前者如《系辞下》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有了八卦之列,才有八卦之象,有了象才有义;后者如《序卦》阐述宇宙发生发展的思想和《杂卦》的对立之义都以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为依据。而排列组合本身在数学上又有重要意义。卦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历来不被重视,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三坟》卦序的探索,抛砖引玉,引起《易》学界的重视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十四 排列组合 经卦 哲学思想 排列次序 崇山 乾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数易学的背后:《焦氏易林》义理蠡测——以八经卦卦象与爻旨的关系为例
10
作者 田以樵 《华夏文化论坛》 201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焦氏易林》卦旨可分为吉利、凶险、平和三种类型,不同卦旨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是不少义理使然。爻位上,尚中理念促成二、五爻变动或仅二、五爻不变动时,卦旨多吉利事象。八纯卦转换中,以阳为重的阴阳消长观与阴爻变阳爻多吉利、阳爻... 《焦氏易林》卦旨可分为吉利、凶险、平和三种类型,不同卦旨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是不少义理使然。爻位上,尚中理念促成二、五爻变动或仅二、五爻不变动时,卦旨多吉利事象。八纯卦转换中,以阳为重的阴阳消长观与阴爻变阳爻多吉利、阳爻变阴爻多凶险相伴。此外,五行生克关系也是决定八纯卦爻辞吉凶走向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氏易林 经卦 义理
原文传递
《周易与中国文化》之二 群《易》爻卦合论——兼论《易》与中国数学
11
作者 邓球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28-33,共6页
本文试图将各种不同的《易》的爻画卦图合起来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群《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及《易》与中国数学的关系。 一、丰富多彩的经卦 各式各样的数符 《周礼·春官宗伯》:“太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 本文试图将各种不同的《易》的爻画卦图合起来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群《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及《易》与中国数学的关系。 一、丰富多彩的经卦 各式各样的数符 《周礼·春官宗伯》:“太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其经兆之体皆百有二十,其颂皆千有二百。掌三《易》之法:一日《連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陟》。其经運(辉)十,别九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 经卦 数符 合论 中国数学 帛书周易 重排列 中国文化 大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卦结构的数学特点
12
作者 袁作兴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83-87,共5页
《周易》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具有独特魅力的文献,曾列为六经之首,内容极其丰富,对我国古代文化有深刻的影响.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表现出引人注目的活力.人们从数学、医学、天文、物理、... 《周易》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具有独特魅力的文献,曾列为六经之首,内容极其丰富,对我国古代文化有深刻的影响.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表现出引人注目的活力.人们从数学、医学、天文、物理、信息科学、兵学、人体科学、遗传科学等许多方面,对《周易》与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关系作了广泛的探讨,追索它所包含的那种迷人的古代中国智慧之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古代文化 六十四 经卦 中国古代科学 兵学 两仪 古代中国 人体科学 信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您对八卦感兴趣吗?
13
作者 孙洵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6-76,73,共2页
每当看到韩国国旗时,青年朋友多有议论。有说这是我国道家文化的影响;有说这足以证明道教在韩国历史上的地位;也有说这明显与“八卦”有关。这里姑且不去讨论此题,而先说说“八卦”。这自然和《易经》一书密切有关。八卦,就是八个符号:... 每当看到韩国国旗时,青年朋友多有议论。有说这是我国道家文化的影响;有说这足以证明道教在韩国历史上的地位;也有说这明显与“八卦”有关。这里姑且不去讨论此题,而先说说“八卦”。这自然和《易经》一书密切有关。八卦,就是八个符号:(?)。这些“神秘的砖块”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乾、坤、坎、离、震、巽、艮、兑。这八个符号如果到了占卦人手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文化 韩国历史 经卦 《系辞》 吉凶祸福 六十四 近取诸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卦数和波动率
14
作者 李丹钢 《股市动态分析》 2006年第32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波动率 先天八 二进制 天象 模拟 莱布尼茨 伏羲 理论支撑 经卦 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卦符号之谜(二)
15
作者 张其成 《家庭中医药》 1994年第2期7-9,共3页
三、八卦的组成要素 八卦又称经卦、单卦、三爻卦、小成之卦。 八卦由三根爻组成。其名称和符号为:
关键词 取象 经卦 三爻 后天八 先天八 三才之道 《易传》 三根 帝出乎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农事披拣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波 《古今农业》 1988年第1期46-52,共7页
阴阳相摩,八卦鼓荡,《周易》研究近年似有旧学复萌之象,国内外学者试图对这部古经作综合开发,各学科都在酝酿自扫门前雪。风气所被,我亦从农业角度观其象而玩其辞,然思滞眼拙,所获寥寥。终了反思,不免迁怨《周易》农事过于稀罕疏散。
关键词 古经 《易传》 《系辞》 经卦 阴阳观念 服牛乘马 群经之首 六十四 畜牧经济 扫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谶纬与象数
17
作者 王步贵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2-55,107,共5页
谶纬,是汉代流行的神学迷信,内容庞杂,但也有一些具有自然科学和哲学意义的理论。其中谶纬的象数思想和《易传》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发掘谶纬的象数思想的积极因素时,就不能不对《周易》的象数思想有所回顾,以期揭示其深刻的思... 谶纬,是汉代流行的神学迷信,内容庞杂,但也有一些具有自然科学和哲学意义的理论。其中谶纬的象数思想和《易传》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发掘谶纬的象数思想的积极因素时,就不能不对《周易》的象数思想有所回顾,以期揭示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关系。 我们研究《周易》的象数问题,首先必须从爻象与爻位开始。爻是构成易卦的基本单元。爻象征阴阳两类事物,《系辞传》上说:“爻也者,效此者也”,“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谶纬 象数 爻位 经卦 阳爻 乾凿度 阴爻 六十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思想寓于七维时空之中
18
作者 蔡常丰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周易》 维空间 空间性 象征 智慧生物 银河系 经卦 24节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的“首符”与“尾符”
19
作者 近藤浩之 曹峰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44,共6页
楚竹书《周易》首符、尾符所使用的方形结构,由内、中、外三层构成。依此三层结构进行分类,首、尾符号可以分为九种。将这九种符号和今本《周易》卦序非覆即变三十六卦图相对应,我们发现正好可以按四卦画一组,分为九组或九宫。假定楚竹... 楚竹书《周易》首符、尾符所使用的方形结构,由内、中、外三层构成。依此三层结构进行分类,首、尾符号可以分为九种。将这九种符号和今本《周易》卦序非覆即变三十六卦图相对应,我们发现正好可以按四卦画一组,分为九组或九宫。假定楚竹书《周易》卦序确由九宫构成,则其与今本《周易》卦序有着密切的继承关系,但也有重要区别,其分宫法与一般以八经卦为基础的分宫法也不相同。楚竹书首、尾符号的设置,还反映出这样一种认识或意识,即一个卦,是由“卦画、卦名”和“卦辞、爻辞”两个部分构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竹书 周易 首符 尾符 非覆即变 经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传统意象思维方式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晨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5-11,共7页
意象思维是中国古典思维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学者已经指明了这一点,但据笔者所知,除了有人从文学的层面予以讨论外,从哲学的层面加以详析的尚不多见,故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关键词 意象思维 象数 对象世界 宇宙人生 寄言出意 象征功能 《易传》 经卦 六十四方位 触类而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