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5I放射性粒子双链胆道引流管近距离放疗联合经动脉灌注化疗序贯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有效性分析
1
作者 柳群力 刘梦雯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03-104,119,共3页
目的 分析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双链胆道引流管近距离放疗联合经动脉灌注化疗序贯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42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在第一阶段对其采用125I放射性... 目的 分析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双链胆道引流管近距离放疗联合经动脉灌注化疗序贯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42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在第一阶段对其采用125I放射性离子双链胆道引流管进行近距离放疗,并联合经动脉灌注序贯化疗,共对其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化疗周期维持至3周/次,在治疗结束后拔除引流管并植入胆道支架。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受益反应、肿瘤疗效评估)进行评价;统计治疗成功率;统计患者预后情况;使用NRS疼痛评分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42例患者均成功进行置入引流管近距离放疗;放疗期间共出现2例轻微胆管炎,1例胆管出血;化疗期间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患者较多,且多为轻症患者;经125I放射性粒子双链胆道引流管近距离放疗联合经动脉灌注化疗后,1例患者肿瘤达到完全缓解(CR),20例患者肿瘤得到部分缓解(PR),16例患者处稳定期间,5例肿瘤进展病例,肿瘤控制率为85.71%(36/42);42例患者疼痛程度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结论 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双链胆道引流管近距离放疗联合经动脉灌注化疗序贯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放疗 经动脉灌注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灌注温热化疗药治疗肝脏肿瘤 被引量:14
2
作者 樊树峰 顾伟中 叶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224-226,共3页
关键词 经动脉灌注 温热化疗药 治疗 肝脏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恶性胰岛素瘤肝转移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晓光 金征宇 +2 位作者 杨宁 刘巍 潘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803-806,共4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恶性胰岛素瘤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恶性胰岛素瘤肝转移患者,采用5-FU、表阿霉素、丝裂霉素C和IL-2的化疗方案进行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2例患者还接受了肝动脉化疗栓塞,共2~8个疗程。结果所有患... 目的探讨经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恶性胰岛素瘤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恶性胰岛素瘤肝转移患者,采用5-FU、表阿霉素、丝裂霉素C和IL-2的化疗方案进行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2例患者还接受了肝动脉化疗栓塞,共2~8个疗程。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无严重并发症。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显效2例、有效7例;影像学疗效评价显效1例、有效7例、无效1例。结论经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恶性胰岛素瘤肝转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瘤 肝转移 经动脉灌注化疗 经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肝胆道引流(PTBD)结合经动脉灌注化疗(TAI)治疗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长煜 王小林 +5 位作者 龚高全 程洁敏 李国平 刘凌晓 施惠斌 陈颐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 评价经皮穿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结合经动脉灌注化疗(transarterial infusion,TAI)治疗中晚期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伴有梗阻性黄疸的胰头癌患者 28例,所... 目的 评价经皮穿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结合经动脉灌注化疗(transarterial infusion,TAI)治疗中晚期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伴有梗阻性黄疸的胰头癌患者 28例,所有患者均先行PTBD解除胆道梗阻症状,待有效引流后行经动脉灌注化疗。分析患者的临床受益反应(clinical benefit response,CBR)、支架通畅时间、生存期和并发症。结果 28例患者共行PTBD 28次,胆红素由术前(168.9±64.1) μmol/L降到术后最低(37.2±6.2) μmol/L,其中15例放置胆道支架,支架平均通畅时间为10.6个月,共接受经动脉灌注化疗 81次,所有病例均未出现Ⅲ-Ⅳ不良反应,总临床受益反应为64.3%,平均生存期7.07个月。结论 PTBD结合经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安全可行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梗阻性黄疸 经皮穿肝胆道引流(PTBD) 经动脉灌注化疗(T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经皮瘤内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的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宁 杨海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98-100,共3页
关键词 治疗方法 经动脉灌注 乙醇注射 经皮 化疗栓塞 TACE 肝癌 患者 联合 H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经动脉灌注化疗指南(草案)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槐 闫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3-355,共3页
胰腺癌是恶性度最高的实体肿瘤之一。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经动脉灌注化疗由于肿瘤局部药物浓度较静脉用药高,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改善疾病相关症状、延长生存期、减少肝转移及发生肝转移后的治疗上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胰腺癌是恶性度最高的实体肿瘤之一。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经动脉灌注化疗由于肿瘤局部药物浓度较静脉用药高,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改善疾病相关症状、延长生存期、减少肝转移及发生肝转移后的治疗上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在相关概念、禁忌证、适应证、术前准备、操作方法、术后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给出了较详尽的规范化建议,旨在帮助国内同行作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和解决胰腺癌经动脉灌注化疗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在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医学证据,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诊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经动脉灌注 化疗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柔比星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34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杰 许虹 +2 位作者 唐家强 李兴 周石 《中国药业》 CAS 2007年第17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THP)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超选择性置管于靶动脉内。采用以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经动脉插管行灌注化疗栓塞,治疗间隔4~6周,共2~3个疗...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THP)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超选择性置管于靶动脉内。采用以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经动脉插管行灌注化疗栓塞,治疗间隔4~6周,共2~3个疗程。结果34例中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25例,无变化(NC)5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达73.5%;甲胎蛋白(AFP)有20例明显下降,4例稳定,10例略升高;毒副反应为白细胞降低7例(20.6%),血小板减少4例(11.7%),恶心、呕吐15例(44.1%),心电图一过性ST段改变2例(5.8%),脱发1例(2.9%)。结论以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栓塞方案治疗HCC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柔比星 原发性肝癌 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灌注^(32)P-玻璃微球治疗肝癌的吸收剂量估算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东 曹喜才 +6 位作者 杨仁杰 谭建 李斌 王任飞 刘勇 于东升 姚连昌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灌注32 P 玻璃微球内照射栓塞治疗肝癌的吸收剂量估算方法。方法 肝癌患者 30例 ,采用改良式Seldinger技术行超选择性插管 ,经导管灌注32 P 玻璃微球、超液化碘油和吡柔比星的混悬液。术后行 β轫致辐射显像 ,观察32...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灌注32 P 玻璃微球内照射栓塞治疗肝癌的吸收剂量估算方法。方法 肝癌患者 30例 ,采用改良式Seldinger技术行超选择性插管 ,经导管灌注32 P 玻璃微球、超液化碘油和吡柔比星的混悬液。术后行 β轫致辐射显像 ,观察32 P 玻璃微球的分布 ,结合分区模型和32 P内照射吸收剂量公式 ,估算肿瘤、非瘤肝组织和肺组织的吸收剂量。结果 肿瘤组织的平均吸收剂量为 (130 34± 5 4 5 3)Gy ,非瘤肝组织为 (34 73± 13 4 1)Gy;肺组织为 (6 8± 4 9)Gy。肿瘤吸收剂量 >12 0Gy者 13例 ,反应率 10 0 % ,中位生存期 2 1个月 ;<12 0Gy者 17例 ,反应率 4 7 1% ,中位生存期 11个月。结论 经肝动脉超选择性灌注32 P 玻璃微球内照射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 β轫致辐射显像结合分区模型估算肿瘤组织和非瘤肝组织的吸收剂量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灌注 ^32P-玻璃微球 治疗 肝癌 吸收剂量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灌注^(32)P-玻璃微球联合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对肿瘤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喜才 王晓东 +6 位作者 李斌 谭建 王任飞 刘勇 王金胜 阎世鑫 范志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81-984,共4页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超选择性灌注3 2 P 玻璃微球 (3 2 P GMS)联合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对肿瘤血管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采用经肝动脉超选择性段性挤压式栓塞及半肝栓塞的方法灌注3 2 P GMS、超液化碘油和吡柔吡星混悬液治疗 30例肝癌患者 ,...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超选择性灌注3 2 P 玻璃微球 (3 2 P GMS)联合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对肿瘤血管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采用经肝动脉超选择性段性挤压式栓塞及半肝栓塞的方法灌注3 2 P GMS、超液化碘油和吡柔吡星混悬液治疗 30例肝癌患者 ,术后 1~ 6个月行肝动脉造影 ,观察肿瘤血管、肿瘤染色及侧支血管的形成情况。β轫致辐射显像观测癌 /肝比值 (T/N比 )和肺分流百分比 (L % )。采用单纯碘油化疗栓塞治疗 2 6例肝癌作为对照。结果 实验组反应率 70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4 2 .3% (P <0 .0 5 ) ;实验组 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 10 0 %、76 .6 7%、4 2 .86 % ,对照组为 92 .31%、6 1.4 7%、2 0 .2 8% (P <0 .0 5 )。实验组治疗后肿瘤血管及染色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经肝动脉采用超选择性段性挤压式栓塞及半肝栓塞的方法灌注3 2 P GMS联合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能明显抑制肿瘤血管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灌注 ^32P-玻璃微球 联合化疗 栓塞治疗 肝癌 肿瘤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经动脉灌注碳酸氢钠和维拉帕米提高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玉洁 王莹 +2 位作者 朱亦俭 薛如英 柯海英 《安徽医学》 2004年第5期356-357,393,共3页
目的 研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在对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及栓塞术 (TAE)中 ,经动脉灌注碳酸氢钠和维拉帕米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 ,评价对白细胞介素 -2 (IL -2 )、干扰素 (IFN -α 2b)和阿霉素(ADM )、丝裂霉素 (MMC)等药... 目的 研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在对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及栓塞术 (TAE)中 ,经动脉灌注碳酸氢钠和维拉帕米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 ,评价对白细胞介素 -2 (IL -2 )、干扰素 (IFN -α 2b)和阿霉素(ADM )、丝裂霉素 (MMC)等药物的增效作用。方法  3 8例肝癌患者在进行肝动脉化疗及栓塞术时联合碳酸氢钠、维拉帕米、IL -2IFN -α 2b介入治疗。Seldinger技术穿刺经股动脉进入肝动脉血管 ,药物按一定比例稀释后灌注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肿瘤位置、大小、回声情况、肿瘤周边及内部血供情况 ,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全程跟踪上述新的治疗方法 ,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判断疗效。同期肝癌患者TAE治疗未加碳酸氢钠和维拉帕米作为对照组。结果 经动脉灌注碳酸氢钠和维拉帕米治疗肝癌患者部份缓解率高于对照组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肝癌肿块减小 ,肿瘤内部及周边动脉血供和肝动脉血流量明显减少 ,α -FP下降 ,生存时间延长。结论 肝癌患者行TAE治疗时向肿瘤组织灌注碳酸氢钠、维拉帕米可提高IL -2、IFN -α 2b、ADM、MMC等疗效 ,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上述新的TAE的疗效和预后提供重要指标 ,给下一步重复治疗提供依据 ,是目前肝癌肝动脉化疗及栓塞治疗前后良好影像学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治疗 肝癌患者 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TAE 经动脉灌注 碳酸氢钠 稀释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经动脉灌注化疗胃癌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赵茜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经动脉灌注化疗胃癌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68例经动脉灌注化疗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化疗依从性、疗效及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经动脉灌注化疗胃癌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68例经动脉灌注化疗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化疗依从性、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化疗有效率、依从性优良率分别为79.4%、94.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9%、76.5%(P<0.05)。两组干预后6个月总体健康[(82.4±9.6)分vs(70.5±12.6)分]、生理功能[(84.8±13.2)分vs(71.8±12.4)分]、情感职能[(87.2±10.4)分vs(74.3±12.4)分]、精神健康[(67.4±11.2)分vs(50.7±13.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提高经动脉灌注化疗胃癌患者化疗依从性及化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经动脉灌注化疗 胃癌 依从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致脊髓损伤(附3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铁云 边琪秀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372-373,共2页
关键词 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脊髓损伤 肝癌 下肢抽动 化疗治疗 动脉 截瘫 侧支 潜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前经动脉灌注化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贺斌 谭隆旺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4年第6期545-546,共2页
关键词 直肠癌 术前 经动脉灌注化疗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灌注区域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被引量:17
14
作者 黄甫初 王良圣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0年第5期226-227,共2页
本文介绍经动脉灌注区域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优越性、疗效及其技术的改善。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癌 经动脉灌注区域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对肠道sIgA含量影响
15
作者 章云军 董礼阳 +3 位作者 李海燕 杜玉清 胡文豪 周为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174-1175,共2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对肠道sIgA的影响。方法:45例研究对象均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于TACE前、后用透射比浊法测定粪便中sIgA。结果:原发性肝癌TACE后第1天肝脏转氨酶明显升高,粪便中sIgA的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对肠道sIgA的影响。方法:45例研究对象均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于TACE前、后用透射比浊法测定粪便中sIgA。结果:原发性肝癌TACE后第1天肝脏转氨酶明显升高,粪便中sIgA的含量明显下降。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对肝功能及sIgA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免疫球蛋白A 分泌 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上调作用
16
作者 甘长清 王小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94-1797,共4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灌注化疗对乳腺癌雌激素(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1例乳腺癌患者经动脉灌注化疗前后的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经动脉灌注化疗对乳腺癌雌激素(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1例乳腺癌患者经动脉灌注化疗前后的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经动脉灌注化疗前后ER和PR的变化。结果RT-PCR结果表明,81例患者中43例(53.1%)ERmRNA水平升高,33例(40.7%)PRmRNA水平升高,25例(30.9%)ER和PRmRNA水平同时升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35例(43.2%)ER表达水平升高,其中14例(17.3%)由阴性转为阳性;21例(26.0%)PR表达水平升高,其中10例(12.2%)由阴性转为阳性;16例(19.8%)ER和PR表达同时升高。Wester nblot显示,经动脉灌注化疗后,81例患者中38例(46.9%)ER蛋白水平升高,30例(37.0%)PR蛋白水平升高,21例(25.9%)ER和PR蛋白水平同时升高。结论经动脉灌注化疗可有效上调ER、PR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有利于后续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雌激素 孕激素 经动脉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万剑慧 徐幼龙 +1 位作者 杨大明 吴敏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6期816-817,共2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方法:晚期胃肠恶性肿瘤发生转移性癌性腹水的患者32例,用Seldinger方法,选择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奥沙利铂150 mg,5氟尿嘧啶(5-Fu)500 mg。治疗后测量腹围,并... 目的:探讨经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方法:晚期胃肠恶性肿瘤发生转移性癌性腹水的患者32例,用Seldinger方法,选择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奥沙利铂150 mg,5氟尿嘧啶(5-Fu)500 mg。治疗后测量腹围,并行B超检查腹腔积液量,疗程为每月1次,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2例(6.25%),部分缓解(PR)15例(46.8%),无变化(NC)10例(31.2%),病情进展(PD)5例(15.6%),总有效率(CR+PR)为53.05%。结论:经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水近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晚期肿瘤综合治疗中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经动脉灌注化疗 恶性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灌注恩丹西酮预防介入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18
作者 陈俊鹏 《基层医学论坛(B版)》 2007年第12期1148-1149,共2页
经动脉插管灌注栓塞化疗是当前肿瘤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因介入治疗一次性用药量大,血药浓度高,所引起的恶心、呕吐也较严重。为预防上述副反应,笔者采用动脉灌注化疗前先经动脉灌注恩丹西酮止吐,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经动脉灌注 恶心呕吐 恩丹西酮 疗效观察 介入化疗 预防 动脉插管灌注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灌注化疗辅助静脉化疗对无法手术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鹤鸣 付来琳 张鸣鸣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01-605,共5页
目的研究经动脉灌注化疗辅助静脉化疗对无法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内科2014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04例,其中60例采用全身静脉化疗(静脉组),44例采用经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 目的研究经动脉灌注化疗辅助静脉化疗对无法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内科2014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04例,其中60例采用全身静脉化疗(静脉组),44例采用经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联合组);比较两组化疗后的效果、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化疗前后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水平,比较两组的2年生存率及总生存时间。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5.00%)高于静脉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联合组与静脉组的血清CEA、CA125、CA19-9、TP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EA、CA125、CA19-9、TPS水平均较本组化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肝肾损伤的发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年随访失访率、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总生存时间(19个月)长于对照组(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动脉灌注化疗辅助静脉化疗对延长无法手术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有一定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灌注化疗 静脉化疗 晚期胃癌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灌注2,2-二氟脱氧胞嘧啶核苷和丝裂霉素C治疗胰腺癌:局部复发和进展期肿瘤的疗效
20
作者 Vogl TJ Zangos S +2 位作者 Heller M 关键(译) 胡道予(校)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2期1353-1353,共1页
关键词 经动脉灌注化疗 进展期肿瘤 丝裂霉素C 治疗效果 局部复发 嘧啶核苷 脱氧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