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之际文化转型中的经世实学——兼谈《虚实之辨:颜元的问题意识及其哲学展开》一书的新探索
1
作者 李振纲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17世纪中叶,亦即通常所说的明清之际,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方以智、李颙、傅山、颜元等一大批极富批判个性的思想家。他们对中国古代后期封建宗法社会君权政治及其思想意识形态进行了总体性的批判与重构,开... 17世纪中叶,亦即通常所说的明清之际,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方以智、李颙、傅山、颜元等一大批极富批判个性的思想家。他们对中国古代后期封建宗法社会君权政治及其思想意识形态进行了总体性的批判与重构,开启了封建文化内部的自我批判与时代转型。颜元实学思想是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枝奇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文化转型 经世实学 虚实之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清之际的经世实学思潮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杰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50,共7页
明清之际,旧的传统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价值理念产生了激烈的冲击,在批判宋明理学和西学传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的经世实学思潮。反对经学空谈心性,主张实学,实行实用,把学术研究的范围从儒家经典扩大到了... 明清之际,旧的传统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价值理念产生了激烈的冲击,在批判宋明理学和西学传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的经世实学思潮。反对经学空谈心性,主张实学,实行实用,把学术研究的范围从儒家经典扩大到了自然、科学、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反对理学束书不观,提倡崇实黜虚、舍虚务实的学术新风尚。明清之际思想界在“复古”外衣下的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新文化运动做了思想文化的前导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经世实学 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世实学与中国学术的近代转型 被引量:9
3
作者 黄长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6-92,共7页
近代学术在中国的发生发展,固然深受西学的刺激和影响,但它毕竟不是西学的简单位移,而是中国人在近代历史环境中所作的一种文化创造,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本身就蕴含着由“旧学”走向“新学”嬗变更新的内在动因——经世实学。因此,我们在... 近代学术在中国的发生发展,固然深受西学的刺激和影响,但它毕竟不是西学的简单位移,而是中国人在近代历史环境中所作的一种文化创造,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本身就蕴含着由“旧学”走向“新学”嬗变更新的内在动因——经世实学。因此,我们在考察中国近代学术的特点及形成史时,既要注意“西学东渐”这一横向运动历程,更要探索中国古代学术与近代学术这一纵向运动的历史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世实学 中国 近代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媛诗话》与经世实学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力坚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52,共7页
《名媛诗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清代经世致用实学在女性世界别具意义的实践成果。从实学方面来说,是进一步彰显了其经世致用性,并扩大了其影响范围;从女性方面来说,则是使部分清代知识女性开始步出闺阁走向社会并放眼世界。就女性话语... 《名媛诗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清代经世致用实学在女性世界别具意义的实践成果。从实学方面来说,是进一步彰显了其经世致用性,并扩大了其影响范围;从女性方面来说,则是使部分清代知识女性开始步出闺阁走向社会并放眼世界。就女性话语的表现形态而言,则意味着“内言不出”的传统闺闱戒律受到了非一般的挑战。但其中也不免表现出时代的局限性。或许这就是清代知识女性尴尬却又是真实的状况——在走向近代文明之际,仍难免受制于沉重的历史因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媛诗话》 经世实学 清代才女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书慷慨识忧时”——魏源的经世实学成就刍议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天瑜 《江汉论坛》 1988年第3期53-58,共6页
清朝嘉庆道光以降,考据学的逃世倾向的弊害日益昭著天下."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魏源集》下册,第508页.以下凡引自此书,只注册数和页码)的魏源上承陈亮、叶适、顾炎武的经世传统,面对矛盾丛生的社会现实,一反汉学的媚古之习和... 清朝嘉庆道光以降,考据学的逃世倾向的弊害日益昭著天下."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魏源集》下册,第508页.以下凡引自此书,只注册数和页码)的魏源上承陈亮、叶适、顾炎武的经世传统,面对矛盾丛生的社会现实,一反汉学的媚古之习和株守章句的狭小格局,留心社情政务,研讨本朝掌故之学,探究边疆及域外史地,为当时诸大政献计,谋求富强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经世实学 上册 经世文编 道光 黄河 海国图志 鸦片战争 经世致用 士大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程颢、程颐的经世实学思想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泽泉 《韶关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在二程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 ,蕴含了丰富的经世实学思想 ,浸润了一种具有经世意蕴和现实价值的特殊的文化底蕴 ,这种经世实学思想主要体现为 :天理治国 ,变法救弊思想 ;穷经致用 ,达于政事思想 ;视民如伤 ,倡导人道主义思想。
关键词 中国古代思想史 经世实学 致用 变法 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钦顺经世实学思想述论
7
作者 冯会明 刘佩芝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1-114,共4页
罗钦顺是“江右硕儒”、“宋学中坚”,也是明代第一个从气本论观点出发提出“经世实学”的学者,开创了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他提出了政失妖兴、虐政召灾的著名理论及建立善政的主张;提出了宽征裕民与平赋薄赋、为官修德之说;重视学校的... 罗钦顺是“江右硕儒”、“宋学中坚”,也是明代第一个从气本论观点出发提出“经世实学”的学者,开创了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他提出了政失妖兴、虐政召灾的著名理论及建立善政的主张;提出了宽征裕民与平赋薄赋、为官修德之说;重视学校的教化功用,强调学术要关注百姓民生,经世致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钦顺 经世实学 虐政召灾 官德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经世实学研究的厚重之作——读冯天瑜、黄长义新著《晚清经世实学》
8
作者 雷平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晚清经世实学 冯天瑜 黄长义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朝乾嘉以后福建经世实学的兴起
9
作者 陈名实 《福建史志》 2006年第6期37-39,共3页
经世实学是儒学的一个学派.盛行于明末清初时期,是以崇实、通经致用为特征的学术思潮。一些学者面对明末的社会危机.反对理学空疏的学风.致力于天文历算、农学水利、化学药学、机械制造等实学的研究,更有部分人投身于忧国忧民的政... 经世实学是儒学的一个学派.盛行于明末清初时期,是以崇实、通经致用为特征的学术思潮。一些学者面对明末的社会危机.反对理学空疏的学风.致力于天文历算、农学水利、化学药学、机械制造等实学的研究,更有部分人投身于忧国忧民的政治、军事运动中。在全国以顾炎武等为代表,在闽台则有黄道周、郑成功、陈永华等人努力实践。到康熙年间,由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康熙帝提倡朱子学,经世实学受到压制.逐渐转而形成注重朴实经史考证的清代汉学。然而,在乾隆、嘉庆以后,由于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逐步激化.一些有识之士重新提倡经世实学,用于解决国计民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世实学 明末清初时期 福建 乾嘉 清朝 术思潮 通经致用 社会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经世实学与董子学
10
作者 姜淑红 《德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76-80,共5页
明清鼎革,学者们将汉族政权的灭亡归罪于晚明王学的空疏无用,因此纷纷讲求经世致用,发扬实学以救亡。有的以理学经世,有的以史治经,有的注重事功,有的在外邦传播儒学的经世精神,共同汇聚成了清初的经世实学。经世实学与董子公羊学都讲... 明清鼎革,学者们将汉族政权的灭亡归罪于晚明王学的空疏无用,因此纷纷讲求经世致用,发扬实学以救亡。有的以理学经世,有的以史治经,有的注重事功,有的在外邦传播儒学的经世精神,共同汇聚成了清初的经世实学。经世实学与董子公羊学都讲求通经以致用,因此许多注重实学的学者直接或间接地探究董子学,董子学在清初经世实学中应占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经世实学 董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穆与道光朝经世实学的复兴
11
作者 李峰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83-89,共7页
在道光朝经世实学复兴运动中,张穆继承顾炎武、阎若璩等先贤名儒学脉,发扬爱国主义和经世致用精神,致力于学术救世,以其特立独行的学者品格和成绩斐然的学术成果,展示了传统经世实学在社会历史的剧变中开拓创新,向近代新学转变的学术大... 在道光朝经世实学复兴运动中,张穆继承顾炎武、阎若璩等先贤名儒学脉,发扬爱国主义和经世致用精神,致力于学术救世,以其特立独行的学者品格和成绩斐然的学术成果,展示了传统经世实学在社会历史的剧变中开拓创新,向近代新学转变的学术大趋向,在晚清学术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和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穆 道光朝 经世实学 复兴运动 术文化 术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源经世实学思想刍议
12
作者 魏华政 《船山学刊》 CSSCI 1994年第2期57-66,共10页
魏源所处的历史时代,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十九世纪的中国,内忧外患复杂多变。乾隆末年孕育的各种社会矛盾,在嘉庆一朝充分展露,相继爆发了白莲教、回民等规模大、影响深的民众起义。道光末年,洪秀全... 魏源所处的历史时代,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十九世纪的中国,内忧外患复杂多变。乾隆末年孕育的各种社会矛盾,在嘉庆一朝充分展露,相继爆发了白莲教、回民等规模大、影响深的民众起义。道光末年,洪秀全领导的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起义,清朝几被推翻。外国资本主义看中了中国的广阔市场,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他必然会用尽办法敲开闭关锁国的中国大门。从鸦片贸易白银大量外流到抵御侵略失败,直至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大厦风雨飘摇,侵略势力张牙舞爪,清朝统治面临灭亡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世实学 太平天国起义 外国资本主义 鸦片贸易 《海国图志》 历史时代 皇朝经世文编 经世致用” 社会矛盾 中国近代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初经世实学思潮对《姑妄言》的影响
13
作者 王猛 刘香环 《河池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姑妄言》是清代的一部奇书,作者受到清初以来强烈的经世实学思潮的影响,以小说创作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治世的理念和愿景,传达了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如立足现实,体现务实之风;直面社会,抉发时弊与彰善瘅恶;针对现实,探寻救世之方等等。... 《姑妄言》是清代的一部奇书,作者受到清初以来强烈的经世实学思潮的影响,以小说创作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治世的理念和愿景,传达了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如立足现实,体现务实之风;直面社会,抉发时弊与彰善瘅恶;针对现实,探寻救世之方等等。与此同时,小说在题材内容、艺术旨趣、人物塑造,以及情节安排、细节处理等许多方面,都留下了清初经世实学的影响印迹,使古代长篇小说的内容、形式呈现出种种新的变异,这是形成其“奇书”风貌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妄言》 奇书 经世实学 务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光咸丰年间的经世实学 被引量:8
14
作者 冯天瑜 《历史研究》 1987年第4期138-151,共14页
一、经世意识在顺康至道咸间的起伏跌宕"经世致用"是伦理——政治型的中国文化的一种传统精神."古者儒墨诸家,其所著书,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名用,盖未有空言无事实者也."当然,经世意识的强弱显隐程度,在不同学派... 一、经世意识在顺康至道咸间的起伏跌宕"经世致用"是伦理——政治型的中国文化的一种传统精神."古者儒墨诸家,其所著书,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名用,盖未有空言无事实者也."当然,经世意识的强弱显隐程度,在不同学派间又有差异.中国学术很早便有"内圣"与"外王"两条发展路径.强调内圣之学的派别(如先秦的思孟学派,宋明的理学)虽未放弃经邦治国的目标,但经世意识愈益为个体修养及宇宙本体研究所掩没;而强调外王之学的派别(如先秦的荀况,南宋的事功派)则以"隆礼"为职志,致力于"修实政"、"施实德",高扬"经世致用"旗帜.同时,经世意识的强弱显隐程度还直接受到历史条件的左右.一般而言,社会生活平稳,封建文化专制强有力,经世观念往往作为一种"潜质"埋藏在士人古色古香的学术外壳内,隐而不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世实学 经世 经世致用 经世观念 龚自珍 经世 魏源 道光 包世臣 中国文化
原文传递
反省与启蒙:经世实学思潮与社会批判思潮——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群体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杰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8-53,共6页
明清之际,随着理学、心学的式微,在社会结构内部,出现了一股汹涌澎湃的经世实学思潮和社会批判思潮。本文拟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群体为例,从几个侧面对这股思潮做一评述。
关键词 经世实学 社会批判 思想家群体
原文传递
晚清经世实学概说 被引量:2
16
作者 葛荣晋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0-67,共8页
从清嘉庆以降,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开始由乾嘉盛世走向晚清乱世。从道(光)咸(丰)到同(治)光(绪)的五六十年间,是中国经世实学思想的高涨时期,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实学通向近代“新学”的转型时期。晚清时期的经世实学,虽然是... 从清嘉庆以降,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开始由乾嘉盛世走向晚清乱世。从道(光)咸(丰)到同(治)光(绪)的五六十年间,是中国经世实学思想的高涨时期,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实学通向近代“新学”的转型时期。晚清时期的经世实学,虽然是围绕着“救亡图存”这一时代主题而展开,但是根据晚清实学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又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道、咸经世派的实学思潮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的洋务派的实学思潮。道、咸经世派与洋务派的实学思想之间,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又有时代的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世实学 洋务派 六十年代 鸦片战争后 经世 晚清时期 中国传统 清王朝 林则徐 经世致用
原文传递
浅谈对考据学的认识——从《皇朝经世文编》说起 被引量:1
17
作者 鲍家树 《文史杂志》 2015年第5期120-120,共1页
清人贺长龄、魏源等编《皇朝经世文编》(1827年刊行)分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八纲,是一部集中反映清代前中期经世实学的论文总集。它以经世为指归,注重学术对社会的导向性功能,将学术的视野扩大到整个社会生... 清人贺长龄、魏源等编《皇朝经世文编》(1827年刊行)分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八纲,是一部集中反映清代前中期经世实学的论文总集。它以经世为指归,注重学术对社会的导向性功能,将学术的视野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从单一的经学研究到天下郡国利病,举凡与社会有关的一切问题,都纳入了其研究的范围,使学术与社会政治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朝经世文编 兵政 经世实学 清代前中期 社会政治生活 利病 研究 视野扩大 指归 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晚明经世思潮的兴起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长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9-43,共5页
关键词 经世思潮 徐光启 王阳明 经世文编 经世实学 东林党人 高攀龙 黄宗羲 王门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为政本,水为农本--《农政全书·水利卷》与科技实学 被引量:3
19
作者 尹北直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198-200,共3页
关键词 经世实学 科技思想 中国传统 为政 水利 技术 内容 近代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实学 被引量:6
20
作者 葛荣晋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5期76-81,共6页
本文系统论述了中国实学的内涵及其主流和核心,中国实学的起点和终点,中国实学的现代转化。
关键词 中国实 经世实学 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