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7篇文章
< 1 2 1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视锥蛋白样蛋白1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常晖 陈月梨 +3 位作者 宫洪涛 任景莉 常乐军 顾腾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5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 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1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随访6个月内是否发生VD分为V... 目的 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1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随访6个月内是否发生VD分为VD组和非VD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清sICAM-1、VILIP-1水平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分析血清sICAM-1、VILIP-1水平与MMSE相关性,评估血清sICAM-1、VILIP-1水平对VD预测价值。结果 VD组血清sICAM-1、VILIP-1水平高于非VD组,MMSE评分低于非VD组(P<0.05);血清sICAM-1、VILIP-1水平与MMSE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sICAM-1、VILIP-1水平对VD预测及联合预测的AUC值依次为0.721、0.892、0.919。结论 血清sICAM-1、VILIP-1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发生VD密切相关,监测这些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预防VD的发生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 视锥蛋白样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晚期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纤维蛋白原、胎盘生长因子与胎盘早剥关系
2
作者 庄玉玉 林莹莹 范冬梅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孕晚期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纤维蛋白原(FIB)、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与胎盘早剥(PA)发生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4年3月本院产前检查疑似PA的孕妇200例为研究对象,以产后诊断为金标准分为PA组(150例)、... 目的:探讨孕晚期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纤维蛋白原(FIB)、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与胎盘早剥(PA)发生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4年3月本院产前检查疑似PA的孕妇200例为研究对象,以产后诊断为金标准分为PA组(150例)、非PA组(50例,正常分娩)。收集入选孕妇临床资料,检测两组血PLGF、FIB、sICAM-1水平,比较不同病情分级PA孕妇PLGF、FIB、sICAM-1水平,Spearman分析PLGF、FIB、sICAM-1与PA严重程度分级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GF、FIB、sICAM-1预测孕妇发生PA价值。结果:PA组PLGF(74.2±17.02pg/ml)、FIB(3.38±0.56g/L)低于非PA组(117.3±26.2pg/ml、4.37±0.83g/L),sICAM-1水平(967.18±242.14μg/L)高于非PA组(560.59±150.23μg/L),PA分级0级、Ⅰ级、Ⅱ~Ⅲ级孕妇PLGF、FIB、sICAM-1水平存在差异(均P<0.05)。Spearman分析显示,PLGF(r=-5.442)、FIB(r=-5.317)与PA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sICAM-1(r=6.255)与P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ROC曲线分析,PLGF(AUC=0.830,95%CI0.753~0.906)、FIB(AUC=0.760,95%CI0.672~0.849)、sICAM-1(AUC=0.940,95%CI0.908~0.973)及联合检测(AUC=0.982,95%CI0.967~0.997)预测孕妇PA发生有一定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提高。结论:孕晚期孕妇血PLGF、FIB、sICAM-1水平存在异常,且与PA病情程度具有相关性,3指标对预测孕妇发生PA有一定临床价值,且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早剥 严重程度 胎盘生长因子 纤维蛋白原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相关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震宇 刘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8-1301,共4页
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含量及相关性。方法 将健康人群和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非老年组,≥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老年... 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含量及相关性。方法 将健康人群和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非老年组,≥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老年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中CRP和ICAM1含量。结果 糖尿病组外周血中CRP和ICAM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非老年组和老年组外周血中CRP和ICAM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老年组外周血中CRP和ICAM1含量显著高于糖尿病非老年组(均P<0.05);糖尿病老年组外周血中CRP与ICAM1含量、CRP含量与患者年龄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CRP和ICAM1含量升高,且两者及CRP与患者年龄具有相关性,因此检测外周血CRP和ICAM1含量可作为临床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进程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C反应蛋白 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肌病易感性及预后的关联
4
作者 穆巴拉克·亚库甫 热甫开提·阿不都哈力克 +1 位作者 孙娟 艾力曼·马合木提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104-109,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易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因ICM入院的患者64例为ICM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38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血液...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易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因ICM入院的患者64例为ICM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38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血液标本并提取DNA。应用SNaPshot基因分型技术检测ICAM-1基因rs12462944、rs281430、rs281434、rs3093030、rs5491、rs923366共6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其与ICM易感性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ICM组rs5491位点变异基因型AT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等位基因T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显性遗传模型中,rs281434位点变异基因型(AG+GG)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5491位点AT型携带者ICM风险是AA型的3.428倍(95%CI:1.152~7.74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5491位点AT基因型是ICM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因素(HR=5.075,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T基因型ICM患者较AA基因型3年内死亡风险更高(P<0.05)。结论ICAM-1rs5491基因型的变异提高了ICM的患病风险,AT型ICM患者较AA型预后较差。ICAM-1rs281434多态性可能与ICM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黏附分子-1 基因多态性 缺血性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泡灌洗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量与肺炎黏液栓形成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刘阳 李宝雯 李树军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5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P)肺泡灌洗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量与肺炎黏液栓形成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80例小儿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气管镜下黏液分泌的特点将此80例患儿...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P)肺泡灌洗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量与肺炎黏液栓形成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80例小儿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气管镜下黏液分泌的特点将此80例患儿分为研究组(即黏液栓组)55例,对照组(即非黏液栓组)25例,分析ICAM-1表达量与肺炎黏液栓形成的关系。结果研究组白细胞计数(WBC)、中粒粒细胞比率(N)、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BC、N、CRP、LDH、ICAM-1为影响肺炎黏液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研究组肺泡灌洗液中ICAM-1水平与WBC、N、CRP、LDH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MPP患儿疾病越重,患儿体内的炎性反应也越强烈,ICAM-1的表达水平对MPP儿童炎性反应进程的影响是显著的。当其浓度升高时,可能导致肺炎黏液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 肺泡灌洗液 细胞黏附分子-1 肺炎黏液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通窍汤辅助治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同型半胱氨酸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宋金辉 余丹华 +1 位作者 周金丽 施婵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0期1304-1308,共5页
目的分析活血通窍汤辅助治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挛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2021年4月... 目的分析活血通窍汤辅助治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挛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SAH并发CVS患者78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与治疗组(3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活血通络汤。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MMP-9、Hcy和sICAM-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患者头痛、恶心呕吐和颈项抵抗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颈内动脉颅外段平均注速(VICA-Vm)和大脑中动脉平均注速(MCA-Vm)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MoC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对照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MP-9、Hcy和sI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MMP-9、Hcy和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窍汤辅助治疗SAH并发CVS患者疗效良好,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神经功能改善,可降低MMP-9、Hcy和sICAM-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颅内 治疗结果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同型半胱氨酸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百会、风府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树东 陈以国 成泽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9年第12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分析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原理。[方法]用MCAO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ICAM-1蛋白阳性表达。[结果]各组免疫组化染色...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分析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原理。[方法]用MCAO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ICAM-1蛋白阳性表达。[结果]各组免疫组化染色后,在脑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ICAM-1着色呈现不同程度的棕黄色,药物组与针灸组ICAM-1阳性表达降低,灰度值检测结果:药物组和针灸组与模型组比较灰度值降低(P<0.05),同时针灸组与药物组比较灰度值亦降低(P<0.05)。[结论]电针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阳性表达可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百会 风府 脑缺血再灌注 大鼠模型 细胞黏附分子 icam-1蛋白 蛋白表达 阳性表达 灰度值 免疫组化染色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治疗急性脑梗死 针灸 药物 治疗原理 检测结果 表达降低 脑组织 着色 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和胱抑素C对非杓型高血压病人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崔荣萍 刘君利 +1 位作者 张跃明 崔杨慧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8期3393-3397,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胱抑素C(CysC)水平与非杓型高血压(NDTH)病人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0月于海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高血压病人300例,根据夜间平均收缩...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胱抑素C(CysC)水平与非杓型高血压(NDTH)病人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0月于海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高血压病人300例,根据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分为观察组(非杓型组,126例)和对照组(杓型组,174例);根据非杓型病人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肾功能正常组(57例)、肾功能轻度损伤组(41例)、肾功能中度损伤组(28例)。检测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个亚组RDW、sICAM-1和CysC水平。Pearson法分析观察组RDW、sICAM-1和CysC水平与夜间血压下降率、Hcy和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ACR)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单一和联合检测RDW、sICAM-1和CysC水平对NDTH早期肾损害的评估效能。结果:观察组RDW、sICAM-1和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肾功能中度损伤组RDW、sICAM-1和CysC水平均高于肾功能轻度损伤组、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损伤组RDW、sICAM-1和CysC水平均高于肾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RDW、sICAM-1和CysC水平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3,-0.724,-0.690,P<0.001),与Hcy和AC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7,0.681,0.701和0.639,0.712,0.738,P<0.001)。ROC曲线显示,RDW、sICAM-1和CysC水平联合检测诊断NDTH早期肾损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0.856,0.861和0.952,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RDW、sICAM-1和CysC水平与NDTH早期肾损害病人的病情程度显著相关,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杓型高血压 肾损伤 细胞分布宽度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胱抑素C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肌酸激酶同工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检测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关系研究
9
作者 贺兰 王健 杜燕燕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689-1692,1698,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HIE患儿125例为HIE组,另选择健康新生儿11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HIE患儿125例为HIE组,另选择健康新生儿11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ICAM-1、CK-MB、IGF-1水平。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HIE患儿分为轻、中、重度组,分析HIE患儿血清sICAM-1、CK-MB、IGF-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根据随访结果将HIE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HIE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HIE组血清sICAM-1、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HIE患儿血清sICAM-1、CK-MB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IGF-1水平则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儿病情重度占比、血清sICAM-1和CK-MB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开始治疗日龄晚于预后良好组,Apgar评分和血清IGF-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HIE患儿预后危险因素包括开始治疗日龄>3 d、疾病重度、高水平sICAM-1和CK-MB、低水平IGF-1(均P<0.05)。HIE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开始治疗日龄与血清sICAM-1、CK-MB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IGF-1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HIE患儿血清sICAM-1、CK-MB水平升高,IGF-1水平下降。HIE患儿疾病严重程度与血清sICAM-1、CK-MB水平呈正相关,与IGF-1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病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肌酸激酶同工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预后 影响因素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10
作者 张世芳 马海燕 刘晓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2期3364-3368,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患者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张家口市第五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妊娠期SCH患者作为SCH组,... 目的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患者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张家口市第五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妊娠期SCH患者作为SCH组,另选取同期60例产前检查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SCH组和对照组血清ICAM-1、CTRP9水平。根据妊娠结局将SCH组又分为妊娠结局良好组和妊娠结局不良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ICAM-1、CTRP9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CAM-1、CTRP9对妊娠期SCH患者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SCH组血清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CTRP9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妊娠不良组血清ICAM-1水平高于妊娠良好组,CTRP9水平低于妊娠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CAM-1水平与TSH水平呈正相关(r=0.612,P<0.05),CTRP9水平与TSH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490,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CAM-1、CTRP9预测SC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8(95%CI:0.769~0.927)、0.835(95%CI:0.763~0.908),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22(95%CI:0.874~0.971),大于二者单独检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AM-1水平升高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CTRP9水平升高是不良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SCH患者血清ICAM-1水平升高,CTRP9水平降低,与不良妊娠结局有一定关系,可能是不良妊娠结局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细胞黏附分子-1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11
作者 高雅 罗慧娟 张李军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5期95-97,116,共4页
目的 检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4,ANGPTL4)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表达水平与ROP预后... 目的 检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4,ANGPTL4)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表达水平与ROP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出生的180例早产儿进行眼底筛查,视网膜病变的36例早产儿为ROP组,无视网膜病变的144例早产儿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ICAM-1、ANGPTL4的表达水平,通过研究对象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ICAM-1、ANGPTL4表达水平对ROP的诊断价值,分析ICAM-1、ANGPTL4表达水平与患儿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 ROP组血清ICAM-1、ANGPTL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CAM-1、ANGPTL4诊断ROP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31、0.731,截断值分别为542.24 pg/m L、40.77μg/m L;联合诊断ROP的AUC为0.946,特异度为98.6%,高于单项诊断(77.8%、89.6%)。高表达ICAM-1、ANGPTL4组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低ICAM-1、ANGPTL4组(P<0.05)。结论 ROP患儿血清ICAM-1和ANGPTL4表达水平升高,与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细胞黏附分子-1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CD40配体、淀粉样蛋白A、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联合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12
作者 王加永 姚莉莉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36期122-125,130,共5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0配体(CD40L)、淀粉样蛋白A(SAA)、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 CAM-1)联合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0配体(CD40L)、淀粉样蛋白A(SAA)、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 CAM-1)联合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行CD40L、SAA、sI CAM-1水平检测并接受规范化治疗,根据治疗28 d后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50)和预后不良组(n=2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血清CD40L、SAA、sI CAM-1水平,分析影响重症肺炎预后的危险因素,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40L、SAA、sI CAM-1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机械通气、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15分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合并基础疾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CD40L、SAA、sI CAM-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β=1.332,OR=3.789,95%CI:1.096~13.101)、血清CD40L(β=1.645,OR=5.181,95%CI:1.907~14.078)、SAA(β=1.602,OR=4.963,95%CI:1.945~12.665)、sI CAM-1(β=1.477,OR=4.380,95%CI:1.577~12.160)水平是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D40L、SAA、sI CAM-1联合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治疗预后的AUC、特异度分别为0.871、92.0%,均高于单独血清CD40L检测的0.789、80.0%,单独SAA检测的0.788、74.2%,单独sI CAM-1检测的0.764、74.2%。结论CD40L、SAA、sI CAM-1水平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预后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更高,可作为疾病预后评估的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老年 可溶性CD40配体 淀粉样蛋白A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预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P选择素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13
作者 李雁翔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CD62P)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月天津市北辰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CD62P)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月天津市北辰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50例。患者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大剂量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150 mg/(d·次)进行治疗,小剂量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75 mg/(d·次)进行治疗。比较抗血小板治疗效果,血清ICAM-1和CD62P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降低,大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CAM-1和CD62P指标均下降,且大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指标均降低,大剂量组IL-6、hs-CRP和TNF-ɑ指标低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血清ICAM-1、CD62P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炎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血清细胞黏附分子-1 P选择素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炎舒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影响
14
作者 陈素平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6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妇炎舒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选取永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3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10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讨妇炎舒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选取永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3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10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n=50)与中西医组(n=50)。西医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中西医组予以左氧氟沙星联合妇炎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ICAM-1与MMP-2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组主证、次证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白介素-6、白介素-2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ICAM-1水平低于西医组,MMP-2水平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炎舒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减轻症状及炎症反应,改善ICAM-1与MMP-2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炎舒胶囊 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 炎症因子 细胞黏附分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中药复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内皮生子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俞丽华 王键 +1 位作者 陈业农 胡建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44-1546,共3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中药复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镇肝息风汤组和... 目的比较3种不同中药复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镇肝息风汤组和星蒌承气汤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采用免疫组化SABC染色法分别检测缺血半暗带ICAM-1和VEGF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再灌注各时间点缺血半暗带ICAM-1和VEG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各治疗组再灌注各时间点缺血半暗带ICAM-1显著降低和VEG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24 h在降低ICAM-1和在升高VEGF方面均以镇肝熄风汤为优;48 h在降低ICAM-1方面以星蒌承气汤组为优,在升高VEGF方面以潜阳熄风组为优;72 h在升高VEGF方面以星蒌承气汤为优。结论 3种中药复方可通过抑制ICAM-1蛋白表达,升高VEGF蛋白表达保护血管内皮对抗脑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益气活血方 镇肝熄风方汤 星蒌承气汤 细胞黏附分子(icam)-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促进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 被引量:23
16
作者 毛洋 刘小琼 +4 位作者 王洪梅 季晓平 赵玉霞 张运 张蕾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与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的相关性。方法 25只纯种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给予球囊拉伤及1%胆固醇饲料喂养建立腹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别于建模后第4、6、8、10、12...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与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的相关性。方法 25只纯种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给予球囊拉伤及1%胆固醇饲料喂养建立腹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别于建模后第4、6、8、10、12周末随机选取5只实验兔行安乐死,取腹主动脉组织脱水,包埋制石蜡切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小鼠抗兔巨噬细胞抗体11、ICAM-1、VCAM-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结果从4周到12周,斑块体积逐渐增大,巨噬细胞数量、ICAM-1与VCAM-1的表达量也逐渐增加。通过HE染色与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标记,第8周斑块内可见新生血管出现,并且新生血管的数量在第10周与第12周逐渐增多。相关性分析显示ICAM-1与VCAM-1的表达与斑块内的血管新生密切相关。结论 ICAM-1、VCAM-1与斑块内血管新生密切相关,它们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和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新生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结直肠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炎性因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翔 陆宝华 +4 位作者 袁杰 江伟廷 梁发东 钮静 曾小兵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202-2204,220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在老年结直肠癌(CRC)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对76例老年CRC患者(老年CRC组)及32例中青年CRC患者(中青年...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在老年结直肠癌(CRC)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对76例老年CRC患者(老年CRC组)及32例中青年CRC患者(中青年CRC组)手术前后外周血中sICAM-1、CRP和IL-17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意义,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不同年龄CRC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sICAM-1和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二者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中青年CRC组术后及老年CRC组术前、术后CRP水平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CRC组术前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青年CRC组术前和术后血清sICAM-1和IL-17水平与老年CR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CRC患者中sICAM-1水平在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伴有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水平在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伴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TNM分期等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在浸润深度、伴有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ICAM-1、CRP和IL-17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CRC的侵袭转移过程,在预测老年CRC患者发展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细胞黏附分子 肿瘤分期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 C反应蛋白 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糠疹表皮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爱学 李玉平 +3 位作者 胡玉贤 四荣联 李艳玲 刘亚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研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l)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玫瑰糠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酶卵白素-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表皮内VCAM-l、ICAM-1的表达。结果:VCAM-1在玫瑰糠疹皮损表皮基底层、棘层表达高于皮损周围正常皮肤及正... 目的:研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l)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玫瑰糠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酶卵白素-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表皮内VCAM-l、ICAM-1的表达。结果:VCAM-1在玫瑰糠疹皮损表皮基底层、棘层表达高于皮损周围正常皮肤及正常人皮肤,在皮损周围正常皮肤棘层表达高于正常人皮肤。ICAM-1在皮损、皮损周围正常皮肤基底层的表达高于正常人皮肤,在皮损棘层的表达高于皮损周围正常皮肤及正常人皮肤。结论:玫瑰糠疹表皮VCAM-1、ICAM-1的高表达可能与玫瑰糠疹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糠疹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对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影响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25
19
作者 沈赟 金星 +2 位作者 陶沙 蒋兰兰 吴锦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665-1667,共3页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对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6—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高尿酸血症伴痛风(缓解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对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6—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高尿酸血症伴痛风(缓解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0例。A组患者服用40 mg非布司他片,1片/次,1次/d;B组患者服用80 mg非布司他片,1片/次,1次/d;C组患者服用300 mg别嘌呤醇片,1片/次,3次/d。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治疗24周时血清sICAM-1、尿酸水平。结果组内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治疗24周时血清sICAM-1、尿酸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治疗24周时血清sICAM-1、尿酸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ICAM-1水平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0.248,P=0.007)。结论 40 mg非布司他、80 mg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均可降低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血清sICAM-1、尿酸水平,可能对改善炎症状态、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起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高尿酸血症 非布司他 别嘌呤醇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状态下内脂素对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强 邓华聪 +4 位作者 冯正平 龙健 秦登优 李永玲 糜公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2-406,共5页
目的探讨内脂素在高糖状态下对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0mmol/L葡萄糖处理)、生理葡萄糖组(5.5mmol/L葡萄糖处理... 目的探讨内脂素在高糖状态下对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0mmol/L葡萄糖处理)、生理葡萄糖组(5.5mmol/L葡萄糖处理)、高糖组(25mmol/L葡萄糖处理),分别用不同浓度内脂素(0、10、50、100ng/ml)培养24h。另取HUVEC,在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30min后,加入内脂素(100ng/ml)及葡萄糖(0、5.5、25mmol/L)培养24h。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UVEC中p38MAPKm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HUVEC中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并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MCP-1、ICAM-1蛋白表达量。结果空白对照组、生理葡萄糖组中,内脂素促进HUVEC中p38MAPKmRNA转录、p38MAPK蛋白磷酸化以及MCP-1、ICAM-1蛋白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生理葡萄糖组相比,高糖组内脂素进一步增强HUVEC中p38MAPKmRNA、磷酸化p38MAPK蛋白和MCP-1、ICAM-1蛋白的表达(P<0.05)。SB203580预处理后,内脂素(100ng/ml)在3种不同浓度葡萄糖状态下对HUVEC内p38MAPK蛋白磷酸化以及MCP-1、ICAM-1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内脂素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HUVEC表达MCP-1和ICAM-1蛋白,并呈剂量依赖性。高浓度(25mmol/L)葡萄糖可增强内脂素促进HUVEC内MCP-1和ICAM-1蛋白表达的作用,进一步加速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脂素 葡萄糖 趋化因子CCL2 黏附分子1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