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4、缺氧诱导因子-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对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隆 景芸芸 +2 位作者 邬迎喜 张蕴泽 薛亚飞 《癌症进展》 2022年第16期1660-1662,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4(CPEB4)、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对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149例脑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比较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PEB4、HIF-1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细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4(CPEB4)、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对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149例脑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比较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PEB4、HIF-1的表达情况,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记录复发情况,比较复发与未复发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CPEB4、HIF-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脑胶质瘤组织中CPEB4、HIF-1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复发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CPEB4、HIF-1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未复发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CPEB4阳性表达、HIF-1阳性表达均为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PEB4、HIF-1在脑胶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增高,是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检测两种指标为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4 缺氧诱导因子-1 脑胶质瘤 影响因素 术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E2的RNA干扰对白血病32DP210细胞分化影响的分子机制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文萍 韩红星 +2 位作者 陈荣贵 杨燕 单万水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2-476,共5页
目的:Bcr/abl诱导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E2[poly(rC)-binding protein-E2,hnRNP-E2]的异常表达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急变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hnRNP-E2特异性小发夹RNA(shor thairpin RNA,shRNA)对... 目的:Bcr/abl诱导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E2[poly(rC)-binding protein-E2,hnRNP-E2]的异常表达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急变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hnRNP-E2特异性小发夹RNA(shor thairpin RNA,shRNA)对小鼠白血病32DP210细胞分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能表达特异性抑制小鼠hnRNP-E2基因表达的shRNA(即sh-hnRNP-E2)反转录病毒载体,经Phoenix-Ampho细胞包装后,取上清液感染小鼠白血病32DP210细胞,然后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验证sh-hnRNP-E2对hnRNP-E2 mRNA的干扰以及蛋白表达抑制效果,瑞氏染色法观察靶细胞分化情况,FCM法检测粒系分化抗原Gr-1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下游野生型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α,C/EBPα)的表达情况。结果:sh-hnRNP-E2反转录病毒感染32DP210细胞后,显著抑制靶细胞内hnRNP-E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靶细胞形态学出现粒系分化特征,细胞表面粒系分化抗原Gr-1表达被诱导;同时,靶细胞内野生型C/EBPα蛋白的表达恢复。结论:sh-hnRNP-E2特异性沉默靶细胞内hnRNP-E2基因表达后,可促进32DP210细胞向粒系分化;其机制可能与hnRNP-E2表达受抑制后,不能再对C/EBPα的翻译模式进行异常调控,从而恢复野生型C/EBP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单核细胞 慢性 RNA干扰 细胞分化 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E2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CPEBs对胶质瘤干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3
作者 刘红林 霍峻峰 +1 位作者 刘志军 陈小兵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5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干扰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cytoplasmic polyadenylation element-binding protein,CPEBs)对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对GSCs进行原代培养,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实验组接受CPEBs... 目的分析干扰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cytoplasmic polyadenylation element-binding protein,CPEBs)对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对GSCs进行原代培养,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实验组接受CPEBs干扰处理,对照组接受空载体转染,空白组正常培养,通过细胞侵袭实验比较各组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结果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可见,siRNA-3对CPEBs干扰效果最佳;显微镜下可见,受慢病毒感染的实验组细胞呈绿色荧光表达,表达率70%以上;Western blot检测可见,受慢病毒感染的实验组CPEBs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处理48h后,实验组细胞凋亡率达到21.43%,显著高于空白组的0.51%及对照组的1.43%(P<0.05);MTT检测结果可见,处理3d后,实验组细胞生长速度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示,实验组细胞穿膜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结论干扰CBEPs后胶质瘤干细胞生长、增殖、侵袭能力均得到大幅度抑制,为胶质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研究方向,有望在改善胶质瘤患者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 胶质瘤干细胞 侵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质多聚腺苷酸化成分结合蛋白与肿瘤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博 王新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7-410,共4页
0引言胞质多聚腺苷酸化成分结合蛋白(cytoplasmicpolyadenylation element-binding proteins,CPEBs)是一组高度保守的介导mRNA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和翻译的RNA结合蛋白,它能够促进多聚腺苷酸化诱导的翻译过程并能够介导包括干细胞发育、... 0引言胞质多聚腺苷酸化成分结合蛋白(cytoplasmicpolyadenylation element-binding proteins,CPEBs)是一组高度保守的介导mRNA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和翻译的RNA结合蛋白,它能够促进多聚腺苷酸化诱导的翻译过程并能够介导包括干细胞发育、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突触可塑性等过程。最初的研究表明其作用主要在于促进卵母细胞及神经元细胞中多聚腺苷酸化的翻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 胞质多聚腺苷酸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相互作用蛋白1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罗胜茂 易世江 凌月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918-2922,共5页
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相互作用蛋白1[Poly(A)-binding protein-interacting protein 1,Paip1]是哺乳动物特有的蛋白质,可有效参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及细胞周期调控,并与肿瘤演进及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Paip1成为肿瘤研究热点,Paip1与肿瘤... 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相互作用蛋白1[Poly(A)-binding protein-interacting protein 1,Paip1]是哺乳动物特有的蛋白质,可有效参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及细胞周期调控,并与肿瘤演进及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Paip1成为肿瘤研究热点,Paip1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进程密切相关,可能是肿瘤进展及预后不良的潜在生物标志和新的治疗靶点。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本文就Paip1的结构、功能、泛素化和降解及其与肿瘤的关系等方面作一综述,为其在肿瘤中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相互作用蛋白1 信号通路 基因表达调控 细胞周期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S2蛋白结合蛋白基因S2-29的克隆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陆荫英 陈天艳 +7 位作者 成军 梁耀东 王琳 刘妍 李克 张健 邵清 张玲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筛选人肝细胞中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2蛋白(Pre-S2)相互作用的蛋白,探寻HBV致病机制。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HBV前-S2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肝... 目的:筛选人肝细胞中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2蛋白(Pre-S2)相互作用的蛋白,探寻HBV致病机制。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HBV前-S2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肝cDNA文库质粒的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及蓝白斑双重筛选阳性菌落,提取酵母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并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HepG2细胞的mRNA中扩增出完整的新基因S2-29,连入另一酵母表达载体pGADT7,并用免疫共沉淀方法再次证实二者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成功克隆出HBV前-S2基因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配合后筛选出既能在四缺(SD/-Trp-Leu-His-Ade)培养基又能在铺有X-α-半乳糖(X-α-gal)的四缺培养基上生长并变成蓝色的真阳性菌落26个,其中有1个未知基因S2-29,该基因能在HepG2细胞中表达,免疫共沉淀方法证实二者在体外也有结合作用。结论:成功克隆出与乙型肝炎病毒前-S2蛋白相结合的新基因,为进一步研究HBV前-S2的作用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前-S2蛋白结合蛋白基因 S2-29 克隆 多聚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760/CPEB2轴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述川 郭强 +2 位作者 张宇晶 林婧祎 张颖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6-351,共6页
目的探究miR-760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760和细胞质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2(CPEB2)相对表达。Ball-1细胞分为不同组:miR-NC组(转染miR-NC)、miR-760mimic组(转染... 目的探究miR-760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760和细胞质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2(CPEB2)相对表达。Ball-1细胞分为不同组:miR-NC组(转染miR-NC)、miR-760mimic组(转染miR-760 mimic)、si-NC组(转染si-NC)、si-CPEB2组(转染si-CPEB2)、oe-NC组(转染oe-NC)、oe-CPEB2组(转染oe-CPEB2)、miR-760 mimic+oe-NC组(共转染miR-760 mimic+oe-NC)和miR-760 mimic+oe-CPEB2组(共转染miR-760 mimic+oe-CPEB2)。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ax、c-caspase-3、t-caspase-3、Ki67、PCNA和CPEB2相对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760和CPEB2靶向结合。结果与人B淋巴母细胞HMy2.CIR比较,ALL细胞系Ball-1、Reh和JurkatE6中miR-760水平表达下降,CPEB2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上升(P<0.05)。与miR-NC组比较,miR-760 mimic组细胞凋亡率、Bax和c-caspase-3水平表达上升,而Ki67和PCNA水平表达下降(P<0.05)。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760靶向调控CPEB2,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PEB2是miR-760的靶标。与si-NC组比较,si-CPEB2组细胞凋亡率、Bax和c-caspase-3水平表达上升,而Ki67、PCNA水平表达下降(P<0.05)。上调CPEB2表达能逆转miR-760过表达对细胞凋亡率、Bax、ccaspase-3的促进和对Ki67、PCNA的抑制(P<0.05)。结论miR-760靶向调节CPEB2,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为ALL治疗提供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76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凋亡 增殖 细胞质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挖掘肝细胞癌中遗传变异对可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武肖红 余展晖 +2 位作者 牛晓辉 杨彦波 龚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1-751,共11页
目的通过整合组学和临床信息,深度挖掘肝细胞癌中重要的可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APA)数量性状基因位点(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apaQTL),并研究这些重要位点相关的下游靶基因... 目的通过整合组学和临床信息,深度挖掘肝细胞癌中重要的可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APA)数量性状基因位点(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apaQTL),并研究这些重要位点相关的下游靶基因及上游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方法从SNP2APA数据库下载泛癌顺式和反式apaQTL数据,用R语言分析肝细胞癌apaQTL的分布特征。根据位置提取apaQTL上下游50 bp范围内的序列,使用STREME进行特征基序富集,进一步结合肝细胞癌临床信息,筛选改变基序和临床预后相关的apaQTL。利用Tomtom挖掘潜在调控APA的上游RBP,并通过ENCODE以及TCGA预后数据分别验证RBP在APA调控和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将apaQTL和表达数量性状位点(express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eQTL)进行共定位,并结合差异表达和预后分析,筛选影响表达和预后的apaQTL和下游靶基因。结果通过对肝细胞癌apaQTL进行特征分析,发现肝细胞癌顺式apaQTL在其他癌症中广泛出现,而反式apaQTL在肝细胞癌中具有特异性。通过对apaQTL进行基序分析,筛选出20个可以改变多聚腺苷酸化基序的apaQTL。其中rs16742可以生成新的多聚腺苷酸化基序,从而导致赖氨酰-tRNA合成酶(leucyl-tRNA synthetase,LARS)基因的转录本增长。进一步分析表明,rs16742与肝细胞癌的预后相关。通过预测新的apaQTL基序和上游靶基因,并结合外部数据验证,发现RBP聚(RC)结合蛋白2[poly(RC)binding protein 2,PCBP2]参与肝细胞癌APA事件的调控,并与预后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预后显著的apaQTL rs115865883和rs150628203可能影响PCBP2与转录本的结合。通过apaQTL和eQTL共定位分析,筛选出30个潜在的影响表达和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apaQTL和下游靶基因。结论研究发现了一系列功能性肝细胞癌apaQTL及下游靶基因,基于apaQTL相关分析,发现RBP PCBP2可调控肝细胞癌的APA事件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可选择性多聚腺苷酸 遗传变异 RNA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膜蛋白对宿主细胞pre-mRNA 3'UTR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欧阳歆 曾先燕 +7 位作者 谷斌 娄哲琦 黄进 谭正宗 于倩 车雨 钱昱舟 朱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66-1873,共8页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膜蛋白对宿主细胞mRNA前体(pre-mRNA)3’非翻译区(UTR)加工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人肺上皮细胞系A549为模型,利用瞬时转染在细胞内过表达SARS-CoV-2膜蛋白;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及生物信...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膜蛋白对宿主细胞mRNA前体(pre-mRNA)3’非翻译区(UTR)加工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人肺上皮细胞系A549为模型,利用瞬时转染在细胞内过表达SARS-CoV-2膜蛋白;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系统性描绘宿主细胞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APA)事件;Metascape数据库对发生显著APA变化的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RT-qPCR验证靶基因3’UTR长度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ARS-CoV-2膜蛋白外源表达后宿主细胞内共813个基因发生显著APA变化。GO和KEGG分析显示,差异APA基因广泛参与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调节细胞应激等生物过程,涉及病毒感染和蛋白质加工等。从中进一步筛选出AKT1基因,在IGV软件中显示3’UTR延长;RT-qPCR验证AKT1基因的3’UTR长度变化趋势;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结论SARS-CoV-2膜蛋白潜在影响宿主pre-mRNA的3’UTR加工,其中参与多种病毒性生物过程的AKT1基因3’UTR延长,且其编码的蛋白质功能在细胞内被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蛋白 选择性多聚腺苷酸 PRE-MRNA 3’非翻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RNP E2诱骗RNA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新敏 冯文莉 +4 位作者 赵世巧 曾建明 白卫君 王小中 黄宗干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93-797,共5页
背景与目的:BCR/ABL诱导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E2[poly(rC)-bindingproteinE2,hnRNPE2]的异常表达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idleukemia,CML)急变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hnRNPE2诱骗RNA(decoyRNA)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的影响,... 背景与目的:BCR/ABL诱导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E2[poly(rC)-bindingproteinE2,hnRNPE2]的异常表达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idleukemia,CML)急变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hnRNPE2诱骗RNA(decoyRNA)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能转录出hnRNPE2诱骗RNA的质粒载体,将其经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K562细胞,用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的细胞,台盼蓝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并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下游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protein!,C/EBPα)和c-myc的表达。结果:稳定表达诱骗RNA的K562细胞增殖受抑,增殖抑制率为(62.73±12.92)%;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稳定表达诱骗RNA细胞组(55.59±4.67)%,对照组(44.70±4.21)%,P<0.05];C/EBPαmRNA无改变,但在蛋白水平42ku-C/EBPα表达升高了(49.72±5.58)%;c-mycmRNA下降了(58.27±7.23)%,蛋白水平降低了(57.26±6.52)%。结论:hnRNPE2诱骗RNA能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诱骗RNA阻断hnRNPE2和C/EBPαmRNA的结合后,引起42ku-C/EBPα表达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诱骗RNA K562细胞 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RNA干扰PCBP2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对P53相关基因的调节和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为 阴彬 彭小忠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6-781,共6页
目的探索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2(PCBP2)表达下调对相关基因和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3株神经胶质瘤细胞系(T98G、U87MG和U251)各分为2组,分别转入特异性靶向PCBP2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和对照siRNA,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iRNA对PCBP... 目的探索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2(PCBP2)表达下调对相关基因和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3株神经胶质瘤细胞系(T98G、U87MG和U251)各分为2组,分别转入特异性靶向PCBP2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和对照siRNA,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iRNA对PCBP2蛋白的抑制效果及对P53蛋白和它的两个靶基因PUMA和BAX的表达影响,同时检测P53共调节因子FHL2和同家族成员FHL1表达变化。用生物素pull-down分析PCBP2是否和FHL家族成员mRNA结合。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率。结果 PCBP2 siRNA转染这3株细胞后使PCBP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增加P53及它的靶基因PUMA和BAX的蛋白表达(P<0.05);抑制FHL2蛋白(P<0.05),但并不结合其mRNA的3'非编码区(3'UTR);Brd U阳性细胞减少(P<0.05);Hoechst染色阳性细胞增多(P<0.05)。结论抑制PCBP2表达可以增强胶质瘤细胞中P53通路活性,并减弱细胞增殖能力,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2 P53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BPC1在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白素琴 张清雯 +1 位作者 演何钦 李晓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6期2373-2379,共7页
目的 分析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胞质1(PABPC1)在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中的数据分析369例HCC患者癌组织及50例正常肝组织的PABPC1 mRNA表达水平。回顾性分析、比较... 目的 分析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胞质1(PABPC1)在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中的数据分析369例HCC患者癌组织及50例正常肝组织的PABPC1 mRNA表达水平。回顾性分析、比较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166例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PABPC1 mRNA表达水平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HCC患者癌组织中PABPC蛋白表达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采用PABPC1 mRNA表达水平区分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效能,根据随访结果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TCGA数据结果显示,369例HCC患者癌组织中PABPC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5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量(P<0.05)。在临床病例分析中,166例HCC患者癌组织中PABPC1 mRNA表达水平及PABPC1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PABPC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PABPC1 mRNA表达水平为2.76±0.79,显著高于阴性表达患者的1.52±0.84(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PABPC1 mRNA区分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曲线下面积为0.913。UICC分期Ⅲ~Ⅳ期、伴有淋巴结转移以及多发肿瘤灶HCC患者的PABPC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UICC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及单发肿瘤灶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50例(30.12%)患者在术后1年内死亡,95例(57.23%)患者在术后3年内死亡,101例(60.84%)患者在术后5年内死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组织PABPC1蛋白表达情况是影响HCC患者1年、3年、5年生存情况的独立因素(P<0.05)。癌组织PABPC1蛋白阳性表达及阴性表达HCC患者的1年、3年和5年总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ABPC1 mRNA和蛋白在HCC患者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且PABPC1蛋白高表达预示HCC患者生存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胞质1 细胞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总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连接酶E4B介导PM20D2、PABPC1和TACO1蛋白质的泛素化验证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香男 范宇宸 +3 位作者 王亚楠 陆瑶 赵博 武正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6,共6页
泛素连接酶E4B通过U-box基序可将经泛素活化酶(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 E1)和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传递的泛素(Ubiquitin, UB)标记至底物蛋白质。探究3个蛋白质:金属蛋白酶M20家族蛋白质2(Peptidase M20 ... 泛素连接酶E4B通过U-box基序可将经泛素活化酶(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 E1)和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传递的泛素(Ubiquitin, UB)标记至底物蛋白质。探究3个蛋白质:金属蛋白酶M20家族蛋白质2(Peptidase M20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PM20D2)、多腺苷酸结合蛋白质1(Polyadenylate-binding protein 1,PABPC1)、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翻译激活剂(Translational activator of cytochrome C oxidase Ⅰ,TACO1)是否可被E4B介导泛素化。从HEK293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DNA,以其为模板调取底物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泛素化过程所需的各个相关蛋白质,通过蛋白质体外泛素化实验,对3个蛋白质进行泛素化验证。结果表明3个蛋白质均可以在蛋白质水平被E4B泛素化,证明3个蛋白质都是E4B的底物,为进一步在细胞中研究其泛素化的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化 泛素连接酶E4B 金属蛋白酶M20家族蛋白2 腺苷酸结合蛋白质1 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翻译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组织中胞质多聚腺苷酸化成分结合蛋白1、细胞周期蛋白B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祝展鹏 罗方接 +3 位作者 张代龙 陈亚德 邓景阳 祝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期168-172,共5页
目的: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胞质多聚腺苷酸化成分结合蛋白1(CPEB1)、细胞周期蛋白B2(CCNB2)的表达,分析CPEB1、CCNB2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东莞松山湖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手... 目的: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胞质多聚腺苷酸化成分结合蛋白1(CPEB1)、细胞周期蛋白B2(CCNB2)的表达,分析CPEB1、CCNB2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东莞松山湖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手术切除的55例脑胶质瘤患者瘤组织标本(脑胶质瘤组)和50例颅脑损伤患者额叶或颞叶组织标本(对照组)。检测CPEB1、CCNB2表达,分析CPEB1、CCNB2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合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CPEB1、CCNB2阳性/阴性表达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差异及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脑胶质瘤组CPEB1、CCNB2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直径>2 cm、WHO分级Ⅲ级及远处转移的患者CCNB2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直径≤2 cm、WHO分级Ⅰ~Ⅱ级及无远处转移的患者(P<0.05);WHO分级Ⅲ级、远处转移患者的CPEB1阳性表达率高于WHO分级Ⅰ~Ⅱ级、无远处转移的患者(P<0.05)。CPEB1、CCNB2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CPEB1、CCNB2阴性表达患者(P<0.05)。WHO分级Ⅲ级、CPEB1及CCNB2阳性表达是脑胶质瘤患者术后3年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CPEB1、CCNB2的阳性表达率均升高,其与脑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以及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胞质多聚腺苷酸化成分结合蛋白1 细胞周期蛋白B2 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miR-29c-5p负性调控CPEB4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治华 王东 王晋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85-790,共6页
目的探讨miR-29c-5p对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原件结合蛋白4(CPEB4)的负性调控作用,以及对肾透明细胞癌Caki-1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 TM 2000将miR-NC(miR-NC组)、miR-29c-5p mimics(miR-29c-5p mimics组)、miR-29c-5p ... 目的探讨miR-29c-5p对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原件结合蛋白4(CPEB4)的负性调控作用,以及对肾透明细胞癌Caki-1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 TM 2000将miR-NC(miR-NC组)、miR-29c-5p mimics(miR-29c-5p mimics组)、miR-29c-5p inhibitor(miR-29c-5p inhibitor组)、miR-29c-5p inhibitor+si-CPEB4转染(si-CPEB4+miR-29c-5p inhibitor组)转染至Caki-1细胞。采用MTT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活性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miR-29c-5p、CPEB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iR-29c-5p mimics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活性明显低于miR-NC组(P<0.05);而miR-29c-5p inhibitor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活性明显高于miR-NC组(P<0.05)。miR-29c-5p mimics组CPEB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miR-NC组和miR-29c-5p inhibito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9c-5p inhibitor组CPEB4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miR-NC组和miR-29c-5p mimic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默CPEB4基因表达后,miR-29c-5p inhibitor组miR-29c-5p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29c-5p inhibitor组比较,si-CPEB4+miR-29c-5p inhibitor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9c-5p可负性调控CPEB4的表达,从而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的增殖和迁移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 miR-29c-5p 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原件结合蛋白4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和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4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双齐 谢锐 +2 位作者 刘言 修娜 陈飞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和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4(CPEB4)在胃癌及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2例胃癌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DO和CPEB4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IDO在胃癌组织...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和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4(CPEB4)在胃癌及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2例胃癌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DO和CPEB4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IDO在胃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65.22%(60/92),明显高于胃癌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38.04%(35/92),t=13.60,P<0.01],IDO表达水平与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分别为t=7.64、5.37,P<0.05);CPEB4在胃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57.61%(53/92),明显高于胃癌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32.61%(30/92),t= 11.61,P<0.01],CPEB4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分别为t= 5.58、6.85、7.35,P<0.05)。结论IDO和CPEB4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4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原文传递
拟南芥细胞核中RNA-蛋白相互作用与RNA二级结构呈负相关关系
17
作者 徐俊芳 王品 +2 位作者 Gosai SJ Foley SW Wang D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8-728,共1页
真核细胞中,转录后调控需要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共同发挥作用,而其中RNA的二级结构以及RNA-蛋白相互作用直接影响了RNA在转录后的被调控以及RNA行使功能。因此,研究任何物种中RNA的二级结构以及RNA-蛋白相互作用,并探究这两者之... 真核细胞中,转录后调控需要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共同发挥作用,而其中RNA的二级结构以及RNA-蛋白相互作用直接影响了RNA在转录后的被调控以及RNA行使功能。因此,研究任何物种中RNA的二级结构以及RNA-蛋白相互作用,并探究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但目前尚无相关文献报道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该文作者利用了可以分别特异性识别并降解单链RNA、双链RNA的RNA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二级结构 反式作用因子 蛋白结合 转录后调控 负相关 顺式作用元件 特异性识别 文献报道 多聚腺苷酸 序列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CA1/miR-122-5p/CPEB1轴促进肺腺癌的顺铂耐药发生机制研究
18
作者 吴玲玲 陈姝慧 +3 位作者 胡天奇 周辰康 仇鲁男 王瑜敏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789-796,共8页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UCA1)/miR-122-5p/pcDNA-胞质多聚腺苷酸元件结合蛋白1(CPEB1)轴促进肺腺癌的顺铂耐药发生机制研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反转录定量PCR(RT-qPCR)检测UCA1相关miRNA分子,并通过细胞转染获得miR-122-5p和CPEB1相...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UCA1)/miR-122-5p/pcDNA-胞质多聚腺苷酸元件结合蛋白1(CPEB1)轴促进肺腺癌的顺铂耐药发生机制研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反转录定量PCR(RT-qPCR)检测UCA1相关miRNA分子,并通过细胞转染获得miR-122-5p和CPEB1相关细胞株。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别验证UCA1与miR-122-5p、CPEB1与miR-122-5p的结合。药物敏感性实验获得顺铂药物半抑制浓度(IC50);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CPEB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免疫细胞功能的关系。结果miR-122-5p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以验证UCA1与miR-122-5p结合,构建miR-122-5p抑制物和模拟物转染肺腺癌细胞株,发现miR-122-5p抑制后,顺铂IC50浓度下降,而miR-122-5p过表达后,顺铂IC50浓度升高。CPEB1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CPEB1是与miR-122-5p结合,CPEB1过表达后,顺铂IC50浓度减低;对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肺腺癌组织CPEB1 mRNA明显低于癌旁组织,ROC曲线分析显示CPEB1表达水平能较好地用于诊断肺腺癌(AUC=0.849),进一步分析显示CPEB1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的细胞功能如T细胞、B细胞、CD8+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存在密切关联。结论UCA1与miR-122-5p存在结合位点,后者可影响肺腺癌的顺铂耐药,并与靶基因CPEB1结合;肺腺癌中CPEB1呈低表达,降低肺腺癌顺铂药物的敏感性。UCA1/miR-122-5p/CPEB1轴有望为干预肺腺癌顺铂耐药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 miR-122-5p 胞质多聚腺苷酸元件结合蛋白1 肺腺癌 顺铂耐药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PTBP3、CerB-2、MMP-9表达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郭文秀 田瑞瑞 孙亮 《四川中医》 2024年第7期91-94,共4页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多聚嘧啶结合蛋白3(PTBP3)、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146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胃热伤阴、肝胃...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多聚嘧啶结合蛋白3(PTBP3)、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146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胃热伤阴、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脾胃虚寒、痰湿凝结、气血两亏6种证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患者切除的胃癌病理组织中PTBP3、CerB-2、MMP-9表达水平,比较不同证型胃癌患者PTBP3、CerB-2、MMP-9表达差异,二分类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PTBP3、CerB-2、MMP-9表达水平与不同证型胃癌的关系。结果:146例患者中包括39例脾胃虚寒证、26例肝胃不和证、23例胃热伤阴证、21例痰湿瘀结证、19例气滞血瘀证、18例气血两亏证。CerB-2在气滞血瘀证、痰湿凝结证、气血两亏证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47%、95.24%、88.89%,高于其在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胃热伤阴证中的阳性表达率57.69%、53.85%、56.52%,在实证中阳性表达率78.79%明显高于虚证62.50%(P<0.05);MMP-9在痰湿凝结证、气滞血瘀证、肝胃不和证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24%、89.47%、80.77%,高于在气血两亏证、胃热伤阴证、脾胃虚寒证中阳性表达率65.22%、56.41%、50.00%,实证阳性表达率87.88%明显高于虚证57.50%(P<0.05);PTBP3蛋白在不同证型中阳性表达率由低到高依次是肝胃不和证53.85%、痰湿凝结证61.90%、气滞血瘀证63.16%、气血两亏证77.78%、胃热伤阴证82.61%、脾胃虚寒证94.87%,虚证中阳性表达率87.50%,高于实证59.09%(P<0.05)。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erB-2、MMP-9表达水平与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均呈负相关,与气滞血瘀证、痰湿凝结证均呈正相关;PTBP3与脾胃虚寒证正相关。结论:不同中医证型胃癌患者癌性组织中PTBP3、CerB-2、MMP-9存在表达差异,或可作为胃癌中医辨证分型的辅助指标,利于中医药辨证施治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中医证型 多聚嘧啶结合蛋白3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脑胶质瘤中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4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国栋 薛兆亮 +4 位作者 牛焕江 潘金龙 郑嵘 冯博 徐玮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7期1133-1136,1258,共5页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中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4(CPEB4)的表达情况,以及CPEB4对胶质瘤细胞U87生长的影响。方法测定脑胶质瘤和脑组织中CPEB4蛋白含量。测定细胞中CPEB4蛋白表达、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及CPEB4、PIK3CA、IGF2...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中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4(CPEB4)的表达情况,以及CPEB4对胶质瘤细胞U87生长的影响。方法测定脑胶质瘤和脑组织中CPEB4蛋白含量。测定细胞中CPEB4蛋白表达、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及CPEB4、PIK3CA、IGF2、SMAD3、IDH1和AKT1 mRNA的表达。结果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CPEB4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CPEB4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P<0.05)。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CPEB4蛋白水平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CPEB4蛋白水平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P<0.05)。转染后24 h,CPEB4-shRNA组U87细胞中CPEB4蛋白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培养第3天和第7天,CPEB4-shRNA组细胞的A490值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CPEB4-shRNA组早期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CPEB4-shRNA组G1期细胞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S期细胞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CPEB4-shRNA组CPEB4 mRNA、PIK3CA mRNA、IGF2 mRNA和SMAD3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CPEB4在脑胶质瘤中高表达,CPEB4参与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CPEB4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影响可能和CPEB4、PIK3CA、IGF2和SMAD3水平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4 增殖 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