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红吸浆虫滞育进程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力及SmCOX1和SmCOX2的表达模式分析
1
作者 古丽旦·白山别克 黄启通 +1 位作者 李方向 成卫宁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OX)酶活力及其亚基SmCOX1和SmCOX2的基因表达变化与其滞育发育的关系,为阐明麦红吸浆虫滞育的能量代谢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OX)酶活力及其亚基SmCOX1和SmCOX2的基因表达变化与其滞育发育的关系,为阐明麦红吸浆虫滞育的能量代谢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OX酶活力测试盒测定麦红吸浆虫自然滞育进程(滞育前、滞育、滞育后静息和滞育后发育)不同阶段幼虫中SmCOX活性;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SmCOX1和SmCOX2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采用qPCR技术检测SmCOX1和SmCOX2在麦红吸浆虫滞育进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麦红吸浆虫幼虫中SmCOX活性在滞育阶段较滞育前显著降低,并在整个滞阶段维持较低水平,但在滞育后静息阶段显著升高,到滞育后发育阶段再次升高,显著高于滞育和滞育后静息阶段。克隆获得了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1536和660 bp的SmCOX1和SmCOX2(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PP466915和PP466916),两个基因碱基A+T含量超过75%,分别编码511和220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分子量分别为57.70和25.76 kD。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SmCOX1和SmCOX2具有线粒体COX酶催化核心典型的氧化还原铜(CuA和CuB)辅基和含血红素的金属中心heme a和heme a3,与同为瘿蚊科(Cecidomyidae)的稻瘿蚊Orseolia oryzae同源蛋白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qPCR结果表明,SmCOX1和SmCOX2在麦红吸浆虫幼虫滞育进程中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在滞育前和滞育后发育阶段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在滞育后静息期阶段的表达量,在滞育阶段的表达量最低,即变化趋势与SmCOX活性变化基本一致。【结论】麦红吸浆虫滞育进程中SmCOX活性和SmCOX1/2表达的降低与滞育阶段低水平的氧气消耗紧密相关,而其升高与滞育解除和滞育后发育阶段需要较多的能量供给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红吸浆虫 滞育 细胞色素C氧化酶 酶活力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4种苗木细胞膜透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2
作者 周顺福 李春叶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2期7-12,40,共7页
酸雨是全球三大环境危害之一。中国酸雨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东亚酸雨区的一部分,而广西则是酸雨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作用造成的,可影响树木正常代谢过程。通过设... 酸雨是全球三大环境危害之一。中国酸雨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东亚酸雨区的一部分,而广西则是酸雨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作用造成的,可影响树木正常代谢过程。通过设置4个水平(pH 3.0、pH 4.0、pH 5.0、pH 5.6)、1个对照(pH 6.0)共5种模拟酸雨的处理方式,测定巨尾桉9号、格木、降香黄檀、土沉香4树种苗木细胞膜透性、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AD)质量摩尔浓度,来模拟研究酸雨对4树种细胞膜透性及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4树种的细胞膜透性及MDA质量摩尔浓度随着酸雨pH的降低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格木细胞膜透性与MDA质量摩尔浓度呈显著正相关;2)不同酸度酸雨处理下,4树种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等4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3)不同pH的酸雨模拟处理对4树种叶片内SOD、POD、APX、CAT 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有影响。模拟酸雨对苗木细胞膜透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巨尾桉9号 格木 降香黄檀 土沉香 细胞膜透性 氧化酶活性 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芪化瘀方对光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3
作者 周媛 喻京生 +5 位作者 颜家朝 秦裕辉 朱定耀 于奕 李一枝 柳葵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08-113,126,共7页
目的观察丹芪化瘀方对光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视网膜的作用机制。方法2组大鼠分别以31.05 g/kg丹芪化瘀方中药颗粒水溶液和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常规培养的RPE细胞使用白色... 目的观察丹芪化瘀方对光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视网膜的作用机制。方法2组大鼠分别以31.05 g/kg丹芪化瘀方中药颗粒水溶液和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常规培养的RPE细胞使用白色发光二极管(LED)冷光灯于(7,500±200)LUX光照强度的下直落式照射12 h,建立RPE细胞光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G)、低剂量丹芪化瘀方组(L-DQHY)、中剂量丹芪化瘀方组(M-DQHY)、高剂量丹芪化瘀方组(H-DQHY),另将采用锡纸遮光的对照细胞设为对照组(CG)。CG组细胞不加任何试剂,MG组细胞加入大鼠空白血清,L-DQHY组、M-DQHY组、HDQHY组细胞分别加入4%、8%、16%浓度的丹芪化瘀方大鼠血清,培养24 h。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ROS)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表达水平。结果(1)细胞活性:MG组细胞活性低于CG组(t=13.592,P=0.000),M-DQHY组、H-DQHY组细胞活性高于MG组(tM-DQHY=3.910,P=0.001;tH-DQHY=9.028,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ROS:MG组ROS表达水平高于CG组(t=13.457,P=0.000),L-DQHY组、MDQHY组、H-DQHY组ROS表达水平低于MG组,(tL-DQHY=7.697、tM-DQHY=8.325、tH-DQHY=13.219,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NOX4 mRNA:MG组NOX4 mRNA表达水平高于CG组(t=42.469,P=0.000),L-DQHY组、M-DQHY组、H-DQHY组NOX4 mRNA表达水平低于MG组(tL-DQHY=17.238、tM-DQHY=28.764、tH-DQHY=35.210,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SOD、GSH-Px、MDA:MG组MDA表达水平高于CG组(t=50.375,P=0.000),SOD、GSH-Px表达水平低于CG组(tSOD=39.847、tGSH-Px=45.431,均P=0.000);L-DQHY组、M-DQHY组、H-DQHY组MDA表达水平低于MG组(tL-DQHY=13.821、tM-DQHY=20.223、tH-DQHY=40.067,均P=0.000),SOD、GSH-Px表达水平高于MG组(SOD:tL-DQHY=8.913、tM-DQHY=14.019、tH-DQHY=28.395,均P=0.000;GSH-Px:tL-DQHY=7.860、tM-DQHY=20.350、tH-DQHY=34.127,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芪化瘀方能下调NOX4/RO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减少MDA表达,增加SOD、GSH-Px的表达,起到有效拮抗LED对RPE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光损伤 丹芪化瘀方 氧化应激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NOX4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诱导的B16细胞黑色素生成的影响
4
作者 彭立红 吴泳宣 +1 位作者 凌春桃 唐世杰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3-isobutyl-1-methylxanthine,IBMX)诱导的B16细胞黑色素生成的影响。方法:B16细胞经75μmol/L IBMX处理后,加入浓度分别为0、25、100μmol/L的依达拉奉。共培养72 h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3-isobutyl-1-methylxanthine,IBMX)诱导的B16细胞黑色素生成的影响。方法:B16细胞经75μmol/L IBMX处理后,加入浓度分别为0、25、100μmol/L的依达拉奉。共培养72 h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细胞黑色素标志物HMB-45表达变化,NaOH裂解法测定黑色素含量,Western blot分析酪氨酸酶蛋白表达,多巴氧化法检测酪氨酸酶活性。结果:在IBMX诱导下,B16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升高,HMB-45的表达上调,黑色素含量增加(均P<0.05)。加入依达拉奉后,酪氨酸酶活性下降,HMB-45的表达下调,黑色素含量减少,并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效应(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抑制IBMX诱导的B16细胞黑色素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酪氨酸酶活性及HMB-45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酪氨酸酶 色素 色素细胞B16 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提取物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冰林 魏含蕾 +4 位作者 黄琴 梁凌燕 唐秋雨 谢雨燕 袁灵梅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88-93,共6页
目的:体外通过过氧化氢(H2O2)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造成氧化损伤,观察枸杞提取物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活性的影响,探讨枸杞提取物通过抗氧化对ARPE-19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H2O2诱导体外ARPE-19细胞的氧... 目的:体外通过过氧化氢(H2O2)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造成氧化损伤,观察枸杞提取物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活性的影响,探讨枸杞提取物通过抗氧化对ARPE-19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H2O2诱导体外ARPE-19细胞的氧化损伤,确定最佳浓度;采用MTT法检测枸杞含药血清对ARPE-19细胞活力的影响,确定安全有效的药物浓度;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划痕试验检测各组ARPE-19细胞的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因子Nrf2的质蛋白和核蛋白的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水平的相关指标活性氧(ROS)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结果:当H2O2浓度为200μmol/L,作用2 h时,ARPE-19细胞出现明显的氧化损伤(P<0.01);不同浓度的枸杞含药血清对ARPE-19细胞的干预效果不同,在2.5%、5%、10%的浓度下对损伤的ARPE-19细胞具有明显的促进增殖的作用(P<0.05),故选择2.5%、5%、10%浓度的枸杞含药血清进行下一步实验,与模型组相比,枸杞含药血清组细胞形态良好,长势均匀;细胞内的ROS含量显著降低(P<0.01),GSH含量明显上升(P<0.05),CAT活力显著升高(P<0.01);Nrf2质蛋白表达增强(P<0.05),核蛋白表达减弱(P<0.05)。结论:枸杞含药血清能够提高ARPE-19细胞自身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对ARPE-19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氧化损伤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枸杞提取物 Nrf2/ARE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蚕线粒体基因组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Ⅲ的序列及其分子进化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魏兆军 赵巧玲 +3 位作者 张志芳 肖庆利 王章娥 何家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3-197,共5页
测定了蓖麻蚕Samiacynthiaricini线粒体基因组 (mtDNA)含完整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Ⅲ (COX3)、tRNA Gly和部分的NADH亚基Ⅲ (ND3)基因的DNA片段序列。COX3基因编码框包含 789个核苷酸 ,编码 2 6 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通过同源性比较 ,发... 测定了蓖麻蚕Samiacynthiaricini线粒体基因组 (mtDNA)含完整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Ⅲ (COX3)、tRNA Gly和部分的NADH亚基Ⅲ (ND3)基因的DNA片段序列。COX3基因编码框包含 789个核苷酸 ,编码 2 6 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通过同源性比较 ,发现COX3基因的 3′端比 5′端要保守 ,其编码的蛋白在C端有两个保守序列存在。COX3的下游为 6 6bp的tRNA Gly基因。蓖麻蚕的COX3与家蚕COX3同源性最高 ,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是 80 2 %和 85 6 %。根据COX3氨基酸序列进行了 12种无脊椎动物的分子进化树分析 ,认为在采用线粒体基因序列进行分子进化分析时 ,应该综合考虑物种的繁殖模式及生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蚕 线粒体基因组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Ⅲ 序列 COX3基因 分子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抗氧化酶GS1XR对鼻咽上皮细胞的放射防护效应
7
作者 何火聪 韩亚南 +1 位作者 张紫怡 潘剑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6-1122,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融合抗氧化酶GST-SOD1-X-R9(GS1XR)对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的放射防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NP6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Untr)组、EGFP-GS1组、EGFP-GS1R组和EGFP-GS1XR组,检测0.5 mg/mL不同融合抗氧化酶的跨膜...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融合抗氧化酶GST-SOD1-X-R9(GS1XR)对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的放射防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NP6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Untr)组、EGFP-GS1组、EGFP-GS1R组和EGFP-GS1XR组,检测0.5 mg/mL不同融合抗氧化酶的跨膜效应。用CCK-8法测定3种融合抗氧化酶在0~1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细胞毒性。以DCFH-DA荧光探针测定0~6 Gy X射线和不同剂量(0~1 mg/mL)GS1XR对NP69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进一步实验将NP69细胞分为Untr组、4 Gy X线单纯照射Ctrl组和照射前分别预处理GS1、GS1R、GS1XR及阿米福汀(AMFT,4μg/mL)组,检测细胞内RO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用WB法检测Nrf2入核量、抗氧化基因GCLC以及抗凋亡因子Bcl-2和凋亡因子BAX的表达。结果:实验结果显示,EGFP-GS1不具备跨膜能力,而EGFP-GS1R和EGFP-GS1XR能够有效跨膜进入NP69细胞(P<0.0001)。经24 h处理后,3种融合抗氧化酶均使细胞活力保持在80%以上,其中GS1XR处理组的细胞活力维持在100%以上。4 Gy X射线照射显著增加细胞内ROS水平(P<0.01),GS1XR以剂量依赖方式清除辐射诱导的ROS。与Ctrl组相比,GS1XR显著降低受照细胞内的ROS水平(P<0.05),促进Nrf2的入核(P<0.01),上调抗氧化基因GCLC(P<0.0001),降低细胞的凋亡率(P<0.0001)和抗凋亡因子Bcl-2(P<0.001)的表达,并下调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P<0.05)。GS1XR的整体保护作用与GS1R相似,且与阿米福汀效果相当。结论:融合抗氧化酶GS1XR对NP69细胞具有显著的放射防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其可进入细胞清除受照细胞内ROS,激活Nrf2信号通路,并调节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GS1XR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放射防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防护 融合抗氧化酶 鼻咽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大鼠大脑皮质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Ⅳ表达协同性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谭小玲 柳君泽 +2 位作者 曹利飞 邓忠才 李英和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9-524,共6页
本文探讨缺氧对细胞色素氧化酶 (cytochromeoxidase ,COX ,即complexⅣ )的mtDNA和nDNA编码亚基Ⅰ、Ⅳ表达及其协同性的影响。实验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 2、5、15和 3 0d组。缺氧大鼠于低压舱内模拟海拔 5 0 0 0m... 本文探讨缺氧对细胞色素氧化酶 (cytochromeoxidase ,COX ,即complexⅣ )的mtDNA和nDNA编码亚基Ⅰ、Ⅳ表达及其协同性的影响。实验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 2、5、15和 3 0d组。缺氧大鼠于低压舱内模拟海拔 5 0 0 0m连续减压。对照组大鼠于舱外同时喂养 (舱外海拔高度为 3 0 0m)。用半定量逆转录 PCR法测定大脑皮质COXⅠ、ⅣmRNA量 ,用Westernblot分析大脑皮质线粒体COXⅠ、Ⅳ蛋白量 ,以两个亚基的蛋白量、mRNA量的比值反映亚基表达的协同性。结果显示 ,缺氧 2、5d ,COXⅠmRNA增加 ,缺氧 15、3 0d时下降至对照水平。缺氧 2、5和 15d时 ,COXⅣmRNA显著增加 ,缺氧 3 0d时降低 ,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COXⅣ、ⅠmRNA比值在缺氧 15d时最高 ,其它各缺氧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各组COXⅠ、Ⅳ蛋白量及其比值均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 ,缺氧可影响COXⅠ、ⅣmRNA的表达及其协同性 ,但对蛋白的表达及其协同性没有显著影响 ,提示转录后调节是缺氧过程中线粒体内COX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大鼠 大脑皮质细胞 色素氧化酶亚基Ⅰ 协同性 细胞色素氧化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脑小脑角区脑膜黑色素细胞瘤1例
9
作者 张丽萍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13-114,共2页
病例男性,61岁,因咳嗽就诊,CT检查偶然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病程中无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无异常。CT平扫可见左侧桥脑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区肿瘤呈高密度,平扫CT值约47 HU,大小为26 mm×21 mm... 病例男性,61岁,因咳嗽就诊,CT检查偶然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病程中无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无异常。CT平扫可见左侧桥脑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区肿瘤呈高密度,平扫CT值约47 HU,大小为26 mm×21 mm;CT增强可见肿瘤均匀强化,动脉期平均CT值约76 HU,容积再现重建影像上肿瘤边缘可见左侧小脑前下动脉分支绕行,邻近骨质未见吸收、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脑小脑角 鉴别诊断 脑膜肿瘤 色素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蚜细胞色素氧化酶Ⅱ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捕食性天敌昆虫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红秀 韩岚岚 +2 位作者 赵奎军 樊东 刘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4-758,共5页
利用通用引物,对大豆蚜Aphis glycinesMatsumura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OⅡ)基因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序。测得的序列长度为810 bp,并与已在GenBank上登录的其他蚜虫COⅡ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验证其同源性,同时将该序列在GenBank进行了登记(... 利用通用引物,对大豆蚜Aphis glycinesMatsumura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OⅡ)基因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序。测得的序列长度为810 bp,并与已在GenBank上登录的其他蚜虫COⅡ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验证其同源性,同时将该序列在GenBank进行了登记(登录号为DQ265743)。根据此片段的碱基序列设计了1对大豆蚜特异引物,其扩增片段约为270 bp;种特异性检验结果表明,该引物只对大豆蚜具有扩增能力,对其他相关蚜虫种类不具有扩增效果;并用此引物对大豆蚜捕食性天敌进行定性检测,结果表明,在取食过大豆蚜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幼虫以及小花蝽Orius similes成虫和幼虫等捕食性昆虫的中肠中均能检测到大豆蚜的DNA片段;而在未取食蚜虫的上述天敌中却未能扩增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蚜 细胞色素氧化酶Ⅱ基因 克隆 天敌 捕食性昆虫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缙云卫矛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同工酶变异 被引量:11
11
作者 兰小中 邓洪平 +1 位作者 何平 任青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0-44,共5页
采用丙烯酸胺琼脂电泳技术.对重庆北碚缙云山麓特产缙云卫矛3个居群的36个个体功能叶片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同工酶谱带进行了测定.并进行编码,然后采用Sokal-Sneath结合系数的组平均法 ( UPGMA)和 Sokal... 采用丙烯酸胺琼脂电泳技术.对重庆北碚缙云山麓特产缙云卫矛3个居群的36个个体功能叶片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同工酶谱带进行了测定.并进行编码,然后采用Sokal-Sneath结合系数的组平均法 ( UPGMA)和 Sokal-Michener结合系数的加权平均法( WPGMA)对各酶谱带进行聚类分析;同时结合遗传杂合度( He)、遗传相似性系数( I)、遗传距离( D)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同一居群的个体.不但同工酶谱带相似性高,遗传杂合度小.而且相似性系数大,遗传距离小,这也说明居群内个体遗传分化小;然而,不同居群间的个体则恰好相反.这一结果与该物种的酯酶(Es)、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酸性磷酸酯酶( ACP)的结果相似。这是因其特殊的生殖方式和环境隔离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 缙云卫矛 细胞色素氧化酶 同工酶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庙河地区钉螺细胞色素C氧化酶1基因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石朝辉 邱持平 +2 位作者 夏明仪 冯正 George M.Davis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 比较湖北省庙河沿岸地区钉螺CO1基因序列的差异 ,探讨光壳螺与肋壳螺差异的原因。方法 在该地区选 7个点 (上游 4个点 ,下游 3个点 )采集钉螺 ,用CTAB法提取钉螺基因组DNA ,PCR方法扩增CO1基因 ,纯化后测序 ,运用ESEE软件排序并... 目的 比较湖北省庙河沿岸地区钉螺CO1基因序列的差异 ,探讨光壳螺与肋壳螺差异的原因。方法 在该地区选 7个点 (上游 4个点 ,下游 3个点 )采集钉螺 ,用CTAB法提取钉螺基因组DNA ,PCR方法扩增CO1基因 ,纯化后测序 ,运用ESEE软件排序并比较变异位点 ,观察各点钉螺的CO1基因单倍体型 ,运用PHYLIP软件计算遗传距离 ,绘制基因进化树。结果 获得CO1基因大小为 638bp ,上游和下游累积变异位点数分别为 2 9和 46,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 ;各采集点内钉螺按变异位点多少可分为两组 ;各采集点间存在有相同的基因单倍体型 ;上游和下游螺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0 0 2 2 1± 0 0 10 5 ;在FITCH绘制的基因进化树上 ,上游和下游地区钉螺交错分布在同一亚种不同的两个分支中。结论 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 ,下游地区钉螺CO1基因的变异强度比上游大 ;庙河各采集点螺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动 ;庙河地区螺群属湖北钉螺湖北亚种 (O h hupensis) ,可能存在着两种不同进化速率的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氧化酶 湖北钉螺 基因差异 日本血吸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c氧化酶对衰老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曹玲芳 李怡芳 +1 位作者 何蓉蓉 栗原博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751-756,777,共7页
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OX)是线粒体呼吸链的终端酶,位于线粒体内膜上,是呼吸链中唯一能够将氧还原成水的复合物。人体组织或细胞中90%的氧是通过COX催化处理后被利用的,COX在机体内的氧化代谢和ATP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OX)是线粒体呼吸链的终端酶,位于线粒体内膜上,是呼吸链中唯一能够将氧还原成水的复合物。人体组织或细胞中90%的氧是通过COX催化处理后被利用的,COX在机体内的氧化代谢和ATP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衰老及相关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均与COX活性减弱有关。本文从COX结构、亚基缺失、介导氧化损伤、与生物大分子结合等几个方面,综述COX对衰老等疾病的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旨在为对预防或治疗老年性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氧化酶 衰老 质子通道 活性氧自由基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对大鼠脑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转录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谢燕 江海洪 +4 位作者 龚茜芬 张广斌 卢波 徐庆 余争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87-989,共3页
目的 观察微波辐照对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线粒体编码基因COXⅠ和核编码基因COXⅣ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探讨微波辐照是否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方法 平均功率密度为 3mW /cm2 和 3 0mW /cm2 微波急性辐照大鼠 1h后 ,应用RT PCR检测... 目的 观察微波辐照对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线粒体编码基因COXⅠ和核编码基因COXⅣ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探讨微波辐照是否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方法 平均功率密度为 3mW /cm2 和 3 0mW /cm2 微波急性辐照大鼠 1h后 ,应用RT PCR检测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COXⅠ和COXⅣ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  3mW /cm2 微波辐照后 0、3、2 4h ,大鼠脑海马和大脑皮层COXⅠ、COXⅣ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 3 0mW /cm2 微波辐照后 0、3、2 4h ,大鼠脑海马和大脑皮层COXⅠ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 ,而COXⅣ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 微波辐照下调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线粒体编码基因COXⅠmRNA表达 ,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线粒体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乙烯对桃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线粒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阚娟 张庆庆 +2 位作者 万冰 刘俊 金昌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02-306,共5页
以硬溶质型桃果实‘加纳岩’为试材,研究外源乙烯处理对桃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OX)活性以及线粒体编码的COX 3种亚基(COXⅠ、COXⅡ、COXⅢ)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 以硬溶质型桃果实‘加纳岩’为试材,研究外源乙烯处理对桃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OX)活性以及线粒体编码的COX 3种亚基(COXⅠ、COXⅡ、COXⅢ)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乙烯处理加速了硬溶质型桃果实‘加纳岩’在采后贮藏过程中硬度的下降,促进了呼吸作用和内源乙烯释放,使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提前出现。同时外源乙烯抑制了COX酶活性,抑制了贮藏后期COXⅠ和COXⅡ亚基基因的表达,抑制了整个贮藏过程中COXⅢ亚基基因的表达。外源乙烯处理抑制了COX途径的呼吸,加速了果实的软化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线粒体 呼吸速率 细胞色素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序列的帘蛤科贝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程汉良 彭永兴 +5 位作者 董志国 易乐飞 孟学平 申欣 周旻纯 陈冬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44-2753,共10页
对21种帘蛤科贝类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这一序列在种质鉴定、分子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所有物种扩增片段长度均为707 bp(含引物),序列... 对21种帘蛤科贝类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这一序列在种质鉴定、分子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所有物种扩增片段长度均为707 bp(含引物),序列A+T含量(62.4%—67.8%)明显高于G+C含量。物种间共有变异位点379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334个;此区段共编码235个氨基酸,种间共有氨基酸变异位点100个。以COI基因片段序列为标记,用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作外群,构建了35种帘蛤科贝类(其中14种贝类COI序列从GenBank下载)的系统发生树,结合拓扑结构分析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支持将短文蛤(Meretrix petechinalis)和丽文蛤(M.lusoria)订为文蛤(M.meretrix)的同物异名的观点,建议将丽文蛤和短文蛤订为文蛤的地理亚种;支持将薄片镜蛤(Dosinia corrugata)和D.angulosa订为2个独立种的观点;认为将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和织锦巴非蛤(P.textile)订为2个独立种是合适的。COI基因序列含有丰富的遗传信息,适合作为帘蛤科贝类种群遗传结构和系统发生研究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帘蛤科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系统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对小鼠脑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 mRNA表达的影响及淫羊藿苷的作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梨 周岐新 石京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85-687,共3页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对小鼠大脑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Ⅱ,COⅡ)mRNA表达的影响及淫羊藿苷的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取血降压再灌注的方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对小鼠大脑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Ⅱ,COⅡ)mRNA表达的影响及淫羊藿苷的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取血降压再灌注的方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淫羊藿苷防治组(100mg/kg i.g.),在不同时间点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大脑COⅡ的mRNA表达。结果在脑缺血再灌后1、24h时模型组COⅡmRNA的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意义。3h模型组COⅡmR-NA的量显著降低(P<0.01),淫羊藿苷组对COⅡmRNA表达量的降低略有所阻遏,但无显著性意义。72h模型组COⅡmRNA的量明显上升(P<0.01),淫羊藿苷组可以明显阻止其表达量的升高(P<0.05)。在脑缺血再灌后14d COⅡmRNA的量又有所降低(P<0.05),淫羊藿苷组可阻止COⅡmRNA表达量的降低。结论脑缺血再灌可影响COⅡmRNA表达。灌胃给予淫羊藿苷对于维持COⅡ的正常表达有一定的作用,提示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 细胞色素氧化酶 基因表达 淫羊藿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粘类雄性不育系生化标记及小孢子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靖 张改生 +4 位作者 牛娜 王军卫 唐群 宿振起 王勇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47-1552,共6页
对4种同核异质小麦粘类非1BL/1RS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幼苗叶片、乳熟期籽粒以及不育系、恢复系和F1小孢子发育四分体至三核期花药进行了细胞色素氧化酶(COD)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结果表明:(1)幼苗叶片COD同工... 对4种同核异质小麦粘类非1BL/1RS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幼苗叶片、乳熟期籽粒以及不育系、恢复系和F1小孢子发育四分体至三核期花药进行了细胞色素氧化酶(COD)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结果表明:(1)幼苗叶片COD同工酶谱带可以标记4种不育系和保持系;乳熟期籽粒COD同工酶谱带可以将4种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区别开.(2)COD在不育系小孢子败育时或败育之前(单核到二核期)酶量降低,而在三核期酶量升高.(3)相同胞质背景下引入不同核恢复基因或不同胞质背景下引入相同核恢复基因,F1小孢子COD同工酶谱带之间有差异.可以将不同发育时期COD同工酶谱带作为鉴别4种不育系以及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的可靠生化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雄性不育 同核异质系 细胞色素氧化酶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石斑鱼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XⅠ)基因的克隆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施大卫 王利 +3 位作者 娄绘芳 黄艳青 朱保建 吴信忠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7-476,共10页
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OX)是线粒体内呼吸链电子传递的终末复合物,是线粒体氧化能力的关键调节物质。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XⅠ)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具有酶催化活性的3个亚基之一。本研究以本实验室构建的青石斑鱼消减杂... 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OX)是线粒体内呼吸链电子传递的终末复合物,是线粒体氧化能力的关键调节物质。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XⅠ)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具有酶催化活性的3个亚基之一。本研究以本实验室构建的青石斑鱼消减杂交cDNA文库中长587bp的EST序列为基础,采用RACE-PCR方法克隆鉴定出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研究结果表明:青石斑鱼COXⅠ全长1659bp,5'端非编码区3bp,3'端非编码区105bp,开放阅读框1551bp,编码51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青石斑鱼COXⅠ与线纹刺尾鲷COXⅠ同源性最高,达96.9%。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COXⅠ基因在青石斑鱼各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COXⅠ基因在正常的青石斑鱼和注射了副溶血弧菌灭活疫苗的青石斑鱼的脾、肝、心、头肾、肾、肌肉和鳃中都有转录表达。注射副溶血弧菌灭活疫苗后,除了鳃组织,其他组织中COXⅠ基因表达量较对照组都有显著提高(P<0.05),而鳃组织中的COXⅠ基因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石斑鱼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克隆 表达分析 副溶血弧菌灭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地区二尾蛱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Ⅱ的DNA序列差异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戎疆 万宏 +1 位作者 雷光春 李绍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5-779,共5页
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二尾蛱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Ⅱ (COⅡ )DNA部分序列的比较分析 ,研究了二尾蛱蝶的遗传分化以及台湾海峡对其分化的影响。台湾和大陆二尾蛱蝶的COⅡ基因有0 75 %~ 1%的差异 ,估算其分化时间大约在 37 5~ 5 0万年... 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二尾蛱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Ⅱ (COⅡ )DNA部分序列的比较分析 ,研究了二尾蛱蝶的遗传分化以及台湾海峡对其分化的影响。台湾和大陆二尾蛱蝶的COⅡ基因有0 75 %~ 1%的差异 ,估算其分化时间大约在 37 5~ 5 0万年前 ,台湾海峡可能有效地阻隔了两岸二尾蛱蝶的基因交流 ;台湾和大陆二尾蛱蝶间明显的基因差异可能与它们分属不同亚种有关 ,而大陆上不同地区的二尾蛱蝶也有较大的基因差异 ,推测大陆二尾蛱蝶可能存在 2个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尾蛱蝶 细胞色素氧化酶 遗传分化 台湾海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