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血清抗干扰素中和抗体
1
作者 蔡晓莉 张复春 董惠卿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2-192,共1页
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血清抗干扰素中和抗体蔡晓莉张复春董惠卿(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州510060)关键词抗干扰素中和抗体细胞病变抑制法干扰素干扰素是一类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病毒感染性疾... 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血清抗干扰素中和抗体蔡晓莉张复春董惠卿(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州510060)关键词抗干扰素中和抗体细胞病变抑制法干扰素干扰素是一类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病毒感染性疾病与肿瘤的治疗。国外文献报道,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干扰素中抗体 抗体 细胞病变抑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病变抑制法在重组人干扰素γ效价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付向卫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3年第3期22-24,共3页
本文实验证明,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重组人干扰素7效价,以重组人干扰素α标准品进行校正。该方法虽可按常规质量检定,但因该二种干扰素主要生物活性不同,故其剂量反相曲线不相一致。因此今后以重组人干扰素γ代替现行的重组人干扰素... 本文实验证明,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重组人干扰素7效价,以重组人干扰素α标准品进行校正。该方法虽可按常规质量检定,但因该二种干扰素主要生物活性不同,故其剂量反相曲线不相一致。因此今后以重组人干扰素γ代替现行的重组人干扰素α标准品则更合理。此外测定了最适试验条件如细胞浓度、攻击用病毒滴度、加样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病变抑制法 测定 重组人干扰素Γ 效价 试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巨细胞病毒中和抗体效价的适用性验证
3
作者 田倩 漆育林 +6 位作者 刘珣 章俊 杜盛华 刘波 张聪明 孙勇 林涛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92-296,共5页
目的验证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血浆和静注巨细胞病毒人免疫球蛋白(pH4)(human cytomegalovirus immunoglobulin for intravenous injection, CMV-IVIG)的巨细胞病毒中和抗体(human cytomegalo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y, CMV-NA)效价的... 目的验证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血浆和静注巨细胞病毒人免疫球蛋白(pH4)(human cytomegalovirus immunoglobulin for intravenous injection, CMV-IVIG)的巨细胞病毒中和抗体(human cytomegalo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y, CMV-NA)效价的适用性。方法采用巨细胞病毒人免疫球蛋白国家标准品建立CMV-NA效价检测细胞病变抑制法。采用CMV-NA血浆和CMV-IVIG验证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的重复性、中间精密度、专属性、准确性、耐用性、重现性。结果血浆和CMV-IVIG的CMV-NA效价重复性验证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和19%。2名实验人员重复检测6次血浆和CMV-IVIG的CMV-NA效价, 其F值分别为0.84和0.03, P值均>0.05。不同日期下重复检测6次血浆和CMV-IVIG的CMV-NA效价, 其F值分别为0.89和0.55, P值均>0.05。血浆、CMV-IVIG和国家标准品溶液的细胞均无病变。血浆和CMV-IVIG加标样品的回收率均在100%±40%之间。采用不同中和时间检测血浆和CMV-IVIG的CMV-NA效价, F值分别为0.48和0.04, P值均>0.05。采用不同病毒滴度范围检测血浆和CMV-IVIG的CMV-NA效价, F值分别为0.49和0.11, P值均>0.05。2个实验室检测CMV-IVIG的CMV-NA效价, t值为0.69,P值>0.05。结论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CMV-NA效价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中间精密度、专属性、准确性、耐用性和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病毒 细胞病变抑制法 中和抗体
原文传递
鹅α干扰素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瞬时表达及抗病毒功能初探
4
作者 刘菲 唐卫杰 +3 位作者 程安春 汪铭书 赵婷婷 高丽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0-386,共7页
为了研究鹅α干扰素(goIFN-α)基因的特性和功能,将天府肉鹅的α干扰素基因克隆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goIFN-α,脂质体介导将其转入COS-7细胞中;应用间接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 为了研究鹅α干扰素(goIFN-α)基因的特性和功能,将天府肉鹅的α干扰素基因克隆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goIFN-α,脂质体介导将其转入COS-7细胞中;应用间接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goIFN-α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情况,并对COS-7细胞表达上清液进行抗病毒活性检测.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在转染12 h后就可以被检测出,36 h前目的蛋白在上清液中快速增加,之后增加速度变慢;重组质粒能够在COS-7细胞内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的蛋白分子质量为38ku,比预测的分子质量(约21 ku)大;间接免疫荧光显示,细胞内出现黄绿色荧光,胞核附近最亮;表达产物经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显示出具有明显的抗猪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及小鹅瘟病毒(GPV)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α干扰素 COS-7细胞 免疫印迹 间接免疫荧光 细胞病变抑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膦甲酸钠对九种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郑志坚 马桂璋 +2 位作者 李叔田 常汝虚 梁希若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6-8,38,共4页
本文观察了膦甲酸钠对人胚肾细胞、人胚肺二倍体细胞、Hep-2细胞及A549细胞等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本品对这些细胞毒性极小。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外有关文献报道,挑选了九种对膦甲酸钠敏感或不敏感的DNA病毒和RNA病毒,用病毒细胞病变抑制... 本文观察了膦甲酸钠对人胚肾细胞、人胚肺二倍体细胞、Hep-2细胞及A549细胞等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本品对这些细胞毒性极小。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外有关文献报道,挑选了九种对膦甲酸钠敏感或不敏感的DNA病毒和RNA病毒,用病毒细胞病变抑制法,研究膦甲酸钠在体外对这些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膦甲酸钠对HSV—1、HSV—2、CMV、EBV等疱疹类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最为显著,37.8~42μmol/ml即可抑制HSV和100个TCID_(50)的50%细胞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膦甲酸钠 病毒细胞病变抑制法 病毒细胞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免疫法在肝灵素片效价测定中的应用
6
作者 荫少民 罗伟光 邓兆勇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73-74,共2页
采用α-干扰素放免试剂盒对进口药品肝灵素片作效价测定,并与厂附检测结果、“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结果作对照比较。实验表明本法具有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特点。
关键词 Α-干扰素 试剂盒 肝灵素片 细胞病变抑制法
全文增补中
猪γ干扰素的基因克隆、改造、表达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32
7
作者 曹瑞兵 周斌 +1 位作者 陈德胜 陈溥言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75,共5页
提取经ConA诱导培养的猪外周血白细胞总RNA ,RT -PCR扩增出猪IFN -γ基因并克隆到pGEM -T -easy载体 ,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是含有信号肽的猪IFN -γ的完整基因。设计 1对引物亚克隆猪IFN -γ成熟蛋白基因并对其5′端前 2个稀有密码子... 提取经ConA诱导培养的猪外周血白细胞总RNA ,RT -PCR扩增出猪IFN -γ基因并克隆到pGEM -T -easy载体 ,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是含有信号肽的猪IFN -γ的完整基因。设计 1对引物亚克隆猪IFN -γ成熟蛋白基因并对其5′端前 2个稀有密码子进行大肠杆菌偏嗜性改造。经测序鉴定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RLC ,并实现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经 7mol·L-1盐酸胍的变性液溶解及 0 5mol·L-1盐酸胍复性液复性处理 ,表达产物进行脱盐、凝胶层析纯化。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结果表明 ,重组猪IFN -γ具有较高的干扰素活性 ,约为 4 5× 10 6U·m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Γ干扰素 基因克隆 基因改造 基因表达 活性 细胞病变抑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瑶药的体外抗病毒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江海燕 吴思超 +4 位作者 朱家杰 张美英 李药兰 许少玉 岑颖洲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0-504,共5页
对瑶药中蕨类植物药翠云草、半边旗、白毛蛇、海金沙草的提取物的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初步的筛选.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 assay)和细胞病变抑制法(CPE reduction assay),对这4种植物药的水提物、醇提物及醇提物的各萃取部位进行... 对瑶药中蕨类植物药翠云草、半边旗、白毛蛇、海金沙草的提取物的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初步的筛选.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 assay)和细胞病变抑制法(CPE reduction assay),对这4种植物药的水提物、醇提物及醇提物的各萃取部位进行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HSV-1)、柯萨奇B组3型病毒(Cox B3)的活性测定.结果:这4种植物药对HSV-1或Cox B3都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其中翠云草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较好的体外抗HSV-1和Cox B3活性,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12.5和6.25μg/mL,选择性指数(SI)分别为8.3和20;半边旗醇提物的石油醚部位具有较好的体外抗HSV-1活性,IC50为6.25μg/mL,SI为61.通过对翠云草、半边旗、白毛蛇、海金沙草的抗病毒筛选,发现翠云草的乙酸乙酯部位和半边旗的石油醚部位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云草 半边旗 白毛蛇 海金沙草 单纯疱疹病毒 柯萨奇B组3型病毒 细胞病变抑制法 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姜黄素类化合物抗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吴杰 徐娇娇 +4 位作者 叶娟 李丹 刘刚 宋金春 江仁望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研究姜黄中天然姜黄素类化合物体外抗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活性。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姜黄的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与天然姜黄素类化合物体外抗RSV的活性。结果:双去甲氧基... 目的:研究姜黄中天然姜黄素类化合物体外抗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活性。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姜黄的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与天然姜黄素类化合物体外抗RSV的活性。结果: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有抗RSV病毒的活性,对RSV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2.5μg·ml-1,治疗指数(SI)为1。结论:姜黄中的天然姜黄素类化合物具有抗RSV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姜黄素 姜黄 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 细胞病变抑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阿比朵尔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慧 杨占秋 +3 位作者 肖红 关意洪 文莉 刘钊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 研究盐酸阿比朵尔、盐酸金刚烷胺及利巴韦林在细胞Hep - 2培养中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 ,测定 3种药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Hep - 2细胞病变效应的抑制作用。结果  3种药物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IC50... 目的 研究盐酸阿比朵尔、盐酸金刚烷胺及利巴韦林在细胞Hep - 2培养中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 ,测定 3种药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Hep - 2细胞病变效应的抑制作用。结果  3种药物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IC50 依次为盐酸阿比朵尔 (38 2 μg·ml-1)、盐酸金刚烷胺 (6 8 0 μg·ml-1)和利巴韦林 (80 3μg·ml-1) ,TI分别为 5 2、2 7、4 7,其中盐酸阿比朵尔表现出较强的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效果。结论 在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 3种实验药物中 ,盐酸阿比朵尔应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阿比朵尔 毒作用 药物 利巴韦林 实验研究 细胞病变抑制法 盐酸金刚烷胺 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α干扰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抗病毒功能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琴 吴士筠 +1 位作者 梅辉 叶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9-51,共3页
为了研究鸡α干扰素(ChIFNα)基因的特性和功能,将鸡α干扰素的DNA序列克隆到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分泌表达载体pPIC9K中,并转化入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菌株,用PCR技术鉴定阳性转化子。重组菌株GS115/pPIC9K-IFNα用1%甲醇诱... 为了研究鸡α干扰素(ChIFNα)基因的特性和功能,将鸡α干扰素的DNA序列克隆到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分泌表达载体pPIC9K中,并转化入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菌株,用PCR技术鉴定阳性转化子。重组菌株GS115/pPIC9K-IFNα用1%甲醇诱导后,分泌表达重组蛋白,斑点杂交(dot-blot)检测IFNα具有免疫原性。细胞病变抑制法表明,表达产物有明显的抗鸡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α干扰素 巴斯德毕赤酵母 免疫原性 细胞病变抑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的体外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艳 李京培 +1 位作者 明亮 李文芳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0年第3期206-207,共2页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 (EGb)的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结果 :先加药后染病毒、先染病毒后加药以及同时加药物和病毒 ,EGb对单纯疱疹Ⅰ型病毒和水疱性口炎病毒均无作用 ;先加药后染病毒 ,EGb对柯萨奇B族Ⅲ型病...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 (EGb)的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结果 :先加药后染病毒、先染病毒后加药以及同时加药物和病毒 ,EGb对单纯疱疹Ⅰ型病毒和水疱性口炎病毒均无作用 ;先加药后染病毒 ,EGb对柯萨奇B族Ⅲ型病毒 (CoxB3)亦无作用 ,但先染病毒后加药以及同时加药物和病毒 ,EGb对CoxB3有很强的作用。EGb药物浓度 0 0 6 2 5~ 2mg/ml时 ,抗CoxB3作用与药物浓度呈剂量依赖性 ,大于 90 %有效浓度在 0 1 2 5~ 2mg/ml。结论 :EGb对CoxB3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病毒 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索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晅 张蔚英 +2 位作者 魏芸 高平 钟山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4年第1期15-17,共3页
为了解菲索 (FESOL )在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 型 (HSV-2 )的效果 ,以临床常用的无环鸟苷 (ACV)作对照药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 (CPE)抑制法和 MTT法进行实验。结果显示 ,CPE抑制法测得 FESOL的 TC50 为 3 mg/ ml,IC50 为 0 .0 3 2 mg/ ml... 为了解菲索 (FESOL )在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 型 (HSV-2 )的效果 ,以临床常用的无环鸟苷 (ACV)作对照药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 (CPE)抑制法和 MTT法进行实验。结果显示 ,CPE抑制法测得 FESOL的 TC50 为 3 mg/ ml,IC50 为 0 .0 3 2 mg/ ml,治疗指数 TI为 93 .75 ;以 MTT法测得 FESOL的 TC50 为 2 .5 mg/ ml,IC50 为 0 .0 3 1mg/ ml,TI为 80 .65。与 ACV相比 ,FESOL在体外有明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索 FESOL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细胞病变抑制法 CPE MTT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猪干扰素α1冻干粉针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赵俊 俞海洋 +8 位作者 王兴满 李京培 胡涛 胡勇 苏世云 李超 鲁兴生 徐敬东 王明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56-759,共4页
为研究重组猪干扰素α1(rPoIFN-α1)冻干粉针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本研究将实验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脉、肌肉和皮下注射rPoIFN-α1 1.0×107IU,每组设立对照组,于注射后间隔不同时间采血,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其血清样品... 为研究重组猪干扰素α1(rPoIFN-α1)冻干粉针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本研究将实验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脉、肌肉和皮下注射rPoIFN-α1 1.0×107IU,每组设立对照组,于注射后间隔不同时间采血,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其血清样品中rPoIFN-α1的效价。结果表明,肌肉注射组和皮下注射组药动学特征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呈一级动力学消除,血药峰时间(Tmax)分别为2.872±0.314 h和4.000±0.539 h,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6.236±0.551 h和6.644±0.751 h,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980±2.875×104IU/L和1.080±0.986×104IU/L。静脉注射组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呈一级动力学消除,分布半衰期(T1/2α)为0.136±0.021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5.195±0.351 h,Cmax值为6.380±0.546×104IU/L。rPoIFN-α1静脉、肌肉和皮下注射组清除率分别为0.930±0.132 L/h、0.677±0.228 L/h和0.879±0.210 L/h。与静脉注射组相比,肌肉注射组的生物利用度为47.82%,皮下注射组的生物利用度为35.09%。本实验结果提示这3种rPoIFN-α1的注射方法在猪体内吸收、消除较快,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rPoIFN-α1肌肉注射给药的生物利用度高于皮下注射组,消除半衰期比静脉注射组延长,可以作为替代静脉注射的一种方便和安全给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猪干扰素α1 药代动力学 细胞病变抑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香”气雾剂对小鼠诱生干扰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艳 马萍 程晓刚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配方“芪香”气雾剂诱生干扰素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喂药7 d后,采用微量细胞病毒抑制法检测干扰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芪香”气雾剂对新城鸡瘟病毒(NDV)诱生小鼠干扰素起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 目的:观察中药配方“芪香”气雾剂诱生干扰素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喂药7 d后,采用微量细胞病毒抑制法检测干扰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芪香”气雾剂对新城鸡瘟病毒(NDV)诱生小鼠干扰素起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芪香”气雾剂能诱生一定量的干扰素,表明“芪香”气雾剂的抗病毒作用与其能诱生干扰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香”气雾剂 干扰素 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集成α干扰素在食蟹猴长期毒性中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的活性
16
作者 范开 杨华君 罗岚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0年第4期26-29,共4页
研究了食蟹猴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化重组集成α干扰素(代号PEG-SA)低、中、高剂量(10,30,90μg/kg及对照组)1次/7 d,共180 d后血清中第15,29,43,57,71,92,113,134,162,180 d及停药后30 d的结合抗体及中和抗体滴度。结合抗体测定采用的是间... 研究了食蟹猴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化重组集成α干扰素(代号PEG-SA)低、中、高剂量(10,30,90μg/kg及对照组)1次/7 d,共180 d后血清中第15,29,43,57,71,92,113,134,162,180 d及停药后30 d的结合抗体及中和抗体滴度。结合抗体测定采用的是间接ELISA法,中和抗体测定采用的是细胞病变抑制法。结合抗体滴度以OD值大于阴性对照组OD值2.1倍为阳性。中和抗体活性的产生以保护50%细胞免受病毒侵犯为判断依据,即50%细胞病变表明产生中和抗体。结果表明,两者活性均在57 d到达高峰,停药后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活性减弱或消失,中高剂量组抗体活性高于同时段低剂量组活性。PEG-SA皮下注射后,可诱导食蟹猴产生结合抗体及中和抗体,二者活性具有剂量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集成干扰素 ELISA 细胞病变抑制法 食蟹猴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集成干扰素α体外抗病毒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冰 王淑琴 +1 位作者 李玉环 陶佩珍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31-833,839,共4页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重组集成干扰素α(NIFN-conα)对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柯萨奇病毒B1和B3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细胞病变抑制法,以已上市的重组集成干扰素α(干复津)及干扰素α作为阳性对照,观察不同浓度的NIF...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重组集成干扰素α(NIFN-conα)对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柯萨奇病毒B1和B3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细胞病变抑制法,以已上市的重组集成干扰素α(干复津)及干扰素α作为阳性对照,观察不同浓度的NIFN-conα对不同病毒感染绿猴肾细胞(Vero)和狗肾细胞(MDCK)的抑制作用。结果:NIFN-conα对MDCK细胞和Vero细胞的TD50分别为(>250±0)μg/ml和(>192±0)μg/ml。对单纯疱疹Ⅰ型和Ⅱ型病毒的IC50分别是(2.8×10-4±8.5×10-5)和(1.8×10-4±8.5×10-5)μg/ml;对柯萨奇病毒B1和B3的IC50分别是(8.8×10-8±1.4×10-8)和(1.5×10-7±4.2×10-8)μg/ml,抑制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的IC50分别是(2.5×10-2±1.2×10-2)和(>10±0)μg/ml。结论:NIFN-conα与干复津一样对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和流感病毒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干扰素α相比,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较弱,但对单纯疱疹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的抑制作用优于干扰素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Ⅰ型 重组 集成 细胞病变抑制法 抗病毒药 正粘病毒科 单纯疱疹病毒属 柯萨奇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胸腺素α1的猪干扰素α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效价测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敏 张晨瑶 +4 位作者 王飞 翟彦生 肖颖 马立新 余晓岚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347-353,共7页
猪干扰素α(IFN-α)是在特定条件下由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广谱、高效抗病毒活性的可溶性糖蛋白,胸腺素α1(Tα1)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的活性肽.本研究中将Tα1基因与去掉信号肽序列的猪IFN-αN端融合,构建酵母表达载体PHBM-Tα1-IFNα,同... 猪干扰素α(IFN-α)是在特定条件下由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广谱、高效抗病毒活性的可溶性糖蛋白,胸腺素α1(Tα1)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的活性肽.本研究中将Tα1基因与去掉信号肽序列的猪IFN-αN端融合,构建酵母表达载体PHBM-Tα1-IFNα,同时构建单独表达IFNα的重组质粒PHBM-IFNα,重组质粒电转化至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菌株,甲醛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法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干扰素的效价.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表达上清中IFNα的效价为2.916×10~6U/m L;Tα1-IFNα的效价为2.860×10~7U/m L,该结果证实胸腺素α1可提高融合表达蛋白猪干扰素的活性,因此,通过酵母表达体系获得高活性胸腺素-猪干扰素融合蛋白,可为高效、低成本获得抗病毒药物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胸腺素Tα1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细胞病变抑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集成干扰素α在不同动物长期毒性实验血清中中和抗体的产生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冰 李岱 +2 位作者 詹小玲 刘金花 许杨华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373-1375,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集成干扰素α在金黄地鼠和猕猴长期毒性实验血清中中和抗体的产生及抗体活性的强弱。方法将金黄地鼠与猕猴分别分为10、30、100μg/kg与1、10、100μg/kg3个剂量组,均每日皮下注射重组集成干扰素α1次,各连续用药60、30d,... 目的研究重组集成干扰素α在金黄地鼠和猕猴长期毒性实验血清中中和抗体的产生及抗体活性的强弱。方法将金黄地鼠与猕猴分别分为10、30、100μg/kg与1、10、100μg/kg3个剂量组,均每日皮下注射重组集成干扰素α1次,各连续用药60、30d,取给药期和恢复期不同时间的血清,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进行检测。结果金黄地鼠的30、100μg/kg剂量组与猕猴的3个剂量组从给药第3wk起,在血清中检测到具有中和活性的抗体,抗体滴度在给药第4wk或恢复期第1wk达最高峰,并持续到恢复期结束。其中,猕猴10、100μg/kg剂量组的中和活性高于同期1μg/kg剂量组,10、100μg/kg剂量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1μg/kg剂量组在恢复期结束时已检测不到中和活性。结论金黄地鼠和猕猴重复注射重组集成干扰素α,血清中均能检测到中和抗体(低剂量组除外),抗体滴度和持续时间与注射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集成干扰素α 细胞病变抑制法 金黄地鼠 猕猴 中和抗体 抗体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溶解后活性稳定性的分析
20
作者 马鸿杰 刘传灵 +1 位作者 黄秋茹 毛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5期197-198,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 b(赛若金)溶解后生物学活性的稳定性。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干扰素活性检测第一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CPE)检测溶解后的赛若金分别在4℃及25℃条件下放置不同时段的生物活性,与标准品比较,... 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 b(赛若金)溶解后生物学活性的稳定性。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干扰素活性检测第一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CPE)检测溶解后的赛若金分别在4℃及25℃条件下放置不同时段的生物活性,与标准品比较,评估其溶解后的稳定性。结果 4批次不同规格的赛若金经4℃存放12、24、36、48 h后生物学活性相当于0 h活性的93.93%~100.31%,生物活性无明显的下降,相对稳定。4批次不同规格的赛若金经25℃存放12、24、36、48 h后生物学活性相当于0 h活性的81.90%~100.46%,生物活性有所波动,依旧在合格范围内。结论赛若金溶解后性质稳定,使用本品除了现配现用,还可以提前溶解配制,适当条件下保存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 生物学活性 细胞病变抑制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