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基质细胞与关节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东 黄靖香 +3 位作者 哈小琴 赵斌 余征 卢世璧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 观察兔骨髓基质细胞 (MSCs)诱导和基因修饰后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并与关节软骨细胞进行比较。 方法 抽取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髂骨骨髓 ,密度梯度离心获得骨髓基质细胞 ,培养传至第 5代 ,按处理方法分为常规培养液组 (A组 )、条... 目的 观察兔骨髓基质细胞 (MSCs)诱导和基因修饰后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并与关节软骨细胞进行比较。 方法 抽取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髂骨骨髓 ,密度梯度离心获得骨髓基质细胞 ,培养传至第 5代 ,按处理方法分为常规培养液组 (A组 )、条件培养液组 (B组 )及重组缺陷型腺病毒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 c DNA转染组 (C组 )。条件培养液为常规培养液中含转化生长因子 - β1 (10 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 5 ng/ml)和地塞米松 (10 - 7mol/L)。切取兔膝关节软骨 ,3mg/ml 型胶原酶消化传代培养至第 3代 (D组 )。观察原代 MSCs及第 5代 MSCs(体外培养 8~ 10周后 )细胞形态 ,对第 5代 MSCs及第 3代软骨细胞进行 、 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阿利新蓝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糖胺多糖 (GAG)含量。提取各组培养细胞总 RNA,RT- PCR检测 、 型胶原表达。 结果 原代 MSCs为短梭形、簇状生长 ,传代细胞呈长梭形、旋涡样生长。A组细胞爬片 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 , 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阴性 ,GAG含量低 ,与 D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B组细胞爬片 、 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 ,GAG含量升高 ,与 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C组转染后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关节软骨 细胞生物学特性 基因修饰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的受体γ特异配体罗格列酮对肝星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郭晏同 冷希圣 +3 位作者 李涛 宋盛晗 秦致中 熊亮发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的受体γ(PPARγ)特异配体罗格列酮对肝星状细胞(HSC)PPARγ 表达以及对H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 设立空白对照组、3μmol L罗格列酮组、10μmol L罗格列酮组;分别 用RT PCR、Western印迹、...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的受体γ(PPARγ)特异配体罗格列酮对肝星状细胞(HSC)PPARγ 表达以及对H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 设立空白对照组、3μmol L罗格列酮组、10μmol L罗格列酮组;分别 用RT PCR、Western印迹、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PPARγ的表达;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α 平滑肌 肌动蛋白(α SMA)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 仪分析细胞凋亡。 结果 10μmol L罗格列酮组HSC的PPARγ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10.87,P<0.01), PPARγ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t=4.627,P<0.01);10μmol L罗格列酮组HSC的增殖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t ≥5.542,P<0.01),其α SMA及Ⅰ型胶原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t≥4.627,P<0.01),其凋亡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16.682,P<0.01)。 结论 PPARγ特异配体罗格列酮通过增加PPARγ的表达,能够抑制激活的HSC表达α SMA及Ⅰ胶原,抑制激活的HSC增殖,诱导激活的HS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 罗格列酮 细胞生物学特性 配体 特异 WESTERN印迹 受体 活化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星状细胞(HSC)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PPARγ mol/L 四甲基偶氮唑盐 流式细胞仪分析 α-SMA RT-PCR mRNA表达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分化潜能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玉琳 王静文 +2 位作者 石予白 于纪棉 曾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06-1008,共3页
关于干细胞的描述始于19世纪末,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干细胞研究和应用领域得以不断拓宽和深入。所谓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无限的或者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能够产生至少一种类型、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干细胞按其发生学来源可分为胚... 关于干细胞的描述始于19世纪末,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干细胞研究和应用领域得以不断拓宽和深入。所谓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无限的或者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能够产生至少一种类型、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干细胞按其发生学来源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是指已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皮肤干细胞等。我国对成体干细胞的研究甚多,尤其是对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的研究。 MSCs主要存在于骨髓、外周血、胎盘、脐带、脐血、成人膝关节的滑膜中,胎儿、成人和老年人的骨骼肌和皮肤结缔组织中也均含有MSCs。脐血作为干细胞的来源和应用已被广泛接受,近年来,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 UBMSCs )以其来源丰富和生物学特性,成为倍受关注的成体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生物学特性 临床应用 分化潜能 人脐血 成体干细胞 皮肤结缔组织 cel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5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波 高志棣 +5 位作者 王海霞 王朝晖 范传波 刘俊玲 田猛 赵洪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5-451,共7页
目的:探讨miR-155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以及转染miR-155抑制物对DLBCL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DLBCL患者76例,同时选取因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就诊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miR-155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以及转染miR-155抑制物对DLBCL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DLBCL患者76例,同时选取因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就诊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取2组患者组织标本。培养DB细胞并将其分为miR-155抑制物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DLBCL组和对照组组织及细胞中miR-155的表达;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DLBCL患者组织中miR-155相对表达量(1.93±0.16)明显高于对照组(1.01±0.09)(t=33.991,P=0.000)。miR-155表达量在乳酸脱氢酶水平异常、BCL-2^+、MUM1^+和Ki-67≥50%、病理类型非GC型、Ann Arbor分期Ⅲ-Ⅳ期、结外病变数≥2和IPI评分3-5分的DLBCL患者组织中升高(P<0.05);miR-155抑制物组细胞中miR-155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miR-155抑制物组细胞在培养24、48、72和96 h时吸光度A值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而细胞凋亡率则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miR-155抑制物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miR-155在DLBCL患者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肿瘤恶性程度和侵袭进展有关,在特异性抑制DB细胞中miR-155的表达可减少细胞增殖,加速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MIR-155 细胞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DGF-A/hBD2双基因转染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冯一梅 徐辉 +6 位作者 邹仲敏 郝磊 王涛 邓均 董世武 粟永萍 程天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2-476,共5页
目的探讨hPDGF-A/hBD2腺病毒双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后,对BMSCs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应用GFP标记的腺病毒表达载体系统Adv-hPDGF-A-IRES-hBD2,以脂质... 目的探讨hPDGF-A/hBD2腺病毒双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后,对BMSCs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应用GFP标记的腺病毒表达载体系统Adv-hPDGF-A-IRES-hBD2,以脂质体法转染293细胞,再以病毒上清液感染BMSCs,对转染目的基因后的BMSCs进行形态学观察,绘制生长曲线,测定其细胞周期以及向成脂、成骨、成肌诱导分化和鉴定。结果hPDGF-A/hBD2双基因成功转入BMSCs后,未发现其对细胞活性有明显作用,基因修饰后的BMSCs仍具有成体干细胞所具备的增殖能力,以及向成脂、成骨、成肌等方向分化的潜能。结论BMSCs是重组腺病毒转染的良好靶细胞,hPDGF-A/hBD2基因修饰的BMSCs仍可作为满意的细胞治疗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转染 细胞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survivin基因的siRNA对大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熊英 郭文 李霆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向大肠癌细胞Lovo中导入靶向survivin基因的siRNA,研究其对Lovo细胞生物学效应影响。方法设计2条特异性靶向survivin基因的siRNA,体外转录法合成,通过脂质体导入Lovo细胞并检测转染后细胞内survivin基因表达水平及凋亡、增殖情况。... 目的向大肠癌细胞Lovo中导入靶向survivin基因的siRNA,研究其对Lovo细胞生物学效应影响。方法设计2条特异性靶向survivin基因的siRNA,体外转录法合成,通过脂质体导入Lovo细胞并检测转染后细胞内survivin基因表达水平及凋亡、增殖情况。结果细胞内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增殖能力减弱。结论所设计的靶向survivin基因的siRNA能有效降低目的基因的mRNA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生长。为大肠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基因治疗 RNA干扰 细胞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源性和脐带源性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蔡琼霞 熊华锋 +3 位作者 胡葵葵 张继平 戴育成 贺文凤 《北京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438-440,共3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为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支持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控制下可分化为骨、软骨、脂肪、肌肉、神经、肝和内皮等多种细胞^[1-7]。因此,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具有广阔的临床前景。MSC存在于身...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为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支持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控制下可分化为骨、软骨、脂肪、肌肉、神经、肝和内皮等多种细胞^[1-7]。因此,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具有广阔的临床前景。MSC存在于身体的很多部位,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骨髓和脐血。骨髓源性MSC存在高度病毒污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特性 间充质干细胞 血源性 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脐带 cell 造血功能 条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δT细胞生物学特性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马锡慧 肖漓 冯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425-3426,共2页
rδT细胞是T细胞的一个特殊亚群,多数为CD4-CD8-T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和上皮组织中,在外周血中占CD3+T细胞的1%-5%,按T细胞受体(Tcellreceptor,TCR)类型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TCRαβ和TCRrδT细胞。rδT细胞的分布位置、发育... rδT细胞是T细胞的一个特殊亚群,多数为CD4-CD8-T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和上皮组织中,在外周血中占CD3+T细胞的1%-5%,按T细胞受体(Tcellreceptor,TCR)类型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TCRαβ和TCRrδT细胞。rδT细胞的分布位置、发育途径、表型标志及抗原识别机制都与仪αβT细胞有着显著的区别。已有多项研究表明,rδT细胞不但可以直接识别并杀伤靶细胞.参与早期抗HIV的天然免疫,而且其分泌的各类细胞因子有助于诱发获得性免疫反应[1],在机体的抗肿瘤、抗感染、抗过敏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rδ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特性 CD8-T细胞 获得性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 T细胞受体 TCRαβ ΑΒT细胞 杀伤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NK4基因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赖人旭 袁世珍 Toshikazu Nakamura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34-1138,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通过其受体c-Met的激活,在调节肿瘤侵袭和转移和血管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NK4不仅是HGF的拮抗剂,也是血管形成的抑制剂,阻断HGF/c-Met途径和肿瘤血管的形成可成为抗肿瘤治疗的策...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通过其受体c-Met的激活,在调节肿瘤侵袭和转移和血管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NK4不仅是HGF的拮抗剂,也是血管形成的抑制剂,阻断HGF/c-Met途径和肿瘤血管的形成可成为抗肿瘤治疗的策略之一。为此,我们构建NK4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进行转染研究,探讨NK4基因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对重组pcDNA3/hNK4质粒进行酶切,将NK4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RC/CMV2,应用脂质体将重组pRC/CMV2-hNK4质粒转入胰腺癌SW1990细胞中,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Westernblot)分别检测转染的肿瘤细胞中NK4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筛选出高表达的细胞克隆。采用Transwall小室和Matrigel侵袭小室测定转染NK4基因对胰腺癌细胞运动和侵袭的影响。结果:转导NK4基因的SW1990细胞可表达并分泌NK4,RT-PCR扩增出预期的453bp片段,Westernblot显示有50000的NK4蛋白,转染NK4基因对胰腺癌细胞SW1990的生长无抑制作用(P>0.05),但可显著抑制HGF或成纤维细胞所诱导胰腺癌细胞的运动和侵袭(P<0.01),而转染空载体则无此作用(P>0.05)。结论:转染NK4基因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运动和侵袭,在胰腺癌抗转移治疗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4基因 转染 胰腺癌细胞 HGF 侵袭 细胞生物学特性 运动 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质粒 细胞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Livin基因表达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亚荣 柴宝 贾军梅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期176-178,共3页
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年发病率位居第五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导致的病死率中位居第3[1]。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手术切除和化疗,其治疗效果差,并且几乎不能达到完全缓解或是治愈。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特性 LIVIN 人肝癌 基因表达 细胞 居第 生物学活性 转染 RNA 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中Th17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黎翠翠 陈曲波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328-2331,共4页
肿瘤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肿瘤组织在解剖学上分为瘤内基质和瘤周基质,瘤内基质中存在大量的免疫抑制分子(如PD-1、CTLA-4、GITR)和免疫抑制细胞以阻止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而瘤周基质却被大量白细胞所浸润,因此肿... 肿瘤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肿瘤组织在解剖学上分为瘤内基质和瘤周基质,瘤内基质中存在大量的免疫抑制分子(如PD-1、CTLA-4、GITR)和免疫抑制细胞以阻止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而瘤周基质却被大量白细胞所浸润,因此肿瘤微环境异于人体正常组织。感染和慢性炎症可能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细胞生物学特性 免疫抑制分子 CTLA-4 人体正常组织 人类健康 肿瘤组织 P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细胞株H9101的建立及其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善民 颜江华 +4 位作者 陈瑞川 郑耘 林炳珍 陈福 王天叫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1,共4页
从厦门市肝癌高发的同安地区肝癌病人肝癌组织建立了人原发性肝细胞癌细胞系H9101。它生长迅速,群体倍增时间平均为38小时,对小牛血清的依赖性较低(1%)。体外培养的H9101细胞贴壁生长,扫描和透射电镜下见细胞有丰富细长微绒毛。H9101... 从厦门市肝癌高发的同安地区肝癌病人肝癌组织建立了人原发性肝细胞癌细胞系H9101。它生长迅速,群体倍增时间平均为38小时,对小牛血清的依赖性较低(1%)。体外培养的H9101细胞贴壁生长,扫描和透射电镜下见细胞有丰富细长微绒毛。H9101细胞具有较高的软琼脂克隆形成率(1/200细胞)和裸鼠异种移植成瘤能力(100%)。瘤细胞在(ConA处理后呈较强的凝集性,在ConA 50μg/ml和100μg/ml时细胞凝集率分别为61%和92%。瘤细胞分泌微量的AFP,用1%DMSO和1.5×10^(-5)mol/L地塞米松处理10天后上升到(140ng/ml/1×10^(-5)细胞/24小时),且HBsAg转呈阳性。H9101细胞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达5.42U±0.11U/mg,酪氨酸α酮戊二酸转肽酶活性达14.24U±1.50U/mg,与正常人肝细胞者相比差异显著(分别为P<0.001和P<0.01)。H9101细胞染色体数为非整倍体,众数分布在52条-82条,具人类细胞染色体特征,其DNA经PCR扩增显示HBV DNA特异性条带。H9101细胞具端粒酶活性,是细胞连续传代和建系的保证;它恶性程度高、整合HBVDNA和具人肝细胞癌生物学基本特征,可为肝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H9101 细胞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虹麟 娄晋宁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6期6-8,共3页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特性 肿瘤生物学 肿瘤干细胞 临床治疗 科研工作者 CELLS 高转移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多向分化潜能的理论基础和机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连霞 李光来 《临床医药实践》 2006年第3期163-165,共3页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特性 多向分化潜能 骨髓间充质 骨髓造血干细胞 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造血系统 成体干细胞 BMSCs 结缔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晓辉 黄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6期405-407,共3页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特性 血管内皮祖细胞 心血管系统 血管内皮细胞 新生血管发生 分化增殖 cells 干/祖细胞 原血干细胞 成人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雪峰 王立生 格日力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6年第3期259-262,共4页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是一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的多能干细胞,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能最终分化成心肌、骨、软骨、神经等多种组织,易于在体外分离培养,...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是一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的多能干细胞,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能最终分化成心肌、骨、软骨、神经等多种组织,易于在体外分离培养,并易于为外源基因转染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生物学特性 多向分化潜能 低氧 体外分离培养 外源基因转染 cells 多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VEGF_(165)核酶对人肺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谷仲平 王云杰 +5 位作者 周勇安 程庆书 刘锟 李谨革 白雪帆 陈农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49-253,共5页
目的 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165 (VEGF165)核酶对人肺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VEGF1652 12位点的锤头状核酶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ibozyme ,VRz)及其突变体 (mutantVRz ,mVRz) ,体外检测核酶的剪... 目的 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165 (VEGF165)核酶对人肺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VEGF1652 12位点的锤头状核酶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ibozyme ,VRz)及其突变体 (mutantVRz ,mVRz) ,体外检测核酶的剪切活性。采用亚克隆技术 ,构建腺病毒介导的抗VEGF165核酶真核表达载体pAdVRz ,用重组腺病毒感染人肺腺癌细胞A5 49,分别采用Northernblot印迹杂交、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和激光共聚焦等技术 ,观察感染前后A5 49细胞的生物学性状的改变。结果 成功地合成了具有明显剪切活性的抗VEGF165核酶VRz及其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rpAdVRz ,并在A5 49细胞中获得表达。重组腺病毒感染细胞的VEGF165表达减少了 87% ,而生物学性状不受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结论 抗VEGF165核酶能够显著抑制人肺腺癌细胞内VEGF165的表达 ,为进一步进行肺癌的抗血管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酶 肺腺癌 细胞生物学特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肺肿瘤 肿瘤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离子通道与细胞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玲玲 潘雪 《基层医学论坛》 2009年第28期933-935,共3页
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质分子,它与肿瘤有密切的关系,钾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分布最广、类型最多的一类离子通道,发挥许多重要的生物功能。肿瘤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一些肿瘤细胞膜上... 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质分子,它与肿瘤有密切的关系,钾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分布最广、类型最多的一类离子通道,发挥许多重要的生物功能。肿瘤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一些肿瘤细胞膜上存在着不同的钾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可通过影响细胞膜电位,导致胞外钙离子内流进入胞内,影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离子通道 细胞生物学特性 肿瘤细胞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蛋白质分子 细胞膜电位 钙离子内流 生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分泌功能的研究
19
作者 刘雪婷 白春雨 +1 位作者 关伟军 马月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69,267,共4页
器官衰竭、组织创伤、癌症、先天性结构异常等疾病可以通过器官移植手术、自体组织移植及使用人造材料等临床手术进行治疗。然而这些治疗具有潜在的局限性,包括器官短缺、供体损伤、过敏反应和排斥反应等。与干细胞相关的生长分化因子... 器官衰竭、组织创伤、癌症、先天性结构异常等疾病可以通过器官移植手术、自体组织移植及使用人造材料等临床手术进行治疗。然而这些治疗具有潜在的局限性,包括器官短缺、供体损伤、过敏反应和排斥反应等。与干细胞相关的生长分化因子、组织损伤修复、器官移植等干细胞应用领域备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特性 分泌功能 器官移植 脂肪 组织移植 生长分化因子 损伤修复 结构异常
原文传递
交感神经递质对肝星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欧志涛 阳学风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21期3283-3285,共3页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损伤后的修复反应过程,肝硬化是肝纤维化的最终发展阶段。目前研究表明,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HSCs)的增生和激活。激活后的HSCs产生大量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和细胞因子(CK)。本综...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损伤后的修复反应过程,肝硬化是肝纤维化的最终发展阶段。目前研究表明,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HSCs)的增生和激活。激活后的HSCs产生大量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和细胞因子(CK)。本综述以肝星状细胞为中心,重点阐述交感神经递质对肝星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特性 交感神经递质 慢性肝损伤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细胞外基质 反应过程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