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粉病菌对薏苡生长及其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莫熙礼 吴彤林 +3 位作者 李松克 李本华 江厚成 武华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80-82,87,共4页
为了解薏苡黑粉病菌的致病性机制,对种子接种黑粉病菌后的发芽率和幼芽生长抑制作用、黑粉病菌在薏苡不同生长期的侵入危害及接种黑粉病菌后薏苡种子分泌产生的角质酶、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酸酶(PG)、β-1,4-内切葡... 为了解薏苡黑粉病菌的致病性机制,对种子接种黑粉病菌后的发芽率和幼芽生长抑制作用、黑粉病菌在薏苡不同生长期的侵入危害及接种黑粉病菌后薏苡种子分泌产生的角质酶、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酸酶(PG)、β-1,4-内切葡聚糖酶(Cx)和β-葡聚苷酶的活性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黑粉病菌对种子的发芽无抑制作用,对幼芽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接种黑粉病菌孢子后,种子发病率为75.7%,而叶片和穗部的发病率都低于10%;病原菌处理种子后,角质酶的活性在6h和12h出现峰值,略高于对照,其余时间角质酶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且角质酶的含量和活性均较低;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测定发现,种子接触黑粉病菌后,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活性与对照的PMG活性差异不显著,且活性的变化率相同;多聚半乳糖酸酶(PG)、β-1,4-内切葡聚糖酶(Cx)和β-葡聚苷酶的活性在24h内迅速升高,达到峰值,之后迅速下降,与健康植株(CK)的活性差异不显著,且变化规律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黑粉病 发病率 种子发芽率 幼芽生长抑制 细胞壁降解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湿度对接种到番茄叶片中的灰葡萄孢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蕊 付雁南 +3 位作者 程国新 周斌 李天来 须晖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7,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温湿度条件对灰葡萄孢分泌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15个环境处理组合,测定番茄叶片4种细胞壁降解酶(CX、PG、PMG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及最高酶活出现时间,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抑制和促进病害发展的环境条件。... 为了研究不同温湿度条件对灰葡萄孢分泌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15个环境处理组合,测定番茄叶片4种细胞壁降解酶(CX、PG、PMG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及最高酶活出现时间,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抑制和促进病害发展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在温度25℃相对湿度85%的条件下,4种酶达到的活性最高,分别为9.9649,12.8910,14.2010,28.6719U·mg^(-1),其中PMG的最高酶活显著高于其他3种酶的最高酶活。不同温湿度条件下4种酶达到最高酶活所用的时间不同,4种酶在温度23℃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达到最高酶活所用时间最短,分别为16,18,16,16h,而在温度15℃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所用时间最长,分别为46,48,46,46h,其中PG的最高酶活出现的时间滞后于其他3种酶2~14h。综上,温度23℃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灰葡萄孢的侵染最快,温度15℃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侵染最慢,灰霉病完成侵染的时间为16~48h,PMG在灰葡萄孢侵染过程中变化最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 温度 相对湿度 细胞壁降解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果类果实成熟软化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沈颖 王玉霞 +3 位作者 张福兴 李芳东 张序 李延菊 《烟台果树》 2019年第2期7-9,共3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核果类果实软化机理研究概况,更高效的解决果实成熟过程中面临的软化变质、不耐贮藏等问题。本文从核果类果实质地、细胞壁结构、细胞壁组分以及细胞壁降解相关酶等方面,阐述了核果类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软化特性,总结了核... 为了进一步了解核果类果实软化机理研究概况,更高效的解决果实成熟过程中面临的软化变质、不耐贮藏等问题。本文从核果类果实质地、细胞壁结构、细胞壁组分以及细胞壁降解相关酶等方面,阐述了核果类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软化特性,总结了核果类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及各类软化相关酶的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果类 果实质地 细胞壁组分 细胞壁结构 细胞壁降解酶活性 软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