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粒砂岩在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变形实验 被引量:23
1
作者 许江 王维忠 +1 位作者 杨秀贵 王鸿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0-62,共3页
通过对细粒砂岩在不同位移速率、不同载荷水平时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变形的演化规律的实验研究发现,细粒砂岩在循环加、卸载条件下的卸载曲线与加载曲线不相重合,将形成一封闭的塑性滞回环,且该塑性滞回环从第2次循环起几乎不发生变化。... 通过对细粒砂岩在不同位移速率、不同载荷水平时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变形的演化规律的实验研究发现,细粒砂岩在循环加、卸载条件下的卸载曲线与加载曲线不相重合,将形成一封闭的塑性滞回环,且该塑性滞回环从第2次循环起几乎不发生变化。同时还发现,从第2次循环起,每次循环加、卸载完成后所产生的残余位移量也几乎接近于零。另外,对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还发现,随着位移速率的增大,载荷-位移曲线的斜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载荷水平的提高,第1次循环加、卸载完成后所残余的位移量将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载荷 变形特性 塑性滞回环 细粒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的饱和细粒砂岩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林峰 曾韬睿 翁其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727-3731,3751,共6页
为了更好地揭示饱和细粒砂岩在不同孔隙水压力作用下的损伤本构关系,基于损伤力学/概率统计方法和有效应力原理,采用MC强度准则假定微元强度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建立了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的饱和细粒砂岩本构模型,修正了统计损伤模型参数 F0... 为了更好地揭示饱和细粒砂岩在不同孔隙水压力作用下的损伤本构关系,基于损伤力学/概率统计方法和有效应力原理,采用MC强度准则假定微元强度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建立了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的饱和细粒砂岩本构模型,修正了统计损伤模型参数 F0、 S0与孔隙水压力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建立了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饱和细粒砂岩损伤状态的本构模型。理论与试验对比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统计损伤模型参数 F0、 S0对饱和细粒砂岩物理特征的影响,探讨了饱和细粒砂岩在不同围压、不同孔隙水压力下的损伤演化规律,为实际工程案例中饱和细粒砂岩的损伤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损伤 孔隙水压力 细粒砂岩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砂岩填料在成渝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
3
作者 汪洪加 《路基工程》 2013年第6期143-145,共3页
以成渝高铁工程为依托,对细粒砂岩填料的料源选择、生产方式、填筑工艺、压实质量检测、沉降观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选较软及硬质砂岩加工A,B组填料。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填料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填层碾压质量可达到规范要... 以成渝高铁工程为依托,对细粒砂岩填料的料源选择、生产方式、填筑工艺、压实质量检测、沉降观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选较软及硬质砂岩加工A,B组填料。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填料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填层碾压质量可达到规范要求;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外,增加碾压遍数,会使压实层表面填料二次破碎形成细砂层,压实质量变差;使用细粒砂岩填料填筑路基,在碾压遍数较多、堆载预压情况下,沉降稳定时间约6个月,应加强施工组织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砂岩填料 成渝高铁 压实质量 含水率 碾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砂岩细粒土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甘文宁 朱大勇 +3 位作者 吴迎雷 姚华彦 周玉新 陈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70-75,共6页
研究红砂岩原岩破碎后的细粒土的强度特性,对其展开了不同含水率及压实度下的快剪试验,探讨含水率及压实度对红砂岩细粒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压实度下,随着含水率的增大,黏聚力先增大后减小,呈2次抛物线变化规律,... 研究红砂岩原岩破碎后的细粒土的强度特性,对其展开了不同含水率及压实度下的快剪试验,探讨含水率及压实度对红砂岩细粒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压实度下,随着含水率的增大,黏聚力先增大后减小,呈2次抛物线变化规律,而内摩擦角则呈幂函数衰减变化趋势;在一定含水率下,饱和黏聚力及内摩擦角均随着压实度的提高而有不同幅度的增大。相比内摩擦角,黏聚力受含水率及压实度的影响更显著。试验结果可为有关红砂岩路基、堤坝填筑、边坡稳定性分析等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抗剪强度 快剪试验 含水率 压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楔刀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细砂岩裂纹扩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青 荣传新 +3 位作者 蔡海兵 黎明镜 经纬 李登国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3-101,共9页
为提高西部竖井钻井法楔齿滚刀钻进细砂岩的破岩效率,开展西部弱胶结砂岩XRD与SEM试验,微观结构验证PFC2D模拟试验细观参数标定结果,探讨不同加载速度工况下弱胶结砂岩拉、剪裂纹形成,破岩阻力变化及破岩机理、破岩效率。研究结果表明:... 为提高西部竖井钻井法楔齿滚刀钻进细砂岩的破岩效率,开展西部弱胶结砂岩XRD与SEM试验,微观结构验证PFC2D模拟试验细观参数标定结果,探讨不同加载速度工况下弱胶结砂岩拉、剪裂纹形成,破岩阻力变化及破岩机理、破岩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胶结物是加卸载段生成的微宏观裂纹萌生、扩展的通道,贯入速率超过0.01 m/min以上,将导致更大的动力效应、更大的应力集中(楔刀贯入)和应力波(密实核应力膨胀)传播,岩石内部的应力集中区域扩展,产生部分无效裂纹。贯入速率0.02 m/min平均贯入力是贯入速率0.01 m/min平均贯入力的1.64倍;贯入速率为0.01 m/min时取得最小胶结破坏比能耗,与可可盖矿中央回风立井施工现场钻进速率非常吻合。研究结果可为西部弱胶结砂岩楔齿滚刀破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齿滚刀 细粒砂岩 空腔膨胀 拉剪裂纹 加载速率 胶结破坏比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对细粒长石岩屑砂岩蠕变特征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姚强岭 朱柳 +2 位作者 黄庆享 杨朴 许铮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34-1042,1051,共10页
煤矿采空区储水库建立过程中,由水的运移引发各种水-岩作用,促使水库坝体长期强度发生变化。为了探究含水率对地下水库坝体蠕变特征影响,以西部梅花井煤矿4-2#煤层底板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无损浸水加湿设备制取含水率为... 煤矿采空区储水库建立过程中,由水的运移引发各种水-岩作用,促使水库坝体长期强度发生变化。为了探究含水率对地下水库坝体蠕变特征影响,以西部梅花井煤矿4-2#煤层底板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无损浸水加湿设备制取含水率为0%,2%,6%和11%的岩样,采用机械分级加载分别对不同含水率岩样进行三轴蠕变试验,并监测岩样蠕变过程中声发射信号。研究发现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岩样蠕变各阶段持续时间显著减少,岩样达到稳定状态所需要时间也相应缩短,同时,岩样的极限应变量呈线性增加,岩样的长期强度呈指数降低,不同含水率长期强度的值与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为0.3~0.5。声发射RA值监测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提高,岩样内部拉张裂纹数量明显增加。b值监测结果表明含水率的增加改变了岩石内部结构,岩石试件内部裂隙发育期间,声发射事件普遍比较微弱,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试件内部小裂隙比较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岩作用 长石岩屑砂岩 含水率 蠕变 长期强度 声发射
原文传递
循环载荷作用下岩石声发射时空演化规律 被引量:20
7
作者 许江 唐晓军 +2 位作者 李树春 陶云奇 姜永东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2-676,共5页
利用先进的声发射测试分析系统对细粒砂岩进行了声发射定位试验。通过对循环载荷作用下细粒砂岩声发射定位试验研究,分析循环载荷作用下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损伤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静态加载阶段的声发射信... 利用先进的声发射测试分析系统对细粒砂岩进行了声发射定位试验。通过对循环载荷作用下细粒砂岩声发射定位试验研究,分析循环载荷作用下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损伤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静态加载阶段的声发射信息很好地反映了岩石在压密阶段、弹塑性变形阶段的损伤演化规律;循环阶段初期声发射都由小裂纹产生的小事件组成,持续时间及能量值都比较小,空间定位结果显示了事件大都在静态加载阶段形成的成核区产生,且空间事件点变化不快;循环中期声发射能量在时间上变化不大,偶有起伏,空间上事件点变化缓慢,每循环只有少量增加,在时空上都处于一个稳定发展阶段;循环末期每循环的声发射事件数、能量值都急剧增加,特别是破坏阶段达到最大值,事件点由能量高、持续时间长的大事件组成,空间演化迅速,事件点在成核区不断聚集并快速连接,不断向顶部扩散,最后容汇贯通形成宏观破裂面;峰后由于破裂面相互滑动摩擦带动附近的弱结构单元形成新损伤,继续产生声发射,且在完全停止加载后因岩石内部寻求新应力场平衡仍有少量声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载荷 细粒砂岩 声发射 定位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载荷条件下岩石塑性滞回环的演化规律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鸿 许江 杨秀贵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0-82,共3页
通过对循环载荷条件下细粒砂岩在不同载荷水平、不同位移速率时的变形特性及其塑性滞回环演化规律的分析发现:1)循环载荷条件下岩石的加、卸载曲线不重合,将形成一封闭的塑性滞回环,该塑性滞回环从第2循环起将趋于稳定;2)不同载荷水平... 通过对循环载荷条件下细粒砂岩在不同载荷水平、不同位移速率时的变形特性及其塑性滞回环演化规律的分析发现:1)循环载荷条件下岩石的加、卸载曲线不重合,将形成一封闭的塑性滞回环,该塑性滞回环从第2循环起将趋于稳定;2)不同载荷水平和不同位移速率下第1循环时的各拟合参数值与第2循环相比存在有较大变化,但从第2循环曲线起,各拟合参数均将逐渐趋于恒定;3)随着位移速率和载荷水平的变化,其拟合参数将随之而发生变化;4)在相同位移速率和相同载荷水平条件下,同一次循环时岩石变形曲线的加载段与卸载段的相应拟合参数值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载荷 塑性滞回环 细粒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饱和度下岩石滞回曲线演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鸿 许江 +1 位作者 李树春 胡玉红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21,共4页
通过周期性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烘干、自然干燥、饱水等3种不同水饱和度时细粒砂岩变形特性及其滞回曲线演化规律的实验研究,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岩石含水量的不断增加,岩石的强度、变形及其弹性模量将随之减小,每次循环形成的滞回曲线的变化... 通过周期性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烘干、自然干燥、饱水等3种不同水饱和度时细粒砂岩变形特性及其滞回曲线演化规律的实验研究,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岩石含水量的不断增加,岩石的强度、变形及其弹性模量将随之减小,每次循环形成的滞回曲线的变化有越加明显的演化趋势,但是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各个应变相对残余变量均逐渐趋于稳定。同时发现,岩石变形的弹性后效现象受含水量的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循环荷载 滞回曲线 水饱和度 细粒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元回归法确定储层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10
作者 戴国威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19期130-131,共2页
在实际的地质工作中,我们对储层物性进行分析时,所涉及的因素有很多,但是难以确定哪种因素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更为直接和重要,这对石油勘探区域是很不利的,所以本文通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更好的确定岩石中哪种矿物或是填隙物对储层... 在实际的地质工作中,我们对储层物性进行分析时,所涉及的因素有很多,但是难以确定哪种因素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更为直接和重要,这对石油勘探区域是很不利的,所以本文通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更好的确定岩石中哪种矿物或是填隙物对储层的物性影响最大,为石油勘探工作中更好的了解储层的储集性能及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回归 储层物性 影响因素 细粒砂岩 葡萄花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煤矸石分类和命名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长根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3年第6期42-45,共4页
关于煤矸石的分类和命名,国内外还没有完整统一的方案。目前我国习惯以颜色来分类命名,如黑矸、灰矸、白矸、红矸等;也有人以煤矸石的产出层位来分类命名,如夹矸、顶板矸、底板矸等。以颜色为基础的分类命名,如黑矸和灰矸,不但化学成分... 关于煤矸石的分类和命名,国内外还没有完整统一的方案。目前我国习惯以颜色来分类命名,如黑矸、灰矸、白矸、红矸等;也有人以煤矸石的产出层位来分类命名,如夹矸、顶板矸、底板矸等。以颜色为基础的分类命名,如黑矸和灰矸,不但化学成分相差不多,主次矿物成分也都十分近似。以矸石井下产出层位为基础的分类,也只能表明矸石在井下工作面的原始情况。以岩石名称为分类的基础,也无法按类型进行利用。一个矿井排出的矸石,往往岩种就十多种,要分别统计和利用各种岩石是很困难的;若以岩石名称作为煤矸石的主要分类,种类繁多,分类复杂,应用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命名 含量关系 化学成分 化学组成 产出层位 高硫煤 煤层巷道 煤巷 砂质泥岩 铝硅比 煤研石 铁矿物 黄铁矿 细粒砂岩 矿物成份 矿物成分 手选 硅含量 炭质泥岩 碎屑岩 铝土岩 泥质岩 粘土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神矿区首采煤层及上覆岩层工程地质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阳 邓念东 +4 位作者 张卉 金光 袁喜东 高海峰 杨佩 《中国地质调查》 2018年第5期91-97,共7页
榆神矿区是陕北大型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煤炭资源丰富。近年来,该矿区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分析榆神矿区首采煤层分布、厚度、埋深及其上覆岩层的厚度和顶面形态,根据岩石成因、工程地质特征及物... 榆神矿区是陕北大型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煤炭资源丰富。近年来,该矿区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分析榆神矿区首采煤层分布、厚度、埋深及其上覆岩层的厚度和顶面形态,根据岩石成因、工程地质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将该区岩(土)体划分为4个类型和7个岩组:松散岩类(沙层组、土层组)、软岩类(风化岩组、煤岩组、烧变岩组)、较软岩类(粉砂岩与泥岩互层岩组)和较坚硬岩类(砂岩组),总结了各岩组的分布、厚度和物理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矿区煤层顶板多为中等—难冒落型顶板,局部地段属易冒落型顶板;粉砂岩及细粒砂岩底板属稳定型底板,泥岩底板稳定性差。为指导矿区规划、环境评估及煤炭开发提供依据,对切实转变陕西煤炭发展方式、促进生态环境友好型矿山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神矿区 泥岩互层 砂岩 地质特征 细粒砂岩 上覆岩层 煤层底板 黏土矿物 长石石英砂岩 延安组 岩性特征 砂质泥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第一个带掩体的停车洞库
13
作者 Joachim Neumann 刘洁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77-80,68,共5页
Wertheim城的地下停车场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第一个带民防掩体的停车洞库,它就位于与这座中世纪城市中心紧邻的城堡所在的山里。停车容量为300辆。20~30米厚的岩石覆层使得这个民防掩体可以容纳4400人。在斑驳的砂石层里的岩洞由光面... Wertheim城的地下停车场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第一个带民防掩体的停车洞库,它就位于与这座中世纪城市中心紧邻的城堡所在的山里。停车容量为300辆。20~30米厚的岩石覆层使得这个民防掩体可以容纳4400人。在斑驳的砂石层里的岩洞由光面爆破形成且用喷浆混凝土和岩锚作为支撑,它的马蹄形横切面分为二个停车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心 地下停车场 覆层 地壳构造 斜坡道 直角转弯 混凝土层 新红砂岩 细粒砂岩 石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硬顶板大面积垮落报警临界参数的确定
14
作者 兰大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6年第4期7-9,共3页
唐山矿5、8煤层是主要生产煤层,直接项随采随落,老顶匀质坚硬,赋存稳定,无明显节、层理弱面。5煤层老顶是浅灰色中细粒砂岩,矽质胶结,厚度10~15m。8煤层老顶是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硅质胶结,厚15~20m。当工作面自开切眼推进后,直接顶的... 唐山矿5、8煤层是主要生产煤层,直接项随采随落,老顶匀质坚硬,赋存稳定,无明显节、层理弱面。5煤层老顶是浅灰色中细粒砂岩,矽质胶结,厚度10~15m。8煤层老顶是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硅质胶结,厚15~20m。当工作面自开切眼推进后,直接顶的初次垮落不足以填充回采空间,老顶便如一个跨度不断增加的两端铰支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板 垮落 开切眼 岩梁 细粒砂岩 顶板下沉 硅质胶结 悬顶 临界参数 唐山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六区地层岩性特征及分层依据
15
作者 冯亚东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3年第S1期116-118,共3页
苏丹六区作为总公司海外勘探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 ,作业规模逐渐加大 ,研究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强 ,对区域地质层位及岩石特征的认识有助于下一步勘探开发作业 ,本文结合大量现场实际钻探结果 ,系统地对全区地层及岩性特征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砂岩 地层 岩性特征 细粒砂岩 灰色泥岩 电阻率曲线 泥岩段 指状 夹薄层 岩性标志 油气显示 自然伽玛曲线 岩石可钻性 岩石物理性质 水敏 次圆状 苏丹六区 厚层砂岩 电阻率值 泥质胶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数值模拟研究在经坊煤矿的应用
16
作者 李广俊 《中国煤炭工业》 2015年第12期60-61,共2页
<正>经坊煤矿八采区3803工作面为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主采煤层为3#煤层,3#煤层为近水平煤层。平均厚度6.1m,普氏系数f为0.5~0.6,直接顶为炭质泥岩,老顶为细粉砂岩,直接底为细粒砂岩。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回采巷道围岩变形量大... <正>经坊煤矿八采区3803工作面为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主采煤层为3#煤层,3#煤层为近水平煤层。平均厚度6.1m,普氏系数f为0.5~0.6,直接顶为炭质泥岩,老顶为细粉砂岩,直接底为细粒砂岩。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回采巷道围岩变形量大、支护体变形失效多、巷道断面收缩严重等矿压显现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坊 煤矿开采深度 回采巷道 矿压规律 围岩变形量 围岩变形破坏 直接底 细粒砂岩 炭质泥岩 矿压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本溪地区本溪组地层中镓矿床的地质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仁文 邓晓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年第7期120-122,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些以往不为人知的、不可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逐渐被发现或利用。在辽宁省本溪县草河掌镇南窑子一带铅锌矿勘查中,首次在辽宁石炭系本溪组地层中发现镓矿的存在,通过大比例尺填图、槽探、钻探、化验等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些以往不为人知的、不可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逐渐被发现或利用。在辽宁省本溪县草河掌镇南窑子一带铅锌矿勘查中,首次在辽宁石炭系本溪组地层中发现镓矿的存在,通过大比例尺填图、槽探、钻探、化验等手段,在矿区内共圈定了12条镓矿体,探求镓(332+333+334)编码金属量0.808千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本溪组 紫色铁质粉砂岩 陶器粘土矿 岩屑石英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庄油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层岩石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园园 李得成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0年第23期117-120,共4页
本文主要针对郑庄油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采用岩心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结合野外钻井岩心观察描述,对全区7口钻井、70多块铸体薄片进行详细观察分析。分析结论认为长6油层组砂岩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砂岩颗粒分选好,粒级比... 本文主要针对郑庄油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采用岩心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结合野外钻井岩心观察描述,对全区7口钻井、70多块铸体薄片进行详细观察分析。分析结论认为长6油层组砂岩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砂岩颗粒分选好,粒级比较均一,圆度为次棱状。杂基含量低,颗粒支撑,以线状接触为主。胶结类型有孔隙式、接触式,为典型碎屑岩储层特征,为将来根据其岩石学特征制定相应合适开发方案提供了基础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庄油区 延长组长6油层组 岩心薄片 长石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受拉损伤特性的声发射试验 被引量:32
19
作者 刘慧 蔺江昊 +4 位作者 杨更社 贠烨辉 张慧梅 梁博 张尧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30-839,共10页
在煤矿井巷冻结法施工工程中,地下工程结构的破坏常始于受拉区域,因此开展冻融岩石的抗拉强度劣化机理研究有一定意义。对不同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砂岩进行巴西劈裂实时声发射监测,从细观层次探讨了冻融作用对砂岩劈裂损伤过程的影响。结... 在煤矿井巷冻结法施工工程中,地下工程结构的破坏常始于受拉区域,因此开展冻融岩石的抗拉强度劣化机理研究有一定意义。对不同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砂岩进行巴西劈裂实时声发射监测,从细观层次探讨了冻融作用对砂岩劈裂损伤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融作用引起砂岩物理性质改变,抗拉强度降低;冻融砂岩劈裂损伤在时间域具有连续演进的特征,损伤发育速度在关键时刻有突变,可通过振铃计数峰值进行定性评判;在冻融循环5次前后,损伤发育速度突变,表现为声发射事件频率与能量值突增;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声发射累计能量出现时间提前,持续时长缩短,岩样提前进入弹性变形阶段,呈现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转换的趋势;高能声发射事件多发于损伤快速扩展期,可作为损伤传导和加剧的重要参照;振铃计数和累计能量同步大幅度激增至更高数量级是冻融砂岩破坏失稳时间域的前兆信息;声发射b值先降后升,表明砂岩破坏模式由内部大裂隙破坏转变为持续小裂隙破坏。依据损伤力学理论,基于累计振铃计数所建立的损伤变量能较好反映冻融砂岩抗拉损伤演化过程各阶段及损伤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细粒砂岩 巴西劈裂 声发射 抗拉损伤
原文传递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of deep rock in Meilinmiao Mine
20
作者 Ren-Liang SHAN Li-Wei SONG Yan LIU Wen-Feng ZHAO Hui-Xian CHEN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3年第4期468-473,共6页
SEM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four kinds of typical deep rocks in Meilinmiao Mine, and the micro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The particles of gritstone are unbroken and particle diameter ranges from 80 lam to 400 pro, and... SEM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four kinds of typical deep rocks in Meilinmiao Mine, and the micro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The particles of gritstone are unbroken and particle diameter ranges from 80 lam to 400 pro, and the void between particles is wide. The macroscopic failure of gritstone is caused by breakage of the dung distributed between particles, and po- tassium feldspars contained in gritstone are not leached. The failure of medium sandstone is caused by micro cracks distributed in sandstone particles, and potassium feldspars are leached seriously, so the pores penetrate each other and there is close hy- draulic connection in medium sandstone. The particles of fine sandstone are broken, and the particle diameters range from 60 pm to 300 pm, which determines the pores have good connectivity between particles. The dolomites contained in fine sand- stone are corroded, and the micro fracture form belongs to inter-granular fracture. There are no particles and blocks in micro- structure of sandy mudstone, but there are diverse micro cracks. The failure of mudstone arises from the extension of micro cracks, and the microstructure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three kinds of sandstones obvi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 test deep rock MICROSTRUCTURE LEACHING CRA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