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7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晶粒高纯铌管靶材的研制
1
作者 吴孟海 余涛 +3 位作者 聂腾飞 张浩 朱芳 张国祥 《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为了得到具有细小均匀组织的铌管靶材,研究了高纯细晶粒铌管靶材的制备新工艺。首先对Φ300 mm的高纯铌锭进行锻造和真空退火,然后经车削和钻孔加工成挤压锭坯,将该锭坯在热穿孔机上将孔径从65 mm扩至95 mm,再次加热后在挤压机上挤压为... 为了得到具有细小均匀组织的铌管靶材,研究了高纯细晶粒铌管靶材的制备新工艺。首先对Φ300 mm的高纯铌锭进行锻造和真空退火,然后经车削和钻孔加工成挤压锭坯,将该锭坯在热穿孔机上将孔径从65 mm扩至95 mm,再次加热后在挤压机上挤压为铌管靶坯,最后经过真空退火和机械加工制备出高纯铌管靶材成品。金相试验结果显示,该铌管靶材产品晶粒细小而均匀,横向平均晶粒度达到了38µm(6.5级),纵向平均晶粒度达到了32µm(7.0级);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试验结果显示,挤压态铌管靶材产品的织构主要由<001>组成,再结晶态铌管靶材产品的织构主要由<110>和<111>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管靶 细晶 穿孔 挤压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细晶/混晶交替分布组织特征的AZ31镁合金轧板拉伸变形行为仿真
2
作者 朱必武 胡碧波 +4 位作者 刘筱 魏福安 刘文辉 徐从昌 李落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39-3351,共13页
通过中等应变速率轧制获取细晶区和混晶区交替分布的AZ31镁合金轧制板材,构建不同组织特征的黏塑性自洽(VPSC)模型,预测板材在室温拉伸下的变形机制、织构演变和力学响应,研究细晶区与混晶区对塑性变形的贡献。结果表明:经410℃、平均... 通过中等应变速率轧制获取细晶区和混晶区交替分布的AZ31镁合金轧制板材,构建不同组织特征的黏塑性自洽(VPSC)模型,预测板材在室温拉伸下的变形机制、织构演变和力学响应,研究细晶区与混晶区对塑性变形的贡献。结果表明:经410℃、平均应变速率1.9 s^(-1)、4.8 s^(-1)和7.8 s^(-1)制备的轧制板材中细晶区与混晶区呈现板织构特征,细晶区织构组分相较于混晶区更接近ND方向;随着轧制平均应变速率的增加,板材的细晶区与混晶区的织构组分差异逐渐减小。在室温拉伸塑性变形初期阶段,轧制板材的主要变形机制是基面滑移,次要变形机制是棱柱面滑移和锥面滑移,而拉伸孪生几乎不开启。压缩孪生启动时,部分晶粒向TD方向偏转56°,形成TD方向的织构组分。棱柱面滑移活性的降低,有利于增强锥面滑移的分离效应,促使ND方向织构极密度降低和双峰织构形成。轧制板材在拉伸过程中,由于细晶区的织构组分相较于混晶区更接近ND方向,使得在拉伸过程中细晶区相较于混晶区的基面滑移开启较少,非基面滑移开启较多,促使拉伸变形的过程中细晶区起强化作用,混晶区起弱化作用。织构组分差异逐渐减小,使得细晶区与混晶区的变形机制活性趋于一致,促使其在拉伸过程中对抗拉强度贡献也逐渐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黏塑性自洽模型 细晶 变形机理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细晶0.8PMN-0.2PT陶瓷的介电性能
3
作者 李磊 李岳磊 刘邦先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144,共6页
铌镁酸铅-钛酸铅[Pb(Mg_(1/3)Nb_(2/3))O_(3)-PbTiO_(3),PMN-PT]陶瓷是一种典型的驰豫铁电体。为了研究晶粒尺寸对PMN-PT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采用两步固相反应法合成了0.8PMN-0.2PT粉体,使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在不同温度下制备0.8PMN-0... 铌镁酸铅-钛酸铅[Pb(Mg_(1/3)Nb_(2/3))O_(3)-PbTiO_(3),PMN-PT]陶瓷是一种典型的驰豫铁电体。为了研究晶粒尺寸对PMN-PT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采用两步固相反应法合成了0.8PMN-0.2PT粉体,使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在不同温度下制备0.8PMN-0.2PT陶瓷,并分析了陶瓷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两步法能得到纯0.8PMN-0.2PT粉体,其晶粒尺寸约为0.36μm;当烧结温度为1100℃时,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可以得到晶粒细小的纯0.8PMN-0.2PT陶瓷,晶粒尺寸约为0.69μm,密度为8.02 g/cm^(3),但是其介电常数较低,最大值为12708,介电-顺电转变峰为一个较宽的峰,且随频率增加,介电-顺电转变温度(T_(c))向高温方向移动,呈现典型的弛豫特性。此外,在频率为1×10^(2)~2×10^(6)Hz时,随温度升高,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都升高。因此,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可以得到细晶致密且介电常数较高的0.8PMN-0.2PT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镁酸铅-钛酸铅陶瓷 两步反应法 放电等离子烧结 细晶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晶80W-Cu材料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刘子禛 杨明川 +1 位作者 罗荣梅 李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9期98-101,共4页
利用雾化干燥法制粉烧结一种药型罩用细晶W-Cu的材料,并对其室温下的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合SEM扫描电镜观察其断口形态和组织冲击变形形貌。结果表明,W含量80%的细晶W-Cu材料密度为15.57 g/cm^(3),致密度为99.18%;细晶材料晶... 利用雾化干燥法制粉烧结一种药型罩用细晶W-Cu的材料,并对其室温下的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合SEM扫描电镜观察其断口形态和组织冲击变形形貌。结果表明,W含量80%的细晶W-Cu材料密度为15.57 g/cm^(3),致密度为99.18%;细晶材料晶粒形貌规则,大小约为10μm,黏结相均匀包裹W颗粒。静态拉伸强度最大达到659 MPa,延伸率为8%。应变率在1500~5000/s范围内,细晶W-Cu冲击压缩强度最高达到1450 MPa,压缩试件的塑形变形主要体现为W颗粒压扁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铜 喷雾干燥 细晶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岭地区东槽细晶岩型铌钽矿床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5
作者 党飞鹏 吕川 +6 位作者 张勇 肖志斌 张涛 陈欣 李志鹏 汤君阳 罗建群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8-955,共18页
近些年在赣西北九岭地区南部新预测了潭山-上富Nb-Ta-Li-Be成矿远景区,成矿类型包括花岗岩型和细晶岩型两类,对其进行形成时代和成因机制的研究是认识九岭地区铌、钽、锂等稀有金属富集成矿的关键。对东槽矿床含铌钽细晶岩开展了铌铁矿... 近些年在赣西北九岭地区南部新预测了潭山-上富Nb-Ta-Li-Be成矿远景区,成矿类型包括花岗岩型和细晶岩型两类,对其进行形成时代和成因机制的研究是认识九岭地区铌、钽、锂等稀有金属富集成矿的关键。对东槽矿床含铌钽细晶岩开展了铌铁矿族矿物U-Pb年代学、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其成岩成矿年龄、岩石成因和源区特征,并浅析其成矿潜力。结果显示,铌钽铁矿LA-ICP-MS U-Pb年龄为142±1 Ma,表明含铌钽细晶岩的成岩、成矿时代均在燕山早期(早白垩世)。含铌钽细晶岩以斜长细晶岩为主,具有富硅、富碱、富铝、低钛、贫稀土元素、Rb/Sr值变化大,富集铌、钽、锂、铷以及CaO/(K_(2)O+Na_(2)O)≤0.10、Al_(2)O_(3)/TiO_(2)>160和高的分异指数(DI≥90)等特征,其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弱右倾“海鸥型”,微量元素蛛网图左侧隆起和右侧平缓,表明该细晶岩与强过铝质高分异S型花岗岩特征相似。综合分析认为,东槽细晶岩是九岭地区新元古界双桥山群变泥质岩在构造应力场由挤压向伸展演变的背景下发生部分熔融,并经历高程度结晶分异演化的产物。东槽含铌钽细晶岩与南岭含铌钽花岗岩、大湖塘含铌钽花岗斑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铌、钽、锂等元素含量高,是潭山-上富成矿远景区重要的成矿地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钽矿床 细晶 地球化学 铌钽铁矿U-Pb年龄 九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质与细晶化的高性能限动芯棒生产工艺优化与实践
6
作者 吕鹏昊 刘松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2期1-4,共4页
随着全球无缝钢管行业的蓬勃发展,高性能限动芯棒作为关键工艺装备,其生产工艺的优化与创新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其生产加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工艺特点难点的深入分析,以对芯棒加工中的均质化、细晶化、热处理工艺等方面研究优化... 随着全球无缝钢管行业的蓬勃发展,高性能限动芯棒作为关键工艺装备,其生产工艺的优化与创新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其生产加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工艺特点难点的深入分析,以对芯棒加工中的均质化、细晶化、热处理工艺等方面研究优化为方向,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限动芯棒生产工艺,提高了芯棒的力学性能和冲击韧性,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我国高性能限动芯棒的自主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限动芯棒 均质化与细晶 力学性能和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铝科学院3项细晶锡磷青铜发明专利获授权
7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46,共1页
近日,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科学院)3项细晶锡磷青铜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据了解,随着电子部件向小型化、微薄化方向发展,用于端子连接器的元件也向微型化发展,使元件的弯曲加工部的弯曲半径较之前弯曲... 近日,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科学院)3项细晶锡磷青铜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据了解,随着电子部件向小型化、微薄化方向发展,用于端子连接器的元件也向微型化发展,使元件的弯曲加工部的弯曲半径较之前弯曲半径更小,弯曲处更容易出现褶皱、橘皮和裂纹等缺陷。这要求锡磷青铜在具有更高机械强度的同时,还要具有优异的弯曲性,确保端子连接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研究院 国家知识产权局 发明专利 弯曲半径 电子部件 弯曲性 细晶 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晶—超细晶CuCr触头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8
作者 王亚平 张丽娜 +2 位作者 杨志懋 丁秉钧 周敬恩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4-39,共6页
介绍了目前对细晶—超细晶CuCr触头材料的研究进展。CuCr材料组织细化后,特别是Cr相细化可以解决触头材料耐电压与截流等性能间此消彼长的矛盾。为了得到细晶、超细晶CuCr合金人们已采取了多种制备工艺。细晶、超细晶CuCr触头的发展将... 介绍了目前对细晶—超细晶CuCr触头材料的研究进展。CuCr材料组织细化后,特别是Cr相细化可以解决触头材料耐电压与截流等性能间此消彼长的矛盾。为了得到细晶、超细晶CuCr合金人们已采取了多种制备工艺。细晶、超细晶CuCr触头的发展将能满足真空断路器向高电压、大容量、小型化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晶 细晶材料 CUCR 触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法制备细晶超细晶Cu-Cr合金的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玉平 张润理 游一民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0-85,共6页
快速凝固法是制备细晶和超细晶Cu-Cr合金的重要工艺技术之一。快速凝固技术包括甩熔技术、雾化技术、喷射沉积技术、激光技术等,能够将晶粒从几百微米减小至几微米,甚至100 nm以下,从而使Cu-Cr合金的综合性能得以全面提高。为了更好地... 快速凝固法是制备细晶和超细晶Cu-Cr合金的重要工艺技术之一。快速凝固技术包括甩熔技术、雾化技术、喷射沉积技术、激光技术等,能够将晶粒从几百微米减小至几微米,甚至100 nm以下,从而使Cu-Cr合金的综合性能得以全面提高。为了更好地利用此方法制备细晶和超细晶Cu-Cr合金,结合国内外Cu-Cr合金有关文献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快速凝固法在Cu-Cr高压真空触头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比较几种方法的技术特点和性能,以便为今后开展Cu-Cr合金的微晶、超微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 细晶 细晶Cu-Cr合金 真空触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_(3)C_(2)及VC对不同碳含量的WC-6%Co细晶硬质合金磁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刘璇 龙本夫 +2 位作者 王玥 竭正强 池水清 《硬质合金》 2024年第5期361-368,共8页
研究了Cr_(3)C_(2)和VC掺杂对不同碳含量下的WC-6%Co硬质合金磁性能的影响;分别使用粒度为0.4μm的超细碳化钨和0.7μm的亚微细碳化钨,测量不同粒度下硬质合金矫顽磁力和相对磁饱和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应微观元素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在W... 研究了Cr_(3)C_(2)和VC掺杂对不同碳含量下的WC-6%Co硬质合金磁性能的影响;分别使用粒度为0.4μm的超细碳化钨和0.7μm的亚微细碳化钨,测量不同粒度下硬质合金矫顽磁力和相对磁饱和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应微观元素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在WC-6%Co硬质合金体系下,处于两相区时,不同粒度合金的相对磁饱和强度均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仅添加Cr_(3)C_(2)时,部分Cr可能以含Cr的复合碳化物(M7C3)的形式弥散析出,抑制晶粒长大,同时碳含量的提高促进M7C3的析出,加强其细化效果,此时矫顽磁力与碳含量呈正相关;当Cr_(3)C_(2)质量分数为1%,VC质量分数为0.3%时,VC的界面偏析对抑制晶粒长大起主要作用,此时M7C3的作用弱化;同时,碳含量提高导致液相线降低,促进晶粒长大;在多种机制相互竞争的影响下,加入Cr_(3)C_(2)、VC的复合抑制剂时,细晶硬质合金的矫顽磁力与碳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晶硬质合金 碳含量 磁性能 Cr_(3)C_(2) 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晶钢的摩擦学性能初探
11
作者 程鹏 赵立涛 +1 位作者 陈国需 李华锋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77-79,共3页
细晶钢作为新一代的钢铁材料,通过细化晶粒提高强度,改善其摩擦学性能.经试验对比细晶钢和45#钢在不同添加剂、不同负荷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情况,结果表明细晶钢在特定添加剂的高负荷条件下,其摩擦学性能优于45#钢.
关键词 润滑 添加剂 细晶 耐磨性 细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栗木水溪庙不对称层状伟晶岩-细晶岩岩脉的成因讨论 被引量:33
12
作者 朱金初 李人科 +3 位作者 周凤英 王汝成 熊小林 许红忠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9,共9页
水溪庙不对称层状伟晶岩─细晶岩岩脉生根于黄玉钠长石花岗岩中,其底板部分多以钠质细晶岩为主,顶板部分多以钾硅质伟晶岩为主,中间部分则往往以上述二种岩性的韵律式互层为主。笔者认为,岩脉的母岩浆应该与黄玉钠长石花岗岩的母岩... 水溪庙不对称层状伟晶岩─细晶岩岩脉生根于黄玉钠长石花岗岩中,其底板部分多以钠质细晶岩为主,顶板部分多以钾硅质伟晶岩为主,中间部分则往往以上述二种岩性的韵律式互层为主。笔者认为,岩脉的母岩浆应该与黄玉钠长石花岗岩的母岩浆相同,是一种富含F、Na的残余花岗质熔浆。岩脉自底板至顶板在组分和结构上的规律性变化,与这种特殊熔浆在岩脉环境下的分异演化、F含量的涨落和黄玉的周期性晶出以及熔浆结晶的动力学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晶 岩脉 成因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P细晶机制及对纯铝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3
作者 郑立静 陈昌麒 +2 位作者 周铁涛 刘培英 曾梅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25-1328,共4页
采用 ECAP 方法和 3 种工艺路径,研究纯铝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发现,对于φ-120°模具来说,在 3 种工艺路径中,路径 A 的晶粒细化效果最明显,其次为路径 Bc,路径 C;6 次 ECAP 后,采用路径 Bc 试样的显微组织由等轴晶组... 采用 ECAP 方法和 3 种工艺路径,研究纯铝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发现,对于φ-120°模具来说,在 3 种工艺路径中,路径 A 的晶粒细化效果最明显,其次为路径 Bc,路径 C;6 次 ECAP 后,采用路径 Bc 试样的显微组织由等轴晶组成,而采用路径 A 和路径 C 时试样的显微组织由拉长的纤维状晶粒组成,平均晶粒尺寸均能小于 1 μm。相应地,3种工艺路径提高强度的有效性依次为路径A,路径Bc,路径C,变形过程中σ0.2同晶粒尺寸的关系符合Hall-petch关系。ECAP 过程中纯铝的强化机制主要是细晶强化,并初步探讨了 ECAP 过程中细晶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P 纯铝 细晶形成机制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晶钨铜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7
14
作者 范景莲 刘军 +1 位作者 严德剑 黄伯云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3-86,共4页
将W 2 0 %Cu混合粉末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中机械合金化 (MA)。经过一定时间球磨后可以得到W晶块尺寸 30nm左右的纳米粉末。测定了粉末晶粒尺寸、粉末的粒度、比表面、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等性能。粉末的晶块尺寸用XRD分析得出。研究了MAW ... 将W 2 0 %Cu混合粉末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中机械合金化 (MA)。经过一定时间球磨后可以得到W晶块尺寸 30nm左右的纳米粉末。测定了粉末晶粒尺寸、粉末的粒度、比表面、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等性能。粉末的晶块尺寸用XRD分析得出。研究了MAW 2 0 %Cu粉末烧结后的显微组织。研究表明 ,球磨后粉末在 12 0 0~ 130 0℃下烧结即可达到近全致密 ,相对密度在 99 5 %以上 ,拉伸强度达到 780MPa以上 ,伸长率大于 3 5 % ,钨晶粒尺寸在 1~ 2 μ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铜合金 机械合金化 细晶材料 烧结 复合材料 高能球磨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塑性变形制备细晶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展望 被引量:33
15
作者 陈勇军 王渠东 +2 位作者 彭建国 翟春泉 丁文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7-80,共4页
系统介绍了大塑性变形(SPD)细化晶粒的条件和目的,综述了4种主要的大塑性变形工艺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剖析了细晶材料的强度和超塑性特征,展示了大塑性变形制备细晶材料的诱人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大塑性变形 细晶材料 制备 展望 开发 塑性变形工艺 基本原理 发展方向 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对细晶铝锭细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孙海斌 左秀荣 +3 位作者 仲志国 崔海超 樊彬彬 李广钦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1-383,共3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RE添加量对细晶铝锭细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合RE对细晶铝锭有明显的晶粒细化作用。随着RE含量的增加,晶粒平均直径减小。当RE的质量分数达到0.30%时,可得到最好的晶粒...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RE添加量对细晶铝锭细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合RE对细晶铝锭有明显的晶粒细化作用。随着RE含量的增加,晶粒平均直径减小。当RE的质量分数达到0.30%时,可得到最好的晶粒细化效果;当RE的质量分数超过0.30%后,细化效果开始下降。并分析了添加RE后细晶铝锭细化晶粒作用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晶铝锭 RE 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变断面循环挤压制备细晶材料的新方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长瑞 王庆娟 +2 位作者 杜忠泽 王快社 陈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257-260,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备细晶材料的大变形方法——连续变断面循环挤压。其工作原理是:先将圆柱体试样在位于同一中心线上的挤压筒、锥形模内挤压成圆台体,再镦粗成圆柱体。换向180°继续挤压和镦粗,四道工序完成一个循环,重复以上过程,... 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备细晶材料的大变形方法——连续变断面循环挤压。其工作原理是:先将圆柱体试样在位于同一中心线上的挤压筒、锥形模内挤压成圆台体,再镦粗成圆柱体。换向180°继续挤压和镦粗,四道工序完成一个循环,重复以上过程,使应变量累积而获得大变形。挤压成的圆台体镦粗时,由上底面至下底面各单元层的变形逐渐减小,不会出现鼓形或失稳现象。文中推导了应变量与变形前后试样高度H和h之间关系的算式,得出n次循环挤压后的累积应变量εn=4nlnh/H。通过对铸态纯铝1A85挤压后的宏观及微观组织观察,其晶粒被反复拉长、压缩而破碎成等轴晶,挤压4循环后的晶粒平均尺寸被细化到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断面 循环挤压 镦粗 应变量 细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密细晶W-25Cu触头材料的电接触性能 被引量:13
18
作者 万成 李继文 +4 位作者 王展 马窦琴 魏世忠 张国赏 徐流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4-513,共10页
由水热-共还原法制备出的原位共生W-25Cu复合粉末,经冷等静压、真空热压联合包套挤压工艺获得相对密度大于98%,导电率为42.7%IACS,硬度为246HB的高致密细晶W-25Cu电触头材料。材料显微组织中W相和Cu相分布均匀,颗粒细小(1~3μm)。在JF04... 由水热-共还原法制备出的原位共生W-25Cu复合粉末,经冷等静压、真空热压联合包套挤压工艺获得相对密度大于98%,导电率为42.7%IACS,硬度为246HB的高致密细晶W-25Cu电触头材料。材料显微组织中W相和Cu相分布均匀,颗粒细小(1~3μm)。在JF04C型电接触试验机上进行电接触实验,研究其在直流、阻性负载条件下的电接触性能。结果表明:提高钨铜合金致密度、细化晶粒可以减小并稳定接触电阻;燃弧时间和燃弧能量均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分断过程燃弧能量和燃弧时间均小于闭合过程燃弧时间和能量。W-25Cu电触头材料经电侵蚀后,材料表面主要由Cu、W和WO_3三相组成。电接触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转移以熔桥转移、电弧转移和喷溅蒸发等形式为主;随着电压的增大,发生材料转移方向的转变,即由阴极转移变为阳极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密 细晶 接触电阻 电弧侵蚀 材料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碳在钢铁材料细晶强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春明 王建军 +2 位作者 林仁荣 崔文芳 白玉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01-304,共4页
通过调节热处理条件使微量碳处于完全固溶状态、析出状态或偏析在晶界 ,利用室温拉伸实验和光学显微组织观察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状态下碳对高纯铁细晶强化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Hall-Petch关系式中的σ0 项只受晶内固溶碳量和碳化物析... 通过调节热处理条件使微量碳处于完全固溶状态、析出状态或偏析在晶界 ,利用室温拉伸实验和光学显微组织观察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状态下碳对高纯铁细晶强化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Hall-Petch关系式中的σ0 项只受晶内固溶碳量和碳化物析出支配 ,而k项受碳在晶界的偏析量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铁 细晶强化 粒尺寸 钢铁材料 Hall-Petch关系式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169合金细晶成形工艺与机理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吕宏军 姚草根 +1 位作者 张凯峰 贾新朝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7,50,共4页
用热机械加工和光学与扫描电镜观察的方法 ,对GH4 16 9合金板材的δ相析出规律及其超细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对GH4 16 9合金板材进行 890℃× 10h处理 ,可以析出足够数量的针状δ相 ,该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对该板材采用 ... 用热机械加工和光学与扫描电镜观察的方法 ,对GH4 16 9合金板材的δ相析出规律及其超细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对GH4 16 9合金板材进行 890℃× 10h处理 ,可以析出足够数量的针状δ相 ,该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对该板材采用 10 5 0℃× 0 .5h + 5 0 %冷轧变形 + 890℃× 10h + 2 0 %~ 30 %冷轧变形 + 95 0℃× 3h的工艺后 ,可以得到ASTM 12~ 14级的超细晶粒组织 ;所获得的超细晶合金与普通合金相比 ,其 6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析出相 细晶 显微组织 性能 GH4169合金 成形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