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腹主动脉瘤治疗新靶点?
1
作者 刘伟炀 刘仁贵 吴国栋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4期2065-2071,共7页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是一组能调节组蛋白和非组蛋白赖氨酸残基去乙酰化的酶类,在染色体的结构修饰和基因表达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其与腹主动脉瘤有着密切关系。腹主动脉瘤是多种原因导...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是一组能调节组蛋白和非组蛋白赖氨酸残基去乙酰化的酶类,在染色体的结构修饰和基因表达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其与腹主动脉瘤有着密切关系。腹主动脉瘤是多种原因导致动脉中层结构破坏的动脉扩张性疾病,主要发病机制为细胞外基质破坏性重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炎症与氧化应激等。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可能通过上述途径参与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和腹主动脉瘤的致病机制进行综述,为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Histone deacetylases are a group of enzymes that can regulate the deacetylation of histone and non-histone lysine residu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romosome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and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search on histone deacetylase 3, it has been found that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is a kind of arterial dilatation disease that causes the destruction of the middle layer of the artery. The main pathogenesis is the destructive remodeling of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the apoptosis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Histone deacetylase 3 may b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through the above pathway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new idea and a new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by summarizing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histone deacetylase 3 an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腹主动脉瘤 血管平滑肌细胞 炎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水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凯 刘佰学 +4 位作者 张科林 张安吉 蔡天志 田磊 刘凯歌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及临床表现将104例患者分为冠脉造影正常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2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5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及临床表现将104例患者分为冠脉造影正常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2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5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两个亚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9例。所有病例检测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的血清HDAC3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清HDAC3水平较冠脉造影正常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显著升高(P<0.01);且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HDAC3水平较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HDAC3有望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炎性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急性冠脉综合征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俊文 李俊 +5 位作者 蔡伦 张涛 王和平 王雷 陈文 韩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333-2336,共4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99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83例原发性星形细胞瘤患者和52例复发患者,其中WHO分级Ⅱ级59例,Ⅲ级26例,Ⅳ级250例;收...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99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83例原发性星形细胞瘤患者和52例复发患者,其中WHO分级Ⅱ级59例,Ⅲ级26例,Ⅳ级250例;收集其手术切除标本,提取典型病变区域制作成组织芯片(TMA)。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DAC3在肿瘤干细胞、胶质瘤贴壁细胞和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对TMA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HDAC3在肿瘤干细胞NCH421k和NCH441中的平均相对表达量为1.14和0.95,在胶质瘤贴壁细胞中为2.04,在星形细胞瘤中为1.06。HDAC3在瘤细胞胞核和胞质中呈阳性表达。HDAC3胞核总阳性表达率为16.7%(56/335),其中WHO分级Ⅳ级者为13.6%(34/250),WHO分级Ⅲ级者为0,WHO分级Ⅱ级者为37.3%(22/59);HDAC3胞质总阳性表达率为49.3%(165/335),其中WHO分级Ⅳ级者为42.0%(105/250),WHO分级Ⅲ级者为65.4%(17/26),WHO分级Ⅱ级者为72.9%(43/59)。23例复发患者两次TMA保存完整,其中5例WHO分级恶化,18例WHO分级无恶化。5例WHO分级恶化患者中,HDAC3胞核染色强度减弱2例,稳定2例,增强1例;胞质染色强度稳定4例,增强1例。18例WHO分级无恶化患者中,HDAC3胞核染色强度减弱2例,稳定13例,增强3例;胞质染色强度减弱4例,稳定9例,增强5例。HDAC3胞核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整体生存率呈正相关(r=0.148,P=0.007),阳性表达强度与WHO分级Ⅳ级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r=-0.503,P=0.037);HDAC3胞质阳性表达强度与患者整体生存率呈负相关(r=-0.140,P=0.014),阳性表达率与WHO分级Ⅳ级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r=-0.544,P=0.013)。结论胞核HDAC3的高表达预示较好的预后。HDAC3在胞核及胞质内的表达移位对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脱乙酰基 星形细胞瘤 预后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天 丁家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79-1281,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冠心病猝死的主原因。因此,斑块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的预后。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斑块稳定性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霉素对香烟烟雾刺激的人巨噬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梅华 钟小宁 +2 位作者 文明智 何志义 彭信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0-603,608,共5页
目的:探讨红霉素对香烟烟雾刺激的人巨噬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类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用佛波脂(PMA)将其诱导分化为人巨噬细胞。按传统方法制备好香烟烟雾提取物(CSE)用于实验。将传代后的细胞分组:... 目的:探讨红霉素对香烟烟雾刺激的人巨噬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类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用佛波脂(PMA)将其诱导分化为人巨噬细胞。按传统方法制备好香烟烟雾提取物(CSE)用于实验。将传代后的细胞分组:对照组、CSE组、红霉素+CSE组、HDAC特异性抑制剂曲古霉素(TSA)组。采用比色法检测细胞HDAC总活性;Western blot检测HDAC3和NF-κB蛋白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浓度。结果:1%CSE刺激人巨噬细胞引起细胞HDAC总活性减弱和HDAC3蛋白表达下降,诱导转录因子NF-κB活性增高,释放TNF-α;红霉素(1μg/ml)预孵育24 h可以增强CSE抑制的巨噬细胞HDAC3蛋白表达,下调NF-κB蛋白表达,抑制TNF-α的合成和释放。结论:红霉素通过上调HDAC3蛋白表达水平而抑制香烟烟雾诱导增强的转录因子NF-кB活性,进而影响炎症介质TNF-α的合成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香烟烟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在低压低氧诱导的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珺 李硕硕 +3 位作者 彭志鑫 廖亚金 程金波 袁增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98,共8页
目的探究低压低氧对脑内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小胶质细胞HDAC3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野生型小鼠置于模拟海拔高度6000米的低压舱中连续饲养7 d,随后取小鼠海马组织并提取RNA,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 目的探究低压低氧对脑内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小胶质细胞HDAC3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野生型小鼠置于模拟海拔高度6000米的低压舱中连续饲养7 d,随后取小鼠海马组织并提取RNA,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氧化应激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ase dismutase,SOD)的mRNA,以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s-1α,HIF-1α)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istone deacetylases 3,HDAC3)的mRNA。利用低氧培养箱[0.1%(体积分数)O2]对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进行低氧处理,蛋白质免疫印迹和real-time PCR法检测iNOS、SOD、HDAC3和HIF-1α的蛋白及mRNA水平,以及利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氧化应激水平。然后敲低或抑制小胶质细胞系HDAC3表达或活性,并进行低氧处理,检测上述相关因子及ROS的变化。最后,利用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敲除HDAC3的小鼠进行低压低氧[0.1%(体积分数)O2]处理,检测干预小胶质细胞HDAC3表达之后iNOS的表达水平。结果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低压低氧处理显著增加小鼠脑内iNOS和SOD的mRNA;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低氧处理导致BV2细胞iNOS、HDAC3和HIF-1α的蛋白水平升高,且iNOS和SOD的mRNA也增加。流式分析结果显示低氧处理导致BV2细胞ROS水平上升。敲低或抑制HDAC3则可以显著抑制低氧诱导的ROS产生和iNOS上调。特异性敲除小胶质细胞HDAC3可以显著抑制低压低氧处理导致的小鼠脑组织中iNOS上调。结论低压低氧可引起脑组织及小胶质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抑制小胶质细胞HDAC3可减轻低压低氧诱导的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缺氧 氧化应激 小胶质细胞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TGF⁃β1在狼疮肾炎组织病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史添立 罗贞 焦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4期606-609,613,共5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脏病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海口市人民医院诊治的5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SLE组;及1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为...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脏病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海口市人民医院诊治的5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SLE组;及1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肾脏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狼疮肾炎(LN)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实验室特征以及肾脏病理类型的关系。应用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Pearson或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分析。结果HDAC3主要表达于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中。SLE组患者肾组织中HDAC3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6.32±2.31)vs(3.12±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肾间质纤维化的LN患者HDAC3表达高于无纤维化患者[(6.78±2.19)vs(2.43±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组织HDAC3、TGF⁃β1表达均与血肌酐、浆膜炎、口腔溃疡、关节炎、间质性肺炎、神经系统损害、24小时尿蛋白及血液系统损害有关(P<0.05),肾小球组蛋白乙酰化酶3表达的水平与TGF⁃β1主要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45,P<0.05)。结论LN患者的肾小球HDAC3,TGF⁃β1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高,伴有肾间质纤维化的LN患者HDAC3表达高于无纤维化患者,考虑HDAC3可能参与LN患者纤维化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胱抑素C和清蛋白对大面积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凯 赵俊莺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878-488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胱抑素C(CysC)和清蛋白水平对大面积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2例,按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功能不全和/或心源性休克分为两组:不伴心功能不全和/或心源性休克组63例,伴心功... 目的探讨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胱抑素C(CysC)和清蛋白水平对大面积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2例,按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功能不全和/或心源性休克分为两组:不伴心功能不全和/或心源性休克组63例,伴心功能不全和/或心源性休克组39例。再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是否大于200IU/L分为两组:CKMB峰值大于或等于200IU/L病例组(n=58)和CK-MB峰值小于200IU/L病例组(n=44)。所有患者入院第2天清晨检测血清HDAC3、CysC和清蛋白水平。结果与未发生心功能不全和/或心源性休克组比较,发生心功能不全和/或心源性休克组的患者血清HDAC3和CysC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清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CK-MB峰值小于200IU/L病例组患者对比,CK-MB峰值大于200IU/L病例组患者的血清HDAC3和CysC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清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清HDAC3、CysC和清蛋白水平对大面积心肌梗死有一定预测价值,有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胱抑素C 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抑制剂通过抑制核因子kB减轻乙醇诱导的人肠上皮Caco-2细胞损伤
9
作者 任莉 贾皑 +3 位作者 任牡丹 卢桂芳 冯云 和水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00-805,共6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酒精诱导的肠上皮细胞炎症和通透性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培养Caco-2细胞达到分化,采用(10、25、50、100.200)mmol/L乙醇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廛哇蓝(MTT法)检测乙醇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Cac...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酒精诱导的肠上皮细胞炎症和通透性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培养Caco-2细胞达到分化,采用(10、25、50、100.200)mmol/L乙醇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廛哇蓝(MTT法)检测乙醇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Caco-2细胞HDAC3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蛋白水平,从中筛选出适宜的乙醇浓度。将分化的Caco-2细胞分为对照组、乙醇组(50 mmol/L乙醇处理60 min)和RGFP966预处理组(乙醇处理前用2 p.mol/L HDAC3抑制剂RGFP966预处理1 h)。EUSA检测培养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电阻仪检测跨上皮电阻值(TER),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闭合蛋白(occludin)、密封蛋白1(claudin-1)以及磷酸化的核因子kBp65(p-NF-i<Bp65)、核因子kB抑制蛋白(IkB)的蛋白水平。结果(10、25、50)mmol/L乙醇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这些浓度的乙醇处理后HDAC3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乙醇处理组细胞TNF-α含量和p-NF-KBp65蛋白水平增加,TER值与occludin、claudin-1和IkB蛋白水平均降低;与乙醇处理组相比,RGFP966预处理组细胞TNF-α含量和p-NF-KBp65蛋白水平均降低,TER值与occludin、claudin-1和IkB蛋白水平均增加。结论抑制HDAC3能够减弱乙醇诱导的肠上皮细胞炎症和通透性,可能是通过抑制NF-kB的活化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 乙醇 肠上皮细胞 炎症 通透性 核因子kB(NF-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通过抑制AICD维持T细胞自稳(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姗 田枫 +9 位作者 千晔 刘颖 李会婷 张爱红 侯志宏 刘亚楠 李娟 张艳淑 赵勇 郑全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90,共12页
为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T细胞自稳中的作用,采用Lox P-cd4cre酶系统在胸腺CD4^+CD8^+双阳性T细胞(DP)中敲除hdac3基因.hdac3基因敲除小鼠不影响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但导致外周T细胞显著降低,而且,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 为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T细胞自稳中的作用,采用Lox P-cd4cre酶系统在胸腺CD4^+CD8^+双阳性T细胞(DP)中敲除hdac3基因.hdac3基因敲除小鼠不影响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但导致外周T细胞显著降低,而且,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主要以活化/效应/记忆表型为主.机制分析表明,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凋亡增加并伴随细胞增殖加速,同时,Fas和Fas配体阳性细胞比率以及Fas配体的表达显著增加.体外TCR活化不影响正常外周T细胞的凋亡,但导致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实验结果表明,HDAC3通过抑制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维持外周T细胞自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 FAS FAS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秋宸 徐运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388,共5页
近年来在染色体重组和转录调控方面的研究大大提升了人们对于基因调节的认识。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HDACi)可以促进神经保护和损伤修复。在脑部的海马、皮质和小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是表达量最高的一类... 近年来在染色体重组和转录调控方面的研究大大提升了人们对于基因调节的认识。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HDACi)可以促进神经保护和损伤修复。在脑部的海马、皮质和小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是表达量最高的一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并且HDAC3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蛋白质。因此,本文将对HDAC3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 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对恒定型自然杀伤性T细胞发育和功能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全辉 雷冰 +10 位作者 袁鸿儒 马剑楠 刘兆基 张郡 刘倚博 张冰 张爱红 郑爱华 张颖 李会婷 田枫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5-213,共9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缺失对恒定型自然杀伤性T细胞(iNKT)数量、发育表型和细胞因子产生功能的影响,确定HDAC3在iNKT细胞发育和功能发挥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T细胞特异的hdac3基因敲除(HDAC3KO)及其野生型正常对照(WT)...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缺失对恒定型自然杀伤性T细胞(iNKT)数量、发育表型和细胞因子产生功能的影响,确定HDAC3在iNKT细胞发育和功能发挥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T细胞特异的hdac3基因敲除(HDAC3KO)及其野生型正常对照(WT)小鼠,每种小鼠各取3~5只,分离小鼠胸腺、脾脏、淋巴结和肝脏淋巴细胞,采用细胞表面抗体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DAC3对iNKT细胞数量和发育表型的变化,实验至少重复3次。采用HDAC3KO小鼠及其同系B6.SJL小鼠,每种小鼠各取4~6只;提取以上2种小鼠骨髓细胞,混合后经尾静脉注入经γ射线照射的B6.SJL小鼠,以制备骨髓混合嵌合体模型,8周后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骨髓来源iNKT细胞在胸腺的产生和发育,实验重复3次。选取HDAC3KO和WT小鼠,每种各取小鼠3~5只;采用iNKT细胞特异激活剂半乳糖神经酰胺腹腔注射4 h后,收集各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和血清,分别采用细胞内染色、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HDAC3作用下iNKT细胞因子水平,实验至少重复3次。结果:与WT小鼠比较,HDAC3KO小鼠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中iNKT细胞比例和数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HDAC3KO小鼠胸腺iNKT细胞中CD44-NK1.1-和CD44+NK1.1-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而CD44+NK1.1+、CD122+、CD69+和DX5+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骨髓混合嵌合体实验,与正常B6.SJL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比较,来源于HDAC3KO小鼠的骨髓细胞产生的iNK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同时iNKT细胞中CD44+NK1.1+细胞比例也明显降低(P<0.05)。细胞因子胞内染色和ELISA法检测,与WT小鼠比较,HDAC3KO小鼠iNKT细胞和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HDAC3缺失通过内源性机制导致iNKT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发育成熟受阻;同时HDAC3缺失导致iNKT细胞因子产生功能明显降低。提示HDAC3在iNK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发挥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恒定型自然杀伤性T细胞 细胞发育 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力方 王博 王维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1期88-97,共10页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是表观遗传的一种修饰酶,其与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转录调控密切相关。HDAC3属于第Ⅰ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研究报道HDAC3在心脏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最新研究发现HDAC3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是表观遗传的一种修饰酶,其与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转录调控密切相关。HDAC3属于第Ⅰ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研究报道HDAC3在心脏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最新研究发现HDAC3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围绕Ⅰ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家族中的HDAC3,综述其定位和酶活性与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疾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乙酰化修饰 先天性心脏病 冠心病 心肌疾病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在小鼠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向家培 雷玉华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23期2998-3002,共5页
目的探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HDAC3)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小鼠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Sham组和ISO组,每组10只。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小鼠心肌组织... 目的探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HDAC3)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小鼠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Sham组和ISO组,每组10只。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小鼠心肌组织中HDAC3的蛋白表达状况。为进一步探讨HDAC3对小鼠心肌纤维化的表型影响及潜在机制,后续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RGFP966组、ISO组、ISO+RGFP966组,每组10只。采用ISO皮下多点注射的方式构建小鼠心肌纤维化模型,分别采用HDAC3特异性抑制剂RGFP966干预,二维心脏超声检测小鼠心脏功能参数,包括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马松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纤维化状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胶原蛋白1、胶原蛋白3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m RNA表达水平;最后,Western blot检测Klotho及促纤维化相关信号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ISO组小鼠心肌组织中HDAC3蛋白相对表达量较Sham组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与Sham组比较,ISO组小鼠射血分数明显降低、短轴缩短率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ISO组小鼠心肌组织胶原沉积明显增多、CollagenⅢ及CTGF的m RNA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ISO组小鼠心肌组织中Klotho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Smad和α-SMA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SO组比较,ISO+RGFP966组小鼠的射血分数明显增加、短轴缩短率明显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SO组比较,ISO+RGFP966组小鼠心肌组织胶原沉积明显降低、CollagenⅠ、CollagenⅢ及CTGF的m RN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组织中Klotho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Smad3和α-SMA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纤维化时,心肌组织HDAC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抑制HDAC3可通过上调Klotho改善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心肌纤维化 异丙肾上腺素 作用机制 SMAD KLOT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调控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斌 王猛 张囡囡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775-1779,共5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正常肝细胞MIHA、肝细胞癌细胞SK-Hep1中HDAC3的表达;将si-NC组(转染si-NC)、si-HD...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正常肝细胞MIHA、肝细胞癌细胞SK-Hep1中HDAC3的表达;将si-NC组(转染si-NC)、si-HDAC3组(转染si-HDAC3)、si-HDAC3+DMSO组[转染si-HDAC3并用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si-HDAC3+MHY1485组[转染si-HDAC3并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MHY1485处理]用脂质体法转染至SKHep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中Akt激酶、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核糖体p70S6激酶蛋白(S6K1)、磷酸化核糖体p70S6激酶蛋白(p-S6K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肝细胞MIHA(1.00±0.06)相比,肝细胞癌细胞SK-Hep1中HDAC3表达(4.38±0.34)显著上调(P<0.05)。敲减HDAC3后,SK-Hep1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得到明显下调,凋亡能力得到明显上调。有趣的是,敲减HDAC3后,SK-Hep1细胞中mTOR信号通路关键基因Akt、4E-BP1、p-S6K1的表达均明显下调,并且激活mTOR信号通路可部分逆转敲减HDAC3对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调控作用。结论长链非编码RNAHDAC3可调控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TOR信号通路相关,可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肿瘤侵润 细胞凋亡 长链非编码RN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参与调控Hippo信号通路
16
作者 张伉 冯颖 +1 位作者 林鑫华 戚昀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5-404,共10页
Hippo信号通路在器官大小、组织再生和肿瘤发生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且它在进化上高度保守。Hippo信号通路的失调和多种癌症密切相关。果蝇中Hippo信号通路上游的级联激酶通过磷酸化效应因子Yki,进而调控Yki和转录因子Sd的结合以及... Hippo信号通路在器官大小、组织再生和肿瘤发生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且它在进化上高度保守。Hippo信号通路的失调和多种癌症密切相关。果蝇中Hippo信号通路上游的级联激酶通过磷酸化效应因子Yki,进而调控Yki和转录因子Sd的结合以及下游靶基因的表达。为了寻找Hippo信号通路新的调控因子,我们以过表达Yki造成果蝇眼睛过度增生的表型为基础,进行修饰因子筛选。通过筛选,我们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参与调控Hippo信号通路,敲除HDAC3特异性地抑制由过表达Yki引起的组织增生,导致果蝇眼睛变小。之后我们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发现HDAC3的缺失激活了Hippo信号通路,进而影响器官发育。进一步地,我们利用遗传学实验和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探究到HDAC3作用于Sd上游,在体外条件下HDAC3的失活能够显著抑制Sd-Yki转录复合体的转录活性。这为探索Hippo信号通路新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也为HDAC3抑制剂的抗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 Yki 修饰因子筛选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 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抑制剂的治疗前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慧丽 李珏 +1 位作者 沈祥春 姜飞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9期122-125,131,共5页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istone deacetylase 3, HDAC3)是特异性催化组蛋白尾部的赖氨酸残基去乙酰化的I类HDAC家族成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多个泛HDAC药物在临床广泛使用后显示较大毒副作用,亚型选择性抑制剂及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istone deacetylase 3, HDAC3)是特异性催化组蛋白尾部的赖氨酸残基去乙酰化的I类HDAC家族成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多个泛HDAC药物在临床广泛使用后显示较大毒副作用,亚型选择性抑制剂及其疾病表型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目前由于HDAC3能够调控多种疾病转录因子的表达,使高选择性HDAC3抑制剂在治疗肿瘤、炎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因此,本文综述选择性抑制HDAC3对多种疾病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为以HDAC3为靶点的药物开发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选择性抑制剂 治疗前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翟佳羽 冯存玉 +3 位作者 高雪峰 雷丽冉 雷蕾 环奕 《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istone deacetylase 3,HDAC3)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报道,在1型糖尿病中,HDAC3活性增加与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有关;而在2型糖尿病中,HDAC3通过调控肝脏、脂肪和...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istone deacetylase 3,HDAC3)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报道,在1型糖尿病中,HDAC3活性增加与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有关;而在2型糖尿病中,HDAC3通过调控肝脏、脂肪和肌肉组织的代谢,影响胰岛素抵抗和信号转导。此外,HDAC3在糖尿病心肌病、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等并发症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通过选择性抑制HDAC3,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并减轻慢性炎性,改善胰岛细胞功能,有望成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胰岛素抵抗 胰岛Β细胞
原文传递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致器官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天宇 卢潇 +4 位作者 丁崧 邹诗施 李宁 江万里 耿庆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116-1118,共3页
器官纤维化是指正常组织的瘢痕形成和过度胶原沉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是一种组蛋白修饰酶,通过去除组蛋白上的乙酰基团进行表观遗传修饰来抑制基因表达.研究表明,HDAC3参与调控器官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本... 器官纤维化是指正常组织的瘢痕形成和过度胶原沉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是一种组蛋白修饰酶,通过去除组蛋白上的乙酰基团进行表观遗传修饰来抑制基因表达.研究表明,HDAC3参与调控器官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本文就HDAC3致器官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器官纤维化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纤维化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抑制剂
原文传递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与小儿胶质瘤发病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晋 张玉琪 +1 位作者 万虹 姜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 探索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基因与小儿胶质瘤恶性分级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北京天坛医院2009年至2012年期间小儿神经外科病房收集的小儿胶质瘤标本(年龄≤15岁)70例,7例成人癫痫患者颞叶切除标本,Western blot以及RT-PC... 目的 探索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基因与小儿胶质瘤恶性分级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北京天坛医院2009年至2012年期间小儿神经外科病房收集的小儿胶质瘤标本(年龄≤15岁)70例,7例成人癫痫患者颞叶切除标本,Western blot以及RT-PCR方法检测HDAC3的蛋白表达和转录水平的表达,分析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相关分析检测HDAC3表达与患儿生存期的相关性.生存分析检测HDAC3表达与预后的关联性.结果 实验数据揭示在小儿胶质瘤患者中随着病理分级(WHO2007)的增加HDAC3表达也明显的增高(P<0.05),而在正常脑组织中几乎不表达.HDAC3表达与生存期呈负相关(P=0.046<0.05,Pearson Correlation=-0.387).增高的HDAC3表达与患儿差的预后相关联.结论 HDAC3基因表达水平与小儿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与患儿生存期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儿童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致癌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