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胺拮抗剂对小鼠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的影响(英文)
1
作者 朴伶华 姜圣男 柳贤德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50-57,共8页
目的观察比较3种组胺拮抗剂对缺血性心肌细胞的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中的影响。方法利用急性酶解法分离小鼠心室肌细胞。结果组胺拮抗剂pyrilamine、chlorpheniramine及diphenhydramine均可抑制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的活性,抑制程度为py... 目的观察比较3种组胺拮抗剂对缺血性心肌细胞的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中的影响。方法利用急性酶解法分离小鼠心室肌细胞。结果组胺拮抗剂pyrilamine、chlorpheniramine及diphenhydramine均可抑制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的活性,抑制程度为pyrilamine>chlorpheniramine>diphenhydramine。组胺对KATP通道活性无影响。结论第一代的组胺拮抗剂(pyrilamine、chlorpheniramine及diphenhydramine)对KATP通道活性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膜上H1受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拮抗剂 膜片钳 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拮抗剂与支气管哮喘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风春 朱炳亮 《临床荟萃》 CAS 1992年第3期116-116,129,共2页
1932年Weis 等发现支气管哮喘病人静脉注射胺后可导致哮喘发作,进一步研究发现患者血液与特异性过敏原体外共孵后可使血中组胺水平升高因此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组胺有密切关系,从此有不少药理学学开始潜心寻找可能提起拮抗组胺的药物... 1932年Weis 等发现支气管哮喘病人静脉注射胺后可导致哮喘发作,进一步研究发现患者血液与特异性过敏原体外共孵后可使血中组胺水平升高因此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组胺有密切关系,从此有不少药理学学开始潜心寻找可能提起拮抗组胺的药物:1933年首先由法国药物学家Fourneau及Bovet发明了一种抗组胺药物,当时称之为F_(?),随后苯海拉明、扑尔敏等抗组胺药相继由人工化学合成,但上述药物对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小,副作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组胺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受体拮抗剂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欧德渊 刘芳 +3 位作者 姚红艳 万洁妤 施云刚 吴荣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82-1188,共7页
研究组胺H1受体拮抗剂(扑尔敏)和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肺炎的影响。选用20头30日龄仔猪(8.9~11kg)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CG)、阴性对照组(EG)、扑尔敏组(CM)和西咪替丁组(CMT),每组5头。采用肌肉注... 研究组胺H1受体拮抗剂(扑尔敏)和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肺炎的影响。选用20头30日龄仔猪(8.9~11kg)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CG)、阴性对照组(EG)、扑尔敏组(CM)和西咪替丁组(CMT),每组5头。采用肌肉注射PRRSV方法,建立HP-PRRS的人工感染模型;制备肺组织切片,HE染色,测定各组仔猪肺巨噬细胞数和对肺组织病变进行评分;传统法测定组胺含量,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IL-1和TNF-α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肺HP-PRRSV核酸拷贝数。结果表明,(1)成功建立了HP-PRRS人工感染模型。(2)CG、CM、CMT仔猪肺巨噬细胞数量极显著低于EG,CM极显著(P<0.01)高于CG、CMT。(3)CM仔猪肺病理学评分极显著(P<0.01)低于CG、CMT,CG显著(P<0.05)低于CMT。(4)CG和CMT肺组胺含量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EG,CM组极显著(P<0.01)低于CG。(5)HPPRRS仔猪肺中IL-1和TNF-α的含量均极显著(P<0.01)高于EG,但各接种病毒组无显著差异。(6)CM、CMT的PRRSV核酸拷贝数均显著(P<0.05)低于CG。结果提示,组胺H1受体拮抗剂(扑尔敏)能显著缓解HPPRRSV诱发仔猪肺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仔猪 高致病性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肺炎 组胺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受体拮抗剂可防治哮喘豚鼠气道重塑和酸碱平衡紊乱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向红 刘声远 +4 位作者 张中乐 余上斌 叶仕乔 陈琪玲 王迪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组胺受体拮抗剂对哮喘豚鼠气道重塑和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作用。方法:将豚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哮喘模型延续组、组胺组、组胺受体拮抗剂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组胺浓度;生化分析仪测血清Na+、Cl-浓度;血气分... 目的:探讨组胺受体拮抗剂对哮喘豚鼠气道重塑和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作用。方法:将豚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哮喘模型延续组、组胺组、组胺受体拮抗剂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组胺浓度;生化分析仪测血清Na+、Cl-浓度;血气分析仪测血pH、PaO2、PaCO2、AB、SB;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气道黏膜层、平滑肌层厚度。结果:(1)哮喘模型组血清组胺浓度、气道壁黏膜层和平滑肌层厚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模型延续组明显高于哮喘模型组(P<0.01);组胺组明显高于哮喘模型延续组(P<0.01);而组胺受体拮抗剂组低于哮喘模型延续组(P<0.05,P<0.01);(2)哮喘模型组的PaO2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模型延续组的PaO2、pH、AB、SB低于、PaCO2高于哮喘模型组(P<0.01);组胺组PaO2、pH、AB、SB低于、PaCO2高于哮喘模型延续组(P<0.01);而组胺受体拮抗剂组PaO2、pH、AB、SB高于哮喘模型延续组(P<0.01),PaCO2则低于哮喘模型延续组(P<0.01)。示豚鼠哮喘时存在气道重塑和血清组胺浓度升高以及代谢性酸中毒与呼吸性酸中毒,外源性组胺可加重这些变化,组胺受体拮抗剂可缓解之。结论:组胺在哮喘气道重塑中起介导作用,组胺受体拮抗剂对防治哮喘气道重塑及酸碱平衡紊乱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组胺H1拮抗剂 哮喘 气道复建 酸碱平衡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对内毒素作用下雏鸡体温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付学智 欧德渊 +2 位作者 许乐仁 李进国 谭建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5期79-81,共3页
为了研究组胺H1、H2受体拮抗剂对内毒素攻毒后雏鸡体温的影响,探讨内源性组胺在内毒素攻毒时导致雏鸡发热的作用机理。采用100羽雏鸡随机分5组,即模型组、扑尔敏组、西咪替丁组、扑和西联合组和空白组。空白组中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 为了研究组胺H1、H2受体拮抗剂对内毒素攻毒后雏鸡体温的影响,探讨内源性组胺在内毒素攻毒时导致雏鸡发热的作用机理。采用100羽雏鸡随机分5组,即模型组、扑尔敏组、西咪替丁组、扑和西联合组和空白组。空白组中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注射等剂量的LPS,早、晚肌注相应药物。实验持续15 d,分别于攻毒后0 d、5 d、10 d、15 d,各组随机抽10个样本。在注射LPS后0 h、2 h、4 h6、h,测定雏鸡直肠温度,结果:(1)急性实验中,扑尔敏组2 h、4 h体温显著降低(P<0.05);而西咪替丁组和扑和西联合组在2h时体温极显著降低(P<0.01)。(2)慢性实验中,0 d5、d体温无显著差异;10 d、15 d扑尔敏组体温显著降低(P<0.05);15 d扑尔敏组、扑和西联合组体温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在内毒素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内源性组胺主要是通过H1受体介导体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内毒素 组胺受体拮抗剂 雏鸡 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H_2受体拮抗剂的进展与合理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石革 宗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913-916,共4页
关键词 合理用药 消化性溃疡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组胺H2受体拮抗剂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07年我院组胺H_1受体拮抗剂应用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郭燕萍 李中东 +1 位作者 王大猷 钟明康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年第5期347-349,共3页
目的:研究我院2003-2007年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用药情况,了解组胺H1受体拮抗剂在我院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3-2007年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用药品种、消耗金额、DDDs、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中,我院组... 目的:研究我院2003-2007年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用药情况,了解组胺H1受体拮抗剂在我院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3-2007年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用药品种、消耗金额、DDDs、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中,我院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用药金额逐年上升,且第2代远远大于第1代。DDDs平均值排名前3位的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每年的平均DDDc值比较稳定。结论:安全、高效且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的第2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是抗过敏治疗的主导药物,传统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改良剂型以及安全性更可靠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是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消耗金额 DDDS DD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受体拮抗剂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8
作者 叶艳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2069-2073,共5页
目的探讨H1组胺受体拮抗剂(H1RAs)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s)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AR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单用H1RAs——盐酸氮卓斯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LTRAs——... 目的探讨H1组胺受体拮抗剂(H1RAs)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s)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AR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单用H1RAs——盐酸氮卓斯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LTRAs——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价鼻炎症状评分,检测血清微量元素、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 Ig E)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1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鼻炎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s Ig E、ECP、白细胞介素(IL)-4、IL-6、IL-8、Cu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γ-干扰素(INF-γ)、Zn、M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1RAs联合LTRAs治疗AR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鼻炎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微量元素及s Ig E、ECP水平、抗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组胺受体拮抗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氮卓斯汀 孟鲁司特钠 微量元素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侧脑室注射组胺受体拮抗剂对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晓红 董榕 石丽娟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组胺在家兔神经源性肺水肿(NPE)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家兔侧脑室微量注射H1受体拮抗剂扑尔敏和H2 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采用形态、功能、生化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中枢组胺与NPE发生之间的关系。测定指标包括下丘脑后区... 目的:探讨内源性组胺在家兔神经源性肺水肿(NPE)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家兔侧脑室微量注射H1受体拮抗剂扑尔敏和H2 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采用形态、功能、生化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中枢组胺与NPE发生之间的关系。测定指标包括下丘脑后区(PHA)、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组胺含量、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肺水比及水肿液蛋白/血浆蛋白(A/P)值,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切片。结果:(1)NPE家兔PHA及RVLM组胺含量明显增高(P <0 .0 0 1) ;(2 )注射扑尔敏后肺水比和A/P值显著降低(P <0 .0 1) ;(3 )注射扑尔敏后血浆NO含量明显降低(P <0 .0 5 )。结论: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存在于NPE病理生理过程中;组胺通过中枢H1受体介导参与NPE的发病过程;血浆NO参与中枢组胺调控NPE的肺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肺水肿 组胺受体拮抗剂 侧脑室注射 家兔 延髓头端腹外侧区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 H2受体桔抗剂 侧脑室微量注射 血浆一氧化氮 组织病理切片 病理生理过程 中枢组胺 组胺含量 内源性组胺 下丘脑后区 NPE 扑尔敏 西米替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H_2受体拮抗剂的进展与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石革 梁建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1年第5期271-273,共3页
1 抗溃疡药的回顾在组胺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尚未问世前,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抗酸剂和解除平滑肌痉挛剂.常用吸收性抗酸剂如碳酸氢钠和难吸收性抗酸剂如碳酸镁、氢氧化铝等,可中和胃酸,从而解除胃酸对胃、十二指肠粘膜... 1 抗溃疡药的回顾在组胺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尚未问世前,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抗酸剂和解除平滑肌痉挛剂.常用吸收性抗酸剂如碳酸氢钠和难吸收性抗酸剂如碳酸镁、氢氧化铝等,可中和胃酸,从而解除胃酸对胃、十二指肠粘膜的侵蚀及对溃疡面的刺激,减少疼痛,有利于溃疡的愈合.但单一抗酸药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多应用由抗酸剂和胆碱能受体拮抗剂组成的复方药物,如复方氢氧化铝(胃舒平)、复方三硅酸镁(盖胃平)和复方铝酸铋(胃必治)等,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自组胺H2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后,抗酸药与其合用进一步降低胃内氢离子浓度,较单一用药更有效抗溃疡药的分类详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2受体拮抗剂 抗溃疡药 临床应用 十二指肠溃疡 胃返流性食管炎 溃疡性急性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对HP-PRRS猪肺脏MC和HPC的影响
11
作者 刘芳 高登慧 +3 位作者 向智龙 禾彩红 黄璐 欧德渊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4,共3页
为探明内源性组胺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病毒诱导肺炎形成的关系,选择30日龄三元杂交公仔猪20头,并随机分为扑尔敏组(人工感染)、西咪替丁组(人工感染)、阳性组(人工感染)和阴性组,进行了组胺扑尔敏(H1)和西咪替丁(H2)... 为探明内源性组胺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病毒诱导肺炎形成的关系,选择30日龄三元杂交公仔猪20头,并随机分为扑尔敏组(人工感染)、西咪替丁组(人工感染)、阳性组(人工感染)和阴性组,进行了组胺扑尔敏(H1)和西咪替丁(H2)受体拮抗剂,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猪的肺脏肥大细胞(MC)和肝素阳性细胞(HPC)数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感染病毒组仔猪肥大细胞数较阴性组〔(16.52±1.49)个/mm2〕升高,其中,阳性组〔(32.6±3.61)个/mm2〕、西咪替丁组〔(26.36±1.86)个/mm2〕极显著升高,扑尔敏组(23.6±2.24)个/mm2显著升高,扑尔敏组与西咪替丁组差异不显著,扑尔敏组、西咪替丁组均显著高于阳性组。人工感染病毒组仔猪肝素阳性细胞数极显著高于阴性组(14.15±1.05)个/mm2,西咪替丁组〔(24.33±2.81)个/mm2〕较阳性组〔(30.35±1.63)个/mm2〕显著降低、与扑尔敏组〔(22.7±0.40)个/mm2〕差异不显著;扑尔敏组较阳性组极显著降低。说明,扑尔敏可降低PRRSV诱发仔猪肺脏肥大细胞、肝素阳性细胞数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受体拮抗剂 仔猪 肺脏 肥大细胞 肝素阳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H_1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石革 《中国药业》 CAS 2002年第4期35-38,共4页
组胺H1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既古老而又发展迅猛的药物,在拮抗组胺的病理生理活性上有着特异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过敏反应的增加,对第2代H1受体拮抗剂的开发日趋重视,新药不断上市,其作用强而持久,不良反应少,对中枢神经系... 组胺H1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既古老而又发展迅猛的药物,在拮抗组胺的病理生理活性上有着特异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过敏反应的增加,对第2代H1受体拮抗剂的开发日趋重视,新药不断上市,其作用强而持久,不良反应少,对中枢神经系统几不抑制,也无抗胆碱作用,但对心脏的毒性日益突出。为此,临床的选用和合理应用有待于我们审慎地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1胺体拮抗剂 研究进展 临床评价 疗效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H_3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景和 曲伟 《德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06-110,共5页
组胺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研究已经有半世纪,上世纪八十年代来才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研究组胺H_1、H_2和H_3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其激动剂在目前虽然没有临床应用,但它促进了拮抗剂的研究进展.H_3受体拮抗剂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研究... 组胺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研究已经有半世纪,上世纪八十年代来才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研究组胺H_1、H_2和H_3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其激动剂在目前虽然没有临床应用,但它促进了拮抗剂的研究进展.H_3受体拮抗剂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研究.寻找选择性高、效价强的H_3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不仅对于H_3受体功能、分布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十分重要,同时对于开发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的该类药物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_3受体 组胺H_3受体激动剂 组胺H_3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HR1拮抗剂对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2的影响
14
作者 燕志强 章如新 +4 位作者 余少卿 刘国均 温武 姜俊芝 吴革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8-459,共2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组胺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组胺在变应性鼻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逐步引起重视。组胺HR1拮抗剂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药物之一,但治疗中也存在不足之处。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组胺和HR...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组胺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组胺在变应性鼻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逐步引起重视。组胺HR1拮抗剂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药物之一,但治疗中也存在不足之处。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组胺和HR1拮抗剂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白细胞介素-12 组胺HR1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H2受体拮抗剂的研究与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石革 梁建华 《世界药品信息》 2001年第5期41-43,56,共4页
关键词 溃疡病 组胺H2受体拮抗剂 临床应用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H_1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近况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道福 王莹 鲍洪军 《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临床应用 第2代抗组胺 非索那定 依美斯汀 不良反应 特非那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合理应用
17
作者 邓代全 冯碧敏 王述芬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23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合理用药 变态反应性疾病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左卡巴斯汀协同H_2组胺受体拮抗剂治疗变应性鼻炎
18
作者 周斌 陈向阳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1年第3期91-92,共2页
组织胺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鼻腔粘膜除有H<sub>1</sub>组胺受体外,尚存H<sub>2</sub>受体。临床上用H<sub>1</sub>受体拮抗剂治疗变应性鼻炎较为普遍,当H<sub>1</sub>... 组织胺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鼻腔粘膜除有H<sub>1</sub>组胺受体外,尚存H<sub>2</sub>受体。临床上用H<sub>1</sub>受体拮抗剂治疗变应性鼻炎较为普遍,当H<sub>1</sub>受体被阻断后,H<sub>2</sub>受体也可被组织胺激活而出现临床症状。本科观察使用H<sub>1</sub>受体拮抗剂盐酸左卡巴斯汀(立复汀)和H<sub>2</sub>受体拮抗剂鼻腔局部协同用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38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受体拮抗剂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左卡巴斯汀 组织胺 鼻腔粘膜 协同治疗 西咪替丁 临床症状 盐酸 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茶提取物用作脂酶促进剂、黑素拮抗剂和组胺拮抗剂
19
作者 刘怡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8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组胺拮抗剂 茶提取物 促进剂 脂酶 黑素 活性成分 皮肤粗糙 皮肤病
原文传递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20
作者 万俊增 王晖 《世界药品信息》 2002年第2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荨麻疹 组胺 临床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