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毒性肝炎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与肝组织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任星峰 葛娅 +2 位作者 赵甫涛 李敬安 杨群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与肝组织病变程度的一致性及其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经临床和病理双重确诊的 2 3 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乙肝 )及 5 4例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重型肝炎 )肝活检组织进行分级、分期及...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与肝组织病变程度的一致性及其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经临床和病理双重确诊的 2 3 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乙肝 )及 5 4例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重型肝炎 )肝活检组织进行分级、分期及分度 ,并与同期血浆PTA水平对比分析。结果 PTA与肝组织病变Ishak计分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0 1,r =-0 3 2 3 )。PTA下降程度与肝组织学分度符合率在重型肝炎组及轻、重度慢性乙肝组达 70 %以上 ,中度慢性乙肝组仅 3 9 3 %。重型肝炎死亡组PTA显著性低于存活组 (P <0 0 1) ,PTA低于 10 %者无一例存活 ;治疗 2周后 ,存活组PTA稳步回升 ,死亡组持续下降。结论 血浆PTA下降程度对重型肝炎及轻、重度慢性乙肝诊断符合率较高 ,对判断重型肝炎的预后和疗效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 组织病变程度 预后 Quick法
原文传递
MUC1-1、TLR4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罗蕙雨 张翠娟 林金凤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5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型黏蛋白(MUC1-1)、Toll样受体-4(TLR4)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石蜡标本100例,在疾病类型方面,轻微子宫颈病变9例,慢性宫颈炎9例... 目的:探讨乳腺型黏蛋白(MUC1-1)、Toll样受体-4(TLR4)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石蜡标本100例,在疾病类型方面,轻微子宫颈病变9例,慢性宫颈炎9例,CINⅠ13例,CINⅡ13例,CINⅢ12例,宫颈腺癌10例,宫颈鳞癌34例,统计分析MUC1-1、TLR4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宫颈鳞癌患者MUC1-1阳性表达率高于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轻微子宫颈病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腺癌患者MUC-1阳性表达率低于CINⅡ、CINⅢ、宫颈鳞癌患者、轻微子宫颈病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慢性宫颈炎、CINⅠ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患者TLR4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轻微子宫颈病变、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腺癌和宫颈鳞癌患者TLR4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UC1-1、TLR4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不同,能够为临床的鉴别诊断及预后评定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1 TLR4 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 表达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理类型IgA肾病肾动态显像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荣福 刘志军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9-220,共2页
目的 探讨肾动态显像在判断各类IgA肾病的组织病变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70例经肾活组织检查证实的IgA肾病患者根据病理分级进行分组 ,比较各组肾功能变化。结果 肾动态显像测得的肾小球滤过率 (GFR)与实验室检查测得的血肌酐 (SCr... 目的 探讨肾动态显像在判断各类IgA肾病的组织病变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70例经肾活组织检查证实的IgA肾病患者根据病理分级进行分组 ,比较各组肾功能变化。结果 肾动态显像测得的肾小球滤过率 (GFR)与实验室检查测得的血肌酐 (SCr)和尿素氮 (BUN)水平基本一致 ;肾功能受损患者的GFR下降早于SCr的升高 ,GFR是反映肾功能变化敏感而可靠的指标 ;早期出现核素 2 0min清除率 (C2 0 )的下降则提示较重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类型 IGA肾病 肾动态显像 预后 组织病变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士敬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22期13-14,共2页
干扰素-α(IFN-α) 对于HBeAg阳性患者的荟萃分析表明,经干扰素-α治疗4~6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HBVDNA阴转率(杂交法)分别为37%和17%;HBeAg转阴率分别为7.8%和1.8%,其疗效与基线血清ALT水平及肝组织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有关HBeAg阴性患... 干扰素-α(IFN-α) 对于HBeAg阳性患者的荟萃分析表明,经干扰素-α治疗4~6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HBVDNA阴转率(杂交法)分别为37%和17%;HBeAg转阴率分别为7.8%和1.8%,其疗效与基线血清ALT水平及肝组织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有关HBeAg阴性患者的四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治疗结束时的应答率为38%~90%,但12个月持久应答率仅为10%~47%(平均24%);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程至少1年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干扰素-Α 治疗组 HBEAG阴性 组织病变程度 DNA阴转率 随机对照试验 ALT水平 荟萃分析 阳性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和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雅青 徐伟 +1 位作者 王小鹏 沈宏辉 《肝脏》 2010年第6期438-439,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血清生化指标 病理特征 组织病变程度 组织炎症 临床常见疾病 组织病理特点 肝功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纤维内脂滴增多在炎性肌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陈琳 郭玉璞 +1 位作者 任海涛 赵燕环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了解在炎性肌病中肌纤维内脂滴增多的发生频率、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油红O染色显示肌纤维脂滴,依据肌纤维内脂滴的含量将患者分为大致正常和明显增多两组,比较各组患... 目的了解在炎性肌病中肌纤维内脂滴增多的发生频率、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油红O染色显示肌纤维脂滴,依据肌纤维内脂滴的含量将患者分为大致正常和明显增多两组,比较各组患者肌力、肌酶谱、肌肉组织病变程度、病程和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情况.结果在53例肌肉标本中,37.7%有脂滴明显增多.与脂滴正常组相比,脂滴明显增多组肌纤维坏变程度和临床肌力下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虽然用激素治疗患者出现脂滴明显增多的几率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肌炎患者有肌纤维内脂滴增多,主要与肌纤维病变有关,细胞能量代谢的异常又可能促进肌纤维的病变,加重肌肉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病 肌纤维 脂滴 增多 临床病理资料 组织病变程度 细胞能量代谢 多发性肌炎 回顾性分析 皮质类固醇 发生频率 临床意义 治疗情况 治疗患者 肌力下降 纤维病变 肌肉无力 统计学 皮肌炎 油红O 肌酶谱 正常组 程度
原文传递
鸟氨酸脱羧酶在实验性大鼠结肠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迟莉 李茹柳 +3 位作者 郭文峰 徐颂芬 高小玲 陈蔚文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4-345,共2页
鸟氨酸脱羧酶(ODC)是细胞增殖过程的关键酶,能促进细胞内多胺合成。多胺对细胞增殖、移行和分化起重要作用,可促进黏膜损伤后修复。ODC对黏膜损伤性疾病的恢复有重要作用。肠黏膜损伤后ODC大量表达,促进细胞增殖、移行和分化,因... 鸟氨酸脱羧酶(ODC)是细胞增殖过程的关键酶,能促进细胞内多胺合成。多胺对细胞增殖、移行和分化起重要作用,可促进黏膜损伤后修复。ODC对黏膜损伤性疾病的恢复有重要作用。肠黏膜损伤后ODC大量表达,促进细胞增殖、移行和分化,因此其可用于评价黏膜损伤程度及修复效果。溃疡性结肠炎是肠黏膜损伤性疾病,本实验观察ODC在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病变程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鸟氨酸脱羧酶 实验性大鼠 肠黏膜损伤 损伤性疾病 组织病变程度 细胞增殖 损伤后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