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US组织化学染色法——一种快速筛选抗二化螟转Btcry1Ab基因水稻的方法(英文)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刚 崔海瑞 +2 位作者 舒庆尧 叶恭银 夏英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1-143,共3页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杭药性 二化螟 GUS组织化学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垂体前叶几种腺细胞
2
作者 张金时 朱晓虹 谭郁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1-341,共1页
联合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垂体前叶几种腺细胞张金时,朱晓虹,谭郁彬垂体前叶组织在普通染色标本上分为嗜色细胞和嫌色细胞两大类。嗜色细胞按其颗粒对色素的亲合力,又分为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两种。如用Azah方法和PASOG方... 联合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垂体前叶几种腺细胞张金时,朱晓虹,谭郁彬垂体前叶组织在普通染色标本上分为嗜色细胞和嫌色细胞两大类。嗜色细胞按其颗粒对色素的亲合力,又分为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两种。如用Azah方法和PASOG方法也只是区分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化学染色法 垂体 腺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肝脏毛细淋巴管研究中的应用
3
作者 孙平 冯克俭 +1 位作者 刘跃光 刘瑞丰 《解剖学研究》 CAS 2005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评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肝脏淋巴管研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层黏蛋白单克隆抗体标记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基底膜,对肝脏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毛细血管由于内皮细胞外有一层完整的基底膜,管壁呈现连续的棕褐色:而毛细淋巴... 目的评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肝脏淋巴管研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层黏蛋白单克隆抗体标记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基底膜,对肝脏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毛细血管由于内皮细胞外有一层完整的基底膜,管壁呈现连续的棕褐色:而毛细淋巴管由于内皮细胞外缺乏基膜,管壁常不显色。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肝脏毛细淋巴管的研究中是一种较为准确、客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淋巴管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肝脏 基底膜 毛细血管 层黏蛋白 免疫组化染色 结论 准确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酸激酶与P53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食管癌中的应用
4
作者 吴春莲 赵斌 +1 位作者 蔡方 赖旦婷 《实用医技杂志》 2012年第6期649-649,共1页
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是在一张切片上显示2种不同抗原成分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了解不同细胞、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甚至可以了解同一种细胞内抗原之间的相互关系121。本实验运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一张切片上完... 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是在一张切片上显示2种不同抗原成分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了解不同细胞、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甚至可以了解同一种细胞内抗原之间的相互关系121。本实验运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一张切片上完成了食管癌肌酸激酶(CK)与P53两种抗原的表达,用以观察CK阳性的癌细胞是否同时表达P53,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肌酸激酶 P53 食管癌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应用 抗原成分 CK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抗原和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改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春莲 叶章群 +1 位作者 蓝儒竹 邓仲端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25-1026,T002,共3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和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 (CK3 4βE12 )改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前列腺癌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 对 5 2例疑难病例采用改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查。即在同一切片的一侧贴附可靠的阳性对照组织 ,应用微波...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和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 (CK3 4βE12 )改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前列腺癌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 对 5 2例疑难病例采用改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查。即在同一切片的一侧贴附可靠的阳性对照组织 ,应用微波处理 ,尽可能保存和修复抗原 ,在显微镜下严格控制显色等方法以达到最佳染色效果。结果  3例前列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3 7例前列腺上皮内瘤 (PIN)高表达PSA与CK3 4βE12 ;3例前列腺导管内癌也表达PSA及CK3 4βE12 ;9例前列腺腺癌仅表达PSA无CK 3 4βE12表达 ;10例膀胱移行上皮癌均不表达PSA与CK3 4βE12。 结论 PSA和CK3 4βE12的改良免疫染色可以作为前列腺癌鉴别诊断的工具之一 ,对指导临床治疗可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前列腺癌 诊断
原文传递
肾组织石蜡切片Ⅳ型胶原α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诊断Alport综合征
6
作者 俞礼霞 管娜 +2 位作者 武国红 邢燕 丁洁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1-301,共1页
Alport综合征(Alport syndrome,AS)的诊断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采用抗不同α(Ⅳ)链的单克隆抗体,对肾及皮肤活检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对Alport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1],但冰冻切片难以长期保存,异地标本难以运送,... Alport综合征(Alport syndrome,AS)的诊断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采用抗不同α(Ⅳ)链的单克隆抗体,对肾及皮肤活检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对Alport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1],但冰冻切片难以长期保存,异地标本难以运送,相对于此石蜡切片有其优势。日本学者曾报告,采用高压锅加热法修复肾组织石蜡切片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ORT综合征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石蜡切片 诊断问题 Ⅳ型胶原α链 组织 免疫荧光染色 冰冻切片
原文传递
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在胰腺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柏青杨 兴桂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胰腺损伤 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垂体远侧部内分泌细胞的四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苏宇华 石爱荣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87-290,共4页
本文介绍一种显示大鼠垂体远侧部内分泌细胞的四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此法以PAP 法为基础,结合 DAB 银加强法和间接免疫金标记技术。方法比较简单,所需试剂容易得到。
关键词 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垂体远侧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急性心肌梗死CTnI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贾建长 赵子琴 +2 位作者 顾云菊 沈忆文 陈龙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4-106,F003,共4页
目的研究CTn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意义。方法结扎兔心脏左冠状动脉左旋支的左室支制作心肌梗塞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梗塞区域CTnI的变化,与HE染色法进行比较。结果早期心肌梗塞组织,HE染色组尚未出现特征性梗... 目的研究CTn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意义。方法结扎兔心脏左冠状动脉左旋支的左室支制作心肌梗塞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梗塞区域CTnI的变化,与HE染色法进行比较。结果早期心肌梗塞组织,HE染色组尚未出现特征性梗死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可见CTnI分布以及含量变化,并且随着时间延长,变化区域扩大,且近心内膜心肌细胞同时出现变化。结论CTnI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以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CTNI 实验研究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 冠状动脉左旋支 家兔 早期心肌梗塞 HE染色法 病理学意义 动物模型 含量变化 时间延长 心肌细胞 梗塞区 左室支 I诊断 特征性 心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旁肠上皮化生组织的组织化学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社干 王立东 +5 位作者 陈虹 郭瑞锋 贺新伟 范宗民 高珊珊 郭花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贲门癌癌旁肠上皮化生的组织化学特征。方法 :采用艾显蓝 雪夫 (AB PAS)和高铁二胺 艾显兰 (HID AB)粘液组织化学染色法研究了 49例贲门癌癌旁肠上皮化生的组织化学特点 ,并与 93例胃癌癌旁肠上皮化生做对照。结果 :贲门癌... 目的 :探讨贲门癌癌旁肠上皮化生的组织化学特征。方法 :采用艾显蓝 雪夫 (AB PAS)和高铁二胺 艾显兰 (HID AB)粘液组织化学染色法研究了 49例贲门癌癌旁肠上皮化生的组织化学特点 ,并与 93例胃癌癌旁肠上皮化生做对照。结果 :贲门癌癌旁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 ( 4 4 9% )明显低于胃癌癌旁的肠上皮化生检出率 ( 80 64 % ) (P <0 .0 1) ;贲门癌癌旁不完全型小肠化生 ( 3 1.82 % )和不完全型大肠化生 ( 63 .64 % )所占肠化的比例均明显高于胃癌癌旁不完全型小肠化生 ( 5 .3 3 % )和大肠化生 ( 2 1.3 3 % )所占肠化的比例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贲门癌 胃粘膜 肠化生 艾显蓝-雪夫 高铁二胺-艾显兰 粘液组织化学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上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1
作者 韩俊平 高长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6期46-47,共2页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关系进行观察。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采用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PV-9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试剂盒的方法。计数100个以上细胞,统计阳性细胞数。根据HE染色对23例胃癌组织类型进行分型。利用Studentt测定组织类型与免疫组织化学的关系。结果:23例胃癌组织中,EGF阳性14例(60.9%),EGF—R阳性5例(21.7%),EGF与EGF—R共同阳性3例(13.0%)。EGF—R阳性组与EGFR阴性组之间在EGF的表达、病程、组织学类型、癌组织侵犯静脉以及PCNA表达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23例胃癌中有5例EGF—R阳性表达,这5例中,利用镜像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癌组织同一部位的EGF—R阳性表达的细胞与EGF—R阴性表达的细胞中PCNA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它们分别是(49.95±20.30)%,(28.48±18.18)%,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EGF—R阳性表达胃癌细胞PCNA的阳性率(18.82±14.24)%与EGF—R+EGF阳性表达的胃癌细胞PCNA的阳性率(18.82±14.324)%之间也有明差异(P〈0.05)可能与EGF—R阳性细胞增殖活跃有关。胃癌的分化程度、侵润静脉、浸润深度以及EGF阳性程度等项其中胃癌细胞的PCNA阳性率均未见明显差异。而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之间PCNA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CNA阳性率分别是(18.86±6.78)%、(31.23±19.44)%。EGF阳性组PCNA阳性率3(4.63±17.74)%,EGF阴性组PCNA阳性率(18.82±14.24)%,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与癌细胞增殖活跃有关。结论:在胃癌组织中,EGF—R阳性表达的细胞与EGF—R阴性表达的细胞中PCNA的阳性率之间,EGF—R阳性表达胃癌细胞PCNA的阳性率与EGF—R+EGF阳性表达的胃癌细胞PCNA的阳性率之间,EGF阳性组PCNA阳性率EGF阴性组PCNA阳性率之间,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可能与癌细胞增殖活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胃癌组织类型 上皮生长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recep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酸解后甲基绿—派洛宁改良染色法在胃癌、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庆玉 申姜颖 +3 位作者 龙跃洲 高慧英 张友灿 张树鹏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 对DNA酸解后甲基绿一派洛宁染色进行改良并用于肿瘤诊断。方法 收集已明确诊断的常规外检标本胃癌及食管癌共 12 6例 ,应用改良染色法对DNA酸解后组织进行染色观察。结果 被染组织色彩艳丽可清楚显示肿瘤细胞的染色强度及染色数... 目的 对DNA酸解后甲基绿一派洛宁染色进行改良并用于肿瘤诊断。方法 收集已明确诊断的常规外检标本胃癌及食管癌共 12 6例 ,应用改良染色法对DNA酸解后组织进行染色观察。结果 被染组织色彩艳丽可清楚显示肿瘤细胞的染色强度及染色数量 ,清楚显示肥大细胞的形态特点 ,也显示其他多种组织成分。结论 DNA酸解后甲基绿一派洛宁改良染色法可用于判定肿瘤的增殖活性及分化程度 ,用于区别良、恶性病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食管癌 诊断 DND MG-P 组织化学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碱性磷酸酶染色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乔海兵 邢开宇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6期1011-1012,共2页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染色法 改良 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染色法 血管内皮 神经系统 哺乳动物 毛细血管 脑微血管 脑海马 钙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14
作者 林禹伯 卢柯羽 杨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8-894,共7页
目的:探究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4(SMC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评估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利用TIMER、GEPIA等数据库数据分析SMC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MC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 目的:探究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4(SMC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评估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利用TIMER、GEPIA等数据库数据分析SMC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MC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Cox回归模型、Kaplan-Meier生存曲线、GEPIA数据库数据评估SMC4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SMC4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化疗耐药密切相关(均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在乳腺癌组织中SMC4的阳性及强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SMC4蛋白的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SMC4蛋白低表达组的患者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SMC4蛋白高表达组,尤其是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均P<0.05),且SMC4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MC4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SMC4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乳腺癌诊断与预后评判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预后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细胞固定保护液在AKP组化染色中的应用
15
作者 田玉旺 丁华野 +2 位作者 李琳 李丽 胡海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12-312,i016,共2页
关键词 组织细胞 组化染色 固定 AKP 保护液 石蜡包埋切片 组织化学染色法 制片 碱性磷酸酶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分泌蛋白ESAT-6、CFP-10在肺结核组织中的表达
16
作者 陈雪倩 方诗宇 +3 位作者 于江 段绍琪 孙杰 刘凤君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究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ESAT-6、CFP-10在肺结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经病理学诊断的19例石蜡包埋肺结核组织标本,以20例正常肺组织(肺癌切除标本正常组织断端)为阴性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SAT-6及CFP-10,并与抗酸染色进... 目的:探究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ESAT-6、CFP-10在肺结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经病理学诊断的19例石蜡包埋肺结核组织标本,以20例正常肺组织(肺癌切除标本正常组织断端)为阴性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SAT-6及CFP-10,并与抗酸染色进行对比。结果:ESAT-6及CFP-10的阳性信号主要分布在结核病灶的坏死区域及其周围的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中,其分布与抗酸杆菌有关,范围更广。免疫组化检测ESAT-6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68%、90.00%;CFP-1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16%和95.00%;抗酸染色敏感度为52.63%,免疫组化的敏感度高于抗酸染色(P<0.05)。结论: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SAT-6及CFP-10在结核诊断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CFP-10 ESAT-6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SV缺失变异毒株HB-2(sh)/2002在人工感染仔猪组织中的分布与定位 被引量:8
17
作者 匡宇 郭鑫 +3 位作者 滕可导 杨汉春 陈艳红 查振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0,共3页
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HB-2(sh)/2002滴鼻感染30日龄健康仔猪,分别于3、7、14、28、42天宰杀,用免疫组化法对呼吸道,泌尿道,生殖道和消化道的主要器官以及脑和主要淋巴器官中的病毒抗原进行了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各个时间段... 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HB-2(sh)/2002滴鼻感染30日龄健康仔猪,分别于3、7、14、28、42天宰杀,用免疫组化法对呼吸道,泌尿道,生殖道和消化道的主要器官以及脑和主要淋巴器官中的病毒抗原进行了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各个时间段,病毒抗原阳性率最高的器官为呼吸道、消化道沿途的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细胞多数为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从个别猪的脑、心肌、肝和呼吸道上皮的细胞检测到阳性信号,同时发现该毒株主要在巨噬细胞和呼吸道腺上皮细胞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实验感染 分布与定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记嗜酸性粒细胞的组化染色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勇 杨冬梅 +1 位作者 张盛忠 刘红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64-464,共1页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鼻息肉 组织化学染色法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中Ebp1蛋白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明宇 崔玲玲 +3 位作者 王亚莉 赵杉 张洁 陈萍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7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Ebp1蛋白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220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Eb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食管癌组织中Ebp1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t=23.140,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 目的探讨Ebp1蛋白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220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Eb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食管癌组织中Ebp1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t=23.140,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与Ebp1 mRNA表达高度相关的临床参数包括年龄、家族史、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家族史、淋巴结转移、肿瘤体积、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均是Ebp1蛋白表达的危险因素。结论 Ebp1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食管癌病情进展监测、转移潜能及预后评估方面的一个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p1蛋白 食管肿瘤 食管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眼视觉剥夺幼猫外侧膝状体中一氧化氮合酶变化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建华 张东杲 宫枢政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76-479,W001,共5页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在正常和单眼视觉剥夺幼猫外侧膝状体中的变化 ,探讨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在弱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 (nicotinamidadeninedinucleotideph...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在正常和单眼视觉剥夺幼猫外侧膝状体中的变化 ,探讨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在弱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 (nicotinamidadeninedinucleotidephosphate diaphorase,NADPH diaphorase)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正常组和单眼视觉剥夺组幼猫外侧膝状体中NOS的变化。结果  (1)正常组幼猫外侧膝状体各层中无NOS阳性细胞 ,但可见NOS阳性纤维 (轴突和末梢 ) ;(2 )单眼视觉剥夺组幼猫外侧膝状体各层中可见NOS阳性纤维 (轴突和末梢 )。两组幼猫外侧膝状体各层NOS阳性纤维 (轴突和末梢 )NADPH diaphorase染色无明显差别。 (3)单眼视觉剥夺组幼猫外侧膝状体的非剥夺层中可见条状分布的NOS阳性细胞 ,平均密度为 (16 80± 2 6 4 )个 /mm2 ,平均面积为 (44 5± 96 ) μm2 /个 ,无长树突 ,胞浆染色重而细胞核无染色 ;剥夺层偶见NOS阳性细胞 ,平均密度为 (1 80± 1 4 7)个 /mm2 ,平均面积为 (30 7± 75 )μm2 /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视觉剥夺 幼猫 外侧膝状体 一氧化氮合酶 弱视 组织化学染色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