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CNN-LSTM优化模型在尾矿坝浸润线预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袁利伟 杨柳 +3 位作者 何涛 李延林 魏学松 徐海燕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70-3779,共10页
浸润线是尾矿库的生命线,准确地预测浸润线仍是目前较难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能够有效地预测尾矿坝浸润线的演变态势,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尾矿坝浸润线预测的高精度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 浸润线是尾矿库的生命线,准确地预测浸润线仍是目前较难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能够有效地预测尾矿坝浸润线的演变态势,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尾矿坝浸润线预测的高精度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Memory,CNN-LSTM)网络优化模型。以云南省某铜矿尾矿库为研究对象,运用CNN提取浸润线数据在高维空间的联系,并捕捉浸润线时序特性的空间关联特征,运用LSTM捕捉及解析其长期依赖关系的特点,优化CNN的卷积层层数与LSTM隐含层层数,选取最优组合,实现对浸润线变化趋势的精确预测。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一的CNN模型和LSTM模型相比,CNN-LSTM优化模型的收敛速度快,泛化能力强,且该模型的决定系数、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根误差均达到了非常高的拟合优度及预测精度,显示了基于CNN-LSTM优化模型进行尾矿坝浸润线预测的优越性,为保障尾矿库长期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尾矿坝 卷积神经网络(CNN) 长短期记忆(LSTM) 浸润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U的Mann-Kendall输电线路运动趋势及断线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金显 范耀辉 《软件导刊》 2020年第1期135-139,共5页
为了对输电线路的运动趋势进行准确预测,提出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参数的Mann-Kendall(MK)输电线路运动趋势及断线预测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微惯性测量单元(MIMU),采集大量导线正常运动及断股时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构建时间序列并进行预处理;然... 为了对输电线路的运动趋势进行准确预测,提出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参数的Mann-Kendall(MK)输电线路运动趋势及断线预测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微惯性测量单元(MIMU),采集大量导线正常运动及断股时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构建时间序列并进行预处理;然后定义运动特征量,采用Mann-Kendall算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输电线路运动趋势及改变时刻的临界值;最后构建输电线路运动模拟系统,通过对输电线平动运动和扭转运动动量的解算,对MK趋势预测曲线发生突变且其特征量呈断崖式增加至4*104以上的情况,可以判定发生断股并确定断股时刻,以此预测断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完成输电线运动趋势和断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网络 微惯性测量 MANN-KENDALL 趋势预测 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非参数回归曲线族的参数切换与线预测
3
作者 童恒庆 田小华 涂炎楚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多元非参数回归曲线 参数切换 线预测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M的尾矿坝浸润线预测 被引量:6
4
作者 邱俊博 胡军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09,共7页
为了进行尾矿坝浸润线预测,提出一种极限学习机(ELM)方法。ELM网络能够很好地描述浸润线与其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关系,将最小干滩长度、库水位、渗流量、竖直位移、水平位移5个主要因素作为ELM网络的输入,浸润线埋深作为网络的输出。为了提... 为了进行尾矿坝浸润线预测,提出一种极限学习机(ELM)方法。ELM网络能够很好地描述浸润线与其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关系,将最小干滩长度、库水位、渗流量、竖直位移、水平位移5个主要因素作为ELM网络的输入,浸润线埋深作为网络的输出。为了提高ELM的预测准确性,利用均方误差指标选取归一化方法、激活函数、隐含层节点个数,最终确定最大值归一化方法预处理数据,输入5-9-1ELM网络,选取激活函数为sin型函数进行浸润线预测。同时选取BP神经网络,采用相同的归一化方法和网络形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ELM模型在浸润线短期预测中可行性更高,预测精度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线预测 极限学习机 尾矿坝 归一化 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优化灰色模型的尾矿坝浸润线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焦韩伟 陈振鹏 赵嘉健 《中国锰业》 2023年第2期25-29,共5页
为提高贫信息情况下浸润线的预测精度,减少尾矿坝预警的误报与漏报,提出了一种利用组合优化灰色预测模型对尾矿坝浸润线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本方法对监测序列进行缓冲处理并基于非齐次指数函数对灰色预测模型的背景值进行了优化,... 为提高贫信息情况下浸润线的预测精度,减少尾矿坝预警的误报与漏报,提出了一种利用组合优化灰色预测模型对尾矿坝浸润线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本方法对监测序列进行缓冲处理并基于非齐次指数函数对灰色预测模型的背景值进行了优化,采用后验比、小概率误差和平均相对模拟百分误差作为模型拟合预测精度评价指标,以实例计算验证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并与其他灰色预测模型的模拟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组合优化灰色预测模型拟合预测精度更高。模型为尾矿坝的安全监测与病险防护提供了数据支持,为大坝原型观测资料处理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灰色模型 组合优化 浸润线预测 尾矿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穿孔前的X线预测诊断(附26例分析)
6
作者 付改发 赵学武 刘锦程 《现代肿瘤医学》 CAS 1993年第1期27-31,共2页
1987年4月至1992年4月我们对26例有完整X线资料的食管穿孔进行回顾性分析,穿孔前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胸背痛、呛咳及发热.76.9%(20/26)与治疗不当有关.穿孔前X线主要特征为巨大龛影13例.尖剌样突出3例,假性憩室2例及混合性溃疡8例.出... 1987年4月至1992年4月我们对26例有完整X线资料的食管穿孔进行回顾性分析,穿孔前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胸背痛、呛咳及发热.76.9%(20/26)与治疗不当有关.穿孔前X线主要特征为巨大龛影13例.尖剌样突出3例,假性憩室2例及混合性溃疡8例.出现征象与发生穿孔平均45.7天.作者认为,鉴于目前对食管癌穿孔治疗困难.早期x线预测诊断穿孔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穿孔 X线预测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并发偏头痛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7
作者 魏瑞花 洪丽 王献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癫痫并发偏头痛的风险因素,并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将372例癫痫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248例)和验证组(124例)。根据有无偏头痛情况,将建模组再分为偏头痛组(54例)和无偏头痛组(19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 目的探讨癫痫并发偏头痛的风险因素,并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将372例癫痫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248例)和验证组(124例)。根据有无偏头痛情况,将建模组再分为偏头痛组(54例)和无偏头痛组(19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癫痫并发偏头痛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采用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校准度及区分度,采用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临床净获益率。结果与无偏头痛组比较,偏头痛组癫痫病程更长,女性、高血压史、偏头痛家族史、夜间睡眠不佳、焦虑情绪患者比例及发作频率、血清C反应蛋白(CRP)、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癫痫病程长、发作频率高、偏头痛家族史、夜间睡眠不佳、焦虑情绪、高血压史及高水平血清CRP、IL-6、TNF-α均是癫痫并发偏头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经内部验证显示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21(95%CI 0.789~0.855),建模组与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和0.819,校准曲线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DCA分析表明当阈值概率在6%~79%、81%~92%时可获得临床净收益。结论女性、病程、发作频率、偏头痛家族史、夜间睡眠不佳、焦虑情绪、高血压史及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是癫痫并发偏头痛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好,有助于临床早期筛选高风险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偏头痛 风险因素 线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北京市某高校社区高血压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8
作者 陈妍 陈淑珍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5年第3期35-38,共4页
目的:基于北京市某高校职工体检数据,建立该校社区高血压风险预测模型,控制危险因素,将高血压防治关口前移。方法:以2022年在中国农业大学东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北京市某高校职工为研究对象,对其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目的:基于北京市某高校职工体检数据,建立该校社区高血压风险预测模型,控制危险因素,将高血压防治关口前移。方法:以2022年在中国农业大学东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北京市某高校职工为研究对象,对其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血压危险因素,R软件建立高血压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结果:该校2 456名职工高血压患病率为34.4%。年龄(41~60岁OR=2.589,>60岁OR=13.056)、身体质量指数升高(24.0~27.9 kg/m^(2)OR=1.508,≥28.0 kg/m^(2)OR=1.868)、腹型肥胖(OR=1.441)、高空腹血糖(≥6.1 mmol/L OR=2.097)、高尿酸血症(>420μmol/L OR=1.596)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应用以上危险因素构建高血压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 (95%CI为0.795~0.832),校准图显示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贴近,提示该模型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稳定性。结论:该校职工高血压患病率高,年龄、超重、肥胖、腹型肥胖、空腹血糖升高、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危险因素 线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9
作者 张爱东 曹雪霞 +1 位作者 陆海荣 李秀婷 《中国医刊》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行手术治疗的55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分为感染组(n=... 目的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行手术治疗的55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分为感染组(n=60)与无感染组(n=490)。采用Logistic-Lasso回归分析筛选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正曲线、临床决策曲线(DCA)验证该模型的价值。另选取2024年1—6月收治的113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外部验证样本进行外部验证。结果Logistic-Lasso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尿路结石、留置尿管时间是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据此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尿路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95%CI 0.753~0.866),校准度为0.618,C-index为0.791,DCA验证显示其临床效用性较高。通过113例患者对该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显示AUC为0.769(95%CI 0.593~0.946),提示该模型在外部验证中仍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女性、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尿路结石、留置尿管时间是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对早期发现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尿路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并制订针对性的围手术期管理措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老年人 尿路感染 危险因素 线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0
作者 刘澎 刘福成 +3 位作者 赵欣 乔海朋 刘晓峰 杨峥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北京丰台医院手术治疗的58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队列(n=4...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北京丰台医院手术治疗的58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队列(n=410)和验证队列(n=177),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以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训练队列中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为38.05%(156/410)。年龄、BMI、肝内胆管结石、首发病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道感染、胆道手术史、胆总管管壁厚度、胆总管多发结石数量、胆总管直径、ERCP检查中十二指肠乳头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训练队列、验证队列中列线图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854、0.889,Hosmer-Lemeshow拟合检验结果显示,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52,P=0.865),提示此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基于各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患者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多发结石 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 线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列线图构建
11
作者 澹会芳 樊冰雨 +5 位作者 王勇 高晓 郑研艳 樊智辉 冯军安 杨丽 《山东医药》 2025年第3期69-73,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AP患者发生SIRS的预测列线图。方法AP患者112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SIRS分为非SIRS组92例和SIRS组2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合并症、吸烟史、...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AP患者发生SIRS的预测列线图。方法AP患者112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SIRS分为非SIRS组92例和SIRS组2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合并症、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D二聚体、预后营养指数、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等资料。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为自变量,以AP患者发生SIRS为因变量,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P患者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中的rm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AP患者发生SIRS预测列线图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校准度。结果非SIRS组年龄、合并高脂血症者、PCT水平、D二聚体水平、SII与SIRS组相比,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SII高、PCT水平高、D二聚体水平高是AP患者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据此构建了AP患者发生SIRS的预测列线图,预测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95%CI:0.739~0.927),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3.9%。结论年龄高、SII高、PCT水平高、D二聚体水平高是AP患者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列线图对AP患者发生SIRS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预测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部超声分数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撤机结局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12
作者 周银超 刘盼盼 +2 位作者 伍慧珊 应唯楠 董绉绉 《浙江医学》 2025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分数(LUS)变化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撤机结局的相关性,基于此构建ARDS撤机结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重症医学科东部院区收治的130例诊断为ARDS...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分数(LUS)变化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撤机结局的相关性,基于此构建ARDS撤机结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重症医学科东部院区收治的130例诊断为ARDS且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气管插管后即刻LUS和拔管前LUS,计算拔管前LUS和插管后即刻LUS的差值(ΔLUS),以ΔLUS所在四分位数区间将患者分为4组,Q1组:≤-7分37例,Q2组:-6~-4分32例,Q3组:-3~-1分31例,Q4组:≥0分30例。分析LUS变化幅度与ARDS撤机结局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趋势性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撤机成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ARDS患者撤机成功的效能,Hosmer-Lemeshow检验和Bootstrap 1000次抽样法构建的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一致性,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净收益。结果Q1组、Q2组、Q3组、Q4组患者撤机成功率分别为81.1%(30/37)、78.1%(25/32)、83.9%(26/31)、36.7%(11/30)。随着LUS下降幅度的增加,ARDS患者撤机成功率呈趋势性升高(P_(趋势)<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插管后即刻LUS(OR=0.765,95%CI:0.639~0.916)、ΔLUS[Q1组(OR=175.493,95%CI:10.970~2807.528),Q2组(OR=70.007,95%CI:6.014~811.264),Q3组(OR=53.081,95%CI:6.455~436.507)]、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OR=0.384,95%CI:0.252~0.585)为撤机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通过多因素筛选的变量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ARDS患者撤机成功的AUC为0.917(95%CI:0.865~0.968),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拟合度,且在一定概率阈值范围内具有净获益。结论ARDS撤机成功率随着LUS下降幅度的增加呈趋势性升高。基于插管后即刻LUS、ΔLUS和SOFA评分构建的ARDS撤机成功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一致性和临床实用性,可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正确的ARDS撤机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超声分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撤机结局 线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房颤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13
作者 侍杰 王峰 翟度天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并发房颤的风险因素,并建立对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9月~2023年9月于我院行PCI的AMI患者392例,按照2∶1的比例将其分为建模组(261例)和检验组(131例);根...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并发房颤的风险因素,并建立对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9月~2023年9月于我院行PCI的AMI患者392例,按照2∶1的比例将其分为建模组(261例)和检验组(131例);根据是否发生房颤将建模组再分为房颤组(60例)和无房颤组(201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分组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MI患者PCI后并发房颤的风险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392例AMI患者PCI后6个月的房颤发生率为22.99%(60/392)。与无房颤组相比,房颤组左心房直径及发病至手术时间更长,Gensini积分、非瓣膜病性房颤卒中风险(CHA_(2)DS_(2)-VASc)评分、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血肌酐(SCr)水平及冠脉病变支数≥3支、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1级患者比例更高,预后营养指数(PNI)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ensini积分、左心房直径、SCr、发病至手术时间、TIMI血流分级1级均是AMI患者PCI后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PNI是其保护因素(P<0.05)。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构建AMI患者PCI后并发房颤的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建模组及检验组AMI患者PCI后并发房颤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同组CHA_(2)DS_(2)-VASc评分及GRACE评分(P均<0.05)。Bootstrap法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建模组和检验组一致性指数(C-index)分别为0.931(95%CI 0.895~0.967)、0.904(95%CI 0.841~0.942)。结论AMI患者PCI后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为Gensini积分、左心房直径、SCr、发病至手术时间、TIMI血流分级1级,保护因素为PNI;据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房颤动 线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四变量评分和传统危险因素构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冠心病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14
作者 姚艳丽 邱璇 +3 位作者 陈玉岚 古丽米热·艾麦提 阿依古再丽·麦麦提敏 梁泽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5年第2期176-183,共8页
目的基于四变量评分和传统危险因素构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冠心病(CHD)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招募2020年2月至2024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OSAHS患者1224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857例)... 目的基于四变量评分和传统危险因素构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冠心病(CHD)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招募2020年2月至2024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OSAHS患者1224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857例)和验证集(367例)。根据训练集患者CHD合并情况分为OSAHS+CHD组(277例)和OSAHS+非CHD组(580例)。通过LASSO回归筛选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SAHS合并CHD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拟合度和临床有效性。结果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8个自变量,分别为男性、年龄≥45岁、高血压史、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30次/h、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90%、四变量评分≥10.5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45岁、高血压史、BMI≥25 kg/m2、AHI≥30次/h、四变量评分≥10.5分是OSAHS合并CH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较高的HDL-C水平是OSAHS合并CHD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基于7个影响因素构建OSAHS合并CHD的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显示,模型在训练集的AUC(95%CI)为0.778(0.747~0.810),灵敏度为71.80%,特异度为71.20%;模型在验证集的AUC(95%CI)为0.797(0.752~0.842),灵敏度为78.80%,特异度为70.80%,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OSAHS合并CHD风险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的校准度。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训练集:χ^(2)=8.100,P=0.524;验证集:χ^(2)=16.880,P=0.051)证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决策曲线验证了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论男性、年龄≥45岁、高血压史、BMI≥25 kg/m2、AHI≥30次/h、四变量评分≥10.5分是OSAHS合并CHD的独立危险因素,较高的HDL-C水平是OSAHS合并CHD的独立保护因素,基于以上7个影响因素构建的OSAHS合并CHD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变量评分 危险因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冠心病 线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继发骨质疏松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15
作者 陈琳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 分析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构建其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按照有无骨质疏松将360例老年甲亢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81例)和无骨质疏松组(279例)。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老年甲亢患者继发骨质... 目的 分析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构建其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按照有无骨质疏松将360例老年甲亢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81例)和无骨质疏松组(279例)。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老年甲亢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的预测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老年甲亢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运用R软件构建老年甲亢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DCA)对老年甲亢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的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低蛋白血症、吸烟史、日均运动量<30 min、BMI<18.5 kg/m~2、甲亢病程≥12个月、甲状腺功能控制不佳及25(OH)D<30 ng/ml均是老年甲亢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老年甲亢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的列线图模型经内部验证C-index为0.794(95%CI 0.729~0.859),校正曲线医师模型拟合度良好;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772(95%CI 0.711~0.834);DCA显示阈值概率是5%~100%时,列线图预测老年甲亢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的净获益值较高。结论 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老年甲亢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线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6
作者 吕佳楠 王亚楠 +1 位作者 李璐 冯艳兰 《中国医刊》 2025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103例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根据生存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2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103例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根据生存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24)和预后良好组(n=79)。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校准曲线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及临床应用潜力。结果103例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预后不良24例,占23.30%。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吸烟史、心功能分级、抗生素使用、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是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校准曲线显示其C-index为0.757,ROC曲线分析显示其预测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59(95%CI 0.634~0.885),表明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预测效能。结论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史、吸烟史、心功能分级、抗生素使用、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据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够较为可靠地评估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肺部感染 线预测模型 预后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17
作者 陈旭亮 关日辉 陈韬 《中国疗养医学》 2025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计170例,根据是否发生支气管扩张分为扩张组50例、非扩张组120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并... 目的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计170例,根据是否发生支气管扩张分为扩张组50例、非扩张组120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采用ROC实验分析连续性变量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实验分析危险因素;采用R语言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RO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结果在患者临床资料的对比中,发现有无抽烟史、有无肺结核病史、有无呼吸道感染、有无咳痰、血红蛋白、最大呼气第一秒呼出的气量的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血白蛋白值、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危险因素。血红蛋白、FEV1/FVC、血白蛋白值对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有一定预测价值,AUC为0.616、0.660、0.863(P<0.05);Nomogram模型在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风险方面表现良好,其C-index为0.912(0.862~0.962);当其风险阈值>0.12时,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提供标准化净收益。结论有无抽烟史、有无肺结核病史、有无呼吸道感染、有无咳痰、血红蛋白、FEV1/FVC、血白蛋白值、CAT评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危险因素,且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扩张 线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18
作者 何伟红 盛琴琴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2期272-275,共4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6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内瘘血栓栓塞发生情况,分析患者发生内瘘血栓...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6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内瘘血栓栓塞发生情况,分析患者发生内瘘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列线图预测模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栓栓塞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未发生内瘘血栓栓塞患者相比,发生内瘘血栓栓塞患者≥60岁、低血压、糖尿病、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钙磷乘积≥55 mg2/dL2占比较高(P<0.05)。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是否发生内瘘血栓栓塞为因变量(未发生=0;发生=1),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低血压、糖尿病、文化程度、钙磷乘积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血栓栓塞的主要因素(P<0.05)。基于年龄、低血压、糖尿病、文化程度、钙磷乘积5项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列线图再现网站绘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血栓栓塞的列线风险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模型表现与理想模型接近,C-index为0.761(0.692~0.776),模型拟合度检验R^(2)=0.525。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栓栓塞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曲线下面积及95%CI分别为82.05%、80.99%、81.04%、0.870(0.815~0.925)。结论年龄、低血压、糖尿病、文化程度、钙磷乘积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内瘘血栓栓塞的价值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内瘘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线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在激光雷达风廓线预测的应用
19
作者 廉文超 宋小全 +1 位作者 郝朝阳 姜萍 《光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50-59,共10页
当利用多普勒激光雷达进行测量时,由于断电、低云、降水等影响会产生风廓线数据的缺测。使用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对风廓线进行预测,当风廓线观测结果缺失时使用预测结果进行插补,以提升风场数据的获取率和连续性。2021年4月,多... 当利用多普勒激光雷达进行测量时,由于断电、低云、降水等影响会产生风廓线数据的缺测。使用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对风廓线进行预测,当风廓线观测结果缺失时使用预测结果进行插补,以提升风场数据的获取率和连续性。2021年4月,多普勒激光雷达在辽宁省觉华岛地区开展大气风场探测实验,针对因断电和天气条件导致的风廓线数据缺测,使用2021年4月18日-22日的10 min平均风廓线集,探究基于时序的Bi-LSTM模型在风廓线预测方面的性能,并与非时序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预测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Bi-LSTM模型具有良好的风廓线短期预测能力,基于连续完整的443条10 min平均风廓线训练的Bi-LSTM模型,对未来15条10 min平均的风廓线预测效果较好:u分量和v分量的决定系数分别高于0.6和0.5,均方根误差分别低于2 m·s^(-1)和3 m·s^(-1),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低于2 m·s^(-1)和3 m·s^(-1),其预测评估指标值均优于CNN模型。在本案例中,使用Bi-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对缺测风廓线插补,1000 m高度以下的数据获取率平均提升8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多普勒激光雷达 深度学习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风廓线预测
原文传递
糖尿病足患者溃疡愈合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野 狄涛 +2 位作者 唐忠尉 张嘉玥 张文斌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5,17,共6页
目的探讨预测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溃疡愈合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00例DFU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DFU是否愈合将其分为愈合组(n=57)和未愈合组(n=143)。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 目的探讨预测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溃疡愈合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00例DFU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DFU是否愈合将其分为愈合组(n=57)和未愈合组(n=143)。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知-信-行(KAP)模式量表评分以及患者血液中微小RNA(miRNA)-15b-5p的相对含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临床特征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向后法筛选出相关预测因子并建立预测模型,使用增强Bootstrap验证法对模型内部进行验证,使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列线图、校准图、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进行评估。结果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向后法筛选变量,从8个总变量中确定了3个预测因子,即年龄、miRNA-15b-5p相对含量、K评分,其构建的预测模型呈现出中等预测能力,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结论年龄、K评分及miRNA-15b-5p相对含量均为DFU患者溃疡未愈合相关的预测因子,基于这些预测因子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优秀的综合性能,可从多个层面预测DFU患者溃疡未愈合的发生风险,为DFU患者溃疡愈合提供了个体化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风险因素 线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