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纹皮蝇二龄幼虫的鉴别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瞿逢伊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4年第2期158-158,I0005,共2页
纹皮蝇Hypoderma lineatum(De Viller,1789)幼虫是人体皮肤蝇蛆症的重要病原,在我国已有不少病例报道。在人体发现的该种蝇蛆均为一、二龄幼虫,文献中对二龄幼虫则描述不详。为了便于人体皮下蝇蛆症的正确诊断,现将我校长海医院皮肤科... 纹皮蝇Hypoderma lineatum(De Viller,1789)幼虫是人体皮肤蝇蛆症的重要病原,在我国已有不少病例报道。在人体发现的该种蝇蛆均为一、二龄幼虫,文献中对二龄幼虫则描述不详。为了便于人体皮下蝇蛆症的正确诊断,现将我校长海医院皮肤科提供的一例标本与我国常见的牛皮蝇Hypoderma bovis(De Geer,1776)幼虫作比较,供有关工作者参考。标本来源 自患者皮肤破溃处挤出蝇蛆一条,经鉴定系纹皮蝇二龄幼虫,详细病史及临床资料见另文(陈明、叶琳,1980,皮肤病防治研究通讯(2):26—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皮蝇 二龄幼虫 皮蝇 蝇蛆 鉴别特征 皮肤破溃 长海医院 皮肤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皮蝇Hypodermin 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
作者 王文龙 哈斯阿古拉 +3 位作者 阮风雷 呼和巴特尔 张海龙 侯振宇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3-688,共6页
从纹皮蝇期幼虫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纹皮蝇Hypodermin B(HB)基因.将扩增基因进行克隆测序,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HB,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后,得到表达量达全菌蛋白30%以上的特异性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产物主... 从纹皮蝇期幼虫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纹皮蝇Hypodermin B(HB)基因.将扩增基因进行克隆测序,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HB,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后,得到表达量达全菌蛋白30%以上的特异性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获得的重组蛋白为重组Hypodermin B,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皮蝇 HYPODERMIN B 原核表达 WESTERN BLOT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皮蝇Hypodermin C基因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王文龙 刘春霞 +1 位作者 阮风雷 呼和巴特尔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77-881,共5页
为建立牛皮蝇蛆病的抗体检测方法,本研究从纹皮蝇Ⅰ期幼虫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扩增了Hypodermin C(HC)基因。将该基因片段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进行原核表达。获得了31 ku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HC蛋白。Western blot结果... 为建立牛皮蝇蛆病的抗体检测方法,本研究从纹皮蝇Ⅰ期幼虫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扩增了Hypodermin C(HC)基因。将该基因片段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进行原核表达。获得了31 ku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HC蛋白。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表达产物能够与阳性牛血清IgG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以纯化的重组HC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牛皮蝇蛆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实验确定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15.63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80,阳性标准判定为待检血清OD值>0.256。所建立的诊断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重复性。应用该检测方法对230份临床血清进行检测,阳性率为20.6%。研究结果表明该间接ELISA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牛皮蝇蛆病血清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皮蝇 HYPODERMIN C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皮蝇、纹皮蝇的EST和LDH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立华 刘德山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95-96,共2页
本文首次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牛皮蝇Hypoderma bovis L. 2、3龄幼虫和蛹期与纹皮蝇Hypoderma lineatum(De Villers)的相应阶段的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两种同工酶作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皮蝇的EST同工酶在酶带数目... 本文首次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牛皮蝇Hypoderma bovis L. 2、3龄幼虫和蛹期与纹皮蝇Hypoderma lineatum(De Villers)的相应阶段的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两种同工酶作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皮蝇的EST同工酶在酶带数目和相对迁移率(Rf)上均有较大差别;而LDH同工酶仅在2龄幼虫期纹皮蝇比牛皮蝇多显带2条。本文认为EST同工酶对皮蝇属的种和种下分化鉴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LDH同工酶也可作为鉴定皮蝇属虫种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皮蝇 皮蝇 EST LDH同工酶 同工酶谱 皮蝇 相对迁移率 酶带 显带 蝇蛆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皮蝇Hypodermin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及小鼠免疫试验
5
作者 白红岩 刘春霞 +1 位作者 呼和巴特尔 王文龙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共5页
根据GenBank发表的Hypodermin C(HC)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原核表达载体pET-HC为模板,PCR扩增HC基因,将克隆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HC。将重组质粒pVAX1-HC转染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 根据GenBank发表的Hypodermin C(HC)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原核表达载体pET-HC为模板,PCR扩增HC基因,将克隆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HC。将重组质粒pVAX1-HC转染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C基因在细胞中表达。用真核表达质粒pVAX1-HC经双侧胫前肌注射昆明小鼠,对小鼠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研究。结果表明,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高于非免疫对照组。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VAX1-HC,为纹皮蝇核酸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皮蝇 HYPODERMIN C基因 真核表达质粒 免疫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头部感染纹皮蝇幼虫1例
6
作者 李春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3期164-164,共1页
患者,女,30岁,乌兰县牧民,1987年1月,发现头部左耳上2寸处有一6×6cm大小的包块,较硬、压痛。约经2个月,肿块形成半个蚕豆大的脓疖,后由脓肿内挤出一乳白色的虫体,卵圆形,大小为20×8mm,两端钝圆,背侧较平,腹面稍隆起,有许多结... 患者,女,30岁,乌兰县牧民,1987年1月,发现头部左耳上2寸处有一6×6cm大小的包块,较硬、压痛。约经2个月,肿块形成半个蚕豆大的脓疖,后由脓肿内挤出一乳白色的虫体,卵圆形,大小为20×8mm,两端钝圆,背侧较平,腹面稍隆起,有许多结节和小刺,体分11节。显微镜下,前端无口钩,虫体最后一节无刺,气门板较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皮蝇 皮蝇 乌兰县 气门板 口钩 狂蝇科 无刺 背侧 双翅目 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害获灭”(Ivomec)对牦牛牛皮蝇和纹皮蝇二、三期幼虫的驱杀试验
7
作者 蒋锡仕 黄孝珍 +1 位作者 宋远军 何世明 《中国牦牛》 1991年第3期40-41,37,共3页
'害获灭'(Ivomec)对牛皮蝇蛆的驱杀试验,国内报道甚少,我们于1990年3—5月在红原县用该药进行了驱杀牦牛牛皮蝇H·bovis和纹皮蝇H·Lineatum二、三期钩虫的控制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头,均剖杀)和临床试验(试验组35头... '害获灭'(Ivomec)对牛皮蝇蛆的驱杀试验,国内报道甚少,我们于1990年3—5月在红原县用该药进行了驱杀牦牛牛皮蝇H·bovis和纹皮蝇H·Lineatum二、三期钩虫的控制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头,均剖杀)和临床试验(试验组35头、对照组32头,均进行体表触摩检查瘤肿)。控制试验结果,Ivomec按每公斤体重有效成份0.2毫克颈部皮下注射,对牦牛牛皮蝇和纹皮蝇二、三期幼虫的杀灭率为1000%,临床试验结果,Ivomec按每公斤体重有效成份0.2和0.4毫克颈部皮下注射的牛只,体表均未发现瘤肿物,而对照组的牛只100%出现瘤肿物。由此说明,该药驱杀牛皮蝇和纹皮蝇二、三期幼虫具有量小、高效的优点,且在试验中有良好的安全性,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新药。 '害获灭'(Ivomec)的有效成份为伊维菌素(Ivermectin),是近几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一种驱杀家畜内外寄生虫的新药,我国已用该药对部份家畜寄生虫进行了驱除试验,获得了良好效果,但对牦牛牛皮蝇H.bovis和纹皮蝇H·lineaturn二、三期幼虫的驱杀作用报道甚少,为此,我们于1990年3—5月在川西北草地的红原县进行了该项工作,现报告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皮蝇 纹皮蝇 幼虫 害获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呼盟牧区儿童患纹皮蝇蛆症的诊断
8
作者 王安 孟胡春 +1 位作者 庄德信 吴玉峰 《兽医导刊》 1994年第2期48-49,共2页
病例一、呼盟新巴尔虎左旗,8岁男童,韩某。病例二、呼盟海拉尔市哈克乡,6岁男童、李某。一、病史:两名患者均住牧区,分别于1991年12月30日和1992年1月赴海拉尔农场局医院诊治。病例一、在诊前一个月,左侧颈下皮肤出现瘤形隆起。
关键词 蝇蛆症 左侧颈 海拉尔市 哈克乡 瘤状 新巴尔虎左旗 腹股沟部 气门板 脱发区 纹皮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皮蝇幼虫致眼损害一例
9
作者 殷悦 涂荣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06-406,共1页
纹皮蝇幼虫致眼损害一例殷悦,涂荣患者女,8岁。主诉右眼红、痛2个月,加重20天。家长述患儿就诊前2个多月于放羊时有一飞蝇撞击右眼,即感刺痒、疼痛、磨擦感,未予诊治。1个月后,右眼红、肿、疼痛明显,有血性分泌物,视力下... 纹皮蝇幼虫致眼损害一例殷悦,涂荣患者女,8岁。主诉右眼红、痛2个月,加重20天。家长述患儿就诊前2个多月于放羊时有一飞蝇撞击右眼,即感刺痒、疼痛、磨擦感,未予诊治。1个月后,右眼红、肿、疼痛明显,有血性分泌物,视力下降。经当地县医院诊治,自右眼结膜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损伤 纹皮蝇幼虫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肉牛皮蝇蛆病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秋菊 《现代畜牧科技》 2019年第11期74-75,共2页
牛皮蝇蛆病也称为翁眼病、蹦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是由于牛背皮下组织寄生有皮蝇属的幼虫而发生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通常是牛易感,有时山羊、马也可感染,北方地区主要在每年的4~8月有皮蝇活动时节发生.另外,该病还是一种人畜... 牛皮蝇蛆病也称为翁眼病、蹦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是由于牛背皮下组织寄生有皮蝇属的幼虫而发生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通常是牛易感,有时山羊、马也可感染,北方地区主要在每年的4~8月有皮蝇活动时节发生.另外,该病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牛感染发病后,会导致虫体寄生处产生明显瘙痒,并伴有疼痛,使机体生长发育严重受阻,导致畜产品质量降低,甚至造成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皮蝇蛆病 皮蝇 纹皮蝇 致病作用 临床症状 诊断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阿维菌素透皮溶液防治牦牛皮蝇蛆病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朵红 李伟 +4 位作者 彭毛 李志宁 沈秀英 尼玛 河生德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牛皮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H.bovis)、纹皮蝇(H.lineatum)、中华皮蝇(H.sinense)的幼虫寄生于牛背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在我国西北、东北牧区流行,是草原放牧牛最常见、危害较严重的寄生虫病。病... 牛皮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H.bovis)、纹皮蝇(H.lineatum)、中华皮蝇(H.sinense)的幼虫寄生于牛背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在我国西北、东北牧区流行,是草原放牧牛最常见、危害较严重的寄生虫病。病原主要寄生于牦牛、黄牛,偶尔寄生于羊、鹿、麝、野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蝇蛆病 阿维菌素 慢性寄生虫病 防治 溶液 皮下组织 狂蝇科 纹皮蝇
原文传递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牦牛皮蝇三期幼虫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伟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7年第1期19-20,共2页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寄生于牦牛体的牛皮蝇、纹皮蝇和中华皮蝇(Hypoderma bovis,H.lineatum.H.sinense)三期幼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3种三期幼虫头部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牛皮蝇三期幼虫气门板呈漏斗状,气门孔周围有粗壮的突棘,纹皮蝇...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寄生于牦牛体的牛皮蝇、纹皮蝇和中华皮蝇(Hypoderma bovis,H.lineatum.H.sinense)三期幼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3种三期幼虫头部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牛皮蝇三期幼虫气门板呈漏斗状,气门孔周围有粗壮的突棘,纹皮蝇三期幼虫气门板扁平,气门孔周围无棘;中华皮蝇三期幼虫气门板稍有凹陷,气门孔周围有少量小的突棘。牛皮蝇三期幼虫第十节的前缘和后缘上面无棘;纹皮蝇三期幼虫第十节的后缘上面有刺,前缘无棘;中华皮蝇三期幼虫第十节的前缘和后缘上面均有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蝇 纹皮蝇 中华皮蝇 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 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藏羚羊上发现的中国第四种皮蝇 被引量:9
13
作者 庞程 蔡进忠 +8 位作者 高兴春 李春花 曹杰 徐梅倩 刘生财 黄燕 朱顺海 Chantal BOULARD 何国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99-1102,共4页
对于从可可西里藏羚羊上采集到的藏羚羊皮蝇Hypoderma sp.3龄幼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发现其在伪头、第10腹节上的刺、气门板形态上与中国现有记录的3种皮蝇(牛皮蝇、纹皮蝇和中华皮蝇)有着明显的区别。对藏羚羊皮蝇的线粒体COI基因种属... 对于从可可西里藏羚羊上采集到的藏羚羊皮蝇Hypoderma sp.3龄幼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发现其在伪头、第10腹节上的刺、气门板形态上与中国现有记录的3种皮蝇(牛皮蝇、纹皮蝇和中华皮蝇)有着明显的区别。对藏羚羊皮蝇的线粒体COI基因种属特异性序列研究表明,其与牛皮蝇、纹皮蝇和中华皮蝇对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88.1%,87.8%和88.8%。据此认为采自藏羚羊的此种皮蝇可能为中国境内又一皮蝇新种或新记录种,为中国第四种皮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羚羊 皮蝇 皮蝇 纹皮蝇 中华皮蝇 形态学 COⅠ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皮蝇幼虫病感染防治
14
作者 任永刚 邵贤敏 +2 位作者 贾青松 吴建 曾永华 《四川畜牧兽医》 2009年第4期58-58,共1页
牛皮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纹皮蝇和中华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背皮肤所引起的。该病可使患牛消瘦赢弱,产乳量下降,幼畜患病后发育迟缓,皮革质量降低。
关键词 皮蝇幼虫病 防治 感染 皮蝇蛆病 发育迟缓 皮革质量 狂蝇科 纹皮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皮蝇蛆病诊断及防治
15
作者 牛艺儒 杜娟 《北方牧业(奶牛)》 2008年第9期49-49,共1页
牛皮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该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近年来,笔者共收治牛皮蝇蛆病14例,除2例继发感染引起并发症死亡以外,其余经治疗全部治愈。现就该病... 牛皮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该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近年来,笔者共收治牛皮蝇蛆病14例,除2例继发感染引起并发症死亡以外,其余经治疗全部治愈。现就该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总结如下.供广大基层养殖户和兽医临床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蝇蛆病 临床诊断 慢性寄生虫病 防治 皮下组织 继发感染 兽医临床 纹皮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昌市牛皮蝇幼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旭东 贾青松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7-37,共1页
牛皮蝇幼虫病是由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皮背部所引起的,该病可使患牛消瘦,幼畜发育迟缓,产乳量下降,皮革质量降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摸清西昌市牛皮蝇幼虫病的感染状况,我们对西昌市屠宰牛的牛皮蝇幼虫病进行了检验,为制... 牛皮蝇幼虫病是由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皮背部所引起的,该病可使患牛消瘦,幼畜发育迟缓,产乳量下降,皮革质量降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摸清西昌市牛皮蝇幼虫病的感染状况,我们对西昌市屠宰牛的牛皮蝇幼虫病进行了检验,为制定有效防制措施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蝇幼虫病 感染情况调查 西昌市 皮革质量 经济损失 感染状况 基础资料 防制措施 纹皮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地区牛皮蝇蛆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格 孙志宏 +2 位作者 陈正礼 高玉龙 呼和巴特尔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2000年第11期11-12,共2页
在呼和浩特地区牛皮蝇蛆病的病原是牛皮蝇 (Hypodermabovis)和纹皮蝇 (H .lineatum )。该病流行的高峰期是 5~ 7月 ,其中 5月中旬至 6月中旬为最高峰。蒙古牛感染率高 ,平均感染率为 83 .33 % ,平均感染强度为 2 .34条 /头 ;黑白花牛... 在呼和浩特地区牛皮蝇蛆病的病原是牛皮蝇 (Hypodermabovis)和纹皮蝇 (H .lineatum )。该病流行的高峰期是 5~ 7月 ,其中 5月中旬至 6月中旬为最高峰。蒙古牛感染率高 ,平均感染率为 83 .33 % ,平均感染强度为 2 .34条 /头 ;黑白花牛感染率低 ,平均感染率为 0 .5 2 % ,感染强度为 2 .0 0条 /头。引起当地牛皮蝇蛆病流行的主要原因除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宿主因素密切相关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蝇 纹皮蝇 皮蝇蛆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皮蝇蛆病的危害与诊治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淑荣 袁洪久 王俊江 《养殖与饲料》 2009年第10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皮蝇蛆病 危害 慢性寄生虫病 诊治 皮下组织 皮革质量 纹皮蝇 幼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牦牛牛皮蝇蛆病感染情况的调查及防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青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11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皮蝇蛆病 青海高原 感染情况 牦牛 慢性寄生虫病 防制 纹皮蝇 皮下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门源吊沟地区牛皮蝇蛆病的调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艳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6-86,共1页
牛皮蝇蛆病是双翅目环裂亚目皮蝇科的纹皮蝇、中华皮蝇的幼虫寄生在牛背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偶尔也侵害马、驴和野生动物獐、鹿,藏羚羊感染也严重,马、绵羊、山羊也有感染,在发病地区患病动物附近工作的人员也... 牛皮蝇蛆病是双翅目环裂亚目皮蝇科的纹皮蝇、中华皮蝇的幼虫寄生在牛背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偶尔也侵害马、驴和野生动物獐、鹿,藏羚羊感染也严重,马、绵羊、山羊也有感染,在发病地区患病动物附近工作的人员也会遭到侵害。牛感染牛皮蝇蛆后增重降低,产肉量将减少10%,泌乳牛产奶量下降20%,幼年牛存活率下降2.47%~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蝇蛆病 慢性寄生虫病 海门 野生动物 环裂亚目 皮下组织 发病地区 纹皮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