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向风速对隧道内烟气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靖岩 王婉娣 +2 位作者 彭伟 霍然 李炎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0,共4页
通过在鹰嘴岩隧道内的现场模拟火灾试验,对不同纵向通风速率下隧道内烟气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纵向风速和火源大小均对烟气层沉降有重要影响。相比之下,纵向风速对烟气层沉降的影响更大;火源位置较高时,烟气层热膨胀力较大,在... 通过在鹰嘴岩隧道内的现场模拟火灾试验,对不同纵向通风速率下隧道内烟气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纵向风速和火源大小均对烟气层沉降有重要影响。相比之下,纵向风速对烟气层沉降的影响更大;火源位置较高时,烟气层热膨胀力较大,在距离火源一定距离外仍可产生上游方向的烟气逆流;一定坡度的隧道在某种条件下可以产生"弱烟囱效应",导致烟气向下游方向的流速增加。在隧道设计中可以考虑利用这一点来增加排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火灾 烟气层高度 纵向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隧道纵向风速对人员疏散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茂贵 陈建忠 +2 位作者 杨孟 钟丹 邓实强 《公路交通技术》 2023年第1期142-150,160,共10页
为解决高海拔隧道火灾通风及人员疏散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设计低海拔隧道(0 m)和高海拔隧道(4000 m)不同纵向风速条件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较小风速(1 m/s)不会破坏烟气分层,反而会延缓烟气下降的速度,隧道上下游疏散环境比... 为解决高海拔隧道火灾通风及人员疏散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设计低海拔隧道(0 m)和高海拔隧道(4000 m)不同纵向风速条件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较小风速(1 m/s)不会破坏烟气分层,反而会延缓烟气下降的速度,隧道上下游疏散环境比无纵向风(0 m/s)更好,可用疏散时间更长,较大风速(2 m/s、3 m/s)可保证火源上游处于安全的疏散环境,但会破坏烟气热分层稳定性,导致下游烟气下降快,不利于下游人员疏散;2)与低海拔地区隧道相比,高海拔地区隧道烟气层下降速度更快且烟气层高度更低,温度、能见度条件相对较差,高海拔隧道不同风速条件下各位置可用疏散时间整体小于低海拔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隧道 隧道火灾 纵向风速 疏散环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通风作用下公路隧道火灾烟气输运规律研究
3
作者 张宇金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49-153,共5页
在我国交通发展过程中,公路隧道的地位越发显著,隧道火灾危害严重,特别是烟气运动情况对隧道安全至关重要.采用小尺寸模型试验和FDS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模拟隧道内火灾发展和烟气输运情况,分析了火场中的火焰情况和烟气运动、温度等... 在我国交通发展过程中,公路隧道的地位越发显著,隧道火灾危害严重,特别是烟气运动情况对隧道安全至关重要.采用小尺寸模型试验和FDS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模拟隧道内火灾发展和烟气输运情况,分析了火场中的火焰情况和烟气运动、温度等参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隧道上游入口处的纵向风压由限制风速所需风压增大至临界风速所需风压后,逆流层逐渐消失,最终达到稳态流动模式时,烟气仅从火源的下游开口排出;火源上游的顶棚射流温度衰减要比下游快很多;为保证紧急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建议隧道火灾早期隧道内的纵向风速宜控制在1.4~1.9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FDS 顶棚射流 纵向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纵向诱导风速对火灾烟气控制效果影响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赵红莉 徐志胜 +3 位作者 王闪 吴德兴 李伟平 姜学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0-164,共5页
针对某公路隧道采用集中排烟方式的工程实际,为了分析纵向诱导风速对隧道火灾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进而确定可能的火灾场景时的合理纵向诱导风速,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构建了数值分析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火灾工况。根据隧道实... 针对某公路隧道采用集中排烟方式的工程实际,为了分析纵向诱导风速对隧道火灾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进而确定可能的火灾场景时的合理纵向诱导风速,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构建了数值分析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火灾工况。根据隧道实际交通流量、车辆类型及公路等级,确定了模拟火灾规模。分别分析了火灾规模为50MW时隧道内不同火源位置(排烟阀打开段中部、上游1个/下游5个排烟阀、上游2个/下游4个排烟阀),不同排烟方式下(双向均衡排烟、上游端单向排烟、下游端单向排烟),不同纵向诱导风速情况时的隧道2m高处能见度、烟气蔓延范围及排烟效率,根据模拟分析结果,进而确定了不同火灾工况时的合理纵向诱导风速。结果表明:不同纵向诱导风速对集中排烟模式下烟气控制效果影响显著;特定火灾规模时,火源位置、排烟方式对合理纵向诱导风速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公路隧道 集中排烟模式 纵向诱导风速 烟气蔓延范围 排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隧道火灾通风纵向控制风速的合理确定 被引量:20
5
作者 徐琳 张旭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2-96,共5页
针对2种等宽度、不等高度的水平隧道模型,借助CFD技术分析了环境温度、火灾热释放强度、断面形状对临界风速的影响。选择断面水力高度为特征尺寸,获得2种隧道模型对应的量纲一的临界风速随热释放强度的变化关系,且其与缩尺模型试验及全... 针对2种等宽度、不等高度的水平隧道模型,借助CFD技术分析了环境温度、火灾热释放强度、断面形状对临界风速的影响。选择断面水力高度为特征尺寸,获得2种隧道模型对应的量纲一的临界风速随热释放强度的变化关系,且其与缩尺模型试验及全尺度试验结果相比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基于CFD模拟结果,分析了Kennedy公式的不足。结果表明,大型隧道火灾通风纵向控制风速的确定过程中应避免使用Kennedy公式计算临界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水平隧道 模拟 纵向控制风速 环境温度 火灾热释放强度 断面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通风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气体扩散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志 殷波 +1 位作者 史波波 余先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8-144,共7页
为探究井下巷道中纵向通风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气体扩散的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不同纵向风速下的二维扩散模型。结果表明:纵向通风抑制气体入口上风侧热失控气体的扩散,促进下风侧热失控气体的扩散;当纵向风速为3 m/s时,... 为探究井下巷道中纵向通风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气体扩散的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不同纵向风速下的二维扩散模型。结果表明:纵向通风抑制气体入口上风侧热失控气体的扩散,促进下风侧热失控气体的扩散;当纵向风速为3 m/s时,热失控气体扩散到出口边界所用时间约是无风时的0.4倍;在相同扩散时间内,随着纵向风速的增大,在计算域内形成的扩散范围越大;爆炸范围随着扩散时间的增大基本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0.25~3 m/s纵向风速下,最大爆炸范围随着纵向风速的增大而增大;纵向风速为0.75 m/s时最大危险范围最小,为6.79 m^(2);0.5~0.75 m/s范围内的纵向风速对巷道中热失控气体的稀释扩散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通风 锂离子电池 热失控气体 气体扩散 纵向风速 巷道 爆炸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横通道临界风速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姜学鹏 张剑高 +1 位作者 何超 王洁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61,共7页
铁路隧道横通道临界风速是横通道能否有效防烟的重要参数。根据π定理和相似理论,对影响横通道临界风速的相关因素进行量纲分析,推导出横通道临界风速与隧道纵向风速、火灾热释放率、横通道防火门的高度及宽度、横通道与隧道的夹角这5... 铁路隧道横通道临界风速是横通道能否有效防烟的重要参数。根据π定理和相似理论,对影响横通道临界风速的相关因素进行量纲分析,推导出横通道临界风速与隧道纵向风速、火灾热释放率、横通道防火门的高度及宽度、横通道与隧道的夹角这5个影响参数的无量纲函数关系式;通过数值模拟并对模拟数据拟合,确定横通道临界风速与这5个影响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无量纲隧道纵向风速不大于0.114时,横通道临界风速随隧道纵向风速的增大呈3/7次方的增长关系,当隧道纵向风速大于0.114时,横通道临界风速随隧道纵向风速的增大呈-3/40次方的减小关系;横通道临界风速与火源热释放率呈1/3次方的增长关系、与防火门高度近似呈6/5次方的增长关系、与防火门的门宽无关、与横通道和隧道之间的夹角呈-3/8次方的减小关系。根据这些拟合结果确定无量纲函数关系式中各未知系数的取值,进而得到横通道临界风速的无量纲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通道 临界风速 纵向风速 火源释放率 隧道火灾 铁路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通风条件下对隧道内烟气运动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晓阳 李炎锋 +2 位作者 李俊梅 赵明星 孙晓龙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4期24-28,共5页
通过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的小尺寸隧道火灾实验,研究了不同坡度、火源功率以及纵向烟控风速对隧道内烟气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坡度、火源功率与纵向烟控风速的大小对烟气层沉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坡度越... 通过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的小尺寸隧道火灾实验,研究了不同坡度、火源功率以及纵向烟控风速对隧道内烟气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坡度、火源功率与纵向烟控风速的大小对烟气层沉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坡度越大烟气所受到的浮升力越大,冷空气的卷吸能力越强,因此烟气降温越快,烟气沉降速度也越快。纵向烟控风速越大,烟气层冷却越快,从而越易沉降。火源功率越小,供给烟气层的对流热量越少,烟气层温度越低,浮力越小,则烟气层越易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火灾 烟气沉降 坡度 纵向烟控风速 火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风条件下隧道喷淋系统对烟气运动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溢彬 许秦坤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1年第7期5-10,共6页
基于FDS火灾模拟软件对不同纵向风速作用下隧道单喷淋与双喷淋灭火系统于烟气沉降作用研究分析。通过引入无量纲T/T aver参数,对烟气层化强度和层化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喷淋系统对隧道降温作用明显,喷淋头位置、数量也会对烟气层的... 基于FDS火灾模拟软件对不同纵向风速作用下隧道单喷淋与双喷淋灭火系统于烟气沉降作用研究分析。通过引入无量纲T/T aver参数,对烟气层化强度和层化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喷淋系统对隧道降温作用明显,喷淋头位置、数量也会对烟气层的稳定带来影响,双喷头位于隧道两侧对烟气层稳定影响较小。同时风速大小会影响烟气层化强度和层化曲线,风速较低(0 m/s<V≤0.5 m/s)时单、双喷淋工况烟气分层基本相同;当风速(1 m/s<V≤2 m/s)时双喷淋层化强度最大、烟气分层效果更佳;当风速大于等于临界风速(V=2.3 m/s)时烟气层稳定遭到破坏,无明显分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风速 隧道喷淋系统 烟气热分层 隧道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风对高海拔铁路隧道火灾烟气时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召辉 韩自力 +3 位作者 马伟斌 王志伟 罗鹏 赵鹏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前对高海拔铁路隧道火灾的研究较少。本文应用火灾动态仿真模拟软件(Fire Dynamic Simulation,FDS)对海拔500,3000 m铁路隧道内的火灾烟气蔓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了高海拔环境低温、低压、低氧等显著特征及纵向风速对隧道火灾的... 目前对高海拔铁路隧道火灾的研究较少。本文应用火灾动态仿真模拟软件(Fire Dynamic Simulation,FDS)对海拔500,3000 m铁路隧道内的火灾烟气蔓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了高海拔环境低温、低压、低氧等显著特征及纵向风速对隧道火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的火灾计算条件下海拔3000 m时隧道内的最高温度比低海拔时低24.8%,CO浓度增大30%~50%;海拔3000 m时随着纵向风速增加,拱顶最高温度显著下降,最大降幅达62.5%,且最高温度点向下游偏离火源区边缘上方;火源上游温度减小且升温范围逐渐减小,纵向风对上游烟气的“稀释”“阻拦”作用强于下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火灾 烟气时空分布 数值模拟 纵向风速 高海拔 火灾动态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立交互通匝道集中排烟效果研究
11
作者 曾艳华 杨桂畅 +2 位作者 陶亮亮 赵东旭 张逸敏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7-1005,共9页
针对两端连接主隧道的互通匝道火灾烟气控制问题,依托南京建宁西路曲线A匝道工程,借助数值模拟软件FDS,研究HRR为30 MW下纵向诱导风速、排烟口尺寸及火源位置对顶部集中排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火源位于匝道中部,诱导风速为1.0 m/s时... 针对两端连接主隧道的互通匝道火灾烟气控制问题,依托南京建宁西路曲线A匝道工程,借助数值模拟软件FDS,研究HRR为30 MW下纵向诱导风速、排烟口尺寸及火源位置对顶部集中排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火源位于匝道中部,诱导风速为1.0 m/s时恰好保证烟气不发生“跨区蔓延”,诱导风速为1.5 m/s、排烟量为150 m^(3)/s时,控烟效果更好;匝道内烟气蔓延范围随排烟口尺寸增大而减小,当排烟口长宽比为4、面积为6 m^(2)时,匝道内烟气控制效果较好,系统整体排烟效率大于98%;排烟口长宽比不变时,拱顶最高温度随排烟口面积增大而降低;排烟口面积不变时,拱顶最高温度随排烟口长宽比增大而升高。火源位于匝道上游或下游时,排烟风量至少需增大至210 m^(3)/s,诱导风速需作针对性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通匝道 集中排烟 纵向诱导风速 排烟口尺寸 火源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火灾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效率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宇辉 费瑞振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76-2784,共9页
地铁隧道属于狭长受限空间,发生火灾后具有烟气蔓延速度快、人员救援难度大等特点。疏散平台和疏散门作为火灾时人员逃生的主要途径,合理的设置可提高人员疏散效率,保障人员安全。研究地铁隧道人员安全疏散可靠度,可为安全疏散设施设置... 地铁隧道属于狭长受限空间,发生火灾后具有烟气蔓延速度快、人员救援难度大等特点。疏散平台和疏散门作为火灾时人员逃生的主要途径,合理的设置可提高人员疏散效率,保障人员安全。研究地铁隧道人员安全疏散可靠度,可为安全疏散设施设置提供决策依据。为研究地铁隧道火灾时隧道内火灾烟气特性和人员疏散的效率,基于Fire Dynamics Simulator(FDS)和Pathfinder模拟的手段,建立地铁隧道火灾模型和人员疏散模型,分析地铁隧道火灾烟气扩散规律,研究疏散门间距和疏散通道宽度对人员疏散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3 m/s的纵向通风条件下,即便车厢内存在少许烟气,仍可将地铁区间隧道内的烟气控制在火源的下游侧。依据地铁隧道内温度、能见度以及CO浓度等因素确定的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为30 min。在疏散门间距为150 m的条件下,疏散平台宽度和疏散时间之间相应的拟合关系式为t=−604.55w+1230;在疏散平台宽度为0.7 m的条件下,疏散门间距和疏散时间之间相应的拟合关系式为t=−0.075b+22.03b−809.2。在满足建筑界限的同时,为达到较高的人员疏散效率,可将疏散平台宽度和疏散门间距分别设定为1.2 m和8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纵向风速 烟气蔓延 疏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横通道附近火源最不利位置的确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学鹏 张鹏 +2 位作者 张剑高 何超 于年灏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7-82,共6页
通过量纲分析推导横通道附近火源最不利位置与火源功率、隧道纵向风速的关系式。采用1∶20隧道模型对不同火源功率、不同隧道纵向风速时横通道附近火源最不利位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火源功率增加,横通道附近火源最不利位置保持不变... 通过量纲分析推导横通道附近火源最不利位置与火源功率、隧道纵向风速的关系式。采用1∶20隧道模型对不同火源功率、不同隧道纵向风速时横通道附近火源最不利位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火源功率增加,横通道附近火源最不利位置保持不变,说明改变火源功率并不影响横通道附近火源最不利位置;随着隧道纵向风速增加,横通道附近火源最不利位置的最小值基本不变,而其最大值则在风速小于2.5m·s^(-1)时呈0.8次方增加趋势,在风速大于2.5m·s^(-1)时横通道附近火源最不利位置的最大值基本不变。对模型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明确了隧道横通道附近火源最不利位置与隧道纵向风速、火源功率之间的关系,得到横通道附近火源最不利位置的无量纲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横通道 隧道纵向风速 火灾 火源最不利位置 火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电缆火灾烟气流动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凤 鲁昆仑 肖旸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63-865,共3页
以西安地铁2号线为例,利用CFD软件建立地铁电缆火灾烟气流动模型,分析地铁隧道发生电缆火灾时烟气的流动规律。用k-ε湍流模型和DO热辐射模型计算湍流流动和辐射作用,模拟不同纵向风速条件下特定位置处的烟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以西安地铁2号线为例,利用CFD软件建立地铁电缆火灾烟气流动模型,分析地铁隧道发生电缆火灾时烟气的流动规律。用k-ε湍流模型和DO热辐射模型计算湍流流动和辐射作用,模拟不同纵向风速条件下特定位置处的烟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纵向风速条件下烟气在隧道内的流动状态。结果表明:在纵向通风条件下,在火源下风向烟气运动呈上下起伏的特征,纵向风速越大,烟气上下起伏越剧烈;在发生火灾时,纵向通风以临界风速1.4m/s为宜,风速小于1.4m/s时烟气会产生回流;风速过大会破坏烟气的层状结构,不利于人员疏散和应急救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火灾 数值模拟 烟气流动 纵向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口非对称布置排烟隧道耦合烟控参数CFD寻优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琳 张旭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9-123,共5页
以上海某长大越江公路隧道为背景,针对三个大尺度风口非对称布置在火源两侧的特殊情况,借助经模型实验验证的CFD模拟,详细分析多种纵向风速、排烟量组合下,风口风量分配、排烟温度、烟气水平扩散距离等物理量的变化。进一步提出热烟气... 以上海某长大越江公路隧道为背景,针对三个大尺度风口非对称布置在火源两侧的特殊情况,借助经模型实验验证的CFD模拟,详细分析多种纵向风速、排烟量组合下,风口风量分配、排烟温度、烟气水平扩散距离等物理量的变化。进一步提出热烟气水平扩散不超过火源附近3个风口范围以及排烟量最小的排烟优化设计思路。借助CFD模拟通过反复计算比较,得到不同火灾热释放速率、隧道坡度、坡向变化下优化耦合烟控参数,并将优化结果整理得到适用于工程应用的无量纲准则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寻优 隧道 排风口 非对称布置 纵向风速 排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型电缆廊道火灾温度场及烟气蔓延模拟 被引量:9
16
作者 严恩泽 雷蕾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41,共5页
通过对L型电缆廊道火灾温度场及烟气蔓延的数值模拟,研究不同位置起火情况下温度分布特性和烟气层厚度的变化规律。2段15.0 m×2.5 m×3.0 m的电缆廊道呈90°连接,两侧布置结构为8层的电缆桥架,桥架宽0.6 m,层间距0.2 m。... 通过对L型电缆廊道火灾温度场及烟气蔓延的数值模拟,研究不同位置起火情况下温度分布特性和烟气层厚度的变化规律。2段15.0 m×2.5 m×3.0 m的电缆廊道呈90°连接,两侧布置结构为8层的电缆桥架,桥架宽0.6 m,层间距0.2 m。通过抽取拐点温度和烟气层厚度的数据信息,分析火源高度和纵向风速对L型廊道拐角结构烟气蔓延的影响。使拐点烟气层厚度最大的风速约为1.0~1.1 m/s。结合烟气流场的模拟结果,指出L型廊道拐点处存在明显的"蓄烟效应",并有增大火灾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结构 电缆廊道 蓄烟效应 火源高度 纵向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风对竖井型隧道火灾烟气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利颖 郭庆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90-994,共5页
通过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研究纵向通风对竖井排烟效果及隧道内纵向烟气温度分布的影响。试验考虑不同火源热释放速率和纵向风速。结果表明:纵向风速对正庚烷池火热释放速率存在影响,对于较小正庚烷池火(≤11 cm),火源热释放速率基本不随... 通过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研究纵向通风对竖井排烟效果及隧道内纵向烟气温度分布的影响。试验考虑不同火源热释放速率和纵向风速。结果表明:纵向风速对正庚烷池火热释放速率存在影响,对于较小正庚烷池火(≤11 cm),火源热释放速率基本不随纵向风速而改变;对于较大正庚烷池火(≥14 cm),火源热释放率随风速的增加先降低后基本保持恒定。此外,当隧道内风速较小时,竖井内烟气附壁排出,竖井后方烟气温度较低,控烟效果较好;当隧道内风速较大时,竖井内烟气出现边界分离,竖井后方温度升高,烟气蔓延距离增加,竖井排烟效果较差。因此,建议当竖井型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或较低的内部通风,避免较高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火灾 竖井 纵向风速 温度场 烟气蔓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对隧道火灾烟气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晓阳 李炎锋 +2 位作者 张靖岩 赵明星 孙晓龙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3,共4页
为满足隧道火灾安全体系研究方面的需要,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隧道试验台为对象,进行了比例模型隧道火灾试验,并利用Fire Dynamics Simulator(FDS)软件对该实验在不同纵向风速控制条件下的火灾烟气层沉降速... 为满足隧道火灾安全体系研究方面的需要,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隧道试验台为对象,进行了比例模型隧道火灾试验,并利用Fire Dynamics Simulator(FDS)软件对该实验在不同纵向风速控制条件下的火灾烟气层沉降速度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通过试验与模拟结果的对比,给出了不同纵向通风速度下,隧道火灾时烟气层沉降速度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烟气分层化临界风速这一概念,为隧道火灾的控制、救援和人员疏散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火灾 纵向风速 烟气层沉降 烟气分层化临界风速
原文传递
非直线型公路隧道火灾烟气迁移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立新 陆效英 孙绍增 《公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38-242,共5页
针对以往的火灾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大多是在直线型隧道中进行的这一特点,以一非直线型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在全尺寸试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火源位置和火灾应急通风方案,对于火源功率为30 MW火灾的烟气运动与控制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 针对以往的火灾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大多是在直线型隧道中进行的这一特点,以一非直线型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在全尺寸试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火源位置和火灾应急通风方案,对于火源功率为30 MW火灾的烟气运动与控制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应急通风方案的烟气控制性能有很大差异;纵向风速对烟气迁移具有显著的影响;纵向风速增大,烟气回流现象显著减轻,但烟气前锋的运动亦同时加快;火源位于隧道圆弧形区域时,火源区纵向风速接近于零,阻碍了烟气沿隧道纵向的运动;现有的应急通风方案均不能有效控制烟气回流,应辅以其他通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火灾 烟气控制 纵向风速 烟气回流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高海拔铁路隧道横通道火灾烟气扩散规律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昕 郭晓晗 +1 位作者 周振宇 于丽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506-512,共7页
为了得到高海拔双洞单线铁路隧道横通道内火灾烟气扩散规律,文章以某典型高海拔铁路双洞单线隧道为依托,采用FDS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建立了隧道火灾燃烧模型,分析了高海拔隧道发生火灾时,横通道内温度及可视度的分布规律,研究了横通道... 为了得到高海拔双洞单线铁路隧道横通道内火灾烟气扩散规律,文章以某典型高海拔铁路双洞单线隧道为依托,采用FDS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建立了隧道火灾燃烧模型,分析了高海拔隧道发生火灾时,横通道内温度及可视度的分布规律,研究了横通道间距及纵向自然风风速对高海拔隧道横通道内烟气扩散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高温主要集中在火源正上方拱顶处,随纵向扩散距离增加,火灾烟气温度快速衰减至常温;随火灾时间增加,烟气沉降所引起的人眼高度处可视度降低现象越发明显。当紧急救援站位于下坡段,横通道间距增加有助于减缓烟气向横通道扩散,纵向风速增大将导致横通道内温度上升,可视度下降,不利于疏散救援。当横通道间距与自然风风速耦合作用时,二者互相干扰,各自的作用规律不明显,但存在最不利工况,有烟气扩散至救援隧道内,横通道内人眼特征高度处最高温度为41.79℃,最低可视度为13.15 m,并未超过规范给定范围,人员可经横通道进行疏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铁路隧道 烟气扩散规律 FDS 横通道间距 纵向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